古代没有翻译,我们国家和外国人是怎么交流的?怎么听懂英文的?

往事如烟1529468


关于古代两国交流翻译的问题,这个完全不用担心。在实行边贸的地区,长期就活跃着一批专门促成各方交易的中介,他们就是最早的翻译。

我们在历史上熟知的安禄山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一个翻译,他据说精通六门语言,是当时非常受欢迎的翻译,那时候安禄山这样的人也被称作是牙人。历史上像安禄山这样的人一直都存在,所以即使出现两国之间的交往也不用担心双方的交流。


这还只是民间的对外交流,在国家层面一直也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外交,里面有专门的人才从事翻译工作,换句话说国家一直在培养专门的翻译人才,而且官方即使一时找不到一些小语种的翻译,也可以从民间去临时招募。

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机构大体上一直由鸿胪寺负责,这个机构从汉代就开始设置,一直延续到清朝,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的常设机构。而且这个机构的资料是一直延续下来的,多年的积累能让它轻松应付各国的外交。


至于如何听懂英文这就更不用担心,因为相对于使团,欧洲的传教士早就在中国活跃了几百年了。明朝传教士已经和士大夫频繁接触,并共同翻译著作。

而且即使是闭关锁国的明清,对外贸易其实也并没有完全终止,广州作为港口一直对外开放。广州十三行就是一直负责对外贸易的,贸易想要成功,就肯定需要翻译,所以在广州一定有大量懂英语的外贸人士。


所以根本不用担心古代中国和外国的交流。


西山讲历史


古代是有翻译的,很早就有翻译,至于古代人是怎么掌握其他语言的?古代官方都设有专门翻译机构,专门培养外语人才

“翻译”这个职业是自古就有,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语言肯定也是不一样的,在交流时必须有翻译,这是古人很早就需要克服的一个问题。

早在周代,周朝政府就有“象胥”这一官职,这个职位负责接待各国使者,因此“象胥”也是中国有文字记录以来最早的翻译了。

而在《礼记》中也记载了对于翻译的表述,当时对翻译的称呼有四种,是根据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区分的,分别是“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也就是说

翻译东方语言的人叫“寄”。

翻译南方语言的人叫“象”。

翻译西方语言的人叫“狄鞮”。

翻译北方语言的人叫“译”。

不过由于古代中国国力强盛,基本上都是外族使者学习汉语,外国与中国的官方文书也基本都是使用汉字。但是为了翻译佛教,大量的佛教徒开始学习梵文,而“翻译”一词就是佛教徒发明的。为了翻译佛经,一些翻译上的准则也应运而生。(玄奘法师为了翻译经文,刻苦学习梵文)

到了宋元时期,随着北方少数民族的强大,翻译工作日趋繁荣。到了明代,明朝政府在永乐年间设立了“四夷馆”,专门用来翻译外国文件和培养外语人才。

据《大明会典》记载:“凡四方番夷翻译文字,永乐五年设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选国子监生习译。正德六年增设八百馆,万历七年增设暹罗馆”。

由此可见,当时的明朝政府已经十分重视翻译工作。而当时人们学习外语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拿汉字标注读音。比如“happy”,就标注为“嗨皮”,相信这种事大家小时候学英语时都干过,古人就是这么学习外语的。

但其实相比于中国人学习外语,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情况更加多一些。

在此不得不佩服一些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这些人为了传播上帝福音,千里迢迢来华自学汉语,而且还要熟练掌握文言文,并且还是在没有任何教材的条件下学习的,甚至还要掌握方言,这要克服多么大的困难才能完成的事情啊!

但是那些来华传教士却硬是学会了汉语,在明朝末年,以利玛窦为首的传教士协助中国的士大夫翻译了一系列西方巨著,例如《圣经》、《几何原本》就是在明末被翻译成中文的。

(利玛窦)

而在西方则早就出现了汉语教材,这些教材大多是在明朝末年编著的,基本都是用拉丁文教授汉语。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伟烈亚力,他就是依靠这些早期的教材学习的汉语。

伟烈亚力不仅会汉语,在来华之后他还学会了蒙古语和满语。他与中国学者李善兰、华蘅芳、徐寿、徐建寅等人积极合作,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著作。

1862年,清政府成立了京师同文馆,专门用来培养外语人才以及教授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同文馆最初只设有英文课程,后来又开展了法文、德文、俄文、日文等课程。同治六年又添设算学馆,教授天文、算学。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担任校务总管。

丁韪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通,他也在美国学习的汉语,后来赴华传教,多次在中美谈判中担任美方翻译。在华期间他主持翻译了《万国公法》,帮助清政府更好的熟悉了国际关系,从而得到清政府的重视。(丁韪良)

在京师同文馆成立后,丁韪良受邀担任总管。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成立之后,他又担任首届总教习,地位类似于校长。后来在义和团运动中,他与清政府发生矛盾而被排挤回国。不过他随后返回中国,并准备协助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筹建大学堂,但是筹建行动并不顺利。

此后他回到北京,创立北京崇实中学(北京二十一中学)。1916年12月17日,丁韪良下厨房时在北京去世,与妻子同葬于西直门外的一块墓地。

丁韪良在华期间对中国的近代化发展确实有所贡献,但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他主张严厉镇压义和团,并要求用以牙还牙的手段去报复那些杀害传教士的行为,他的这些言论曾遭到美国媒体的反驳。

由于他跟清政府不对付,因此在日后北大的校史中几乎看不到丁韪良身影,但这个人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


千佛山车神


古代没有翻译,我们国家听不懂英文,怎样和外国人交流呢?

其实古代有从事翻译这种职业的人,不过最早不叫翻译,虽然各历史段对此称呼不同,但从事的都是翻译这项工作。

首先说明一点,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脑海里根本没有世界这种概念,也没有和五大洲、四大洋世界人民沟通的愿望。

说实话,人们根本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不知道除了我国外还有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到了明清两朝,人们还把洋人称为“红毛厉鬼”。

真正接触说英语的外国人在清朝中晚期,即鸦片战争之后,虽然乾隆和康熙都接触过洋人,但这些洋人会说中国话,简直就是中国通,根本不用翻译。比如顺治的老师汤若望,康熙的洋老师南怀仁,溥仪的洋老师庄士敦。

在先人印象中,除了华夏之外皆被视为番邦和胡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国人。

夏、商、周、秦之前,在皇帝眼中“夷狄”就是外国人,于是找到和夷狄住的很近的边民充当“翻译”,边民熟悉两边的语言,彼此说话能听懂,这种人被称为“像胥”。

“像胥”是小官吏,薪水也不高,主要工作随朝廷大臣出使蛮夷闽貉戌狄等国。

在周代以前,长四方之语,各有其官。像胥氏通六蛮语,狄鞮主七戎,寄司九夷,译知八狄。——《礼记》

(大鸿胪官员)

到了汉朝,武帝刘彻征服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和少数民族交往越来越频繁,于是专门设立了译馆——大鸿胪。专门管理诸侯王、列侯受封,外国使臣进贡等各项具体事务。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具备翻译这样的人才越来越多。大鸿胪这个职能部门儿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礼仪和“翻译”工作逐渐剥离出来。译员主要从事佛经的翻译和迎来送往番国使者,向专职翻译进了一步。

比如唐朝时,唐三藏和他的秘书辨机和尚都具有翻译的能力,二人精通梵文、印度文字。

到了宋朝,宋太祖赵匡胤实行“抑武扬文”的国策,文人受到热捧。由于和金、辽、西夏刀兵相见,有道是:“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宋朝在考试中增加了翻译女真文,契丹文和西夏文的内容。同时西夏、辽、金也大量培养“翻译”,以便吸收中原传统文化。

到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在元大都(今北京)改“大鸿胪”为“会同馆”,用来专门接待藩属国特使,里面设有专职口译官员。

到了明、清两朝,明太祖朱元璋除了设立会同馆,另外还加设了四夷馆,此时还恢复了大鸿胪机构,不过只是负责宫廷礼仪,不再承担翻译工作。

由于清朝是异族入侵中原立国,顺治帝对“四夷馆”这个名称很反感,于是改成了“四译馆”。

清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的政策,从事翻译的人员并不多。鸦片战争后,朝廷只能从官派留学生中选拔翻译人才。


秉烛读春秋


谁说古代没有翻译的?

古代的职业翻译被称作“通事”,通事们能够学习、掌握外国语言,帮助本地的官员处理对外事务。

而若就英语学习而言,至少清代的学习渠道还是很多的。

最早的英语翻译人才都在广州。

在清朝的广州十三行时期,就有英语的专业人才,是为:

窃维中外通商,始于乾隆年间,广东之香港斯时皆用粤人为通事,以通其言语,即我帮业广号者,均与十三行交易,不知外国之商情也。

换言之,最早的一批英语翻译专家,都在广州为十三行服务。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外国施行五口通商,贸易重心开始转向上海,上海开始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

最初的解决方式是雇佣广州人来沪,然此非长远之道,上海决定培养属于自己的英语人才。

大量的英语翻译的工具书开始出版。

图上的《英话注解》就是一部晚清很有影响力的工具书。在序言部分,编者冯泽夫讲述道——

在最初的行商时期,粤人垄断翻译事务;五口通商以来,宁波人开始打破语言的隔阂。当时,学习英语的主要方式就是注音。

然而,此前粤人编写的教材“所注均系广音”,给其他地域的人带来学习上困扰。因此《英话注解》均“注以勾章乡音”。

以《英话注解》中的具体内容为例:

举例而言:

“中国”(China)可注音为“采纳”;

“大英”(England)标注为“恩搿蓝脱”;

“花旗”(America)读作“美立根”;

“合众”(United States)为“尤乃脱司椎之”

“佛兰西”(France)是“勿蓝司”。

这就是清朝人学习英语的方式,大家是不是觉得很熟悉?


HuiNanHistory


古代中国,国力强盛,疆土广阔,与接壤的周边的国家都有密切的往来。到汉代,甚至开启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与亚欧各国进行贸易往来,政治交流。很多人就会有疑问,古代各个国家语言各不一样,古人是如何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呢,又是否能够听懂英文?

虽然古代各国语言各不相同,但古人在语言交流上与现今是没有本质的区别。

在边疆地区,百姓与接壤的邻国往来较多,就会有通晓邻国语言的人,一旦需要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或者贸易往来,要准确了解对方的所表达意思时,就会寻找本国懂得外国人语言的人帮助,进行翻译,这就是最初的翻译人员。

其实早在周朝时期,当时的政府就设置“象胥”一职,这个职位就是翻译官,负责接待前来的各国使者,替天子翻译转达外国使者的语言。同时在《礼记》中也关于翻译官的记载,“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分别翻译转达东南西北不同国家的语言。

后面随着历史发展,经济繁荣起来,宋朝的时候与国外的交流日益频繁,到了元朝,政府设置会同馆,相当于如今的外交部,负责接待外国使者。

到了明代永乐年间,明朝政府则是设立了“四夷馆”,专门替政府翻译外国文件与培养精通外语的人才。根据《大明会典》记载:“凡四方番夷翻译文字,永乐五年设四夷馆,内分八馆,曰鞑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选国子监生习译。正德六年增设八百馆,万历七年增设暹罗馆。”可见当时古人与外国人交流是不存在语言障碍,有专门的翻译人员进行翻译转述。

清朝时期,清政府为了加强与西方的接触,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谋求国家的强大,挽救日益衰退的清朝统治,专门派留学生到西方学习,成立了同文馆,聘请外籍教师,为的是替清政府培养一批精通外语的人才。同文馆先后开设了英文、法文等数种语言,学制长,时间长达八年,所以当时的人依靠翻译是能够听懂英文的。

古人对于翻译的需求,与当时的国力有关。国力强盛的时代,政府能够有足够的财政预算与外国就能够进行政治交流,贸易往来,也因为国内生产力发达,民间对外贸易也随之频繁。

但不可否认,古代的翻译和翻译机构,在国与国交流中,起到促进的作用,也使得外国更加了解中国。


品史知兴


万事开头难, 一般来说一开始只能靠指手画脚慢慢熟悉起来。

商人贸易都是找些边境的汉人或受汉化的胡人来充当翻译,汉唐时期边境城市就是贸易市场,懂得各族语言的人大有人在。

两国交战,多是由使臣(外交官)充当翻译,这些人常年出使国外,不仅了解外国语言,更重要的是了解地形,便于作战。还有就是找些胡人军官当翻译,比如安禄山打仗时就兼任翻译,有时和尚都会临时当回翻译,古代的和尚知识很渊博,因为佛经都是外文,所以精通多国语言是必修课。

宋朝时,翻译这一词就不大陌生了,因为常年对外作战,所以人们大多精通各族语言,乃至国外语言的人都比较多,特别是商人,宋朝海外贸易繁盛,翻译就尤为重要了。

明代的设置的四夷馆是我国最早的官办语言学校,如同现代的外国语学院之类。 明代的朝贡贸易发展,达到顶盛。来华的外国人越来越多,翻译人才也越来越缺乏。明永乐五年, 设立了四夷馆,开始时有蒙古、女直、缅甸等八馆,后增设为十馆。


好梦惊回


一般外交官或者使臣都是先到中国的边境,去问当地的居民河对岸的人怎么说话,两国边境的居民毕竟生活在一起,所以多少都会对方的语言,这样中国的翻译要想去朝鲜就去中朝边境,要去俄罗斯就去中俄边境,越南就去中越边境,这样中国就可以和周围的国家有了外交,那么中东东欧怎么办呢?竟然已经和俄罗斯有了外交,那么俄罗斯和这些国家有交界,中东和东欧的语言,再通过俄语为中介,相互翻译,以此类推,这样就有了现在全世界各国的之间的翻译和交流。

外语交流,世界各国之间的外交,离不开生活在各个国家边境的人民


还不让我起名了


古代两族战争,胜利方会将失败方的成年男性俘虏杀死,女性与小孩留下,带回当奴隶,在古代人口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女人因为会生孩子,所以也是战略资源。

被俘的小孩子,特别是三岁以下的,因为在双语环境中长大,所以自然就会两种语言了。


唯思维德


我就在想,最原始的翻译。名词,动作好办,那些抽象的语言,词汇怎么沟通的。如自私,阴险,毒辣,说谎,善良,慈悲……好多了。比划,动作表示,怎么翻译出来的!


周棣370


驻外交官使臣,商队,锦衣卫等。

信息对于古代都是一样重要,那么没有网络时代获取信息那就只有去往他国搜集。

收集信息就首先得看的懂,听得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