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翻譯,我們國家和外國人是怎麼交流的?怎麼聽懂英文的?

往事如煙1529468


關於古代兩國交流翻譯的問題,這個完全不用擔心。在實行邊貿的地區,長期就活躍著一批專門促成各方交易的中介,他們就是最早的翻譯。

我們在歷史上熟知的安祿山年輕的時候就是這樣一個翻譯,他據說精通六門語言,是當時非常受歡迎的翻譯,那時候安祿山這樣的人也被稱作是牙人。歷史上像安祿山這樣的人一直都存在,所以即使出現兩國之間的交往也不用擔心雙方的交流。


這還只是民間的對外交流,在國家層面一直也有專門的機構負責外交,裡面有專門的人才從事翻譯工作,換句話說國家一直在培養專門的翻譯人才,而且官方即使一時找不到一些小語種的翻譯,也可以從民間去臨時招募。

古代中國的對外交流機構大體上一直由鴻臚寺負責,這個機構從漢代就開始設置,一直延續到清朝,可以說是歷朝歷代的常設機構。而且這個機構的資料是一直延續下來的,多年的積累能讓它輕鬆應付各國的外交。


至於如何聽懂英文這就更不用擔心,因為相對於使團,歐洲的傳教士早就在中國活躍了幾百年了。明朝傳教士已經和士大夫頻繁接觸,並共同翻譯著作。

而且即使是閉關鎖國的明清,對外貿易其實也並沒有完全終止,廣州作為港口一直對外開放。廣州十三行就是一直負責對外貿易的,貿易想要成功,就肯定需要翻譯,所以在廣州一定有大量懂英語的外貿人士。


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古代中國和外國的交流。


西山講歷史


古代是有翻譯的,很早就有翻譯,至於古代人是怎麼掌握其他語言的?古代官方都設有專門翻譯機構,專門培養外語人才

“翻譯”這個職業是自古就有,古代不同民族不同國家之間的語言肯定也是不一樣的,在交流時必須有翻譯,這是古人很早就需要克服的一個問題。

早在周代,周朝政府就有“象胥”這一官職,這個職位負責接待各國使者,因此“象胥”也是中國有文字記錄以來最早的翻譯了。

而在《禮記》中也記載了對於翻譯的表述,當時對翻譯的稱呼有四種,是根據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區分的,分別是“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也就是說

翻譯東方語言的人叫“寄”。

翻譯南方語言的人叫“象”。

翻譯西方語言的人叫“狄鞮”。

翻譯北方語言的人叫“譯”。

不過由於古代中國國力強盛,基本上都是外族使者學習漢語,外國與中國的官方文書也基本都是使用漢字。但是為了翻譯佛教,大量的佛教徒開始學習梵文,而“翻譯”一詞就是佛教徒發明的。為了翻譯佛經,一些翻譯上的準則也應運而生。(玄奘法師為了翻譯經文,刻苦學習梵文)

到了宋元時期,隨著北方少數民族的強大,翻譯工作日趨繁榮。到了明代,明朝政府在永樂年間設立了“四夷館”,專門用來翻譯外國文件和培養外語人才。

據《大明會典》記載:“凡四方番夷翻譯文字,永樂五年設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選國子監生習譯。正德六年增設八百館,萬曆七年增設暹羅館”。

由此可見,當時的明朝政府已經十分重視翻譯工作。而當時人們學習外語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拿漢字標註讀音。比如“happy”,就標註為“嗨皮”,相信這種事大家小時候學英語時都幹過,古人就是這麼學習外語的。

但其實相比於中國人學習外語,外國人學習漢語的情況更加多一些。

在此不得不佩服一些來華傳教的西方傳教士,這些人為了傳播上帝福音,千里迢迢來華自學漢語,而且還要熟練掌握文言文,並且還是在沒有任何教材的條件下學習的,甚至還要掌握方言,這要克服多麼大的困難才能完成的事情啊!

但是那些來華傳教士卻硬是學會了漢語,在明朝末年,以利瑪竇為首的傳教士協助中國的士大夫翻譯了一系列西方鉅著,例如《聖經》、《幾何原本》就是在明末被翻譯成中文的。

(利瑪竇)

而在西方則早就出現了漢語教材,這些教材大多是在明朝末年編著的,基本都是用拉丁文教授漢語。近代英國著名漢學家偉烈亞力,他就是依靠這些早期的教材學習的漢語。

偉烈亞力不僅會漢語,在來華之後他還學會了蒙古語和滿語。他與中國學者李善蘭、華蘅芳、徐壽、徐建寅等人積極合作,翻譯了大量西方科學著作。

1862年,清政府成立了京師同文館,專門用來培養外語人才以及教授西方先進科學知識。同文館最初只設有英文課程,後來又開展了法文、德文、俄文、日文等課程。同治六年又添設算學館,教授天文、算學。由美國傳教士丁韙良擔任校務總管。

丁韙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中國通,他也在美國學習的漢語,後來赴華傳教,多次在中美談判中擔任美方翻譯。在華期間他主持翻譯了《萬國公法》,幫助清政府更好的熟悉了國際關係,從而得到清政府的重視。(丁韙良)

在京師同文館成立後,丁韙良受邀擔任總管。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成立之後,他又擔任首屆總教習,地位類似於校長。後來在義和團運動中,他與清政府發生矛盾而被排擠回國。不過他隨後返回中國,並準備協助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武昌籌建大學堂,但是籌建行動並不順利。

此後他回到北京,創立北京崇實中學(北京二十一中學)。1916年12月17日,丁韙良下廚房時在北京去世,與妻子同葬於西直門外的一塊墓地。

丁韙良在華期間對中國的近代化發展確實有所貢獻,但在義和團運動期間,他主張嚴厲鎮壓義和團,並要求用以牙還牙的手段去報復那些殺害傳教士的行為,他的這些言論曾遭到美國媒體的反駁。

由於他跟清政府不對付,因此在日後北大的校史中幾乎看不到丁韙良身影,但這個人對中國近代化的影響卻是極為深遠的。


千佛山車神


古代沒有翻譯,我們國家聽不懂英文,怎樣和外國人交流呢?

其實古代有從事翻譯這種職業的人,不過最早不叫翻譯,雖然各歷史段對此稱呼不同,但從事的都是翻譯這項工作。

首先說明一點,夏、商、周和春秋戰國時期,人們腦海裡根本沒有世界這種概念,也沒有和五大洲、四大洋世界人民溝通的願望。

說實話,人們根本不知道地球是圓的,不知道除了我國外還有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到了明清兩朝,人們還把洋人稱為“紅毛厲鬼”。

真正接觸說英語的外國人在清朝中晚期,即鴉片戰爭之後,雖然乾隆和康熙都接觸過洋人,但這些洋人會說中國話,簡直就是中國通,根本不用翻譯。比如順治的老師湯若望,康熙的洋老師南懷仁,溥儀的洋老師莊士敦。

在先人印象中,除了華夏之外皆被視為番邦和胡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外國人。

夏、商、周、秦之前,在皇帝眼中“夷狄”就是外國人,於是找到和夷狄住的很近的邊民充當“翻譯”,邊民熟悉兩邊的語言,彼此說話能聽懂,這種人被稱為“像胥”。

“像胥”是小官吏,薪水也不高,主要工作隨朝廷大臣出使蠻夷閩貉戌狄等國。

在周代以前,長四方之語,各有其官。像胥氏通六蠻語,狄鞮主七戎,寄司九夷,譯知八狄。——《禮記》

(大鴻臚官員)

到了漢朝,武帝劉徹征服匈奴,派張騫出使西域,和少數民族交往越來越頻繁,於是專門設立了譯館——大鴻臚。專門管理諸侯王、列侯受封,外國使臣進貢等各項具體事務。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各民族進一步融合。具備翻譯這樣的人才越來越多。大鴻臚這個職能部門兒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禮儀和“翻譯”工作逐漸剝離出來。譯員主要從事佛經的翻譯和迎來送往番國使者,向專職翻譯進了一步。

比如唐朝時,唐三藏和他的秘書辨機和尚都具有翻譯的能力,二人精通梵文、印度文字。

到了宋朝,宋太祖趙匡胤實行“抑武揚文”的國策,文人受到熱捧。由於和金、遼、西夏刀兵相見,有道是:“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宋朝在考試中增加了翻譯女真文,契丹文和西夏文的內容。同時西夏、遼、金也大量培養“翻譯”,以便吸收中原傳統文化。

到了元朝,元世祖忽必烈在元大都(今北京)改“大鴻臚”為“會同館”,用來專門接待藩屬國特使,裡面設有專職口譯官員。

到了明、清兩朝,明太祖朱元璋除了設立會同館,另外還加設了四夷館,此時還恢復了大鴻臚機構,不過只是負責宮廷禮儀,不再承擔翻譯工作。

由於清朝是異族入侵中原立國,順治帝對“四夷館”這個名稱很反感,於是改成了“四譯館”。

清朝實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從事翻譯的人員並不多。鴉片戰爭後,朝廷只能從官派留學生中選拔翻譯人才。


秉燭讀春秋


誰說古代沒有翻譯的?

古代的職業翻譯被稱作“通事”,通事們能夠學習、掌握外國語言,幫助本地的官員處理對外事務。

而若就英語學習而言,至少清代的學習渠道還是很多的。

最早的英語翻譯人才都在廣州。

在清朝的廣州十三行時期,就有英語的專業人才,是為:

竊維中外通商,始於乾隆年間,廣東之香港斯時皆用粵人為通事,以通其言語,即我幫業廣號者,均與十三行交易,不知外國之商情也。

換言之,最早的一批英語翻譯專家,都在廣州為十三行服務。

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與外國施行五口通商,貿易重心開始轉向上海,上海開始需要大量的翻譯人才。

最初的解決方式是僱傭廣州人來滬,然此非長遠之道,上海決定培養屬於自己的英語人才。

大量的英語翻譯的工具書開始出版。

圖上的《英話註解》就是一部晚清很有影響力的工具書。在序言部分,編者馮澤夫講述道——

在最初的行商時期,粵人壟斷翻譯事務;五口通商以來,寧波人開始打破語言的隔閡。當時,學習英語的主要方式就是注音。

然而,此前粵人編寫的教材“所注均系廣音”,給其他地域的人帶來學習上困擾。因此《英話註解》均“注以勾章鄉音”。

以《英話註解》中的具體內容為例:

舉例而言:

“中國”(China)可注音為“採納”;

“大英”(England)標註為“恩搿藍脫”;

“花旗”(America)讀作“美立根”;

“合眾”(United States)為“尤乃脫司椎之”

“佛蘭西”(France)是“勿藍司”。

這就是清朝人學習英語的方式,大家是不是覺得很熟悉?


HuiNanHistory


古代中國,國力強盛,疆土廣闊,與接壤的周邊的國家都有密切的往來。到漢代,甚至開啟了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與亞歐各國進行貿易往來,政治交流。很多人就會有疑問,古代各個國家語言各不一樣,古人是如何與外國人進行交流呢,又是否能夠聽懂英文?

雖然古代各國語言各不相同,但古人在語言交流上與現今是沒有本質的區別。

在邊疆地區,百姓與接壤的鄰國往來較多,就會有通曉鄰國語言的人,一旦需要與外國人進行交流或者貿易往來,要準確瞭解對方的所表達意思時,就會尋找本國懂得外國人語言的人幫助,進行翻譯,這就是最初的翻譯人員。

其實早在周朝時期,當時的政府就設置“象胥”一職,這個職位就是翻譯官,負責接待前來的各國使者,替天子翻譯轉達外國使者的語言。同時在《禮記》中也關於翻譯官的記載,“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分別翻譯轉達東南西北不同國家的語言。

後面隨著歷史發展,經濟繁榮起來,宋朝的時候與國外的交流日益頻繁,到了元朝,政府設置會同館,相當於如今的外交部,負責接待外國使者。

到了明代永樂年間,明朝政府則是設立了“四夷館”,專門替政府翻譯外國文件與培養精通外語的人才。根據《大明會典》記載:“凡四方番夷翻譯文字,永樂五年設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選國子監生習譯。正德六年增設八百館,萬曆七年增設暹羅館。”可見當時古人與外國人交流是不存在語言障礙,有專門的翻譯人員進行翻譯轉述。

清朝時期,清政府為了加強與西方的接觸,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謀求國家的強大,挽救日益衰退的清朝統治,專門派留學生到西方學習,成立了同文館,聘請外籍教師,為的是替清政府培養一批精通外語的人才。同文館先後開設了英文、法文等數種語言,學制長,時間長達八年,所以當時的人依靠翻譯是能夠聽懂英文的。

古人對於翻譯的需求,與當時的國力有關。國力強盛的時代,政府能夠有足夠的財政預算與外國就能夠進行政治交流,貿易往來,也因為國內生產力發達,民間對外貿易也隨之頻繁。

但不可否認,古代的翻譯和翻譯機構,在國與國交流中,起到促進的作用,也使得外國更加了解中國。


品史知興


萬事開頭難, 一般來說一開始只能靠指手畫腳慢慢熟悉起來。

商人貿易都是找些邊境的漢人或受漢化的胡人來充當翻譯,漢唐時期邊境城市就是貿易市場,懂得各族語言的人大有人在。

兩國交戰,多是由使臣(外交官)充當翻譯,這些人常年出使國外,不僅瞭解外國語言,更重要的是瞭解地形,便於作戰。還有就是找些胡人軍官當翻譯,比如安祿山打仗時就兼任翻譯,有時和尚都會臨時當回翻譯,古代的和尚知識很淵博,因為佛經都是外文,所以精通多國語言是必修課。

宋朝時,翻譯這一詞就不大陌生了,因為常年對外作戰,所以人們大多精通各族語言,乃至國外語言的人都比較多,特別是商人,宋朝海外貿易繁盛,翻譯就尤為重要了。

明代的設置的四夷館是我國最早的官辦語言學校,如同現代的外國語學院之類。 明代的朝貢貿易發展,達到頂盛。來華的外國人越來越多,翻譯人才也越來越缺乏。明永樂五年, 設立了四夷館,開始時有蒙古、女直、緬甸等八館,後增設為十館。


好夢驚回


一般外交官或者使臣都是先到中國的邊境,去問當地的居民河對岸的人怎麼說話,兩國邊境的居民畢竟生活在一起,所以多少都會對方的語言,這樣中國的翻譯要想去朝鮮就去中朝邊境,要去俄羅斯就去中俄邊境,越南就去中越邊境,這樣中國就可以和周圍的國家有了外交,那麼中東東歐怎麼辦呢?竟然已經和俄羅斯有了外交,那麼俄羅斯和這些國家有交界,中東和東歐的語言,再通過俄語為中介,相互翻譯,以此類推,這樣就有了現在全世界各國的之間的翻譯和交流。

外語交流,世界各國之間的外交,離不開生活在各個國家邊境的人民


還不讓我起名了


古代兩族戰爭,勝利方會將失敗方的成年男性俘虜殺死,女性與小孩留下,帶回當奴隸,在古代人口是非常重要的資源,女人因為會生孩子,所以也是戰略資源。

被俘的小孩子,特別是三歲以下的,因為在雙語環境中長大,所以自然就會兩種語言了。


唯思維德


我就在想,最原始的翻譯。名詞,動作好辦,那些抽象的語言,詞彙怎麼溝通的。如自私,陰險,毒辣,說謊,善良,慈悲……好多了。比劃,動作表示,怎麼翻譯出來的!


周棣370


駐外交官使臣,商隊,錦衣衛等。

信息對於古代都是一樣重要,那麼沒有網絡時代獲取信息那就只有去往他國蒐集。

收集信息就首先得看的懂,聽得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