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瓷、瓷片是否还有价值呢?

Wild-Fire


残瓷、瓷片是否还有价值呢?收藏界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瓷器有毛,不值分毫”,说的是瓷器上的瑕疵对其价值的影响。中国传统收藏观念里非常注重器物的完整美,如有破损,会使观赏价值和交易价格大打折扣。那么残瓷、瓷片是否还有价值呢?


我是“以瓷惠(会、慧、汇)友”,对中国古瓷器的鉴藏有近三十年的实战经历和丰富经验,早在十几年前就发表过《古玩鉴定的误区》、《浅谈瓷器的手感》、《瓷器鉴定中的“望、闻、问、切”》、《气泡在瓷器鉴定与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等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论文和作品,现在就古董鉴定问题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入驻自媒体平台,期待与所有真爱古瓷的朋友坦诚沟通交流,大家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共同进步!感谢各位朋友的捧场关注与点赞!谢谢!

而且声明一下,我所有文章中才的藏品都是我个人的收藏,万不得已用别人的图片,我会特别注明。照片是自己拍的,图片远不如实物精美漂亮,没办法,个人技术不行,光线、角度、距离都把握不好,大家凑合着看吧,能说明问题就行。

为了更好、更直接地与各位瓷友沟通和交流,“以瓷惠友”已经开通了“西瓜视频”,已发“蚯蚓走泥纹的前世今生(一)、(二)、(三)”、“定窑何以成为五大名窑之一,应该如何鉴定”等视频,欢迎喜欢探讨瓷器鉴定真谛的朋友观看、评论,后续我会开通“西瓜视频直播节目”,方便与有瓷器鉴定鉴赏需求的同道沟通,敬请期待!回到话题上来。


残瓷、瓷片是否还有价值呢?收藏界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瓷器有毛,不值分毫”,说的是瓷器上的瑕疵对其价值的影响。中国传统收藏观念里非常注重器物的完整美,如有破损,会使观赏价值和交易价格大打折扣。那么残瓷、瓷片是否还有价值呢?


残瓷、瓷片就其纯粹的观赏价值、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而言的确都有而不大,但就其标本价值、研究价值和教学价值而言则非常重大,所以我们不能脱离实际情况地空谈“残瓷、瓷片是否还有价值”这一问题,而应该理性、客观、全面地来看待这一问题。


我们当然反对“嗜痂成癖式”的专门玩儿残瓷和瓷片的低级趣味和脑瘫行径,反对夸大残瓷、瓷片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反对“以残定真”“以片定对”和“非残不取”的绝对化、主观化和浅表化行径,但同时我们也更应该反对对古稀残瓷、瓷片的无视、轻视、歧视与蔑视。


残瓷、瓷片在目前市场上也有真有假,并非像人们想象中那样纯真、纯正和纯洁,只要是残瓷和瓷片就一定是真的、老的、到代的东西,而且即使是真的经济价值也绝对不会太高,升值潜力更是小得可怜,以残瓷、瓷片发财暴富的企图必将破灭,因为其价值仅仅存在于研究之中而且完全可取代。


除非是极其罕见的珍品甚或是臻品瓷器,只要残破了,就尽量不要收藏,即使收藏了,也仅仅作为一个标本,不要寄希望于他们身上。


上两件珍稀残瓷图片,以证上言,以饷同道。

“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双圈六字双行楷书款神级臻品粉彩福寿纹橄榄瓶(截口残)。

南宋哥窑神级臻品薄胎厚釉典范米黄釉小器型大开片金丝铁线纹胆瓶(口残)。


以瓷惠友


随着市场上精品瓷器枯竭,现在在市场上已经找不到官窑瓷器的整器了,顺带着官窑瓷片也水涨船高。尤其是五大官窑、那种带永宣款、康乾款的底足,带人物和完整图案的官窑瓷片也一片难求,价格也不菲。





&这样的带年款的底足也是抢手货

至宋以来,名窑瓷片就有市场价值。从宋代收藏盛行开始,就有“家有万贯,不如柴窑一片”的说法,汝窑、官窑等在宋代就是奢侈品,基本上只有皇家才有资格使用,如果能得到一片碎片我想也是很多人愿意花钱买的。

&宋代内敛润泽的玛瑙釉,这样一片也是十分舒服。

现在别说柴窑、五大名窑和元青花的碎片了,就是永宣成青花、康乾五彩碎片那也是抢手货。就连造假的都愿意把整件仿品砸了卖碎片,现在市场上连到代的明青花、康乾官窑的碎片都没真的了,跟别说残品了。



&各时期瓷片

现在市场上的碎片大部分是假的,只有一些民窑碎片是真的。一片好的元青花碎片也要好几万了,还买不到,能买到的只有高仿碎片。
&元青花碎片仿品


风云说收藏


【文藏来答】自然是有价值的,且不说五大官窑的残瓷片,今日就来说说西夏官窑的残瓷片有何价值。

西夏官窑瓷器存世量极罕,目前面世的完整器仅发现1件,带“官造”、“官”字铭文字样的残器及瓷片6件(片)。究其原因无非两种,一是由于仅供皇帝、皇后、嫔妃等皇亲国戚使用,所以要求质量高、生产数量少;二是毁于战争。很多器物上的“官”、“官造”字书法风格与北宋定窑、磁州窑、耀州窑生产的瓶、钵、罐、碗、盘刻划或书写的“官”字如出一辙,由此证明西夏王朝通过战争手段掠夺北宋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窑工的事实存在。而宁夏灵武磁窑堡窑、宁夏灵武回民巷窑、宁夏贺兰山插旗沟窑是生产制作定制瓷器“东平王”、“东平王衙下”、“三司”、“斗斤廉风室 ”、“X”等铭文字样类似贡瓷瓷器的窑口。内蒙古伊金霍洛旗窑、内蒙古准格尔旗窑也是生产制作底部刻划“X”符号类似贡瓷瓷器的窑口。

西夏 “东平王衙下”铭文褐釉瓷片

西夏 “东平王衙下”铭文褐釉瓷片

高25厘米、宽27厘米,釉较薄,该瓷片是褐釉瓮的口部及上腹部,距口沿约5厘米处,自上而下刻划“东平王衙下” 铭文字样。宁夏灵武磁窑堡窑生产制作。(收藏家杭天收藏)

公元1227年西夏灭亡后, 西夏王朝境内的瓷窑不再生产刻划、书写、模印西夏文、汉文铭文字样等款识的定制瓷器了,只生产制作民间广泛使用的无铭文等款识的普通瓷器和符合元朝统治者意志的刻划、书写、模印巴思巴文、梵文、回鹘文、藏文等铭文字样和款识的元代瓷器。

西夏 “三司”铭文茶叶末釉瓷片

西夏 “三司”铭文茶叶末釉瓷片

高21厘米、宽31厘米。釉褐色微绿,也称茶叶末釉。距口沿约4厘米处,自上而下刻划 “三司”铭文字样,字体风格与“东平王衙下”铭文字样相似,不过线条稍粗。宁夏灵武磁窑堡窑生产制作。(收藏家杭天收藏)

而西夏王朝境外的各瓷器窑口生产刻划、书写、模印带有“内府”、“枢府”、“太禧”、“福禄”以及干支铭文字样等款识的元代“官窑”瓷器,成为元朝皇室、贵族等上流社会普遍定制使用的“官窑”瓷器。目前,已面世的元代“官窑”和民窑瓷器中还未出现“官”、“官造”等铭文字样的瓷器。


原文作者:李发军

文章来源:《中国收藏》2018年4月刊《探寻西夏“官造”瓷》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文藏


瓷器成瓷的收藏价值如何,想必不必多论,一部中国陶瓷史,也是中国各方面历史的折射、反应,可谓历史的影子。但因为瓷器质地的特殊性,易碎、易损,成品瓷器流传下来的本就不多,可供收藏的更少。更简有“瓷器带毛”的戏谑之称,瓷片的收藏价值也被忽略了。但瓷片就真的没有收藏价值吗?未必如此。

图1:宋代 汝窑瓷片, 拍卖成交价格估计:HKD  500,000-8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579,669, 拍卖专场: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2年春季拍卖会, 拍卖成交时间:2012-06-03。

首先,瓷器收藏入门之学习中,用成瓷作为样本的毕竟少之又少。所以瓷片可谓是学习瓷器鉴定、收藏的极佳样本。

图2:北宋官窑瓷片镶钻石白金刀斧挂件, 拍卖成交价格估计:HKD  600,000-6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741,520, 拍卖专场: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2年秋季拍卖会, 拍卖成交时间:2012-12-28, 尺寸:55×45cm。

因为从瓷片虽然不可见完整的器型,但是对于瓷器原本的瓷胎品质薄或厚、轻或重,釉面的滑润度、肥厚或轻薄,以及瓷器色泽的微妙变化,或天青月明或明艳夺人,或古典端庄或古朴优雅,时常把玩,都可以对瓷器特征有更好的体会与心得。

图3:北宋官窑瓷片镶白金貔貅挂件, 拍卖成交价格估计:HKD  300,000-30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352,222, 拍卖专场: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2年秋季拍卖会, 拍卖成交时间:2012-12-28。北宋官窑用玛瑙入釉,其釉质肥厚,似玉、非玉而胜似玉、纹裂之俏、高雅、平淡、悠远。洋溢着雍容华贵的皇家气韵。

如果是较为完整的瓷片,还能感知到瓷器特有的纹饰特征,与时代特征与烧造工艺相结合,对于瓷器鉴赏的学习,极有裨益。

图4:清中期 红木嵌八仙瓷片挂屏 (一对), 拍卖成交价格估计:RMB  60,000-8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69,000, 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1年春季拍卖会, 拍卖成交时间:2011-06-07, 尺寸:宽65cm;高102cm。此对挂屏制作精细,匠心独运,屏心以漆砂为地,上嵌饰五彩瓷片八仙人物,其间点缀有古松奇石,布局疏朗。其中八仙神情精妙,表情生动,十分精彩,又以铁拐李最为传神,只见一片红云自他的大葫芦中生出,五只蝙蝠飞舞其中,寓意洪福齐天,甚是吉祥。整对挂屏工艺精细,设色华美,甚是难得。

其次,从实践的角度来说,完整古瓷器,尤其是精品瓷器,往往都是保存在博物馆中的。普通人看且不容易,何况于手中把玩,揣摩其深意。

图5:单龙瓷片, 拍卖成交价格估计:RMB  30,000-8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34,500, 拍卖专场: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2014秋季拍卖会, 拍卖成交时间:2014-12-04, 尺寸:直径15cm。瓷片胎体紧致,制作规整,通体施青釉,开片自然,包浆润泽。瓷片内心有一钮,龙呈升腾之姿态,躬身盘绕,四爪舒展,盘踞盘心,周围云气缭绕,气韵生动。龙鳞堆叠细腻,清晰可数,筋肉利爪刻画精美。此物甚奇,与唐单龙镜如出一模。

而古瓷片却可以提供这个条件,以目前世面上的瓷片状态来说,不仅品类齐全,而且数量极多,可以据此积累古瓷鉴定经验,低成本而高收益,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瓷片也是很有收藏价值的。

图6:宋 瓷片 (两盒), 拍卖成交价格估计:USD  7,000-10,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117,394, 拍卖专场:佳士得纽约有限公司 2015年3月拍卖会, 拍卖成交时间:2015-03-20, 尺寸:宽9.3cm。

最后,瓷片的仿制品较少,对于收藏来说是个便宜条件。譬如古钱币中,大额古币仿品、做旧者颇多;而瓷器完整品中的名瓷,名窑所出、品类经典者,更是鱼龙混杂,仿制品、做旧品层出不穷。

图7:宋 钧窑瓷片 (两件), 最终成交价格:RMB  7,840, 拍卖专场:北京万隆拍卖有限公司 犹珍Ⅱ——中国古代瓷珍暨雕塑残器专场, 拍卖成交时间:2009-11-23, 尺寸:不一。

而瓷片则无此忧虑,虽仿完整瓷的颇多,但仿制瓷片却较少看到。对于瓷器收藏的初学者来说,瓷片不容易打眼,且价格相对较低,是十分值得入手的。

图8:宋 瓷片 (一组), 拍卖成交价格估计:USD  8,000-12,000,最终成交价格:RMB  31,305, 拍卖专场:佳士得纽约有限公司 2015年3月拍卖会, 拍卖成交时间:2015-03-20, 尺寸:宽13.3cm。

总的来说,瓷片本身也带着历史文化的重要价值,是瓷器完整品的影子,体现着一朝之技艺审美风向,有升职之潜力。且品类齐全、数量极多,仿制品少,保留了瓷器本身的肌理、纹饰、色泽之外,普通人易上手,成本低而回报高,是收藏入门者学习瓷器鉴定、收藏的极佳样本。尤其是一些传世名瓷遗落下的瓷片,反而价格高涨,是极具收藏价值的。

图9:宋代(960-1279) 珍珠斑纹建窑瓷片, 拍卖成交价格估计:JPY  30,000-50,000, 拍卖专场:横滨国际拍卖2018年迎春拍卖会, 拍卖成交时间:2018-01-30, 尺寸:长12cm;高6cm 。


北京慕名世纪文化


我今天就捡了一些定窑瓷片,工地垃圾土上捡的,多次倒运,都成小片了,可上面的定瓷信息全包括了,划花,印花,刻花,泪痕,竹丝刷痕,象牙白,湖绿色集釉,有盘,碟,碗,罐,瓶,钵等器型,学习的标本



手机用户5952002041


我也有一片




用户253085707542


这是什么时候的藏友们给看看呗





爱心永恒11












王老大205198780


残瓷和瓷片有价值,作为收藏爱好者,殘瓷和瓷片是最好的学习素材。第一,因为殘瓷和瓷片必定是露胎和釉层的,这对于鉴别真伪来说一目了然。中国瓷器,不同窑系的瓷土和烧造工艺工序都不尽相同,一旦全部露出胎釉底层,断代和断窑口就变得容易多了。第二,殘瓷和瓷片价格低,对于初学者来说入门的学费要低很多。第三,殘瓷和瓷片的陈列价值和完整器的没有多大差别。第四,殘瓷和瓷片还有很好的经济价值。特别是那些珍稀的品种,瓷片的价值不菲。而且,有些国外的研究中国古陶瓷的学者为了节省成本也乐于购买殘瓷或者瓷片。甚至有些古董商人还会刻意把一些有年代感的瓷片和殘瓷打碎来卖给日本人。价格不菲。一块饼干大小的钧瓷碎片可以卖到一百多块。


东皇文化


残瓷,瓷片当然是有价值的,从残瓷片上可以看到当时那个朝代所做的陶瓷的特点,工艺等也能体现,为后世研究陶瓷提供一些依据

并且在残瓷片上,可以看到一些装饰纹样,对于研究出土朝代的人们当时的喜好、流行纹样、甚至当时有哪些动植物存在也是有很大研究价值的

就算不提这些研究价值,对于现代人来说,也会有很多喜爱这样残瓷上的纹样或者颜色、釉色的,残片经过现代加工手段,也可以重新焕发生机,现在就有把残瓷片经过打磨,镶嵌在金属中的工艺,可以加工成漂亮的吊坠、项链之类的,也是不错的选择。
把瓷片上的内容和这样的装置艺术结合,又有另一种美感,让瓷片有了更丰富的可欣赏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