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機?

此間春來早


我寶寶還小還不會玩手機,不過等那時候我想我也會比較頭疼,畢竟有時候我自己都控制不住玩手機,又怎麼要求小孩呢?

有些家長支招說用打罵,沒收的方式不讓孩子玩,我覺得是不可取的,要知道“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大人小孩都一樣。

在這裡我分享兩點建議,歡迎拍磚

1,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儘量不要一邊讓孩子做作業,一邊自己在那玩手機(玩遊戲,看視頻),實在要玩,孩子不在的時候玩,或者帶孩子一起玩。控制孩子之前,先控制自己。

2,小孩愛玩是天性,何不把學習和玩手機制定成一套遊戲規則,比如實行獎懲制,讓孩子用完成的學習任務量來獎勵玩手機時長。甚至孩子有出色表現的時候也可以做出相應獎勵,類似於一些APP促活的運營手段。


家有可愛嘟


答題:青少年的成長與希望在於學習,是對未來美好的向望的一次考驗,更是選擇人生的命運!陳舊的歲月與時代早也遠去,而展現在當今的是新一代科技信息網絡時代,讓更多的家庭在高科技時代漸漸走向了小康水平的生活。新時代的高科技剔代了古老書箋筆墨的時代,說到這些令我們當憂的是這高科技智能化電腦和手機這種無線網絡信息平臺,這也就值接指出了當今小孩子怎樣用手或控制用手機的說法。

初部作了些觀察,現在很多人都在玩手機,包括小至幾歲,大到七八十歲不等。而用手往往次數偏多的是年輕人與中年人偏多,是這種高科技智能化手機與電腦把人們帶入了高科技無線網絡信息平臺。看影視,讀新聞及書刊雜誌等等,玩遊戲此項更為圖出,使每個家庭自己跟小手之以這種方式產生直接的關係。比如幾小到幾歲的孩子。而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因大人們而起,這種問題的存在用嬌寵形容這一切都不為過。小巷的角落有小孩玩手機,屋後貼近牆邊有小孩玩手機,這一卻意未什麼?迷戀成癮,愛不失手,幾乎失去了重心。

從這些關點之中作為一個家庭都以應該以節制的方式盡力控制用這種智能手機,使孩子們從小有一個健康教育和學習與未來的希望前程為主題。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教育模式,為孩子的未來與希望著想。大人們不是說針對小孩這種做法不可以玩手機,節制有度,不以嬌寵的方式看待問題的存在或不存在,如果問題的發生真的太遲。(指從小到長大所出現的問題)防範於未然。小小的孩子對著這種智能手機經常玩遊戲傷眼睛又傷身,盛至於引響學習。

從嬌寵到成習慣,使孩子們成為了與手機分不開的緣份。但由少年走向青春期的孩子們大人與一個家庭又能知道多少?無線平臺是幾平什麼都不缺,“人生正道是滄海”,從不良的習慣與作法引向犯罪。多學習文化和知識悟懂總會帶來益處,這種就是學習與文化的認識。“寵則不於以過度,嚴則以空間的自由節制”。(指給出休閒的空間)多觀察孩子們的心理與動向,從心理出發!這一切也取之於父母,自我檢討,樹立一個好的標杆,宏弘紅旗飄飄不倒的精神,指引前進帶動的方向!

禮儀文化的存在,當以禮儀樹人。教育與學習的方式是語言的勾通,用則有方。尺寸的把握用則有度,沒有人天天都快樂於笑的春天,沒有人能長時間躲在陰雨的背後。嚴謹是防範未然的發生,嚴謹是剋制防範於不利贈與愛的因素。《無題》“小樹沃土十月栽,春風不度苦甘來。百花開在風雨後,林大一樹是棟樑”。自然選擇,人生選擇,把這一切的歸根重視於教育事業!謝謝大家閱讀!


深有心歡陽照來


想讓孩子戒掉手機習慣,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

昨天逛超市聽到兩個媽媽在那抱怨說:我家孩子真是急死我了,天天就是抱著手機玩,作業也不好好寫,睡覺都不睡,像中毒了似得。

另一位媽媽也唉聲附和說:我家也是,管都管不住,不讓他玩就鬧,我也沒辦法只能任由他玩了。

的確,沉迷手機遊戲已成為現在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甚至是幼兒園的小朋友。

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新聞報道,杭州一初中生因沉迷手遊被父母家人責罵,一氣之下爬上六樓窗戶準備跳樓



好在父母急時阻止,救援很快趕到才防止了悲劇的發生。

這則新聞真是讓人後怕,讓家長朋友們警醒,必須意識到沉迷手機給孩子帶來的嚴重後果,不僅影響孩子視力,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孩子思維能力的發展,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

就跟前來說,孩子過度沉迷手機遊戲使得孩子無法專心學習成長孩子最為頭疼的問題。

面對沉迷手機的孩子,家長一般有兩種態度:

一:強行沒收孩子手機,如果不聽話甚至出現打罵行為,然而這種方式並不可取,孩子會產生很強的叛逆心理,有時還有可能導致不可挽回悲劇的發生,像上面的例子一樣。

二:聽之任之。不給孩子玩手機,孩子就大哭大鬧,胡攪蠻纏,家長只能妥協任由孩子玩,這種做法危害很大,它會助長孩子的囂張氣焰,以為這樣可以控制家長,那麼以後這樣的孩子就更難管教了。

一般孩子玩手機有以下三種原因



一:孤獨

現在獨生子女現象很多,父母工作忙沒時間陪伴,孩子把感情轉移到手機上,時間長了產生了依賴性

二:好玩

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裡各種遊戲,小說,視頻……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好奇心,孩子很容易深陷其中

三:沒有自己的興趣

"好無聊給我玩會手機"這成為孩子玩手機的藉口,因為孩子沒有自己的興趣愛好,內心精神世界空虛,玩手機成為打發時間的消遣

針對以上三點,關於如何管教孩子玩手機,認為應該從三點著手

1.家長以身作則

哪個孩子一開始就玩手機嗎?不都是看到家長天天抱著手機,受家長朋友們的影響,所以家長朋友們更該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面前長期沉迷於手機,把玩手機的時間更多的去陪伴孩子

2.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為孩子培養興趣愛好,把注意力轉移,花更多的時間於精力在孩子的興趣愛好上,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3.規定時間,懲罰結合

對於孩子玩手機,過度制止和放任都是不可取的,家長朋友要正確的把我分寸。可以設置相應的懲罰制度,規定孩子玩手機時間,比如寫完作業可以讓玩半個小時,吃飯睡覺不許玩手機……之類的。

希望通過這三點讓孩子慢慢改掉沉迷於手機的壞習慣,祝所有孩子都有一個健康的身心!


蟲寶媽育兒經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罵你,你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玩手機,你還想控制孩子玩手機?

當然,我可能會有點主觀和片面,但據我的觀察,沉迷手機的孩子,往往有一個沉迷手機的家長(主要是父親)!

比如我之前回家鄉,我表哥的孩子才一歲多,話都不會講,可他吃飯的時候必須要拿著手機邊玩邊吃!大嫂很無奈的跟我說了一句:“給他手機半個鍾能吃完飯,不給手機,可能要一個半鍾吧!”

的確,孩子生性好動,注意力長期高度無法集中,所以,喂孩子吃飯往往是父母的難題(其實是母親的難題,父親不管這個的)!這個事情我跟我的同事也講過,同事則非常堅決地說:“不可能,他不吃就不吃,餓了自然會吃!”聽到這句話,我恍然大悟,其實孩子是慣出來的。的確,他不吃就不吃唄,等他餓到差不多,自然就會求著吃飯的啦!無非是父母不捨得讓他餓而已嘛!

並且我也觀察到,我表哥下班回來後,往往就一直在那裡玩手機,他們的主要娛樂活動就是玩手機!

所以說,如何控制孩子玩手機?你們身為家長,有沒有起到榜樣作用呢?你們先控制好自己再說吧!不要扯一句,大人使用手機是為了工作!別說你孩子不信,我都不信!


明17890714


我家孩子十一歲了,他從不玩手機遊戲。

我的控制方法是這樣的:

一、從他很小的時候,我就反覆給他灌輸一個思想:小孩子的眼睛沒有發育成熟,不能看任何電子屏幕。


小孩一旦接受了這種思想,他就不會主動的去找屏幕看了。

平時在家,我和先生經常一人抱著一個手機看,孩子有時候也會湊上去看,我會及時糾正他:你不能看手機,回你房間,該幹嘛幹嘛去!他一般會乖乖地回房了。有時候,他會要求我不看手機陪他玩,如果沒有特別的事情,我會關掉手機陪著他。

二、培養孩子的愛好。

我家孩子有幾個愛好:看書、玩樂高、玩魔方。


當他做完作業、練完鋼琴,沒有事情可做的時候,他經常會看書,或者玩樂高,玩魔方。他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沒有多餘的無聊時間需要打發,他也想不起來要找手機打遊戲玩。

三、幫孩子選擇合適的朋友。

小孩的玩伴很重要,因為他們之間是互相影響的。

我家孩子現在最好的夥伴,是小區裡的一個小朋友,高我孩子兩個年級。他的家長對他要求也很嚴格,不能打遊戲,不能看電視。他們倆在一起,經常是玩三國殺,或者在小區遛彎,或者去打乒乓球,或者去游泳。


我們樓下,有一個我家孩子小時候的玩伴,現在不一起玩了。我問孩子原因,他說是樓下小孩總是拿平板電腦打弱智遊戲,他覺得很沒有意思。


小寧大遠養成記


對新鮮事物小孩往往比大人好奇,因為大人有自控能力,小孩是沒有的。

對於我的家庭教育中,孩子玩手機你得問一下為什麼?孩子有錯嗎,沒錯,只是教育方式不一樣罷了,如果孩子執迷於手機,可以先轉移孩子的視線,慢慢轉變可以帶著孩子出去玩,或者陪孩子一起做遊戲,別讓孩子閒著,慢慢讓他覺得離開手機其實還有好多有意義的事可以做。這樣也可以大大培養孩子的興趣。

在當今社會新新事物,越來越普及的年代,我相信有好多可以轉移孩子視線的事物,如,組裝玩具,益智類的遊戲之類的,第一可以讓孩子活躍大腦,第二可以更好的培養孩子別的興趣愛好。






探尋中華文明


“男孩用母親手機給主播刷禮物,一刷就是三萬六”

“十歲兒子用手機偷偷消費了5000多,母親哭訴:兒子刷禮物刷出了我一個月工資”

“孩子用家長手機買遊戲裝備,孩子父親稱:已經報警”

“6歲孩子用父母手機網購,不知道密碼也照樣付錢”

。。。。

這些標題都是小編在百度上隨便搜出來的,類似的新聞有很多,為什麼要搜索這些新聞呢?這還要源於一通和姐姐的電話。

先簡單介紹一下姐姐家的情況吧。小侄子今年5歲,姐姐姐夫平時工作比較忙,所以都是孩子奶奶帶著侄子。昨天給姐姐打了一通電話,沒聊多久,姐姐就和我抱怨起來“龍龍最近快氣死我了,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使用的淘寶,天天用他奶奶手機看玩具,看到喜歡的直接就買了,快遞到家了我才知道。孩子奶奶覺得也沒多少錢,所以也就由著他,平時學習不見得記性這麼好,這把他奶奶手機上的所有密碼都記的可熟了。我這平時工作忙,還不能天天看著他。這還沒到618呢,這小子給自己買了好幾個玩具了,真後悔沒有從小帶著龍龍。以後你有孩子你一定。。。。。。”

聽她抱怨了半個小時,字裡行間都是一個母親和兒媳的無奈。自己帶孩子的時間短,所以現在孩子什麼事情都先跟奶奶說,姐夫工作更忙,而且在姐夫看來,孩子還小,很好帶,不用他操心。很想勸姐姐趁著孩子放假好好陪陪孩子,自己帶一段時間,但仔細想想又不現實。

其實小侄子網購的事情並非個例,“剁手族”低齡化現象已經非常普遍了,越來越多的孩子加入網購大軍!讓我們看一組數據吧!

2017年,廣東省兒童網民網絡素養狀況研究課題組採用網絡問卷調查形式,共獲得有效親子問卷6275份。調查顯示,兒童“觸網”年齡越來越小。超23%學齡前兒童(3~6歲)每天上網30分鐘以上。

與成人相似,低齡兒童也通過網絡進行娛樂、消費、信息發佈等活動。在7歲組,24.2%受訪兒童研究過網遊攻略,61.0%曾自主下載遊戲、視頻和音樂;8.5%有網購;14.4%在網絡上發佈過圖片、視頻或文字,甚至有4.7%表示擁有粉絲。

兒童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也越來越早。部分孩子3歲開始使用QQ和微信;到了7歲,9.9%的兒童使用QQ,15%使用微信;到了12歲,擁有QQ(87.9%)、微信(69.7%)的兒童比例均超過一半。

小編分享的還只是兩年前的數據,但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

調查中,多數孩子表示,在父母的陪伴和網絡遊戲之間,他們更願意選擇父母的陪伴。

但是,很多家庭經常發生這樣的畫面:

媽媽在輔導孩子做作業,一邊要求孩子要認真專心,一邊拿著手機刷朋友圈聊微信。

週末孩子想和爸爸聊聊天,爸爸一直低頭打遊戲,心不在焉地回覆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們也學會了在手機裡填補自己生活的空白,心裡話無處可說時,他們寧願向陌生人傾訴也願意告訴家人……

於是家長們奔走相告:“給孩子手機,就是毀孩子一生。”然而,真正毀掉孩子的不是手機,而是沉迷手機、不懂得陪伴的父母。因為言傳身教的力量往往藏在細節之中。

如今,手機已經成為我們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父母和孩子,放棄手機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父母最應該做的,是教會孩子如何使用手機而不是被手機使用:

一、對於手機要專時專用。認真工作、認真交談的時候,不看手機;過馬路、上下樓梯等需要注意周邊安全的時候,不看手機;在睡覺、吃飯的時候,不留戀手機。

二、是把手機當做工具,而不是牽絆,學會“玩手機”,而不是被手機“玩”。可以鼓勵孩子利用手機去閱讀和學習,甚至是體驗一些有趣的APP,使用線上支付、電子導航這些能夠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工具。這也是一個很好的讓孩子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文明的進步的機會。

這一代的孩子是網絡社會的原住民,讓他們放棄手機是不可能的。比起家長把手機當成洪水猛獸般防範,我們更應該告訴孩子注意用眼衛生,因為手機傷了眼睛,我們就看不到更美好的世界;教育孩子要懂得在網絡上保護自己,不要隨意洩漏自己的身份信息;教育孩子們,什麼是網絡暴力,我們應該怎麼在網絡上保護自己並不傷害他人。

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從孩子對於手機的態度,覺察到他的精神世界。

孩子們幻想手機能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耐心、陪伴和分享......但家人的愛,是手機、網絡永遠無法替代的。


小巨人叔叔


我家孩子初三,五六年級時喜歡玩遊戲,上了初一漸漸不怎玩了,現在幾乎不玩,自動的,沒壓制。學習緊張,作業多,沒時間玩,於是就淡了那遊戲心。孩子大了,要分房,關上房門後,你怎知他幹嘛?總不能叫他時不時開門檢查吧。相信他!成績和老師反饋是檢驗標準。


聽雨穿林1


孩子才六歲,他比同齡孩子我感覺他很懂事,很聽話,孩子的自律非常好,也證明你對孩子的嚴厲,讓他從心裡上害怕你,有這麼一句話,嚴師出高徒,棍棒出孝子,最起碼你不膩歪慣養孩子,有的六歲孩子也是最不聽話的時候,要東西你隨時就要給他買,不買馬上就發脾氣,吃飯時一手看電視,一手拿著玩具,吃飯還要你追著去喂,地面上就是他的床鋪,真的很不聽話,有時做父母的這樣不是再愛孩子,而是再害孩子,因為你慣他讓他養成不好的習慣,隨著年齡的增長,到時真的很難讓他順從你,可以看看身邊或朋友的孩子,好的孩子和不好的的孩子,好的孩子都有出息,有的考上理想的學校,不好的孩子走上犯罪,他們的成長環境和教育是分不開的,千萬不要慣養孩子,一定要嚴管孩子,這是對孩子負責,孩子到了十五六歲時,還有一段叛逆期,就是不好好的上學不聽話,這個階段一定慎重去和孩子溝通交流讓他轉變,話回正題,你的孩子是單親家庭,他從小失去母愛,從小一直跟著奶奶長大,孩子真的很懂事,不管你在外面幹什麼,一定要經常給家裡的父母打打電話多溝通多交流,對父母的身體怎麼樣及家裡的狀況,有時讓孩子接個電話,多說些表揚的話,如怎麼的懂事,怎麼的聽話,對他的學習瞭解瞭解,順便說看電視對學習的危害,只能週五週六看看電視,其餘時間要好好學習,不能看電視,要有嚴肅的告訴他,我相信他就是看電視玩手機他會有分寸的,說實在的你的孩子真的很棒,也離不開老人的教育有方,不知道我說了這麼多對你有沒有感觸,但是我是一個心底善良知道感恩的人,我也有兩個孩子,大孩子從大學從軍入伍,姑娘是大二本科醫學院就學,學習優秀,有時晚上22點後我給孩子打電話,孩子都會說爸我學習來,你睡吧別吵醒其她同學,聽到這話孩子學習這麼用功,我真的好開心,但是我會批評她,和她溝通說些表揚和誇獎的話,不讓她學了,讓她趕緊睡覺,但是反而她學習更用功,最後考入好的院校,但是孩子上學期間我都會和班主任經常溝通交流,有時看望孩子會給班主任帶些禮品過去,這不是受賄,這是給孩子學習上有所幫助,很榮幸能夠回答你的問題,同時也期盼更多朋友向我提問題和關注,我會一直在線給您解答,不管我的回答是不是滿意,我會把親身感受和您交流,謝謝多多指教。


心靈之解惑


我家小孩就是經常玩手機,我把我的一些做法告訴你,希望能幫助到。

第一點不必多說,一條手機密碼就可以限制孩子發現手機的無限奧秘。關於第二點,我覺得家長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首先,要消除手機的神秘感。當孩子衝著手機跑過來或者拿著手機研究的時候。要主動告訴孩子,這是手機,打電話發信息的。如果孩子把玩手機的時候來信息或者電話了,不要一把把手機搶過來,平靜的告訴孩子,有人找媽媽有事情,手機遞給我一下。相信我,孩子會很大方的,因為鎖屏的手機沒什麼好玩的。

其次,要讓孩子覺得手機沒那麼好玩。首先家長要控制自己在孩子面前對手機的迷戀,讓孩子認清手機只是個通訊工具。其次,我們要幫孩子找到更好玩的事情。讀書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從我娃會坐,我就經常給娃讀繪本,剛開始我講我的他玩他的,慢慢的他就希望自己挑選繪本給我讀了,再後來讀書成為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只要拿出來繪本,然後拍拍腿,他就會扔下手裡所有的事情跑過來坐在腿上專心聽繪本,不管手機還是電視,完全不如繪本有吸引力,所以孩子並不沉迷手機。

綜上,堵不如疏。如果小孩覺得手機好玩,請家長們幫孩子找到更好玩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