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的成年人不知道感恩父母,只记恨父母小时候的打骂?

婉秋150583024


天地自然是公正的!自然法则也是公平的!一切感恩是“相互的”!

1.父母亲感恩孩子,才有了“父母”的尊称,才有了天伦之乐。

2.孩子感恩父母亲,才能天天长大成人。


丁香88577228


在我初中的时候,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我就跟我的母亲大打出手,还把她的手臂抓伤了,她给我两个大嘴巴子,抓着我的手,给我狠狠的剪了指甲。那时候我没有哭,也没有闹。满脑子只剩下的就是怎么样才可以逃离这个家庭?我实在太恨他们了。但是现在长大了,心里一直非常愧疚。现在我知道了就算他们怎么对我,都是为了我好。


在我刚出生没多久,我的爸爸妈妈就离开了我去外面打工了,我蹲在楼梯口那里哭了好久,看见他们的背影渐渐消失在我的视线范围之内,外婆拉着我不让我走,我哭到吐了。那一次,我说我把这辈子的眼泪都流干了。



后来外婆去世了,我就觉得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人爱我了,于是我变得很坏,抽烟打架什么都干就是不学好的。他们想管我就是无可奈何,因为我每次都说现在你来管我还来得及吗?我恨你们!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们都说我是个没爸没妈的孩子,所有的小朋友都来欺负我!我每天只能站在旁边等到所有的小朋友离开之后老师送我回家。现在长大之后我才知道这句话对他们的伤害有多深,他们也想参与我的成长,但是经济上不允许他们这样做。



后来有一次,高中的时候我生病,完全没有意识到我已经晕过去了,醒来的时候,我在急诊室。我妈妈哭得眼睛都肿了,我妈妈抱着我说,真害怕你会睁不开眼睛了。没事就好,没事就好。那一刻我才知道,原来我寻找的爱一直都在我的身边。他们不会用新颖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爱,怎么用笨拙的方式他们以为爱的方式来教导我们成长。

这个成年人要学会释怀,要学会感恩。因为终有一天你也会成为父母。初父母的你,不知所措。会模仿你的父母来教导你的孩子,但是我希望在此之前,你要懂得教会自己:对过去释怀,对父母感恩。


情感谈吧


我永远不会原谅我的父母。两周岁不满就把我扔给奶奶带,我跟奶奶睡到六年级,他们带着两个弟弟住在新房子里。两个弟弟被他们教育得不喜欢我,总是嫌弃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感受到手足之间的感情,很冷漠。我妈对待我的态度很冷漠,觉得我做的事情不对,会用一些侮辱性的言语来骂我,让我很难受,比鞭打还要难受。直到现在我已经40岁了,她还说两个弟弟工作不好,挣不到钱是我克的,她说我不爱两个弟弟,她说我给的钱太少,她说我希望他们全部都死掉,希望他们断子绝孙。可是两个弟弟呢,他们两个老的攒下来的钱全部被他们拿掉,家里面有好吃的全部给他们送去,给他们带大几个孙子。请问:我已经成家了,我有我自己的家,有我自己的孩子,凭什么要我爱两个弟弟,从小到大他们从来没有给过我温暖,现在反过来要我爱他们,为什么?


用户2173418604688


我今年四十岁了,上有老下有小,关于对父母的孝顺,说说我自己的感言,先从父亲说起,我生父在我一周岁时因意外过世,隔年继父入赘我家,十年后继父带着他和我妈生的儿子离开我家回了他自己家,女儿留在我妈这,他和我妈有办结婚证,但一直没有离婚,继父离开我们以后,便不再照顾我们了,我也在那一年离开了学校,回到家里种田了,但继父离开前把干农活的技术都教了我,犁地耘田,插秧,收割都教了我,这一年我十三岁,身高1米36,体重六十斤,当年在使唤耕牛犁田时的吃力可想而知,当年不单要种地,还要挣钱供家里所有的花销,姐姐妹妹两个人上学的费用,那时政府摊派很多,上个小学的学费不亚于现在的本三,当年村里的人都说我继父白眼狼,但没有人当面指责他,而我呢却因身体幼小干农活效率低,村里人不愿意和我换工,干农活季节性很明显,错过了季节很多作物便种不了,当年我家有十亩的梯田,南方山区梯田耕种很耗工,产出又不大,逼的我不得不研究怎么省工又能高产,幸运的是当年除早剂上市了,头年剩下的谷子卖了换肥料农药,当年我的谷子产量是继父时的两倍,节约下来的时间去砍木头卖,那一年我的收入是继父当家时的五倍,一直到我姐出嫁,我娶老婆,我继父都不管不过问我家的事情,到了零六年我妈查出来得了癌症,在治疗期间他也不过问,我妈过世时来参加葬礼了,说到这,很多人都有一种恨他的无情无义,后辈子不管他不为过,故事说到这,再来说我自己,十三岁开始当家,供养姐姐妹妹上学,妈妈因为我父亲过世刺激的有点精神分裂,继父离开,家庭重担压在我的肩膀上,激发了我的求生之路,各种谋生都敢做,拼命改变生存壮态,直至今日,我盖了别墅,开了工厂,有了三个孩子,也顺带盖了座房子给继父和弟弟,当时继父那老房子因地质问题,年老失修,已不适合居住,我提出要建个房子给他,老婆反对了,而且很强烈,我当时给老婆的理由是:虽然我父亲生了我,却因短命过世没养我,继父虽然不疼我却让我活下来了,虽然早早让我受苦当家,却成就了我的成功,我们的孩子开口叫第一句爷爷是他,如果我们在他老时不孝敬他,孩子也会有样学样,父母亲的行为会潜移默化的传给孩子,一个家庭需要的是正能量文化一代传一代,而不是相互计较,虽然继父有各种缺点,但改变不了他对我十年的养育之恩,说到这时,老婆已明白我的苦心,再不反对了,也更加的尽儿媳妇的责任,到了今天,我也步入中年了,也看到太多身边的老人老无所养,其实错的开头是他们自己,而儿辈们在恶性循环。


用户6723595980


小帆对这个最有发言权,来述说小帆的经历吧!

虽然是个男孩,由于二胎关系,出生一直到上幼儿园之前一直在乡下长大,该上学了,被父母接去,在新的环境还是不习惯的,好多事情姐姐能做,我却不敢,比如早上赖床,吃饭放醋等等,经常被用来比较,这样不如你姐,那样也不如我姐,姐在我心中就是神的存在。用母亲那句话,小棍印子从头到脚都不够,做错事也被打过,这个应该,关键是有时候没有错,父亲就在那找你的错,然后找到机会就是一阵爆发(那时已经初中了,估计他是更年期吧!)原生家庭对孩子带来的伤害,只有经历过才知道痛苦。


孩子又不是傻子,你是拿他出气,还是教训,从父母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教训孩子,眼神中带有怜悯,忧伤,出气眼神里带有憎恶,杀气)在与父亲的独处中只有小心,小心,再小心,只要是两人在一个空间,没有外人都是提心吊胆的存在。

记得有次忘记关水龙头了,家里进水了,回家被打的想跳楼的心都有,被拦住了。(那年21岁)没过2个月,我得了重病:尿毒症。后来发生同样的事情,也不打,也不骂了。现在什么也不怕了,没有人敢打我了,自由了!



一辈子也快过去了,谁都不容易,生病了也想开了,用父母那句话,生病时候不是他们签字,早死了,想想也是,没有他们的收留,估计现在坟头草都长几年了。没有办法,谁叫他们给了我们生命呢!这辈子欠下的债是还不清的。下辈子吧!


球场慢镜头


我认为这是比较可怕的。

如果只是那种轻微的抱怨,但还是会对父母好的那种人,还是个好人。

但是我身边的朋友曾经认识一个男生,永远就是在抱怨父母小时候怎么打他。一点都不感恩父母。觉得父母是在偏向哥哥。从来不把父母当回事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编造谎言,说自己的父母去世了。甚至不承认自己的父母,说自己是被寄养在有钱人家的父母那边长大的。其实这些都是他编造出来的。

生活中一旦遇到不如意了就认为都是父母的错,就要跟父母脱离关系。

从来也没有给家里买过东西,也不会给父母钱。就是一个极其自私的人。

这个男生初中没毕业就不读书了,他母亲去外面找他。他也不听话,也不回去读书。

独立以后也没有给父母一分钱,没有买过礼物。

年近三十的时候,这个男生作奸犯科进了监狱。

这就是在我们的现实中发生的活生生的例子。第一次的深刻的意识到,不感恩父母的人一定是不能深交的。

这是我的分享。


爱情保鲜计


今天碰到这个话题我很想表达一下,我父母在我出生就感情不好(这是我自己长大后知道的),不明白本来感情就不好了为什么还要生我,也许很多人会很吃惊,我怎么连生命都不想要!!我现在长大了知道了,或许我就只是个意外。从一两岁开始妈妈一跟爸爸吵架我就被送到姨妈家,小姨对我表弟比对我好,什么好吃的给他吃,我没有!!后来父母分开我就没怎么见过父亲,我上小学学会写信时给我父亲写一封信,是我自己因为思念想写的,可是这封信我根本不知道发到哪里去。在上小学时妈妈跟了一个人,他有女儿,蔑视我们,继父欺负我,我妈根本没有为我出头,还是继续在这样的家里生活,早上母亲和继父没有起床我就走路一个小时去上学。中午在学校吃点,母亲一天就在家里睡觉,不干任何有经济收益的事,也不愿意去学习。一听到我父亲来我们附近的位置了就打我,让我去找父亲要钱,父亲一副没钱样,割都割不出钱。我姐姐15/6岁学手艺自立,我母亲天天吵着跟我姐姐要钱,跟我姐姐打架。我姐姐20岁就出嫁,我妈又靠着我姐夫,这事那事都要去麻烦他。后来我离开家在外读书,几次三番母亲都不让我读书了,我自己坚持,自己从六年级开始暑期打工,捡煤,自己挣生活费。后来长大了每次回去母亲都埋怨,训斥我,我生气走掉,下次回去还是一样,每每听到母亲说话她就是说自己一辈子划不来,子女不孝,后来我的继父退休我妈非让他做环卫工,遇车祸去世,赔的钱跟继女扯来扯去,后来拿到的钱都给我哥买房子,我姐和哥一直在外地打工重来不回来,后来我出嫁跟老公帮哥买房子,我妈还让我给我哥装修。一言不合就骂人,我出嫁了还当我老公的面打我。现在给哥的房子专修好了,她住过去了,我了却了所有的对我娘家的付出,不会再与他们有任何瓜葛。没有任何瓜葛。这是我目前给我自己定义的生活,过好我自己的家庭,就算我妈说我不孝娘家,以后过不好了别回娘家我也认了,我自己的家庭过不好我也会把自己过好,把女儿照顾好。


活在当下1350


我从来不认为一个孩子需要感恩父母。

我一直都认为“感恩”就是一个伪命题!

孩子为什么要感谢父母呢?

谢谢父母赐予他生命,给他吃饭?给他穿衣?让他顺利成长?

可是从最开始,孩子来到这世间就不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这难道不是父母的选择吗?父母选择生下了孩子,这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父母给他饭吃,给他衣穿,给他住的地方,给他学上,教他本领,让他成长。这些都是人类基因延续的本能,也是基于一种爱,一种油然而生的爱。

我爱我的孩子,所以想给他吃好的,穿好的,所以想照顾他,给他最好的。所以想看他一天天长大,看他长得和我一样高,看他长得比我还要高。

我爱我的孩子,所以我想让她快乐,我想让他变得更好,比我更好。我有时候很严厉,因为我想改掉他身上所有的坏毛病,但更多的时候,我很快乐并且幸福,因为我的孩子给我的更多。

凡是要求孩子感恩的父母都不是合格的父母。可反倒是记恨着父母打骂的孩子,至少在儿时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孩子。

因为总是谈感恩的成人,心里装的爱很少很少。总是期盼着得到父母爱的孩子,一直很单纯的爱着他们。而且他以为,他们也如她一样单纯的爱着自己。这样爱着自己的人,怎么可以毫不顾忌的打骂自己?

有很多孩子成年后,谈起父母的打骂总是笑着的,因为他们知道,那时候他确实错了。而他的父母是爱他的,那一时也的确是被他自己气到情绪失控。

也有很多孩子成年后,谈起父母的打骂总是愤恨的,而且他的心里藏着更多的悲伤。因为他至今也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难道仅仅是因为你们是我的父母,仅仅因为我吃了你们的饭,穿了你们的衣。便只能任你们随意摧残和践踏,便不能拥有自我,便一切都要听从你们的吩咐,遵从你们的脸色行事。

他们如何不记恨?

因为他们压根儿不知道为何要感恩,生而为人,不是自己的选择。你既然让我为人,就要承担责任。

请,好好的爱你的孩子。

因为你的孩子,给予你的更多。

他曾带给你的快乐和满足,是无比珍贵的礼物,难道这些还不足以报答你的恩情吗?

我总觉得一个家庭,以感恩来维系是很脆弱的,因为任何恩情都有报答完的一天,到那一天,父母和孩子又该如何相处?这个家庭又该如何继续?

只有爱是永恒的。

我爱你,所以予你的一切不求回报。

我爱你,所以给你的心里也种一颗爱的种子。我精心的浇灌着他,希望有一天能收获的也是一份爱。

如果硬要说感恩。

我常常建议父母感谢自己的孩子,尤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无论你怎样对待他,他都会坚定不移的爱着你。你只要勾勾小指头,他就会扑到你怀里甜甜的叫你爸爸,妈妈。

他填补了你的空虚,

他延续着你的梦想。

他给你麻木的心灵重建一个美好的天堂。

如果你好好的爱她,

他会带你去这样的人间天堂!

(亲爱的秦小小,妈妈爱你。)


秦箐



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我这里咨询的遇到很多这种情况,特别是在自己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很多大人,通过咨询或者看书自然能联想到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所以原生家庭变成每一个人过不去的坎,很多人总觉得说你都有孩子了,为什么还不知道父母养自己的艰难?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养了儿子为什么还不知道父母的恩情?下面我就针对这个问题说出我的一点看法。

第一:中国家庭受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家庭中永远把孝放到第一上,一个人当了父亲,当了母亲,就变成绝对的权威。当一个人当了家长之后,在自己的孩子面前自己的自信心马上就提高,马上就变成了绝对的权威。当变成父母完全对,孩子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完全错的时候,这样就形成不了互动。无论生气和委屈,无论孩子心里有多大的不满?都是不可以表达的。因为他是你爸爸,她是你妈妈,这就在孩子心里形成一个点,因为他是爸爸,因为她是妈妈就可以不讲理,我因为是孩子,我就永远被压抑受委屈。当长久的思想压抑,一个人内心的认知就会被歪曲,当我们对别人愤怒的时候,要教我们应该感恩别人,或者说感恩我们的父母,尽管头脑想感恩,可是心里是拒绝的,那么这种感只能浮于表面,那么怎么能做到从心里面感恩父母呢?

很多心理学家都说,如果我们对父母不满,如果我们不把这件事情说出来,一直压在自己的心里,这个心结永远不会打开。打开的方法就是把这个问题拿出来,当然我们不用去父母那里直接面对,因为在父母的眼里他需要你的感恩,他不能接受你对他的指责,这是人性,就像我们不愿意父母对我们的指责一样。既然每个人都等着对方给我们道歉,我们对父母说这些就没有意义。那么我们怎么办呢?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找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中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条件不允许,自己可以对着墙壁把这些话说出来,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特别是这么多年父母对自己不好的地方或者说父母偏心的地方,或许这个存在或许不存在,这与我们疗愈自己内心的创伤是无关的。因为我们是在疗愈自己,疗愈自己的前提一定要把自己情绪释放掉,就像心理学家派克说的话,我们首先要把父母放上审判台,然后我们再就这些事件,说出我们心中的感受。最后你才能真正的原谅父母,或者说和父母和解,最后能带来真正的感恩。


在我做咨询的案例中,有一个女士在国外,她回国发现自己母亲得乳腺癌了,已经做完手术了。可是她心里一点感觉都没有,她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可是心里就是没有感觉。当她和我做心理咨询的时候,她才找到自己的问题,妈妈总是和爸爸吵架。而且对她们要求特别严,妈妈严格带来的好处就是他姐俩都拿到了美国的绿卡,带来的问题就是妹妹一直没有结婚,自己焦虑症抑郁症。虽然衣食无忧,可是自己内心非常痛苦。当一个人自己内心痛苦的时候,当一个人自己内心对人生都一点没有希望,没有快乐的时候。哪有时间管自己爸爸妈妈,在我咨询中,很多重度抑郁症患者,她们生下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都不想管,因为在她们的内心是无助的,无力的。


所以一个人只有把心中的不满和压抑的情绪说出来,一个人才能真正看清问题的真相,或者说以今天四五十岁的眼光,重新审视过去小时候这个事件,我们自然能够明白,可能当时父母没处理好问题,自己在这个问题中自己有很大的责任。当一个人把自己心中的不满释放掉,一个人才会选择看清真相。否则一个人总是把错误推给另一个人,没有谁愿意承担错误或者责任。

在我的咨询中,很多人总是想要父母的一句话,并不是说没有人爱父母,父母爱孩子的心和孩子爱父母的心都是同等的,一个人带着怨恨活40岁也不是容易的,他的心里未必比父母好受。所以化解怨恨的方法是,我们要把情绪释放和表达出来,恨的对面是爱,因为恨一个人恰恰是我们想在她身上要更多的爱。当一个人把恨释放的爱一定会出来,就像乌云去掉太阳自然出来一样。那位女士在我这做咨询一个多月后,有一天她又要出国,在和妈妈道别的时候自己不由自主的抱住了妈妈大哭。很多时候自动带来的才是真实的,否则很多人伪装我和爸爸妈妈是感情好的,可是当真正到自己爸爸妈妈身边的时候,他却讨厌爸爸妈妈。这样在我的咨询都是非常常见的,因为他们之间还有很多不敢触碰的东西。真正触碰了就化解了之间的鸿沟,才能做到真正的和解,真正的感恩。



三清心理感悟


我是宋思华,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咨询师。

“父母永远等着孩子的感谢,而孩子则一直在等待父母的道歉”。

这是一句经典台词,说出了父母和孩子各自的心思。

看到这个问题时,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句话。


一、为什么不感恩父母?

所谓“感恩”,首先要有恩。

如果一个成年人,回首往事,没有感受到恩,那自然不会感恩。

那么“恩”又是什么?“恩”,就是超越常规付出的部分。

“常规付出”就是:责任、义务、道德、舆论约束着的,父母应该完成的养育照料。

责任、义务有法律条文约束,清晰明了;

但道德、舆论则没有具体的条款,于是,每个人对此的理解就容易出现分歧。

比如:为了孩子的学习成绩,很多父母省吃俭用,花了大钱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

  • 父母完全可以不给孩子报班,但父母却愿意付出更多的金钱、精力、时间,来给孩子的学习提供帮助。

这是“恩”吗?在父母看来是。

在孩子眼中呢?

  • 孩子认为这是父母的责任,父母本就该这么做,反而正因为要上很多辅导班,才毁了自己的幸福童年。

“成年后不感恩父母”的核心,便是认为父母所做的,都是“常规付出”,而不是“恩”。

二、为什么忌恨小时候的打骂?

主要原因:对打骂原因的歧义,以及对打骂过程的不良记忆。

关于打骂的原因,先来看个例子:

孩子把花瓶打碎了,父母打骂孩子。

  • 在父母看来,孩子太毛躁,平时说了无数遍,还是不改,最终闯祸,所以不打不长记性。

  • 而孩子则认为,上次妈妈洗碗把碗打破就没事,换自己就被打骂,不公平,欺负我!

在这样的思考落差之下,经过多年、多次,相似的经历,相同的感觉,孩子心里

自然就只有恨了。

再看打骂过程。

很多父母在打骂孩子时,理性教育的部分很少,相反,更多的是情绪发泄。

这样的打骂,留给孩子的印象就是,屈辱的,被苛责的,被轻慢的。

如果记忆中都是这样的印象,如何会不忌恨。

同样是打骂,如果给孩子的感觉,父母是克制的,是就事论事的,就不容易产生忌恨情绪。

不感恩并忌恨父母的成年人,无论是他们本人,或是他们的父母,都应该了解一下背后的原因,而非一味抱怨。

只有真正将目光收回,看到自己的问题,注重对方的感受,才能打破亲子忌恨的怪圈。

宋思华

二级心理咨询师,EAP咨询师,上海市心理学会会员,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签约咨询师。

致力于青少年行为问题、亲子关系、婚姻情感、个人成长、职场困惑等方面的咨询和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