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林黛玉的真正结局是怎样的?

鸢_戾天


林黛玉的结局一向是红学研究的热门,也是头条各位大咖的争论热点。由于原本八十回后的回目已经遗失,也让众多书中主角人物的结局成为了迷。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根据已有的回目中对林黛玉的描写,以及脂砚斋等评书人的评语来对其进行探逸。

首先林黛玉的判词是和薛宝钗放在一起的,如下:

可叹停机德,
堪叹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这首判词很浅白,但是最后两句是不是两位主角的结局却又争议很大。各人各解罢。其实脂砚斋在后两句这里有批语:寓意深远,皆非生其地之意。我们知道脂砚斋和曹雪芹的关系非常紧密,有能力令作者删改书稿。所以这句点评十分重要,不能简单的从字面理解为“玉带林中挂”是上吊自杀的意思。否则下句“金簪雪里埋”岂不是薛宝钗要死在雪里?

“玉带林中挂”其实只是因为黛玉姓林,意思是再华丽的玉带也只能挂在树上毫无用处。而金簪也已经被埋在了雪里,再好的德行也已经看不见了。

所以这里的情景和判词虽有其结局悲凉的写照,但绝对不是最终的死法写照。

既然判词无法看出林黛玉的死亡结局,我们只能从书中描写来判断。

我们知道林黛玉和贾宝玉是有着前世的“木石前盟”的。今世的林黛玉是来还泪报恩的,泪尽则亡。研究红楼梦少不得要看看红楼十二曲,再来看看红楼梦十二只曲里黛玉的曲子:

【枉凝眉】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须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这里说一下,很多红学爱好者钻牛角尖说这首曲子不是林黛玉单人的,说绛珠草不能算是“阆苑仙葩”,这个和说绛珠草不是树木,“木石前盟”说的不是林黛玉一样是个不读书的人的瞎扯。书中明明白白写着绛珠草脱却“草胎木质”,也就是说绛珠草的确是木质的花草。这里不过多解释。

从这首曲子我们看出林黛玉最终“心事终须化”,也就是说,最后去世的时候,心事已经化解开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理解为希望已经完全破灭了,没有了生存的欲望。这很可能就是在已经得知了贾宝玉和薛宝钗之间成婚已成事实或将成事实无可更改的消息之后。以林黛玉的性格,这个时候她已经不会再为贾宝玉流泪了,也就是到了泪尽而亡的时候。但是现实生活中泪尽是并不能引起死亡的。所以,林黛玉自尽的概率是相当大的。

至于选择何种方式自尽,笔者认为,沉湖的概率大于上吊。以黛玉的诗意人生,你无法想象她自缢的恐怖。而一步步走入深渊,化身泪海愁湖之中,在“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凄美悲歌中,结束自己的生命,才是对林黛玉最大的尊重。


TK强哥读书


关于林黛玉的真正结局小编认为最终是香消玉殒的。至于如何香消玉殒的,众说纷纭,因为毕竟最后四十回不是曹公的亲笔。

那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林黛玉最终是死了的呢?

一 判词

“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是宝钗黛玉的判词。中间两句是黛玉的。一个“怜”字一个“挂”字暗示黛玉的命运很悲苦。



二 眼泪

《红楼梦》开头讲述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前身。黛玉原是天上阆苑中一颗绛珠仙草,因感念神瑛侍者的浇水之恩。今世化做林黛玉用眼泪要报答上辈子是神瑛侍者的贾宝玉。眼泪还完之时也就是黛玉离去之日。


《红楼梦》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黛玉拭泪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象比旧年少了些的,……”这里暗示林黛玉已经快报完恩了,她快离去了。


三 葬花词

第二十三回黛玉葬花她自己写的葬花词,“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未若锦囊收其骨, 一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 不教污淖陷渠沟。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四 酹文

晴为黛影,晴雯死后贾宝玉为晴雯写了一篇祭文。林黛玉莫名其妙建议宝玉把其中两句改成“茜纱窗下,公子多情”,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时候在林黛玉的潇湘馆引出了“软烟罗”窗纱,林黛玉这一改就将这片诔文和自己有了牵扯。连黛玉自己都觉得有不祥之兆,连忙叫别改了。读到这里有细思极恐的感觉。


五 别名

林黛玉别名“潇湘妃子”,这个名字也暗示了林黛玉的死,因为潇湘妃子是娥皇女英哭夫而亡变成了潇湘女神。跟“哭”跟“眼泪”跟”“水”有关,泪尽而亡。

书里这几处暗示了黛玉的命运。最终是魂归西天。其实是黛玉在人间完成报恩,经历了人世间的一段红尘孽债最后返回天庭去了。


要说黛玉怎么死的,小编比较赞同红学家的一种说法:不是病死,是投湖自尽。当然小编很肤浅仅仅是从“潇湘妃子”这个别名和“葬花词”来判断的。


影视坛主


其实关于林黛玉结局的说法有两种,我来分析一下:

关于《红楼梦》有佚稿和续书两种。百多年来社会上流行的《红楼梦》并不是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分为前后两截:前八十回是曹雪芹的原著,后四十回是别人的续书,而且前八十回也被续书作者作了许多修改。

所以关于《红楼梦》里面有很多结局并不只有一个,这也是经常被人拿来讨论的原因之一。因此

林黛玉在佚稿和续书也存在两种结局:

后二十八回佚稿:贾母死去之后,林妹妹失掉靠山,还被各种流言蜚语污蔑,最后是因为担心宝玉还泪而逝。就如开始讲的神话故事那样,她是过来“还泪”的,这种死法颇具有浪漫主义情怀。


但是在后四十回续书中:林黛玉做了一个噩梦之后神魂俱乱,偷听私语起死回生。最终调包计泄含恨而亡。

因此,曹雪芹笔下林黛玉的结局,是为爱而献身;而续书中林黛玉的结局,是因恨而灭亡。但不管怎样,林妹妹的结局都是死了,不会像杨贵妃那样还有各种美丽的传说,像说什么东渡东瀛之类的。


所以,活着开心最重要~


妙摘


黛玉无意中知道了宝玉要娶宝钗的事,悲痛至极,在宝玉和宝钗成婚的时候,病死了。


倾容明月心


关于林黛玉的真正结局小编认为最终是香消玉殒的。至于如何香消玉殒的,众说纷纭,因为毕竟最后四十回不是曹公的亲笔。



哈弗H6酷派


泪尽病故,证据:一、牡丹亭伏黛玉之死;二、茗玉之死谶黛玉之死;三、看完全本的富察明义有诗:“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疴续红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