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叢林戰爭,為什麼美國不直接放火燒山呢?

環球熱點匯


越南叢林戰爭,為什麼美國不直接放火燒山呢?


我們知道,1955年11月至1975年3月,美國與越南之間發生了美越戰爭,雖然當時美國在軍事實力上足以完勝越南,但北越軍隊充分利用越南的茂密叢林等地勢,以叢林戰應對美軍的進攻,這使得美國很多重型武器難以發揮作用,那麼既然北越軍隊擅長叢林山地作戰,如果美國放火燒山豈不更直接、更簡單,為什麼美軍不直接放火燒山呢?

小編認為,美軍沒有放火燒山,絕對不是因為他們仁慈,而是因為越南氣候的不適宜和放火燒山的效果不好。具體原因是:

一是因為越南當地的氣候,不適宜放火燒山。在地理位置上,越南氣候屬熱帶氣候,整年雨量大、溼度高,常年降雨頻繁,再加上叢林裡面有許多沼澤,霧氣很重,再加上茂密且潮溼的樹葉,美國想放火讓這裡燒起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即便想小範圍的燒起來,也需要投放大量的燃燒彈、汽油彈才可以辦得到。但是美軍在越南的後勤基地,運輸的成本也是很大的,再加上這數目驚人的炮彈數量,軍費開支無疑是最大的問題。而放火燒林的效果也不是太好,對於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情他們無疑是不會去做的。

二是因為用放火燒山的手段,不利於美軍的攻擊。美國起初就曾讓轟炸機投擲燃燒彈,配合地面部隊投擲的燃燒瓶,以及讓士兵們去使用的噴火器。但是這樣一來,整個山林都被點燃了,越南人是肯定不會在裡面了,可美軍士兵也進不去了,只能等到火全滅了、煙散盡了才可以進去搜查。但是到了這個時候,偽裝在附近的越南軍民,僅用一塊破布捂住口鼻,憑藉著還未退去的煙霧隱藏起來,直接打美軍一個措手不及,然後他們再次撤退並躲藏起來。就這樣,美軍吃了啞巴虧,還沒有辦法將他們一網打盡全部剿滅,也只能放棄了用火燒林的辦法。

三是因為放火燒山火勢不好控制,搞不好會被國際譴責。美國一項重視世界輿論,攻打越南美國是師出有名的,如果火燒山林,一旦真的燃燒起來,再加上這麼大面積的山林,恐怕局勢誰也控制不了,到時候不僅是越南軍隊會受到打擊,對越南百姓來說也是一場災難,本來是出師有名就變成濫殺無辜了。並且一旦無法控制火勢,很可能還會殃及周邊國家,到時候包括對環境的損壞和對平民的傷害等等,美國勢必會受到國際的譴責。

四是因為放火燒山的效果不好。我們知道,由於越南的氣候,使得越南的叢林生長茂密高大,且茂密程度超乎了美國人的想象,並且如果放火燒山,也是通過飛機投放燃燒彈等形式的,燃燒彈在落下之後,只是燒燬了山上叢林的上層樹木,中層雖也有些被燒焦,但到了下層就幾乎起不到任何作用了,而躲在樹林下的越南遊擊隊員完全不用擔心會有危險。所以說,放火燒山的效果非常不好。

所以,綜合以上幾方面原因,小編認為,精明的美國人是不會放火燒山的,畢竟這是下力不討好的事情,也幸虧越南的氣候條件,才保全了越南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葛大小姐


越戰整整持續了二十年,由於經驗豐富的北越游擊隊都躲藏在叢林中,採用游擊戰術與美軍周旋,使美軍損失慘重。最後美軍就使用燒山的辦法,不過是用燃燒彈投放在熱帶雨林中,這種辦法造成游擊隊一些傷亡,但是由於山多林密這種戰術效果並不理想。

美國人採用的是更惡劣、更卑鄙的手段,在越戰中,美國始終處於絕對的優勢,擁有絕對的制空權,處於戰爭的主動,為了更快的贏得戰爭,他們不惜使用燃燒彈、汽油彈、毒氣彈以及能使樹葉迅速枯萎的橙劑彈,還有許多不知名的生化武器,這些東東能產生殘留,使生靈塗炭,百姓遭殃。

由於越南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地處熱帶亞熱帶地區。氣候變化不大常年屬於雨季空氣潮溼,叢林溼氣極重,而且越南的天氣時常變幻無常,一會兒天晴,一會兒暴雨,在這種情況下放火燒山,根本燒不起來。

美國在放火燒山方面努力過好多次,奈何人家的山根本燒不著。越南連森林消防都沒有,越南的樹木冒密繁雜,大多數都是灌木,不成材,越南人也想放火燒山,開肯山地,可就是不著。你讓美國佬燒山,美國人早就燒過了,什麼燃燒彈啊,白磷彈啊,根本就不好使。

除了以上原因外,美國也要考慮世界輿論,畢竟攻打越南美國也是師出有名的,如果火燒越南,本來是出師有名就變成濫殺無辜了。就像我們當年反擊越南,也是叫自衛反擊戰,當我們攻打到河內附近地區,一馬平川了,好打了,就退兵了,當年對印自衛反擊,打到新德里附近也及時退兵了,否則你就不叫自衛反擊了!


環球熱點匯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你以為燒山這麼容易。

即便是中國北方乾燥地區的森林,可不是你說燒就能燒的。

一定要等到秋後的季節,落葉、斷枝多了,防火才能燒山。

如果是其他季節,森林沒有什麼易燃物,燒山是燒不起來的,頂多燒燬一塊。

而越南眾所周知是炎熱潮溼,森林中溼氣非常大,我軍攻入越南時候,專門製作的防潮被都不能防潮。

而進入這種叢林作戰,連號稱最可靠的AK47也必須頻繁維護,不然很容易生鏽導致故障。

這種情況下,你燒山個毛啊。

第二,越南雨季和地形。

越南雨季從五月到十月,跨越半年時間,這種季節燒山絕對沒有可能。

那麼,可以防火的旱季又有什麼用呢?

美軍戰鬥的越南南部地區,出於湄公河三角洲,是水網縱橫,水田密佈,極為複雜的環境。

這種地方到處是河流、湖泊,你燒什麼?

第三,美國是保護南越,不是摧毀南越

美國的目的只是保護南越不垮臺,將北越入侵部隊打跑,而不是將南越摧毀。

如果在南越地區防火,必然造成南越嚴重的自然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甚至南越連基本的農業,也就是人民吃飯問題也不能保證,自我毀滅了。


薩沙


越南戰爭本就是一場叢林戰爭,但是美國為什麼沒有放火燒山呢?對於我們而言,但凡進行叢林戰爭大家首先想到的最一勞永逸的戰爭方法,就是放火。美國深陷越戰20餘年,卻從未大規模使用放火這一一勞永逸的方法究竟是為什麼呢?

而且即便在和平發展的年代裡熱帶亞熱帶一區的國家,為了自身的經濟發展也暫時放棄過環境的保護,比如巴西擁有整個亞馬遜森林被譽為地球之肺,但為了保證自己的經濟發展依然對其進行了過度開發,同樣也採用放火燒山的方式。但是越南在和平年代也想獲得經濟暫時的快速發展,也有人提出過自己放火燒山擴大耕地面積促進經濟發展的辦法,但依然被擱置下來。

原因不僅僅在於要保護環境,更在於其隱形成本太過高昂,這在越戰時期對於美國而言,也是如此。

越南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冷戰格局當中的一次重要戰爭,它的規模很大,人數眾多,對於世界的影響也不容小覷,但是這一場戰爭美國以失敗而告終,而就時說來,蘇聯也沒有勝利,只不過是為了世界霸權而進行的一場不計成本的代理人戰爭。當時南北兩大政權相互對抗,美國和蘇聯分別支持南方和北方政權目的就在於要保持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及政治地位。

越南戰爭分為好多個階段。對於蘇聯和美國而言,在不同的階段雙方對於戰爭的控制力不同。

對於最終的結果,有人說美國失敗了。在社會主義國家這種說法佔據主導地位。但是在西方看來這場戰爭美國是勝利的了,或者說蘇聯也失敗了。美國陷入了戰爭的泥沼,蘇聯也同樣如此,美國最終灰溜溜的走了,蘇聯表面上沒有,但是要不斷向這一戰場輸血,扶持一個東南亞小霸,最終也使得自己財政崩潰雪上加霜。所以這一場戰爭就我而言,我不認為這場戰爭誰是勝利的?那麼就具體的戰爭方式而言。美國為什麼沒有放火燒山呢?

總體而言,越南與巴西雖然地理位置不同,但是氣候環境較為相近,都是海岸線較長,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範圍,高溫且多雨年降水量豐富。在雨季經常會出現叢林暴雨洪水氾濫,在這一時期是無法放火燒山的。巴西為了經濟發展放火燒山也只是,在遠離海岸線的地區沿河道擴展耕地。當然,這種方式使得巴西短期內保有大量的可耕地面積,但是熱帶雨林的土壤肥力其實並不高。


原因就在於熱帶雨林地區自然更替速率比其他地區更快,土壤的肥力大部分都集中在叢林。

一旦叢林被燒掉,土地本身的肥力很難維持長期的耕地。如果不是其經濟發展必須要依靠如此,越南是不會通過焚燒熱帶叢林獲取耕地面積加速經濟發展的。近年來越南的發展也是保護自然環境引進外資,承接國外轉移的製造業為主。但巴西就不是如此,因此巴西也成為世界上綠地破壞消耗最嚴重的國家。

在戰爭年代美國自然不可能還想著幫助南越政府保護自然環境,而且在洪水期放火焚燒叢林也並不會達到應有的目的。

同時美國人是精明的,二戰以後發起的一系列戰爭,他都會在聯合國展示自己的證據,這種證據不在於它是否真實發生,而在於師出有名。美國為什麼會發動越南戰爭?其根本目的不是為了打得爽快,而是為了爭奪霸權。爭奪霸權自然也要顧忌自己的名聲。當然,自己名聲的邏輯與我們想象的概念不同。

在我們看來發動戰爭,本就不顧及民生,但是在美國看來發動戰爭就是為了美國的國際主義,為了自由與民主。

所以美國在與蘇聯較量的同時也保證與蘇聯戰爭強度的對等。這可以解釋美蘇爭霸期間兩國相互制衡的邏輯與規律。南北以及戰爭參與雙方都不會給對方以口實,進而佔據道德制高點。雖然雙方都站在國際和平的角度相互譴責對方,但是這種譴責無分高低。但你如果放火燒山造成民眾傷亡,以及當地嚴重的環境生存問題,那麼另一方的道德譴責就會比你更有力,自己的形勢也會更加不利。

美國多次發動戰爭不假,但是美國並不傻。

美國雖然沒有放火燒山,但美國也確實投放了很多新式武器,這些新式武器並非是美國在近當時的近些年新研製的,而是在過去的戰場上研製出而並未投放使用的,比如說燃燒彈,並以此代替焚燒叢林的方式,也避免了大規模的社會輿論,不僅有燃燒彈,還包括汽油彈毒氣彈,以及一些極其隱蔽的化學武器。


世界史圖鑑


眾所周知,美軍在越戰中吃了大虧,其實美國人在正面戰場上始終是佔據優勢的,畢竟武器在戰場上的決定性作用還是不容忽視的,但是真正讓美國付出極大代價的是越南遊擊隊的不斷騷擾。

東南亞的熱帶叢林,成為了許多美軍的葬身之地。由於是主場作戰,越南人對這片叢林熟悉的很,這些叢林是越南遊擊隊最天然的保護神。

在這種水網密佈到處是叢林稻田的地形,美軍的重型裝備,在這裡機動困難,甚至連美軍引以為傲著空中力量,在這樣的叢林環境下也發揮不出自己應有的實力。

而越南的游擊隊則利用密林地形,展開了各種形式的游擊戰,我們在電視裡經常看到的地雷戰,破襲戰等等方式層出不窮,讓美國人被於奔命。那麼美國人有沒有想過來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將叢林點燃,這樣一來,越南的游擊隊們就沒有藏身之地了。

這種陰損的招數,美國人也不是沒想出來過,他們曾經用大量的燃燒彈投放叢林,試圖將叢林燒燬,讓越南的游擊隊無處遁形。

可是美國人的努力始終沒有收到效果,要知道越南處於亞熱帶地區,是非常潮溼的,要想點燃潮溼的叢林幾乎不可能。

更何況越南這些叢林溼氣非常的大,一旦進入雨季,就是連綿的小雨,淅瀝瀝的下,一個星期下兩次,一次三天,一次四天,持續長達半年之久,想要點燃叢林,那就是浪費錢。

不過幸虧美國人的燒山計劃沒有成功,一旦成功,就將造成極大的不可逆的環境破壞,而且還將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要知道,在這些叢林中可能也生活了大量的越南平民。

一旦這些人被燒死,將會使美國在道義上揹負更沉重的枷鎖,使得越南在國際上有更多的同情者。

對於美國來說,非常的不利,浙江使得他們在國際上更加孤立,國內的反戰情緒將會更加高漲。

其實美國人為了應對越南的叢林,他們還是有其他方法的,那就是他們的新式武器落葉劑。這是一種工業產品,它的功效顧名思義,就是讓樹上的葉子全部掉落,只剩下一棵棵光禿禿的樹杆子。

在使用過程之中,果然是落葉,所到之處,寸草不生,那效果真是槓槓的,這可比花老鼻子力氣燒山要效果好得多,既然有這麼一個利器,美國人自然不會去吭哧吭哧燒山了。


歷史評說


越南是一個十分難纏的國家,他們的人民是十分頑強的。當年越戰時,他們面對實力十分強大的美軍,還是玩強底抗了很久,甚至一段時間佔了上風,打的美國也很頭痛。


當時的美國是世界上軍事實力很強大的國家,但是他們面對越南這塊硬石頭,卻久攻不下。除了越南人民的堅持之外,越南也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越南國內的地形大多數都是叢林山地,利用的是地道戰法。美軍最擅長的立體戰無法在這裡進行。那麼當年的美國為何不使用放火燒山這一招呢?是因為他們人道主義嗎?


當然絕對不可能的。越南的氣候是又潮又溼的,這讓以溫帶氣候為主的美國大兵們十分吃不消。所以美國大兵們就將對這種氣候的不滿,全部撒到了被俘虜的越南軍民身上,所以良心發現或是有人道主義是不存在的。


其實這些美國軍隊是嘗試過放火燒山的,他們是靠空投燃燒彈、投擲燃燒瓶以及使用放火器。這樣一來越南的那些叢林都著了火,但是又有一個問題出現了。因為著火了,美國大兵也進不去了,只能等火滅了再發動進攻。但是那些躲在地下的越南軍民,就會趁著這個時機偷襲美軍一個措手不及,然後再趁著大火的煙霧悄悄逃跑。


主要越南是熱帶雨林氣候,經常會下雨,所以植被和地面的樹葉都是十分潮溼的。要是想點燃,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除了使用燃燒彈之外,還得用汽油彈。但是這樣一來,運輸這些彈藥的成本增加了,還沒有獲得什麼好效果,還有越軍大部分軍隊都是藏在地下,放火也對越軍沒有多大傷害。還有一個是美國飛機放下的燃燒彈會誤傷美國自己的人,在這種得不償失的放火燒山的辦法,後來就被美軍淘汰了。

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以下連接,電影中為什麼美國不直接放火燒山了。

http://v.ifeng.com/201810/video_25406099.shtml


<strong>


鳳凰軍情


美國在越戰正面對抗中從來都沒有輸過,但面對越南叢林游擊隊卻傷透了腦筋,甚至有很多的越戰老兵都是因為層出不窮的越南遊擊隊而患上了戰場綜合徵。

在越南最多的不是平原,而是層層疊疊的叢林,越南軍隊雖然從裝備以及兵員素質上都不佔優勢,可對於那片叢林卻熟悉的很,叢林就是越南的天然庇護。

美陸軍所依賴的坦克、裝甲車、重炮在崇山峻嶺、水網稻田機動困難,到了雨季這些重型裝備幾乎寸步難行;美軍強大的空中優勢在山地叢林受到極大制約。

而越南人民軍、游擊隊卻將茂密的叢林當成“護身符”,與強大的美軍展開非對稱作戰,以游擊戰、破襲戰、地雷戰、特種作戰等對美軍襲擾,讓越南戰場變成美軍的泥潭。

美軍面對著那些層出不窮的越南遊擊隊也頭疼的不得了,也曾經調用過大量的燃燒彈投放叢林,可一直都燒不起來。

越南的叢林溼氣巨大,雨季長達半年,在這半年的時間中,如果投放燃燒彈也是白投放。而另外的半年,越南叢林長時間的處於潮溼狀態,並不乾燥,失去了可燃物,大火也就無從談起。

而且美國的戰略目的並不在於摧毀越南,於是為了保護南越,越南戰爭的作戰目的也只是為了保護南越不垮臺。

如果在南越地區放火,那麼也會造成南越嚴重的自然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而且美國也絲毫不會被這一點點的困難嚇倒,很快他們就研究出來了另外一種更有效對付叢林的東西——落葉劑

於是有了龐大的噴灑落葉劑行動,也就是“牧場行動計劃”

落葉劑是一種工業產品,其作用是殺死植物,使葉子掉光,含有大量的有毒化學物質,因為容器是橙色,所以也被稱呼為“橙劑”

“橙劑”傾瀉之處,頁枯樹死,寸草難生,一派荒涼。

一直以來,美軍的作戰思想就是一切為了勝利,為了勝利也可以使用任何非人道武器,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在很多的禁止使用非人道武器的國際公約中都拒絕簽字的原因。


三書青史


越戰是二戰後美軍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場戰爭,越戰共計造成5萬多名美軍士兵陣亡,數十萬美軍士兵受傷。而且在付出數十萬人傷亡的代價後,美國仍然沒能取得越戰的勝利,最終狼狽的退出了越南。美國之所以在越戰失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越南的地形複雜。越南境內大部分地區都是山地,這些山地裡面全都是茂密的叢林,非常適合游擊隊活動。雖然美軍擁有絕對的火力優勢,但是在山地和叢林地形中,美軍的火力優勢根本無法發揮出來,反而不如裝備著落後武器的越南軍隊更加靈活。

看到這裡很多人就要問,既然越南遊擊隊都躲藏在山區叢林裡面,美國為什麼不放火燒山,將越南遊擊隊逼出來呢?實際上大家能夠想到的問題,美國的高級指揮官肯定也能夠想得到。從越南的地理環境,以及越戰時期的國際環境來看,美國不放火燒山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不敢放,第二個原因是燒不起來。

美國之所以能夠對越南出兵,主要是因為越南分為兩個政府,一個是蘇聯支持的南越南政府,一個是美國支持的北越南政府。美國不承認北越南政府的合法性,美國出兵越南的時候,打著的旗號就是幫助南越南政府統一全國。由於美國和南越南政府屬於同盟關係,美國也就不能隨意破壞越南的自然資源,畢竟一旦南越南統一越南,這些森林都是南越南的寶貴財富,南越南肯定不願意得到一個遍地都是屍體和光禿禿的山體的越南。

如果美國隨意放火燒山,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美國還要承擔國際社會的譴責。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人民都反對戰爭,在戰爭中屠殺平民更是一項重罪。假如美國將越南的森林燒燬,不僅會造成大量越南人無家可歸,還可能燒死很多居住在山地裡面的越南人。到時候美國肯定成為媒體口誅筆伐的對象,美國國內的反對黨也會趁機做文章,美國總統很可能要面臨下臺的危機。

除了國際社會的壓力外,越南的氣候環境也導致了美國無法放火燒山。越南是一個沿海的國家,沿海國家的降雨本身就比較多,再加上越南處於熱帶季風氣候下,因此越南一年中降水的天數非常多,而且越南的雨量都比較大。美軍之所以在越南失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越南的陰雨天氣,持續的降水導致了越南空氣特別溼潤,這種空氣環境下,任何火災都很難能夠燒起來。

況且越南動不動就會出現連續大規模降水,即使是大火能夠僥倖燒起來,也很快就會被越南的大雨澆滅。從越南的氣候環境來看,美國敗在越南確實不冤。越南的氣候和地形,恰好就是裝備著高科技武器的美軍的剋星,當武裝到牙齒的美軍進入越南的時候,除了少數輕武器之外,美軍的大部分武器都無法發揮出來作用。由於越南特殊的地形和氣候,美軍在越戰中付出了數十萬人的代價,最終還是狼狽的退出了越南。


歷史總探長


面對越南的叢林,美國經常放火燒山,不過美軍更加傾向於一種東西,名字叫做——落葉劑!

首先,我們先弄清楚美軍為何放火燒山:

越南的叢林游擊戰一直是美軍頭痛的問題,面對突然從身邊林子裡冒出來的越南士兵,還沒等美軍反應過來,就發現隊友死了一大半,等美軍還擊時,越軍早就撤回林子裡無影無蹤了。

其實面對這樣的突發情況,還算是好的(相比接下來的行為)。最讓美軍頭疼的是,越南士兵突然從林子裡冒出來,要是手裡端著槍倒還好,要是看到越軍槍也不拿,筆直的朝你衝過來,美軍心裡已經涼涼了,因為此時衝過來的越軍是一個“人肉炸彈”,身上綁著的炸藥威力足以讓方圓二十米內的人死無全屍。

越南戰爭結束後,美軍一部分精神失常的士兵,都是精神上被越軍的“人肉炸彈”給摧毀了。

好了,講了上面的原因,我們來講美軍的放火燒山。

起初,美軍一直使用放火燒山這招:

優點:把樹林燒光了,越軍偷襲次數相對減少。

缺點:放火確實是個技術活。

①熱帶雨林氣候:面對越南叢林潮溼的氣候,無論你放的火有多大的規模,到最後都要被雨澆滅。

②風向不定:由於氣候的原因,越南的風向確實讓美軍摸不著頭腦。明明早上的風還是往東邊吹的,但是等火勢一大,風就往美軍基地方向吹(越戰期間,曾有美軍放火,卻被大火把基地點著了,裡面的彈藥全部爆炸,那是多麼壯觀的場面啊!)

③把叢林燒了不代表北越不來偷襲你:山是燒了,周圍也是光禿禿了,但是不代表北越士兵晚上就不來光顧了。雖然你(指美軍)燒了山,但是我(指北越軍隊)到了偷襲的時間,我還是要來完成我的工作(偷襲)的啊,而且你燒了山,我還可以在遠處架起迫擊炮,沒有叢林的遮擋,更加有利於我的作戰啊!

④放火燒山對北越軍隊造成不了什麼傷害:美軍燒了這邊的山,越軍就跑到另外一邊。況且熱帶雨林裡的植物生長速度很快,越軍的叢林戰術不需要多高的樹木,只需要高度為腰間的灌木、雜草也可以(生長週期只需要一個月)。

正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所以相比放火燒山,下面的這一招對北越就太好用了。


美軍在越南使用了大規模的化學藥劑(生化武器)——落葉劑(橙劑、藍劑)

落葉劑的作用:如同它的名字一樣,落葉劑可以讓所有的植物(變異的不算)葉子掉光,還能夠讓人患上絕症(可遺傳)。

落葉劑的優點:

①對氣候免疫:管你是熱帶雨林氣候,還是西伯利亞氣候,只要沾上落葉劑,植物都得掉葉子。

②斷糧:落葉劑不僅被美軍噴灑在叢林裡,北越的稻田也被大規模噴灑,人吃了帶落葉劑的稻米後,落葉劑就會殘留在人體內,還可以遺傳給下一代。

③便宜:落葉劑作為化學武器,可以再工廠中一噸一噸的生產,很方便,而且原料也很便宜。

④可以大批量使用:一架飛機一次噴灑落葉劑的效果,比得上放火燒山燒一整天。

⑤見效快:被噴了落葉劑的植物,一天之內綠葉變黃(相當於葉綠素還是葉黃素被分解,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七天之內葉子全部掉光。

⑥被噴灑的土地一段時間內不會再有植物生長。

還有很多優點我就不一一例舉了,總之,相比於放火燒山,落葉劑的效果好太多了。

綜合放火燒山的缺點,和落葉劑的優點,就是美軍為何不放火燒山的原因。


科技軍武


美軍十分強大,但是他們也曾經在亞洲吃過一場敗仗,這就是著名的越南戰爭。

作為二戰之後美軍參戰人數最多,歷時最長的一場戰爭,美國先後投入了50多萬兵力,使用了當時最好的武器裝備,前後打了近二十年。然而直到最後,仍然沒有實現戰略勝利的目標。

整場戰爭,美軍死亡人數高達58220人,受傷30.4萬人,是二戰後傷亡最高的一場戰爭。

(越南戰爭)

昔日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美軍,面對小小的北越為何英勇不再?追根溯源,其實和越南戰爭的地形特點有關。

越南屬於亞熱帶與熱帶雨林地區,森林茂密,雨水充沛。境內四分之三為叢林山地和高原,西部的長山山脈,縱橫南北達一千多公里。東部近海區域則遍佈水網稻田,整個國家森林覆蓋率超過50%,原始叢林比比皆是。

北越軍隊正是藉助山地叢林掩護,通過“胡志明小道”,隱秘地大規模越境到南方,然後化整為零,成為小規模游擊隊,在密林深處和美軍周旋作戰。

在這種戰爭環境下,裝甲車、坦克等地面火力武器,機動困難,難以進入陣地。攻擊直升機又被密林遮擋不能鎖定目標。美軍陸軍缺乏叢林作戰經驗,在越軍打了就跑的遊擊偷襲戰術下,傷亡慘重不勝其擾。

茂密的叢林,成了越軍的天然屏障,又是令美軍膽寒的綠色地獄。

(北越軍隊在叢林中)

那麼,這裡就出現一個問題,面對善於叢林山地戰的北越軍隊,束手無策的美軍,為什麼不直接放火燒山,來扭轉被動局面呢?

一、潮溼多雨的叢林不易燃燒。

其實,為了消除叢林作戰的影響,美軍連枯葉劑這種化學毒劑都用上了,自然不會出於人道主義,放棄放火燒山的戰場手段。

越南的雨季很長,空氣溼度非常大。從四月到十月底,正是植物生長茂盛的季節,鮮活的植物含水量很高,難以著燃。

即使一些枯樹,潮溼的枝幹用汽油引燃,也不能充分燃燒。產生的濃煙,還增加了美軍的空中偵察難度。再加上雨季的降雨非常多,常常燒沒多久,就被雨水澆滅。

一位美國軍人的回憶錄記載,在越戰中,美軍曾使用大量燃燒彈和汽油噴射,嘗試點燃森林,但是最終都失敗了。除了浪費大量的燃料,所能破壞的,也就是人為焚燒的一小塊區域。

二、溪澗山地不利於放火燒山。

在越南這種溼熱雨季氣候下,山地的叢林植物生長速度非常快,通常美軍耗費大量的燃燒彈,將山林燒得一乾二淨。但是雨季一來,由於燒掉的樹木提供了大量養分,這些植物又會瘋狂生長,更加旺盛地重新覆蓋整個山林。

到了秋冬季節,雨林中多為常青喬木,燃燒仍然很困難。

(叢林中的美軍)

三、放火燒山影響平民和自身安全。

另外,面對北越的游擊戰術,美軍也不得不進入叢林作戰。這樣一來,更不能想燒就燒了。山裡不僅有北越的游擊隊,還有他們的美國大兵呢。大火可不長眼睛,萬一燒到自已人身上,那可得不償失。

而且,山裡遍佈著南越居民的村寨。如果燒山造成平民傷亡,或是村寨被毀,不僅難以向南越地方政府交代,國際輿論壓力,也會讓美國政府難以承受。

四、放火燒山破壞南越生產及穩定。

美軍介入越南戰爭的目的,是扶持親美的南越政府,幫助和保護南越,打擊北越,而不是以破壞摧毀南越為目的。對於越南戰爭主戰場的南越領土,如果任意放火燒山,對於機動性較強的北越游擊隊,並不能造成實質性的打擊,相反可能引起當地資源及自然環境破壞問題,嚴重影響南越的基本農業生產。民眾的溫飽難以解決,必然引起南越內部動盪。

越南戰爭結束之後,整個越南國家有著100萬的孤兒、200萬的寡婦、50萬的殘疾人。越南的經濟發展多年停滯不前。直到今天都沒有走出當年的泥潭,男少女多現象仍然存在。

(參考史料:《中文:越南戰爭,美國人的噩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