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BT讀書會分享-003

焦點解決短期治療核心諮詢哲學:從社會建構論的影響談起

焦點解決關注的是優勢,而不是缺點,關注的不是過去,而是現在和未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些視角產生?最關鍵的部分其實還是要回到它的哲學,回到它的基礎理論。

<strong>(一)社會建構的重要觀點

在武林各大門派中,有非常多的流派。我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到底需要學習多少的流派(學習多少個門派的武功,才能進入武林大會)?有觀點說,我們要學習無數的流派,這樣可以增加裝備,幫助我們去打仗;也有觀點說,其實並不需要學那麼多流派,因為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當我們開始學習某一門派時,是否可以學精學好都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如果學了很多門派,每個門派的能力都像三腳貓的功夫,很難想象今後我有資格可以去參加武林大會。如果今天把一門一派學精學好,就可以成為這一派別的大家。所以,流派不在於多,而在於精。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緊接著第二個問題,有那麼多流派,到底要找哪一個流派更適合我們?其實找哪個流派都可以。特別是我們之前講到循證實踐與最佳實務的概念,這個流派有沒有效果,其實應當由它的證據來證明。所以今天在選擇流派的過程中,建議一定要找具有科學性的流派。科學性即已經被驗證它是有效果的。這是我們區別於其他助人專業的最大的差別。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既然入門,得找一個名門正派。我們需要找到的是一個有科學證據的流派來證明它是有效的,這樣才能稱得上是名門正派的流派。具體怎麼選?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回到我們個人的價值取向。

任何一個流派,背後其實都有一套哲學假設,這套哲學假設是它對人的理解。人是什麼?人的問題來自於哪裡?人的問題該如何解決?這一整套的東西建構了整個治療流派後面的技術方法技巧該往哪個方向走。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我們必須要立足一個問題——就是我對人性、對人的問題、對人的問題的解決之道,這些根本性的問題,我是怎麼看待的?任何一個流派,它回過頭都有一套假說。當價值相符氣質相通時,我們依循它的做法去做,那才會有效果。

所以,研究這個流派的基本的價值取向,是我們進入這個流派最最基本的前提。這也是為什麼講到SFBT的基本哲學,講到它的建構主義這部分,其實是為了幫助我們共同去理解。後續SFBT所有的技術技巧,究竟建立在一個什麼樣的哲學派別基礎之上?或者說,它對人性的一些基本的假設是如何的?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SFBT是一個後現代主義的觀點,一個建構主義的觀點。後現代主義對應的是客觀處理;現代主義最大的特點是它擁有一套傳統的、客觀的知識論(或者說,它對世界的理解是真實的,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真實的世界存在)。而後現代主義最大的差別是反對這種傳統客觀的支持者。認為這個世界本身是多元的。

客觀主義或者說現代主義,他持守的是傳統的,客觀的知識論,強調唯一外在的現實,探尋人的本質與真實。我們要解決來訪者的問題需要通過過去的經驗,這個過去經驗的認識決定了我們現在的行為,所以我們回到過去才能理解TA的現在。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strong>後現代主義觀點很不同

(1)它並不認為任何的知識是理所當然的。這個觀點挑戰了傳統既定的約定俗成的知識來源。社會建構論強調多元的框架,以及每個人的獨特性。看重擁有知識的每一個人的自身的整體與彼此之間的合作。

舉例:我們該如何活著?後現代主義觀點不討論我們該如何活著,因為“我們該如何活著”背後暗含的假設是我們有一個基本的原則,我們該怎麼樣去生活?後現代主義認為,世界是多元的,它沒有獨一無二的答案。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後現代主義認定:不認為“我們該如何活?”有一個正確、普遍、唯一、必然的答案。它會問一個問題是“我們有哪些可能的生活方式?”當後現代主義開始放棄(放下)我們追求該如何活的唯一的正確答案的時候,這個答案開始變得多元化。每個人的答案不同,而每個人的答案都有可能是“準確”的(或者說準確與否這一概念並不存在,只存在於這個當事人身上,TA覺得什麼樣的方式生活對TA來講是最合適、最合意的)。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2)社會建構論認為描述與瞭解“世界為何”的語言與觀點,具有基於個人歷史與文化脈絡的獨特性與關聯性。任何對現實的瞭解都是基於語言的使用,以及人們處於其生活情境中實際的功能運作。特定的主流社會脈絡中的歷史事件語言的使用對個人真實的範疇會有所影響與限制。簡單來講,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與我們的個人歷史文化脈絡都有它的關聯性所在。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3)知識不是來自孤立的心及個人化的經驗,知識與語言並不是固定不變或普遍存在的,也不存在語言背後表達的深層的結構。人類的知識是被“建構”而來,非既存而被發現的;而且,知識是需要依賴“脈絡”而存在的。從知識論角度來講,知識是通過人們彼此間的對話溝通與人際互動,在參與對話者的彼此之間的特定關係與當時對話的情境的脈絡下,一起相互激發、激盪,形成超出預期的理解或結論的。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4)由於社會建構論相信知識的建構是通過“社會互動”而來,所以所謂知識與社會互動是同時並存、相互影響、共同建構的。換言之,人們在社會關係中創造了意義。

我們去理解一個人,就必須回到TA的脈絡之中;既然我們對於世界的理解是通過互動產生而互動的最基本的方式是語言。所以今天的助人過程中,我們對於對話技巧的精進是非常必要的。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焦點解決非常強調需要回到當時的脈絡中,只有找到TA的脈絡,我們才能理解,我們所對話、所接觸、所交流、所共同分享生命經驗的這個人是誰?溝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與基礎,作為以對話為基礎的這樣一種治療方式,對話本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溝通在焦點解決的對話過程中,尤為重要!我們相信對於對話技巧的精進與瞭解,其實能夠更好地幫助當事人。

<strong>(二)社會建構論與SFBT諮詢理念

後現代主義相信,世界是多元的,它否定了這個世界的唯一(獨一無二的)正確的答案。某個人的問題解決,究竟什麼方式方法是最好的?在這裡它不同於醫學,醫學告訴我們有一個唯一正確的答案;而人的世界是豐富紛繁,複雜多樣的。所以,沒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可以告訴我們說“生命的出路是什麼”。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當事人怎樣的選擇最合適?我們需要回到脈絡中,回到生活起居、情境與處境中。唯有站在當事人的脈絡底下,我們才能去理解、瞭解、認識、走進、親近TA,才能夠得出一個鮮活生動的人;這種鮮活生動是我們在與TA的對話過程中去理解的。這種理解不僅僅是作為一個助人工作者主體的發出,更重要的是在我們彼此的對話過程中,在彼此的交互過程中去認識與瞭解。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在這種交互過程中我們知道當事人是誰?他們用他們的方式向我們呈現TA的生活點滴,呈現TA的多元、TA的樣貌、TA的形態。既然是TA的脈絡,究竟誰對TA的脈絡最理解、最認識、最有切身體驗呢?當然,這個答案一定不是我們,而是當事人自己。只有當事人自己才是TA生命脈絡最清晰與最真切的體驗者。TA所遇到的辛苦、遇到的歡喜、生命中的點滴……自己有最切身的體會。所以,當事人才是自己生命的專家。

諮詢師與來訪者的關係是怎樣的?傳統主義或現代主義的治療觀點,醫學模式下的助人工作,相信當事人是病人,而助人工作者是專家,這個關係就好比醫患關係。醫生告訴我們做什麼,我們就認認真真做什麼,因為我們相信這個問題的解決,醫生知道“什麼是最好的方式”。而焦點解決認為只有當事人才是TA自己生命的主宰與生命的專家。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當助人工作者不是專家身份的時候,專家的權利轉移到當事人身上,我們彼此之間關係已不再是病人與醫生的關係,我們彼此的關係開始進入一種平等的狀態,也就是說今天我做一個助人工作者,我們與TA一同走其生命的歷程。諮詢師不再是來訪者生命的導師,而是TA生命共同的分享者。在這個分享的過程中,來訪者向我們展示TA的生命,以及TA向生命的飛躍與奇蹟。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來訪者是自己生命的專家,所以TA引導自己生命的方向。諮詢師在陪伴來訪者行走的過程中,一起探索究竟是什麼讓TA的生命發生了變化、更新。這個“什麼”也就是TA自身的優勢。

我們相信每一個當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優勢。TA從過往走到現在,已經有無數的奇蹟發生。我們相信TA一定有TA的方式。

焦點解決最大的核心不是找弱勢(缺點),而是找TA的優勢,並且我們相信這個優勢在TA生命中已然存在。我們的任務是幫助來訪者能夠再往前走一步(即找到優勢之後,能夠往前推動其走一步)。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我們往前走即會有改變,而任何一個改變對我們今天來講,是打破過去的習慣,而這種改變給我們帶來的一個變化一定是感到“不舒服,不舒適,不適應”。怎樣能夠讓我們往前略微動一點點?也就是找到那個小小的一步,不要讓我們當下感到改變的那種恐懼。當我們的一小步嚐到了甜頭,才能走第二步,第三步……小小的變化可以帶來大大的變化,這是一個過程。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strong>(三)以解決之道為焦點

回顧8個要點:a.諮詢的基調是基於“建構解決之道”,而非問題解決;b.解決之道即在當事人的個人經驗之中;c.諮詢工作的重點之一在於辨認與強化潛在的解決之道;d.事情沒有絕對的因果論(許多事是一因多果,或一果多因);e.問題不見得能被解決,但解決之道仍可嘗試被建構(倘若暫時無法解決,或許至少可以共存);f.發展解決之道歷程的語言,不同於探討問題的語言;g.談論更多解決之道而非問題,將促使當事人擁有處理問題的主控權;h.適合的解決之道,不見得適合另一個人,每個人是獨一無二的,其所需要的解決之道也有其獨特性。諮詢師不可強加個人專業知識而替當事人選擇目標或行動策略。

尊重與希望 | SFBT讀書會分享-003

感謝沈黎老師的帶領與分享,2020年讓我們共讀《尊重與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