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皇帝查抄张居正,却使明朝走向下坡路

万历亲政后的第一桩震撼大事,就是清算改革家张居正,把已故的张居正论罪搞臭还不算。竟还大张旗鼓的抄家:可怜张居正全家老小被围在宅院里拷打,十多人在断水断粮里饿死。刑部尚书潘季驯等人愤然上书抨击,揭开张居正家“饥死数十人”的惨状,满朝文武顿时哗然,万历皇帝也灰头土脸,只能下令停止“追赃”,划出水田供养张居正家老人,算是了结了这桩恩怨。

万历皇帝查抄张居正,却使明朝走向下坡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但对潘季驯的“打脸”,万历却耿耿于怀。了结了张居正案后,万历又假模假样下令,说查查张居正家“饥死数十人”是怎么回事,心领神会的太监张诚草草查了一番,就上奏说张家只是有两人上吊。这下万历就逮住由头了,一本正经质问潘季驯:你不是说张居正家死了几十人吗?这不才死了两个嘛,你几个意思?

这下潘季驯惨了,先被万历痛骂,然后又被万历授意言官弹劾,天天闹的不消停。这位明代最杰出水利学家,亲手以黄河治理工程撑起中兴大业的功臣,先受尽了痛骂,然后扛着“怀无君之心”的罪名,黯然罢官回家。

万历皇帝查抄张居正,却使明朝走向下坡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如此操作秋后算帐,也常被看做万历的“帝王心术”。可问题是,身为帝王,聪明劲都用在这方面,换来的,必将是能臣的黯然离去,加剧的逆淘汰。

万历亲政后,一个常年困扰的难题,就是缺钱。为什么会缺钱?一大原因,就是万历太放飞。

比如刚清算完张居正后,万历就“放飞”了一把:当年张居正改革时裁撤掉的大批冗官冗职,万历大手一挥全数恢复,从中央到各省,一口气塞进了大批“白吃饭”岗位。隆庆至万历早期十六年“机构精简”成果付之东流。接着又再接再厉,到万历二十年时,硬是又多塞了一百九十二个新官职。曾经高效的大明官僚体制,从此臃肿不堪。

万历皇帝查抄张居正,却使明朝走向下坡路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更不难理解,为什么曾经装备精良的明军,到时万历晚期却连火器都无钱维护操练,许多装备年久失修,白白烂在仓库里。待到萨尔浒战役打响前,好些所谓的“精锐”,连训练都没几次,好些人上战场前才摸到刀枪……

大明的衰亡,原因很多,绕不开的一条,就是“放飞”外表下,万历皇帝的有权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