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孩子的背后,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长这3点没做好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每个家长的教育理念都各不相同,强势父母希望孩子听从自己的安排,在强大的掌控欲下,孩子的行为受到了很大的约束和限制。表面上看这样的孩子很少犯错,但实际上也很少有出众的地方,如果家长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孩子很容易慢慢养成

“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孩子的背后,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长这3点没做好

前段时间看一档综艺节目,其中蒋方舟作为嘉宾,这个看起来十分优秀的女孩,在成长中也有很多烦恼。当被朋友问到生活中有没有完全可以把自己内心真正的一面暴露出来的时候,蒋方舟陷入了沉思。

“讨好型”孩子的背后,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长这3点没做好

这时她才发现自己在周围的人以及环境中,总是为了能够得到大家的满意而不断收敛情绪,当自己了解了“讨好型”人格后,所有的行为表达才有了出口,为了讨好母亲,自己会因为节俭而饿肚子,好吃的对孩子的诱惑力有多强大家也不是不知道,但是为了讨好自己的母亲,硬是对这种诱惑产生免疫力,压抑自己的真实情感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讨好型”孩子的背后,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长这3点没做好

诚如蒋方舟所言,但孩子倾向于讨好型人格时,希望所有人都喜欢自己,而迫不得已压迫自己的天性,甚至不是自己的错误,也会坚持说对不起。在孩子完美的光环下隐藏着的时孩子的自卑,这样的孩子并非先天性格缺陷,主要原因还是在父母身上。

“讨好型”孩子的背后,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长这3点没做好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孩子的背后,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长这3点没做好

所谓“讨好型”人格就是主要有3个特点:

  1. 习惯于取悦别人
  2. 对他人的要求不懂拒绝
  3. 过分的在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样子

讨好型人格所展示出来的更多的是对自己忽视,不管是隐忍谦让还是逆来顺受,对自身感情忽视会让孩子无法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体系,同时依靠他人的喜欢而建立的安全感也十分脆弱。

“讨好型”孩子的背后,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长这3点没做好

没做好这3点的家长,更容易培养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1、对孩子过于严厉

当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于严格时,孩子经常会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这会让孩子在面对家长的情感关系时变得不自信,对家长的态度很敏感,<strong>处于让家长高兴而自己可以免于惩罚的心理,而产生讨好的行为。

“讨好型”孩子的背后,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长这3点没做好

2、喜欢拿孩子做比较

当家长频繁地拿孩子做比较时,孩子很难从中获得自信,所以<strong>孩子为了急于表现自己,期待获得家长的肯定,就会通过讨好的行为来获得家长的正面评价。

“讨好型”孩子的背后,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长这3点没做好

3、吝啬对孩子的表扬

很多父母都不愿意对孩子提出表扬,因为害怕孩子骄傲,而孩子对于表扬十分渴望,尤其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萌发期。此时的孩子为了获得表扬,会通过讨好等方式来获得家长的注意和认可。

“讨好型”孩子的背后,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长这3点没做好

可以看出父母的不恰当做法是导致孩子形成

“讨好型”人格的关键<strong>过于严厉的骄傲与方式反而会让孩子希望通过讨好来得到家长好的回应。这样对孩子的健全人格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对此璐璐给大家的建议是将上面这3点进行改正,同时给孩子准备一些正能量的书籍,通过正能量的内容给孩子带去温暖、信心和力量,帮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讨好型”孩子的背后,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长这3点没做好

<strong>【点击下方<strong>商品卡购买,享受粉丝特价】

除此之外家长可以通过这种儿童行为习惯绘本,让孩子从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孩子的情商,让孩子避免成为“讨好型”人格,这套绘本共30册,全部看完对孩子来说受益匪浅。

“讨好型”孩子的背后,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长这3点没做好

<strong>【点击下方<strong>商品卡购买,享受粉丝特价】

“讨好型”孩子的背后,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长这3点没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