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孩子的背後,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長這3點沒做好

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每個家長的教育理念都各不相同,強勢父母希望孩子聽從自己的安排,在強大的掌控欲下,孩子的行為受到了很大的約束和限制。表面上看這樣的孩子很少犯錯,但實際上也很少有出眾的地方,如果家長仔細觀察,還會發現孩子很容易慢慢養成

“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孩子的背後,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長這3點沒做好

前段時間看一檔綜藝節目,其中蔣方舟作為嘉賓,這個看起來十分優秀的女孩,在成長中也有很多煩惱。當被朋友問到生活中有沒有完全可以把自己內心真正的一面暴露出來的時候,蔣方舟陷入了沉思。

“討好型”孩子的背後,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長這3點沒做好

這時她才發現自己在周圍的人以及環境中,總是為了能夠得到大家的滿意而不斷收斂情緒,當自己瞭解了“討好型”人格後,所有的行為表達才有了出口,為了討好母親,自己會因為節儉而餓肚子,好吃的對孩子的誘惑力有多強大家也不是不知道,但是為了討好自己的母親,硬是對這種誘惑產生免疫力,壓抑自己的真實情感彷彿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

“討好型”孩子的背後,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長這3點沒做好

誠如蔣方舟所言,但孩子傾向於討好型人格時,希望所有人都喜歡自己,而迫不得已壓迫自己的天性,甚至不是自己的錯誤,也會堅持說對不起。在孩子完美的光環下隱藏著的時孩子的自卑,這樣的孩子並非先天性格缺陷,主要原因還是在父母身上。

“討好型”孩子的背後,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長這3點沒做好

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孩子的背後,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長這3點沒做好

所謂“討好型”人格就是主要有3個特點:

  1. 習慣於取悅別人
  2. 對他人的要求不懂拒絕
  3. 過分的在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樣子

討好型人格所展示出來的更多的是對自己忽視,不管是隱忍謙讓還是逆來順受,對自身感情忽視會讓孩子無法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體系,同時依靠他人的喜歡而建立的安全感也十分脆弱。

“討好型”孩子的背後,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長這3點沒做好

沒做好這3點的家長,更容易培養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

1、對孩子過於嚴厲

當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嚴格時,孩子經常會達不到父母的要求,這會讓孩子在面對家長的情感關係時變得不自信,對家長的態度很敏感,<strong>處於讓家長高興而自己可以免於懲罰的心理,而產生討好的行為。

“討好型”孩子的背後,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長這3點沒做好

2、喜歡拿孩子做比較

當家長頻繁地拿孩子做比較時,孩子很難從中獲得自信,所以<strong>孩子為了急於表現自己,期待獲得家長的肯定,就會通過討好的行為來獲得家長的正面評價。

“討好型”孩子的背後,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長這3點沒做好

3、吝嗇對孩子的表揚

很多父母都不願意對孩子提出表揚,因為害怕孩子驕傲,而孩子對於表揚十分渴望,尤其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萌發期。此時的孩子為了獲得表揚,會通過討好等方式來獲得家長的注意和認可。

“討好型”孩子的背後,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長這3點沒做好

可以看出父母的不恰當做法是導致孩子形成

“討好型”人格的關鍵<strong>過於嚴厲的驕傲與方式反而會讓孩子希望通過討好來得到家長好的回應。這樣對孩子的健全人格形成有著很大的影響。

對此璐璐給大家的建議是將上面這3點進行改正,同時給孩子準備一些正能量的書籍,通過正能量的內容給孩子帶去溫暖、信心和力量,幫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討好型”孩子的背後,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長這3點沒做好

<strong>【點擊下方<strong>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除此之外家長可以通過這種兒童行為習慣繪本,讓孩子從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及孩子的情商,讓孩子避免成為“討好型”人格,這套繪本共30冊,全部看完對孩子來說受益匪淺。

“討好型”孩子的背後,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長這3點沒做好

<strong>【點擊下方<strong>商品卡購買,享受粉絲特價】

“討好型”孩子的背後,不是性格的缺陷,而是家長這3點沒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