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夏縣中醫院內二科副主任丁桂榮說:我是黨員我先上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疫情在哪裡,黨員幹部就要戰鬥在哪裡。”夏縣中醫院內二科副主任丁桂榮激情滿懷的說道。她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面對疫情,夏縣中醫院內二科副主任丁桂榮說:我是黨員我先上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27日(大年初三),春節假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中國大地,丁桂榮和科室的其他醫護人員看到被病毒感染的人數每天都在不斷的增多,心裡非常焦急。她想,我是一名有2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又是一名有20多年臨床經驗的醫生,在這非常的時期我要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勇敢地戰鬥在疫情最前線。於是,她第一個向院黨組織遞交了要求參加疫情一線戰鬥的請戰書。在她的帶動和感召下,夏縣中醫院內二科16名醫護人員紛紛簽名向院黨組織、院領導請戰,申請奔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線履職盡責,守護全縣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1月30日,縣疫情防控指揮部指令夏縣中醫院安排醫護人員趕赴集中點,參加隔離觀察密切接觸者的工作任務,也就是對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觸過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人員進行醫學觀察。這項工作離病毒近、接觸人數多、觀察時間長、任務艱鉅、風險很大,一旦防護不周,出現交叉感染,那麼這些醫護人員的生命就存在著很大危險。危險面前,丁桂榮毫不猶豫的站出來說:“我是黨員,我先上。”內二科護士長王改英聽了她的話,也毫不猶豫的站出來說:“我是護士長,從事臨床護理工作27年,我先上。”看著她們堅定的眼神,院領導同意了她們的請求。


接到任務後,丁桂榮向家裡交代了一下,丈夫和公公婆婆看著剛動過手術、大病初癒10余天、身體稍顯羸弱的她,非常擔心她的安全。她只笑了笑說:“沒事的,我有經驗。”兒子淚眼婆娑抱住媽媽說:“媽媽,你一定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一定一定要平安的回來。”丁桂榮眼裡閃著淚花,笑著對兒子說:“救死扶傷是醫護人員的職責,在危急時刻,沒理由退縮半步。你是媽媽的好兒子,在家一定要聽爺爺奶奶的話,帶上口罩,不要亂跑,等著媽媽回來……”


兒子更加緊緊的抱住媽媽,淚流滿面地說:“媽媽,我理解你,可我捨不得讓你走,我會天天想著你,你一定要早點平安回來。”


30號晚上12點,丁桂榮和護士長王改英正式在夏縣疫情集中隔離區觀察點工作,忙前忙後,陸陸續續接完疾控中心送來的需要集中進行隔離觀察的16個人,就已經是凌晨2點多了。這時,真正的任務才剛剛開始,她們逐個對密切接觸者進行體溫測量,耐心詢問接觸時間,並詳細登記造冊。為了緩解自己的緊張情緒,為了消除密切接觸者的焦躁情緒和恐慌心裡,她們靜下心來,分開組,一對一給大家講述新冠肺炎防護常識和注意事項,這一干就到凌晨六點多了,整整一夜沒有合一眼。


7天過去了,這期間,疾控中心又陸續送來4人,丁桂榮和王改英一直在集中隔離觀察點工作,沒有回過一次家,每天都會穿好防護服,深入到各個房間進行消毒、通風,對每一個接受隔離觀察的人進行體溫測量,瞭解體溫變化、健康狀況,並建立每個人的醫學臺賬。每天,她們還會給大家送去中醫院專門熬好的清熱解毒的中藥,有時忙的飯都顧不上吃,幾乎天天熬夜工作。


在這些與病毒感染者有過密切接觸史的人中,有的恐慌焦慮不安、有的不想吃飯淚流滿面、有的想家想孩子不言不語......丁桂榮不厭其煩,耐心做著心理疏導,幫助他們克服心理恐慌。有一位密切接觸者,已經有4個月的身孕了,她心裡有雙重的擔心害怕,一是害怕自己真正染上病毒,二是害怕病毒對腹中胎兒有影響,思想情緒波動非常大。丁桂榮給她做了許多心裡疏導,千方百計給她找到並轉發了孕產期如何面對新型肺炎的科普知識,在生活上給予最大的幫助,得知她不能吃辣椒,不能吃涼的食物,一吃就會拉肚子,丁桂榮就及時協調有關外聯人員,縣疫情防控指揮部得知這些情況後,非常重視,立即安排給這位孕婦做些清淡、好消化的食物。目前,這位隔離患者情緒非常好。


採訪結束後,我問她:“想家嗎?想孩子嗎?”她點了點頭,頓時滿眼淚光;忽而又抬起頭,堅定地說:“這裡更需要我。” (賈海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