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逆行者:一張手繪的護身“福”

“加油!”臨別時,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醫生俞海悄悄遞給妻子王玉一張卡片,王玉是華山醫院5病區護士長付上海收治確診病例的公共衛生臨床中心支援。這張卡片上是俞海和女兒親手繪製的護身“福”,寄託了父女倆最深的牽掛和最美好的祝福。 1月31日,得知王玉報名赴公衛支援,俞海醫生的心裡咯噔一下,“有些擔心,也有點不捨……”但轉念一想,他安慰自己說,“這是白衣天使的使命,也是黨員的職責,我尊重她的決定!她是護士長,更要在危險的時刻衝鋒在前,才能體現出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才能更好地動員群眾、組織群眾。我支持她!” 王玉是華山醫院5病區護士長、護理外科黨支部組織委員,1月31日中午,她轉發了護理部的通知:“為應對新冠病毒疫情,做好下一階段的救治工作,需隨時準備奔赴一線救援(武漢、公衛等)。請每科動員護理人員報名參加救治工作,希望黨員和骨幹積極報名。”不到半小時,23條“我報名”信息整齊劃一地出現在“5病區重要通知群”裡。“那一刻很感動,所有人都報名了,包括即將退休的資深護士、曾經做過肺部手術的姐妹,我們的護理姐妹在危險困難面前都非常棒。” 王玉的先生俞海是華山醫院神經內科醫生,也是中共黨員,此前,他先後參加上海市衛生健康委組織的赴西藏日喀則地區義診和對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的工作。雖然每次都是臨危受命,隨時出發,無論多麼匆忙,王玉也會貼心地為他準備衣服、藥品等行李物品。這一次換做妻子去前線,俞海也想要為她做些特別的事情。 年前,俞海醫生無意中看到手繪“福”字的視頻,想到,“福本身代表了幸福、團圓、快樂、安全等美好含義,這會是一個很讚的護身符。”他默默記下了這個手繪的圖案,原來打算過年休息的時候跟女兒一起學習。這次送妻子出征,他感覺到很適合畫出這個圖案,作為護身符。於是他就和正在讀6年級的女兒一起完成了這個特別的手繪福字,俞海說,“這個藝術字體特別可愛,首先是圓形的,象徵著圓滿,希望她這次出征圓滿完成任務。”

致敬逆行者:一张手绘的护身“福”

在製作的時候,俞海更用心,教學視頻中的圓是用圓規畫的,中心會有一個洞,俞海覺得再小的洞也會顯得不太圓滿,太規則也有點機械刻板,所以他執意讓女兒用手畫圓。父女倆還模擬絲繡用紅色細筆斜線塗色,不塗滿,故意留白,最後用父女倆姓名的拼音首字母落款,希望時刻守護在王玉身邊。因為時間倉促,部分區域有趕工的痕跡,俞海說,給這張護身“福”打80分吧。 王玉很喜歡這個護身“福”,她收到後趕緊裝在身上,她說,“這個80分的護身‘福’等我回來就是100分了!”

致敬逆行者:一张手绘的护身“福”

2月2日也是王玉的生日,那天俞海恰好急診輪休,他本想著買一個蛋糕給她慶生。但是,疫情當前,計劃趕不上變化,王玉早上七點半接到通知,中午12點出發去前線,“有些遺憾,沒有時間準備蛋糕了,等她回來再給她補吧。” 俞海這月在急診上班,每天面對神經內科各種急重症,也時刻警惕著不典型的新冠患者,他說,在第一線更能體會到一線醫生的辛苦,也常常被患者的理解和支持所感動。有一次,他要給一個急診患者插胃管,因為戴著口罩和護目鏡,眼鏡起霧影響視線,他努力睜大眼睛,對準患者的鼻孔,戴著手套緩慢地把管子往裡推,病人發出含糊的聲音,“醫生,錯了,管子在嘴巴里了……”“對不起,我插的時候請你往下嚥……”“已經在嚥了……” “別說話,阻力有點大……”“沒關係醫生,這次對了,我感覺已經進去了,謝謝你醫生……” 一個是護士,一個是醫生,一個在定點醫院支援,一個在華山醫院急診駐守,在不同的戰場,他們並肩齊行,抗擊疫情,共同譜寫抗疫華章! 作者:上海電臺記者呂春璐 通訊員劉芸 編輯:山巍 責任編輯:金曉英

致敬逆行者:一张手绘的护身“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