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假宅家帶娃太無聊?收下這份“兒童家務”指南,別白浪費時間

目前全國性的新型冠狀性肺炎病毒蔓延,想必是大家放假過年最長的一段時間了,很多網友都表示不敢外出但是宅在家裡又很是無聊。尤其是不上班就得在家裡帶娃的寶爸和寶媽們,不少父母都直言:"無聊透了!"

但是相比起孩子來說,更無聊的應該是他們!孩子們的天性就是活潑好動,喜愛玩耍,尤其是和小夥伴們一起玩耍,是他們最開心的事情。可是如今現在的情況一般,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比較危險的,不能外出,也不能與其他同齡小朋友接觸,過年也不能走親戚,就會讓孩子們顯得更加的無聊,有些家長可能還會和孩子約定放假的時候帶孩子去旅遊,但是如今都沒有辦法實現。


長假宅家帶娃太無聊?收下這份“兒童家務”指南,別白浪費時間

同樣對於無聊的爸媽們來說,在家除了照顧孩子的飲食,更多的應該就是玩手機或者看電視,偶爾可能還會和孩子們玩耍一下,但是更多的感覺像是在打發時間。那我們應該如何在這種特殊的長假情況下給假期增加點趣味呢?

千萬別浪費這個長假的好時機!給孩子安排有意義的事情做,比如,學習如何做家務!

在無聊的長假裡,父母和孩子們一起做家務既能鍛鍊孩子,培養孩子家務責任意識,同時又能增強體質和增進父母與孩子親密關係。可是也有不少父母疑惑,讓孩子做家務他們就一定會乖乖做家務嗎?孩子們平時連自己的玩具都不肯收拾。

為什麼孩子不願意做家務?

1.沒有明確的"指令"

其實不是孩子不願意做家務,而是有的時候家長讓孩子幹一些很小的家務活,卻並沒有明確要求和目的。有的時候家長看到孩子玩完的玩具堆滿了地上,但是隻是,不耐煩的對孩子說了一句:"快把你的玩具收拾好!"但其實這是一個不明確的指令,對於一些比較小的孩子來說,他們可能知道玩具需要收拾到哪裡。

因此,很多孩子聽到這個指令的時候是茫然的。而父母隔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孩子並沒有收拾自己的玩具,又會繼續接著責罵,久而久之,孩子們就乾脆不理會家長們的這些要求。

2.沒有持續性

有的時候家長要讓孩子做家務只是偶爾想起或者只是一兩次讓孩子們體驗做家務的感覺,但是要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生活習慣,應該是日積月累的。

比如,有的時候家長會讓孩子們幫忙收拾一些碗筷或者擦擦桌子,但是突然家長心情好的時候就會和孩子說:"寶寶這幾天表現的真乖,今天媽媽來收拾吧!"簡單的一句話,雖然家長看來是為了孩子好,讓孩子放鬆,但其實會讓孩子建立起來做家務的良好習慣付諸東流。


長假宅家帶娃太無聊?收下這份“兒童家務”指南,別白浪費時間

3.家長沒有樹立好榜樣

想讓孩子心甘情願做家務,首先父母們就要做好榜樣。家長要讓孩子們意識到做家務應該是每個家庭成員都應有的義務。但是有的時候家庭裡面只有媽媽或者爸爸一個人在做家務,甚至和老人一起居住的父母們,更多的會依賴老人來做家務,其實這樣的現象映射給孩子,孩子當然也不願意做家務。

孩子天生的模仿能力又很強,雖然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但其實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會模仿周圍一切環境的刺激物並且學習。因此,孩子們可能會學習不做家務的一方父母的不良習慣。

如果家裡是有兄弟姐妹的孩子,父母通常也會表現出"偏心眼"的一面。父母常常會讓年齡比較大的孩子,分擔家務勞力,但是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就可以不做要求。其實這是對孩子們不公平的表現,那麼對於那些強制要求做家務的孩子來說,當然是心不甘情不願的。

其實家長要知道做家務,即使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也可以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並不需要等到孩子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時候才培養他們的家務意識。這樣不僅會讓孩子們覺得不公平,當時也不能很好的,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們愛做家務的良好習慣。


長假宅家帶娃太無聊?收下這份“兒童家務”指南,別白浪費時間

學會這份"兒童家務"指南,愉快的和孩子做家務

面對無聊的長假,父母能不如一起來和孩子們做家務,培養孩子們的家務意識和良好習慣吧!

1.根據孩子不同年齡選擇適合的家務

父母要根據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孩子來選擇適合他們的家務。像晾衣服,洗碗筷這種任務比較重的家務活就不能分配給三歲以下的小朋友來做;而已經讀小學的孩子,他們就可以做一些洗碗掃地倒垃圾,甚至是收拾和整理床鋪等等的家務活。

其實對於3到6歲的幼兒來說可以讓孩子們嘗試將洗好的衣服進行分類,分類完之後再交由大人或者年紀較大的孩子進行晾曬,這樣不僅可以促進他們對形狀,顏色分類的識別,還能增強家務意識,一舉兩得!

而對於更小的孩子,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進行澆花,同時陪伴孩子手把手的輔助,孩子能增強親子之間的關係。

多家務活都是比較瑣碎的,像孩子們自己準備明天要上學的包課本以及飯盒等等,這些比較瑣碎的家務活,完全可以由孩子自己來完成。


長假宅家帶娃太無聊?收下這份“兒童家務”指南,別白浪費時間

2.明確家務指令

在和孩子一起做家務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明確家務的命令,不能比較廣泛,尤其是對於還在讀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他們對語言語句的理解還不夠完善,如果家長說的太廣泛,容易讓孩子不能理解,甚至是理解錯誤。

否則到頭來家長還要重新幫孩子做一遍家務,自己還得生氣。

那麼家長想要明確任務的指定,可以是讓孩子們學會收拾自己的玩具,比如:"可以,請你把地上所有的玩具都放到你房間的白色箱子裡嗎?"像這種簡單明確的方位和指明的物品,就能讓孩子迅速找到擺放正確的位置,長而減少了重新做家務的問題。


長假宅家帶娃太無聊?收下這份“兒童家務”指南,別白浪費時間

3.制定家務時間和獎勵

為了公平起見,家長可以制定一份家庭家務日曆表,將每個人以及分配的家務任務都寫得清清楚楚,每一位家庭成員都要參與到家務當中來,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有責任意識,還能讓孩子感到公平公正,從而心甘情願的做家務。

同時家長還可以給予一些獎勵的機制,比如如果任何一個家庭成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自己的家務任務,並且誰完成的效率高就能給予一朵小紅花。等小紅花積攢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就可以兌換一定的獎品,用這種簡單又有效的獎勵機制可比帶有強迫性質的責罵有用多了!

4.父母和孩子一起參與

"兒童家務"指南的核心步驟就是需要家長樹立好榜樣的作用,家長平時習慣性的做家務,是向孩子們滲透家務意識的重要環節!如果家長能帶動孩子們一起做家務,在輕鬆愉快的範圍下,讓孩子們感受到樂趣,孩子們自然就會高興地參與。

當然,在做家務的時候,家長們也可以放一些比較輕鬆愉快、甚至是孩子們平時愛聽的音樂,這樣和孩子們一起做起家務的時候,就會有一種興奮且愉快的感覺,也不容易感覺勞累。


長假宅家帶娃太無聊?收下這份“兒童家務”指南,別白浪費時間

我是吳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