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在编已婚的男教师越教越痛苦,却又没有勇气放弃这个职业呢?

为教育发声


大家好,这里是小雅老师课堂,答疑解惑,互动分享。

对于体制这个话题,真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特别是在编的男教师来说。

1、很少有女教师愿意找同行作为婚姻的伴侣是事实存在。

男教师的生存现状特别是小学男老师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在这个谈恋爱择偶方面。因为很多女孩子一听对方是小学老师或初中老师,就会觉得他们的收入不太高,职业发展空间不高,因此很多的一些女生不愿意去找小学男老师作为恋爱的对象。据我所知,可能大学男老师在恋爱的被择偶现状中要强不少。

很多的女老师不愿意找同行除了是因为觉得自己了解教师职业外,更多的还是觉得教师职业特别是小学或初中男教师的职业瓶颈期和收入的有限性,因此很多的女老师都不太愿意去找同行,这也是一种现状。

2、婚姻中的男老师担负着养家的重担,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使其身心俱疲。

现在社会的现状就是这样子,有钱的、有权的、房子多的、车子多的就是一种成功的象征,拜金主义特别严重,大家觉得会赚钱的就是有能力的,混得不好的、没钱的就是说明能力不足没用的。社会现象,家庭压力,也是压在男性教师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特别是人到中年的男性老师,上有老,下有小,既有来自工作的压力,又有来自家庭的压力,还有来自于自己给自己的压力。无形的压力压得自己透不过气来,却又一边哀叹收入低,却又一边不敢辞职。这也是目前很多中年人的真实生活写照。

3、幸福感是自己创造的,没必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其实我们羡慕别人的同时,别人其实也是羡慕我们的。作为老师来说,我觉得老师的职业幸福感比较高,虽然说工资收入不是特别的高,但至少稳定,不出大错,可以一直干到退休,这是很多人羡慕的。

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不攀比,不盲从,活出自己就好。我觉得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那么势利,是不是有时我们自己太过于敏感,我们也曾在某个时刻被金钱所奴役,所动摇,也开始犹豫自己当时的选择。安于现状的生活未免不是一种好的选择,每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不一样,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样,不惧未来,过好当下,就是对自己和家人最好的。


小雅老师课堂


看来你真的不太了解学校,也不了解学校的男教师。他们的工资虽然不是那么高,但很多还不至于辞职。

第一:男教师大多学历不低,就算离开学校,也只会去更好的单位,而不是离职。

我们学校近十年已经出去5个男教师了,一个去教育局,目前是办公室主任,一个去县纪检委,目前也是一个小领导,一个去县委了,还有两个去县财政局了。

男教师有了更好的出路,才会离开学校。

如果没有任何退路,为什么要离职?做老师再怎么差每月总有固定收入吧!五险一金公积金什么都不少。就算在单位混的再不好,工资总是不少的。

除非有更好的单位,一般男教师不会很冲动的离职的。

第二:男教师如果不上课或者课业不重,很多有机会从事第二职业的。

上课的男教师除外,原来可以补课,现在也不允许了。

但如果在校不上课或者课业不重的话,有很多机会从事第二职业的。

我们学校一个男教师书法很好,业余开书法班,收入也很可观的;

还有一个男教师和妻子合开一个鞋店,生意也不错;

还有一个体育老师和朋友在外开了一个乒乓球班,生意也很好。

这个社会,只要肯动脑,不怕吃苦,总有赚钱的机会的。老师们假期多,机会也就更多。

第三:老师职业前景不错,好多男教师真不舍得辞职。

老师工资虽然不高,但相比之下未来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国家要发展,肯定会越来越重视教育的,未来的老师工资肯定会不断上涨的。

最重要的是教师职业稳定,没有任何失业的风险,还有两个假期,退休将来也有保障。为何要辞职?

现在教师考编也很不容易的,这些男教师好不容易考上了,难道再辞职?

大家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都有相应的心理承受能力。况且目前的教师真没大家想象的那么不堪。老师们感叹工资低,是想去更好的单位,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之前,一般老师是不会轻易离职的。


人生如梦LLH


作为在编已婚的男教师,纠结过很久,但最终还是在上个月辞职。可以说在辞职与不辞职之间,我有着丰富的挣扎犹豫的经验。很多在编已婚的男教师为什么没勇气放弃放弃这个职业?我来谈一下我的看法。

(2019年6月,正式离开入职八年的高中,也是我当年的母校郸城一高。)

一、编制毕竟是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虽如同鸡肋,但却无法轻易割舍。

受上一代对“铁饭碗”的执念影响,我们当下对编制内的工作认可度还是很高的。我父母经商,他们每天向我灌输的观念就是经商的苦,受人白眼,不被尊重(小生意),所以在编教师的旱涝保收这一点让他们极满意,也让很多人对此难以割舍。

更实惠的一点是,在学校经常听到有一些接近退休的老师谈论他们的退休工资,不客气的说,他们每个人的退休工资都比我现在的工资要高,这就给人一种暗示:教师是越老越吃香,熬吧,熬到退休你就轻松了,每天吃白饭不用干活,好吃好喝的钱还多。

所以,每一个考虑要放弃这一职业的男老师,哪怕眼下遇到了还算不错的机会,也会考虑几十年后的退休待遇——除非他们的下一个选项是公务员,也不虞退休之后的生活。

像我在办辞职手续的时候,一路都有人在问我,为什么辞职?多可惜啊!昨天还有位老同学这么感慨:

二、教书育人的满足感,让人即便苦累,也甘之如饴。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还是很有道理的,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作为在编教师,虽然工资不会很高,但对比当地平均工资,已经可以算中等偏上。像我身处省级贫困县,每个月的工资可以在当地买1.5平的房子——这这个小县城满足最低层次的需求完全不是问题。而且因为学校还不错,尤其能满足尊重需求。

当然,说得俗气一点儿,就是学校还不错,当地人比较认可,对我们这些教师比较尊重——能够极大的满足我们的虚荣心。

每一轮高三吹一波自己又带出来多少北大清华,班里有多少个985、211,手机QQ微信里时不时收到以前学生的祝福短信......这是属于我们老师自己的幸福。

(2019年学校喜报,虽然离职了,还还是想吹一波)

所以虽然是在县城高中,经济落后,虽然我们的工作没有双休一个月才休息一天,虽然我们每天的工作是朝六晚十,虽然我们的寒暑假也缩水缩得加起来也不到一个月......但他们还是能够忍受这一切。(只是我忍受不了了,所以离开)

三、前路迷茫——离开学校,又能去哪里呢?如何养家?

这应该是男老师们不敢辞职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了。当年和我初入学校的一群男老师有二十多个,喊着要辞职的不下十个,但如今大家都已过而立之年,真正走出学校的只有我一个(还有两位考研离开的)。

最大的考虑就是养家糊口的压力!结婚生子,人过三十,早年的一腔热血现在已经被消磨得差不多了,换工作不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涉及整个家庭。单身的时候,一个人说走就走,毫无压力。但如今拖家带口,如果家境不是很好,没有人给你兜底,已经不敢再任性了。

偏偏教师这一行业,又是最能让人变成“废物”的。多年教师行业,被关在学校里,每天和天真单纯的学生打交道,相比于其他人来说,和这个社会已经算脱节了。于我而言,在高中任教八年,连喝酒都没有学会。基本的应酬完全不懂,见人不会说话,办事不会送礼,还美其名曰是教师的清高——其实离了学校的环境,就是废物。

所以,可以想象,在学校时,你是学生眼中的权威,博学多才,受学生尊重,出了学校呢,你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体魄孱弱体力活比不得农民工,没有一技之长做事比不上技术工人,缺乏社会经验创业就是被人坑的命——你还能干啥?

每每念及此,才会感叹前人那句话说得真好:百无一用是书生!

当然,我个人属于在这个痛苦的挣扎犹豫的过程中,最终选择了”莽“而不是”苟“!不要怂,就是干,先别管辞职后干什么,越计较你就越不敢辞,所以,我选择了裸辞!

虽然需要承受不少人看我像看傻逼一样的目光,但我真的做到了他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

至于后续,当然也不是毫无准备。我相信一个高中语文老师,哪怕是不在学校,甚至不在教师这一行业,也一定不会饿死人的。你不教了,但可以写,你不会写,可以学,学什么都可以,总之,事在人为。

总结:在编已婚的男教师,离职确实是一件很难决定的事,放弃这一职业,等于放弃这些年的坚持,等于人生清零,从新开始。这不是自己愿不愿意的问题,还有家人愿不愿意的问题。
所以,如果实在下不了决心离开,那就安心扎根吧,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我相信未来教师的待遇一定会越来越好的;如果心不稳,那就及时抽身,这一行业需要我们绝对的认真负责,如果心不在上面,勉强逼自己混日子,那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金牌小书童


现在头条的问答命题越来越离谱了。现在不都是教师找教师公务员找公务员了。两口子都是教师的在本地三线城市,一个月工资加起来一万四五,公积金一个月一人1000+供两套房还比较轻松,有的老师家里还开着超市做着生意,大把的时间。混的风生水起。资源资源资源,你的这个命题很显然不是教师想的。或者就是怕别人抢了你的教师位置。我发小开个超市一月利润三万五,周六周日去进货,平时早早下班,外面朋友乌泱乌泱的。他经常跟我说当教师真没意思。我说你原来不是教师能有今天有资本有时间?他说也许吧,反正做什么都有干的好的,也不是绝对的。有的老师教书认真年年评优最后累的一身病也只是优秀教师,其他任何职位都和你无关。这就是现实。


HIFI音响科技大咖秀


我自己也是如此,深有体会。刚工作的那几年,自己内心浮躁,也有过放弃教育行业的想法,主要就是觉得待遇低,入不敷出。

就在这样的纠结中度过了几年,后来结婚后,生活压力更大,更有这种想法,但越是这种想法的存在就越是不敢放弃,在教师岗位工作久了,就无法想象自己要是不干这个工作还做什么(感觉教师这行业除了教育就没有对应的其他专业可以做了),心里根本没有底,毫无信心可言,目前的行业可以勉强维持生计,一旦如果辞职,不能保证工作的话,一家人等着吃饭呢,好在最近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再增加,缓解了生活压力。

从目前的社会就业压力来看,能有一份保障性收入,能生活下去就行了,还能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呢,人到中年,人的胆量也就越来越小,早就没有青春年少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思想。

所以改行是要趁早,中途改行除非确实无法工作下去了,否则人到中年是没有那个勇气,毕竟家庭责任重大。


淡孑然之


老师,尤其是男老师,老觉得自己的职业痛苦,收入少,事多;但又没去放弃职业。这显然是不知足的表现。

老师这个职业的薪水,跟自己所有城市的其他职业比起来,虽然比排第一第二和第三的职业要少,但整体职业中,老师的工资,绝对是中等偏上。

比如,在我的老家山西,普遍一个月拿1400到2700的工资。但老师一个月,才是3500元及以上。

在北京,可支配收入,中位数也就3万出头。也就是说,在北京一个月拿2000到4500的人,是大多数。

可是,北京的老师,基本上5500元起步了。

当然,你的收入跟马云、马化腾比,差远了。

可你要明白,你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跟普通的员工,没有区别。你已经拿着较高的工资了,你觉得不平等,只是你自己不知足。

你的收入,跟你的付出,虽然不一定对等,但一定相差无已。不要抱怨,提高收入,先从不抱怨,踏实干活做起。


董江波


我来回答吧。我是一名乡村在编男教师,对于这个问题我深有同感,我觉得从我自身来说,没有勇气放弃这个职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工作了快十年了,岁数也大了,不是刚毕业那时候了,朝气蓬勃,敢拼敢闯,也没有了闯荡的资本。

2.在教学岗位工作太久,一旦辞职,去干什么,能干什么。

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个年纪,家庭,妻儿老小都需要生活,贸然辞职连这点钱都没有了,生活上还怎么继续。


1当往事已成风1


这个问题提得好,因为他它正导出我的心声。

我出生于山西大同的一个穷县,在1990年考上了朔州师范学校,在当时能考上这个学校那也是了不得的一件事,是中考千军万马中挤过独木桥的幸运儿。我记得当时我县只招60名师范生,而当时初三参加中考的学生就有两千多人,有的学生补习6,7年也没考上,况且当时考上中专师范那就端上了打不烂碎不坏的铁饭碗,你说我能不珍惜吗!

况且, 我脚下的士地贫瘠荒凉,工业落后,人们多数以种地为生,尽管现在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农民能种点经济作物,搞起养殖业,天灾,传染病,行钱这些不定因素,闹不好就会赔得一踏湖途。

教师职业,刚入职有种新鲜感,可它也有局限性,社教面窄,工作累,尤其是男教师更觉枯燥乏味,俗语说,家有五斗粮,不当孩子王,尽管男教师做教书工作又累又苦,但我不会辞职,因为它是我努力奋斗换来的。

若有说得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cdf流年已逝


我觉得吧,人各有志,快乐就好,人活于世不过几十年,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我有时间晚上都在想人死了去哪里了呢,眼前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呢。好了,我211毕业第一年当了一年的大学生村官,不快乐。后来当过中学老师不快乐。目前自己干,我喜欢早上8点半起床,晚上11点睡觉。家里亲戚朋友也都说我怀疑我,可是没办法,上班时候就是不快乐,天天躲着,跟做贼一样,跟讨厌的领导说不到一起。


反复烤馒头


我教书四十年,三年初中,三十七年高中,不管哪个年代,都认为教书不是痛苦,而是甘甜,尤其是一些年龄在6O岁以上的学生(不管地位高低),叫上一声老师,我会高兴跟阿Q一样。我也曾有过机会从政,但我没去,还是认为志师光荣。有一次在江边散步,县长一家子走在后面,叫声“老师,您好!”的多,叫声“县长,您好!”就很少了,这也说明老师昔日的艰辛换来了今自的甘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