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AI科技能為抗病毒藥物的研發做些什麼?

區塊鏈、AI科技能為抗病毒藥物的研發做些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還在不斷攀升,是否有針對性的藥物和疫苗來治癒,是每個人都十分關注的問題。在採取預防和控制疾病等措施的同時,國內外科研機構和製藥公司正加緊相關疫苗研發和抗病毒藥物試驗。

01.AI算力賦能藥物研發

但藥物研製工作並非易事,因此全球各實驗室同時展開藥物研製工作非常重要。除了對於病毒的生物研究外,還需要通過科學技術進行大量的數據分析、文獻篩選以及大量計算工作。


1月29日,阿里雲宣佈,在疫情期間,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支持病毒基因測序、新藥研發、蛋白篩選等工作,加速本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新藥和疫苗研發。此前,阿里雲就曾與基因公司聯合打破世界紀錄:僅用15分鐘,即可完成高精度的個人全基因組測序分析。而在過去,科學界普遍需要120個小時才能完成類似流程。

1月30日,百度宣佈向各基因檢測機構、防疫中心及全世界科學研究中心免費開放LinearFold算法及世界上最快的RNA結構預測網站,

可將病毒RNA分析從55分鐘縮短至27秒,提速120倍。

區塊鏈、AI科技能為抗病毒藥物的研發做些什麼?

藥物研發是一個艱鉅的過程,使其研發效率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在非常時期。科技固然在某些方面實現了開放分享,但畢竟只是工具,抗病毒藥物從研發臨床到真正投入使用,則集結了科研人員的智慧與心血。

02.藥物研發綜合信息平臺

在不同階段,如果相關科研機構將藥物研發資料、分析報告、最新進展等信息實現數據共享,這無疑將提高研發工作的效率。


而相關科研機構也在做這方面貢獻,比如,阿里雲正和全球健康藥物研發中心GHDDI合作開發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和大數據平臺,該平臺將公開相關藥物研發資源,並且跟進新型冠狀病毒最新科研動態,並實時向科學界和社會公佈。

諸如此類中心化的平臺,憑藉其專業權威性,所提供的開放資料對其它科研機構亦起到參考決策作用,但相對整個世界來說,其所輻射的範圍及貢獻的力量也略顯單薄。

區塊鏈、AI科技能為抗病毒藥物的研發做些什麼?

從更及時有效的防控治療角度來說,科研機構在投入研發藥物的同時,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實時向眾多專業組織機構分享研發進展並協同合作,想必會大大減少研發成本與研發時間。區塊鏈技術無疑提供更高效的協同平臺,雖然讓各科研機構在同一同盟中達成合作關係並非易事,但或許可以為我們提供新的思路。

03.區塊鏈多方協作平臺的創新模式

區塊鏈在醫療領域已實現部分應用場景落地,如電子病歷、醫療保險、數據安全等,其技術的實現多為許可鏈,由單個或部分醫院在不同權限下使用的平臺。區塊鏈在多機構的電子病歷與藥物研發的實現過程中,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數據確權、加密、難篡改等。


區塊鏈作為一種可靠開放的解決方法,在臨床實驗中,通過收集各個臨床試驗結果並實時向聯盟內進行反饋,試驗數據的共享將降低不同研發機構試錯成本,進而控制時間和預算成本。

並且在更加透明公正的聯盟框架下,區塊鏈可對藥物研發過程中的知識專利進行有效管理,使得各方機構更容易達成合作共識,並願意公開研發所得。

區塊鏈通過時間戳和哈希簽名等技術對信息進行確權,確保知識產權的優先級,而在某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後,在產權方授權的情況下多方可以共同借鑑使用。

在良好的聯盟體系中,各方可以根據其貢獻及利益分配製度共同享受新藥投入市場後的利益,使得前期大規模的研發投入可以得到正回饋。由於區塊鏈的信息透明性,聯盟內相關人員可以實現分工合作,共同參與到某一環節的針對性突破中來,也可以彼此監督,對藥物的研發過程進行法律和道德上的監管。

此外,對於設備、技術、資源等設施也可以在一定區域空間內實現利用最大化。

或許區塊鏈不是最好的技術方案,但它的的確確是一種獨具創新的協同模式,在彼此孤立的多方機構之間實現信任連接,提高協作效率,促成利益最大化。

病毒是冰冷的,科技卻是我們心中的溫暖,給予我們對抗病毒時更多的信心。身處這場疫情當中,我們所能做的微乎其微,但我們相信每個渺小的力量,也堅信科學的力量。向每一個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向每一個投入藥物研發的科研人員致敬,向我們的祖國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