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经济繁荣却为何是个短命王朝?

罗福添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虽然只存在了22年(581年―619年),但是隋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

说到隋朝,必须要说到它的开创者隋文帝杨坚,杨坚是北周随国公杨忠之子,杨忠死后杨坚承袭爵位,而后北周明君武帝宇文邕英年早逝,而后立其幼子静帝。581年,杨坚逼迫静帝禅让登基称帝,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建立隋朝,公元589年,隋朝灭亡南方的陈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后长达300余年的群雄割据战乱不断,中华大地再次统一。天下安定后,杨坚励精图治,与百姓休养生息,开创了历史上有名的盛世“开皇之治”!这次的盛世可以说历代以来的盛世都很难与其比肩,我们举例说明:从隋朝建立到隋炀帝继位的十余年间,全国人口就800万户增长到900万户,唐朝直到唐玄宗继位才只达到820万户;隋朝在农业上采取均田制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增长,政府征收的粮食多到全国粮仓都装不下,一度让隋文帝怀疑自己定的税收是不是太高了,后了解到老百姓并没有负担后才紧急在大兴城又修建两个巨型仓库,而这些粮食一直吃到唐太宗贞观年间都没吃完,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富民强!

那么富裕强大的隋朝为何在段时间内迅速土崩瓦解呢?我认为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隋炀帝本人的好大喜功。这点在位期间其作为可以看出:1、三征高句丽,;2、重修秦长城;3、营建东都洛阳;4、修造京杭大运河。从国家角度来讲,这些国策从国家安全和刺激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都是有益的,但是错就错在政策执行得太过密集,这些国策几乎都在同一时间进行,上面说到经过开皇盛世后全国人口爆发性增长达到900万户(差不多4500万左右),差不多其青壮劳动力能够达到2000万,但是根据后世统计,修长城造运河等举措其所需劳动力就不下三千万人次,如此高密度高强度的劳动全国百姓根本无法承受,结果遍地农民起义也就不奇怪了!

其次,皇权依赖门阀士族的支持与维护。熟读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与其说三国时期是魏蜀吴三家战争史,不如说是一部门阀士族战争史,没有士族的支持,汉献帝被曹丕轻易篡夺天下,司马懿没有门阀士族支持,靠着那三千死士能不能成事都是俩说。在农民起义遍地时,隋炀帝所重用的军阀纷纷反叛,如领晋阳十三郡领地手握重兵的唐国公李渊,其本应镇守北方防范突厥却向突厥称臣纳贡然后挥师进军长安,如统领隋朝精锐铁骑的罗艺本是杨广从庶民中提拔而来,结果也是背叛了杨广,还有窦建德王世充等人,连杨广本人也是死在宇文化及手里。这些士族大家把持朝政手握重兵,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所以隋朝的继任者唐朝建立后的数百年里仍然持续不断的削弱士族对皇权的掣肘,直到五代十国之乱后士族才被消灭殆尽。







穿白衣的扶苏少年


<strong>我在另外一个回答中有过类似的解答,摘取如下:

先来看下隋文帝杨坚死的时候隋朝的局面是什么样的?杨坚本人在夺取北齐政权,建立隋朝时候,并没有像其他开国君主一样,有一个很长的长期征战过程,后来消灭陈朝统一中国又实在是太过顺利,基本上没什么伤筋动骨就完成了不世功业。

杨坚统一天下的过程轻松不少是真,可也埋下了不少隐患。这个隐患就是效忠隋朝的各方势力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清洗,是不纯洁的。有很大一部分反对势力实际上是迫于当时的形势而投降给。当时隋朝的局面,还没达到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的那种高度集权化的程度。

有人说这是胡说。OK,那么我们来看下杨广掌权后,发生叛乱的势力情况吧。李渊就不说了,起兵之时就已经镇守太原,掌握军权,活脱脱一个军阀;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一大类都是当地的军阀势力,一起兵就是一呼百应,短时间就成了燎原之势;宇文家族自北周开始就是望族,帮着杨坚打下天下的;李密、萧铣等一大类都是六朝遗留下来的望族,三国南北朝大家都知道,说白了就是世家望族的历史;杨玄感是越王杨素的儿子,杨素是谁?隋朝天下就是靠他打下来的。

因此隋朝虽然统一了全国,但是这样的统一不是很牢固的,因为统一大业来得太容易了,很多反对势力都潜伏了下来。因此杨广上台后,其实应该先花个十几年时间稳定政权,再缓图扩展和运河。

杨广的心太急了点。


老秦来煮历史百味


第一没有搞好军队建设,繁荣的经济是要与强大的军力成正比的。如果军队强大的话,哪里有叛乱,哪里有起义立马就被镇压下去了,混乱的局面就不会连成片,充其量也是局部骚乱。第二不体察民情,国内民怨载到,老百姓感觉很不舒服了,还大兴土木搞建设,人民不能安居乐业自然要反。第三和秦朝一样没有选好接班人,如果选择的接班人能够看到国内的种种问题,及时的加以修正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亡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