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老家過年都用車來攀比嗎?

豆豆喜歡看動漫


其實攀比一說己過時了,因為現在車幾乎成了回家的標配了,沒車拜年真的不方便,農村人主要是實用,以前是摩托,後來是三輪車,現在是汽車其實都一些實用代步工具,真正的豪車在農村是很少見的,農村注重實用,無論建房,買樓車,出發點都是實用而非攀比,攀比是有錢人的代名詞,而非平民老百姓,生而實用這是民之根本。



鋼鐵之家


與其說是顯擺,不如說是一種無奈,或者說花錢“堵嘴保心安”。

小時候我們都盼著過年,因為過年意味著,好吃的,新衣服,壓歲錢。

到現在我們害怕過年,因為過年意味著催婚、攀比、無休止的閒話。

當你跨過山和大海,穿過人山人海,回到你可愛的家鄉,見到慈愛的父母,還沒來得及飽含熱淚地喊出一聲“媽,我回來啦!”

半路就殺出個程阿姨,開始對你的人生進行年終大盤點,讓你的後腦勺掛滿黑線,團圓的喜悅跌倒冰點。

“表姐的孩子都滿地走了,啥時候才能喝你喜酒?”、“年終獎金分多少?車子啥牌?房子大小”……句句戳你心,刀刀都致命,屌絲的處境基本定性!

如果沒有多年闖蕩江湖受盡老闆氣壓的強大心理支撐,春節將在你的心理留下陰影,團圓的喜慶瞬間演變成一場接受審判的法庭。

比起蒼白而無力的賭氣回懟,不如瞬間化身“火鳳凰”,選擇事實勝於雄辯,有圖有真相,真金白銀的實力反擊。

左手牽個高富帥男友,右手拎著限量版愛馬仕鉑金包,手機是最新款的iPhone,看看時間已不早,不經意間露出名錶。

年入百萬了嗎?沒有!傍上大款了嗎?也沒有!只是為了好好過年,租了一堆奢飾品,僱了一個男朋友,花點錢,讓各位陪審團歇歇罷了。


等等說一下


每當到了快過年的年根底下,一些猶豫了大半年的買車一族就有些按奈不住了。畢竟過年回老家是一件大事,即便在城裡混的再差,總要穿上一身漂亮衣服再回家吧。經濟的發展,讓農村也不再是貧窮的代名詞,農村的變化很多,村子更美了,道路也寬敞了,路燈更亮了。但與此同時,農村的汽車也越來越多了,每到了過年過節,農村的道路上也會有堵車了。

在城市裡打工的人們自然也不能落後,每在城市待上幾年,總是要買輛車開回家。一則是為了路上方便,不用再有顛簸和擁擠之苦,二則是為了讓村裡人高看自己一眼,畢竟買了車了,代表在城裡發展的不錯,也是需要人們認同自己,這樣會有成就感。

不過,也有人說,農村人買車就是圖攀比,窮顯擺,是看到別人有車了,自己一時衝動的掏空家底的做法,真的是這樣嗎?有的農民不同意,表示你來農村試一試就知道了。

第一,農村人買車,可不是瞎顯擺,而是的確有這個經濟基礎和條件。農民在家都有宅基地,除非要在城市買房的農民,其他大部分農民住房可是沒有貸款的,這一點就比城市人厲害不少,並且家裡還有地,自己種自己吃也省了不少錢。所以完全有能力買輛車,並且是全款買車。

第二,農民買車也是很有必要的。農村雖然路修了,路燈亮了,但是公共交通還是不方便,雖然通了公交車,但一小時才一輛,如果家裡真有點啥急事,還真的不趕趟。總不能大冷天用摩托車帶著病人進城看病吧?本來是小病一路凍,也成了大病了。再有就是走親戚,現在的親戚都是越搬越遠了,不像以前都在一個村子裡,所以有輛車還是很有必要的。另外農村購物主要是趕集,隨著建設的加快,集市離著鄉村越來越遠,上集市買個東西走半天的路,有了車,就方便多了。

第三,看似農村車多,但是農民買車更注重實用性。農民買車不看車牌子,只看適不適合農村道路,適不適合自己的需求,所以在農村轎車少,能拉貨的皮卡或者SUV比較多,價錢呢,十萬以下的多,既能幹活,也能拉人,一車多用。空閒時候還能靠這輛車賺點錢。

就像鋤禾園小編的發小,現在家依然住在農村,本來他是不想買車的,可結婚後,他離丈母孃家有一百多公里,結婚生小孩後帶著兩個小孩回丈母孃家坐車是他最煩的事情。有一年下著雨又冷,等了半天沒等來一輛車願意拉他們。他說,看著女兒臉都凍紅了鼻涕一直流,看著都心酸。剛過完年,他就去提了一輛麵包車,開了三年多後,換了輛SUV,他和老婆工資不算高,他說自己買車不是為了面子,只為能方便。

所以說農村人買車就是攀比的,確實是有些偏見了。



阿慶的歡樂時光


春節回家過年,很多人都說,農村攀比現象很嚴重,我覺得不只是農村,城裡也一樣的,事物本身就有兩面性,雖說攀比不可取但它會給有的人一種上進心,如果你不進取拿什麼去與人攀比?不過要量力而行,人生短暫,不要難為了自己,平平淡淡,家庭幸福才是真。

有人說:有攀比過日子才有奔頭,沒攀比過曰子沒勁總覺得自已手裡有點錢夠靈花就行。其實我覺得有攀比,有競爭真不是壞事,這樣大家才能有進步,有前進的動力。在村裡,別人都過得好,就自己家要死不活的,那還能抬起頭來,自家小孩還能跟別人快樂的玩耍嗎?有壓力了才能逼著自己進步,所以我覺得生活就該有一定的攀比才有意思。自己過了開心,管別人開什麼車呢。





和太陽一起微笑


首先要說的是,車肯定還是財富展示渠道之一。但是,每個地方都的代表財富程度是不一樣的,有些很落後的地方,汽車是比較新鮮的,這樣子得攀比心理就更容易得到滿足。但是,現在國內大多數的農村已經發展得很好了,汽車也是見慣不怪,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我們村就是,一半以上的家庭都會有汽車。但是!注意了,豪車還是可以跟村裡較較勁的。所以,綜上所述,汽車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人拿出來作為攀比的籌碼。普通車退場了,豪車也會登場。


凌凌之中


其實農村現在很多家庭有車,還真的並不是為了攀比,而是真的用途很多,雖然很多時候,一些村民是需要長年累月的在外打工,平時很難遇到用車的時候,但逢年過節的時候,大家都是同一時間出行,這時候車的重要性,在拖家帶口的走親訪友之中,就顯得尤為的重要,這些節日都是大家一起要參與,這個時間段其借車,是很難行得通,思來想去,買車也是成為了剛需。除了逢年過節需要用車,其實平時用車的地方也多的是,去縣城購物,去走走親戚,有車跟沒車是大不相同,有車之後,真的是想什麼時候去就去,想走就走,完全不用擔心沒有了交通工具,好不容易回來一次,全家去縣城一起購物,買點新衣服,買點吃的用的,居家出行,沒有車,還真的是個難題,夏季天氣炎熱,三輪車電動車都可以,寒冷的冬季,帶上孩子出門,自己不怕冷,孩子也受不了,買車夏季不熱、冬季不冷,誰也知道有車會方便自己,還真的不是為了攀比。

隨著農村的汽車使用量的慢慢增加,汽車也成為了家家戶戶的交通工具,攀比只不過是結婚時候出現最多的條件之一,現在農村結婚沒有汽車,貌似很難說得過去,這個時候出現買車攀比,還是真的存在的,對於農村買車,你認為是為了攀比嗎?



影視小譚


我感覺是的!老家人在外打工一年,賺錢了就想回村顯擺下,這是一個群體心理。因為車確實能滿足農村人面子心理,並且現在有各種政策可以輕鬆買車。所以買車成為大家攀比的一種最直接的方式。


太原幫忙哥


現在社會經濟發展越來越好,很多農村人都不再那麼淳樸,大部分都變成了勢利眼,誰有錢就覺得誰有本事,誰好,可往往被虛偽的事物矇蔽了雙眼,有些人人前一面人後又是一面,真的沒必要,最後心累的是自己,做好自己,不忘初心!人前顯貴 背後遭罪。


心願生活


老家的房子都差不多,大家一年在外各自奔波,對你的實力瞭解劉相對於少,回家過年,你的座駕就是實力對比,這是最直觀看到的,而且國人善藏富,你也不會去炫耀你多富有,那當然看到的是眼見為實了,最直觀的比較


智造生活


這幾年的經濟發展挺快的,好像在農村買車也不是稀奇事。而且感覺車子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好。攀比之風還是有的。最主要是現在的人勤勞,社會開放,只要肯做,就能賺到錢,有車有房成了標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