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要衛生做好,機器壞關我什麼事!”用考核殺死員工的主動性

老張自己開了工廠,說自從制訂了各種設備維護的制度和規則以及一些6S管理,工廠裡面的情況變好了很多。於是非要邀請我去他們車間走一圈。

盛情難卻,我受邀去了老張的工廠,確實對比之前,車間內要乾淨了好多,也僅僅是乾淨而已,在去車間檢查的時候,發現一名員工正在拿著一個盆從設備上滴下來的油,並且迅速拿抹布把油濺出來的地方擦乾淨。

“我只要衛生做好,機器壞關我什麼事!”用考核殺死員工的主動性

我上前去問,漏油為什麼不上報,反而是擦乾淨呢?這名員工頭也沒抬,制度裡面要求我負責區域要乾淨,這是我要做的,設備漏油我也解決不了。

在張總看來,工廠確實是發生了改變,但是這樣的改變似乎只是表面,並沒有改變的是本質的問題,就比如明明機器設備漏油了,員工應該是想辦法去解決這件事情,解決不了就上報,但是員工只是在乎我負責的區域有沒有擦乾淨,擦乾淨了就好了。

“我只要衛生做好,機器壞關我什麼事!”用考核殺死員工的主動性

衛生變好就多舒服一點,東西擺放整齊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是有一點是除開要求要做的之外,員工根本不在意,設備因為故障停工,對工廠來說是很重要的事情,員工卻只關心考核的地面有沒有擦洗乾淨,這個導向是不正確。

在工廠裡面我們會遇到這樣一件奇怪的事情,很多事情為什麼是領導去檢查的時候發現,員工每天工作卻不發現,其實員工不是看不見,而是不想看見,因為看見了彙報了並沒有任何獎勵,領導也有可能把這個過錯怪罪在自己身上,又何必自找麻煩呢?

“我只要衛生做好,機器壞關我什麼事!”用考核殺死員工的主動性

這是員工存在的心理,所以說企業在制訂各種規章制度的考核看上去解決了一些問題,但是實際上並沒有解決本質的問題,我們每天都在喊口號,最後就是不見效果,這說明只是做了表面形式。

1. 目標明確,分清主次。這是關鍵點,為什麼這些制度在執行起來變成了表面形式,原因是我們忽略了目標和價值。所以我們在做管理的時候,要思考一個點,不是用規章制度來約束員工,而是通過管理讓員工自發主動去做。

2. 管理人員的執行。員工為什麼做表面形式,一個是管理人員並不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的規則,還有一個是跟蹤檢查不到位,執行到最後就成了表面形式。

管理者更應該嚴格把關,將各種形式主義和無意義的指標切斷,以免造成浪費。

我們該如何對員工進行及時的激勵?

建議導入的是類似華為分配模式——積分分配,華為的分房模式就是這樣,員工的績效以及行為用積分來表示,有多少套房就按照排名分配,這一點很適合用於激勵基層員工。

“我只要衛生做好,機器壞關我什麼事!”用考核殺死員工的主動性

為什麼我們要用積分來對員工進行考核?一個數據化,不管你怎麼分配,員工都會有意見,因為分配是由老闆說了算,即使這名員工很優秀,但是積分制管理完全是擺脫這樣的弊端,全部以數據來說話,優秀是有證據,而這個證據就是每一件事情的積分。(員工工作完成的怎樣是用積分來呈現)

“我只要衛生做好,機器壞關我什麼事!”用考核殺死員工的主動性

其次是避免獎錢的尷尬,喜歡用錢來做激勵,但是這是能在工作上,所有企業都想要德才兼備的人才,才可以看工作能力,德卻是朦朧的,我們在導入積分制,除了工作的考核,也對行為上進行考核,比如說鼓勵員工做對公司有利的事情,主動接待客戶+10分,提意見+20分,節省成本+10分,幫助同事+10分,主動加班佈置公司+20分等等,這些好的行為都用積分來做獎勵,而這個獎勵是及時性,做好可以加分,比錢激勵更有效果。

“我只要衛生做好,機器壞關我什麼事!”用考核殺死員工的主動性

“我只要衛生做好,機器壞關我什麼事!”用考核殺死員工的主動性

用積分量化員工工作,用獎扣分來做激勵,員工做得好獎分,做不到不好扣分,當然怎麼判斷做得好還是不好,前期是要制定積分規則,找出關鍵指標,具體如何找出關鍵指標,如何把積分跟福利、升職加薪以及待遇掛鉤,還有很多的講究和方法,點擊下文“免費領取資料”,免費領取積分全套落地方案以及軟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