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要卫生做好,机器坏关我什么事!”用考核杀死员工的主动性

老张自己开了工厂,说自从制订了各种设备维护的制度和规则以及一些6S管理,工厂里面的情况变好了很多。于是非要邀请我去他们车间走一圈。

盛情难却,我受邀去了老张的工厂,确实对比之前,车间内要干净了好多,也仅仅是干净而已,在去车间检查的时候,发现一名员工正在拿着一个盆从设备上滴下来的油,并且迅速拿抹布把油溅出来的地方擦干净。

“我只要卫生做好,机器坏关我什么事!”用考核杀死员工的主动性

我上前去问,漏油为什么不上报,反而是擦干净呢?这名员工头也没抬,制度里面要求我负责区域要干净,这是我要做的,设备漏油我也解决不了。

在张总看来,工厂确实是发生了改变,但是这样的改变似乎只是表面,并没有改变的是本质的问题,就比如明明机器设备漏油了,员工应该是想办法去解决这件事情,解决不了就上报,但是员工只是在乎我负责的区域有没有擦干净,擦干净了就好了。

“我只要卫生做好,机器坏关我什么事!”用考核杀死员工的主动性

卫生变好就多舒服一点,东西摆放整齐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但是有一点是除开要求要做的之外,员工根本不在意,设备因为故障停工,对工厂来说是很重要的事情,员工却只关心考核的地面有没有擦洗干净,这个导向是不正确。

在工厂里面我们会遇到这样一件奇怪的事情,很多事情为什么是领导去检查的时候发现,员工每天工作却不发现,其实员工不是看不见,而是不想看见,因为看见了汇报了并没有任何奖励,领导也有可能把这个过错怪罪在自己身上,又何必自找麻烦呢?

“我只要卫生做好,机器坏关我什么事!”用考核杀死员工的主动性

这是员工存在的心理,所以说企业在制订各种规章制度的考核看上去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解决本质的问题,我们每天都在喊口号,最后就是不见效果,这说明只是做了表面形式。

1. 目标明确,分清主次。这是关键点,为什么这些制度在执行起来变成了表面形式,原因是我们忽略了目标和价值。所以我们在做管理的时候,要思考一个点,不是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而是通过管理让员工自发主动去做。

2. 管理人员的执行。员工为什么做表面形式,一个是管理人员并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规则,还有一个是跟踪检查不到位,执行到最后就成了表面形式。

管理者更应该严格把关,将各种形式主义和无意义的指标切断,以免造成浪费。

我们该如何对员工进行及时的激励?

建议导入的是类似华为分配模式——积分分配,华为的分房模式就是这样,员工的绩效以及行为用积分来表示,有多少套房就按照排名分配,这一点很适合用于激励基层员工。

“我只要卫生做好,机器坏关我什么事!”用考核杀死员工的主动性

为什么我们要用积分来对员工进行考核?一个数据化,不管你怎么分配,员工都会有意见,因为分配是由老板说了算,即使这名员工很优秀,但是积分制管理完全是摆脱这样的弊端,全部以数据来说话,优秀是有证据,而这个证据就是每一件事情的积分。(员工工作完成的怎样是用积分来呈现)

“我只要卫生做好,机器坏关我什么事!”用考核杀死员工的主动性

其次是避免奖钱的尴尬,喜欢用钱来做激励,但是这是能在工作上,所有企业都想要德才兼备的人才,才可以看工作能力,德却是朦胧的,我们在导入积分制,除了工作的考核,也对行为上进行考核,比如说鼓励员工做对公司有利的事情,主动接待客户+10分,提意见+20分,节省成本+10分,帮助同事+10分,主动加班布置公司+20分等等,这些好的行为都用积分来做奖励,而这个奖励是及时性,做好可以加分,比钱激励更有效果。

“我只要卫生做好,机器坏关我什么事!”用考核杀死员工的主动性

“我只要卫生做好,机器坏关我什么事!”用考核杀死员工的主动性

用积分量化员工工作,用奖扣分来做激励,员工做得好奖分,做不到不好扣分,当然怎么判断做得好还是不好,前期是要制定积分规则,找出关键指标,具体如何找出关键指标,如何把积分跟福利、升职加薪以及待遇挂钩,还有很多的讲究和方法,点击下文“免费领取资料”,免费领取积分全套落地方案以及软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