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者日记:《冬日暖阳》

贵州援鄂抗疫记:医护人员日记选(六)《冬日暖阳》

人物档案:苟春林,贵航三OO医院援鄂医疗小组第1批成员,护士,一线护理工作经历4年

2月4日,这是我在鄂州市中心医院RICU(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又一个夜班,下午六点至晚上十一点。

逆行者日记:《冬日暖阳》

驻地晚餐六点开餐,赶不上了,好在午餐吃得多,水也喝足了。没吃晚餐就乘车去了医院。

进入更衣间,穿戴防护服完毕,护目镜里的视线就开始起雾了。我是近视眼,戴了眼镜再戴护目镜,耳朵和头颅之间的两条沟,开始承受眼镜腿和护目镜皮筋的重量,鼻梁上的近视镜框,悄悄往下滑。勒着口罩的橡皮筋也不老实,往下掉。耳朵很疼,难受。

逆行者日记:《冬日暖阳》

离开更衣间,穿着防护服坐电梯,电梯上行,身体有明显的超重感,似乎呼吸不过来。进到没有开窗通风的病区,眼镜上立马又起了一层雾,感觉看到的都隔着一层毛玻璃。

病房的两张床,与另一张床之间有一道玻璃隔墙,我管的是三张病,只能游走观察,尽量减少坐着写记录的时间。

逆行者日记:《冬日暖阳》

78床是一个80多岁的一个老爷爷,姓昌,交班时得知他已经自己拔掉过一次导尿管了。我接班后发现他的情况还是比较烦躁。他嗜睡,对无创呼吸机很不耐受,听到说话声他睁眼睛看着你,你不讲话,他就闭上眼睛。他的背部皮肤大面积压痕,发红。他的手隔一会就去摸索导尿管那个地方,或者摸索着想把面罩拔下来,每隔几分钟,我就和他说几句,安抚他,嘱咐他动一下自己翻身,不要扯身上的管子,好好的配合呼吸,配合我们治疗,争取早日出院。

逆行者日记:《冬日暖阳》

76床是一个60多岁的大伯,插着呼吸机的,镇静药已经停了,已经转醒,等待明天醒得好一点再做拔管治疗。他能够听见我们说话,能够配合我们完成相应的动作。

77床是一个50多岁的中年男子,清醒。

忙一些常规治疗,游走观察,坐下写记录,耳朵传递的压疼感挥之不去。

晚上九点开始有尿意,没办法去上厕所,只能一直憋着。

77床没有上呼吸机,我们给他戴的口罩。他看上去高约一米六七,身体比较壮实,圆脸,说“广味普通话”,要重复两遍我才能听懂。他说,他是一个广东人,一个人到鄂州来打工。简短的言语交流,能感觉到他的心理压力比较大。

我接班第一天和他就有言语沟通。我和他说:你要好好休息,你是我们这病房里面一个(神智)最清楚并且(病情)最轻的人,最有希望能走着出去,要加强自身的功能锻炼,加强心里的那个信心,然后才能早一点好。

他的生活用品严重不足,我问他在这边有没有可以打电话帮忙买生活用品的亲戚朋友?他说:没有,一个人在这边,没有亲戚,也没有什么朋友,认识的人也都不太熟。我沉默。

我又一次游走观察过来,他问:你们作为一线人员难道就不怕吗?我说:我们起初也怕呀,但是我们医护人员进病房看着你们我们就不怕了,就只有一个信念,把你们治好,把疫情扼杀掉!你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要坚定信心,争取早日出院。

一晚上,我都不时给他们做心理护理,三言两语,给他们加油打气。

吸痰,抽血、查血气,口腔及会阴护理,输液,书写记录。一套工作完成下来,眼睛早已看不清了,只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忙碌的感觉上了发条似的,一直在奔波,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感觉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完就已经临近下班了。

交完班,感觉到耳朵很疼,后背凉飕飕的,汗水早已打湿了内层的衣服,又饥又渴又困。

回酒店驻地已是晚上十二点左右。洗澡、上厕所,咕噜咕噜灌了一瓶水,吃了一桶泡面,才感受到肚子的充盈!

发微信给妻子,没有回应,应该是倒班之后已经睡了。

今天中午,她来电话,说是省国防工会和医院工会领导去看她、安慰她。让她安心工作,医院随时都关心着在鄂州一线的我们七个!她说着说着又哭了,我知道她是不舍。还有十天是我们的结婚周年纪念日。杨元宇,我的妻,我出发后,你一个人在无亲无友的贵阳,会特别的孤单,孤独。贵州省国防工会和医院领导慰问你,就是要把家里人惦记着你、关心着你的感觉传递到你的心里。

10年,遵义、长春、都匀、贵阳,我们一路走来,成一家人,你暂时的孤单,孤独,哭出来了就好。我在这边会更加安心,做好每个班次的治疗、护理。

记得我们读初三那年,贵州遭受雪凝灾害,我们在遵义那所寄宿制学校“关”了大半个月。灾后,周末放学回家,路上看到一队解放军在运钢材和电缆线上山修复电网,肩扛人抬,那就是救灾。我不是资深军迷,但是事后看新闻报道,还是记住了他们,——从重庆江津赶往贵州灾区的“红军师”——解放军37师。

灾难面前,总是要有人挺身而出。只不过那时候是他们,现在轮到了我们。

来湖北抗疫,临行前你叮嘱我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等我平安归来。我会的。

今天是立春,意味着万物起始、一切更生!

今天的鄂州是晴天,贵阳也是晴天。冬日暖阳,工会的慰问,相信带给了你慰藉。经历这一次疫情,我相信我们必胜!平安归来,和你生儿育女,今后的岁月一起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