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一辈子不懂得争名夺利的人,结果如何?

不违天然


此设问,有意思。令我想起两句话句俗话:一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二是“存天理灭人欲”。在切入哲学之前,一直以为这两句话很反动。当切入哲学,细细琢磨之后方才领悟其深意,也才进一步理解儒家与道家的厚道。

“己”就是人之为人的自己本性,“为己”就是履行上天赋予的神圣使命。入世为人,如果你不担当神圣的使命和现实的责任,就会招至人神共愤,自然就会“天诛地灭”。

“欲”就是超过人性的正常需求,“理”就是人之为人的正当尺度。“灭人欲”并不就是我们臆想的“灭人性”,而是要消除超过人性正常需求的那部分贪婪念头;“存天理”就是要敬畏与尊重人类社会同生共荣的普遍道理。

回到设问本身,一个人如果在世俗的生活中不图名、不求利,那“中庸”(自作主张切中现实)还有什么现实意义?也就是说争名夺利是人生的正常现象,不必大惊小怪,当正视。关键是要明白自己在争名夺利的过程中一定要守“天道良知”和“人文法则”,也就是要坚持“契约”精神,不可以“巧取豪夺”。

不为“己”争名竞利,活着还能有尊严、有情趣?又拿什么“齐家”、凭什么“治国”,何以“平天下”?这是儒家的主张。而道家呢?道家是在给人们指明何谓“天道”、何谓“仁德”,也就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该遵循的“天理”!

不争名夺利和争名夺利不守规矩的,人生的结局都会很悲惨:丢失人性,毫无尊严。


李华春65436873


讲下我们村的一位主人公,他兄弟5人,因为平时憨厚,老实,人称憨二。

大哥刚改革开放初,精明的他瞄准了商机,在本村最先摆起了猪肉档,接着又开了一间商店,一家人齐上阵,生意兴隆,门庭若市,一下子成了村里的万元戶。

憨二在国营厂做伙头工,因为头脑简单,也没有想到转换工作,所以也一直呆在那里,靠着一份微薄的工资养大五个孩子,直到退休。

老三人聪明,又有学识,帅气,在县城谋了一份美差。老四在本地最先开起一间榨油坊,算盘打得哗哗啦啦响,村民颇有怨言,又苦于他独家,也没办法,后来开榨油坊的越来越多。他才关闭转行做了餐饮生意做了好几年。

老五人更精明,十几岁出来闯荡,二十几岁就拥有一间土砖厂,承包了几百亩水田专供土砖泥,那财富就好像他那机器一样,源源不断地滚出来,成了方圆几十里的首富。

当时他五兄弟也算名噪一起,但好景不长,老五四十多岁时查出了癌症,不久就病逝了。老四又不知什么病因,五十多岁又走了,老三是机关干部,退休五六年又走了。大哥还好,七十多岁才患上老人痴呆症,家人请了保姆服侍他好几年才过世。

反而这个憨二,八十多岁了身体还很硬朗,精神也很好,生活也完全自理。逢年过节他那侄子侄孙几百几千的利是封给他,加上自己又有退休金,日子过得优哉。

他自己跟人开玩笑的说,我一生最平庸,无能,而我精明的大哥,老弟,一生绞尽脑汁积累了那么多财富,反而先离去。

写到这里,本人觉得人生精也精不足,憨也憨不完,过得安乐,踏实就好了。各位观众,你们怎么看呢?


山间百合


我有个同事就是这样,与世无争。他在单位人缘很好,领导想培养他,给他报名参加在职学历学习,他只要去上课就行,毕业就是有文凭的干部。他说要自己考试入学,可一忙起来,考试也忘了,上学的事就吹了。领导要发展他入党,要他写入党申请书,他说离党员标准太远,等自己有了进步再写。直到退休,他也没写。

他的业务很棒,是从领导到普通职工公认的,做事认真,做人随和。那几年单位年年调资有择优这个选项,择优的工资早高于普调。每次都有他,他每次都不要。记得第一次择优投票时,他在会场给大家说:“谁要投我票,谁是王八蛋”。大伙儿都笑了,没法投了,都王八蛋了,怎么投。第二年,他仍然不要择优这一级。他是下乡知青,工资竟然还没有九十年代参加工作的高。直到全系统改革薪酬制度,工龄和业绩使他的工资提了上去。

直到退休,他就没在名利上在乎过,从来不争。不过,他获得的奖励不少,荣誉称号也不少。


建华72278


一般城市里人和人接触的比较少。没有太多的体会,乡镇的居民流动性少,在一起的时间多看人看的也多。那些不争名夺利的人结果大多不错。有的还很好。

我的邻居就是这样的人,比我大几岁也就五十出头。兄弟四个老人还都健在,但照顾老人很费事也很辛苦。老二总是帮老人拾柴,打扫房子。尽心尽力从不攀其他兄弟。结果一双儿女都考上重点大学。而且都很孝顺。关键自己身体还很好。没有所谓的高血压和各种慢性病。

我的岳父也是这样的人,凡事吃亏在前,以前我岳父是手艺人在农村是鞋匠。那时有的比较穷有做鞋的钱就没有了上鞋的钱了。上好了没钱也就没钱了白上了。又搭功夫又搭线。从不计较。

在自己的地头上有几颗大柳树,岳父的大哥说有用砍了拉走了也没给钱。我岳父从不抱怨。有一次邻村的亲戚说本村有鞋底要卖,我岳父就答应了说买。等去看的时候发现根本不能用,怕亲戚在中间为难,什么也没说付了钱拉了回来。基本是当柴火烧了,那可是一千多块钱呢?那个年代可是半年的生活费呀。

我岳父家条件比较好,以前有经济跟不上的亲戚来借钱。许多年过去了也不还,过去讨债的时候,人家说了许多的好话又哭穷。我岳父什么也没说就回来了。一个村的借的钱,去要账的时候人家说已经还了,也就不了了之。也没有翻脸,也没有气急败坏。

这种事在我岳父身上有许多。或许别的我不知道,但我岳父的身体是相当的好。七十多岁的人没有各种疾病,连感冒都很少。这或许就是吃亏就是福吧。


李伟光li


我妈八十几,就是一辈子不懂争名夺利的人。

年轻靠老公,当了一辈子贤妻良母,我爸是会计师,在公家单位上班,两人都有党员,在他们哪个年代,算是幸福的人吧!

2000年我爸仙逝,我破产后仍然要撑起家庭,哪些年很苦,亲朋们有些就瞧不起我们,她也是没啥感觉,捱过去了,她的心态仍然是平常心,后来我改善了,她自然开心一些。

自从我懂事起,我妈就一直基本是无欲无求,主动干家务,绝不偷懒,经常是勤过头。差点饿死的人,啥都不舍丢掉,跟我外婆一样,勤劳俭朴,对生活人生没啥要求,温饱无忧就是幸福!

现在每天早歺就吃素,与我外婆晚年一样。

她每天都活在无忧无虑,开心快乐当中!

用现在流行语言说,佛系人生!


繁荣丰盛5855547865


我就是这样的人,一辈子不争不抢,顺气自然,以前国企涨工资,全部都涨了,就我没有涨,领导说我旷工,我旷工半天,是因为生病,没有跟领导说,还扣了我半天工资,我也没有当会事,老公出轨不离婚,离婚要杀人,我都遭掐了两回颈子了,最后老公和公共厕所断了,老公自己说的渣女是公共厕所哈,你说我的命苦不苦,但现在我有房有车,随时想到哪里老公都会开车去玩,所以我说不争不抢的人最后都过的好


隐形人136611766


我不是不想挣,是挣不到。我在机关上班一辈子,机关单位都有小圈子,人人要站队入圈。我因性格问题保持中立,所以什么好处没有你的份。但我业务能力强,单位有重大事,都是我牵头去完成,人人平时也敬我三分。

正常的福利还是有,机缘巧合的事也时常发生。有一次聚餐,与县工会领导坐一桌,他问我在单位当工会主席多年了,为什么不申报副科级?我问怎么报?他讲他正在搞这事,去他那领张表填一下,单位盖章就行。还有这好事,我马上行动,事就办成了。

熬到退休,因我工龄长,退休金可观。人啊,挣与不挣,命运的安排,身体健康才是真正赢家,我是这么认为的。


刘承泽3


那些一辈子不懂得争名夺利的人,最后结果如何?一辈子不懂得争名夺利的人是大智若愚的人,他们能够清楚的看清除了自己和家人外一切皆为浮云,争名夺利仍为身外之物,他们的归宿和不争名夺利者的归宿一样:最终回归自然,甚至争名夺利者大多比不争名夺利者走得早一些。心机很累人,心机算尽一场空。所以人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不如有时间提笔游戏笔墨,怡情养性,给后代儿孙留点精声痕迹。请各位高朋雅士欣赏本人国画作品。











西和县鱼海龙


那些一辈子不知道争名夺利的人,只有一种人,就是傻人, 最终也没有好的结果,除此之外没有不知道争名夺利之人,就是各个朝代的隐士,在之前也是干过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也是因官场争执不符合己愿,故退隐山林,就是佛道也喜欢名利,如他的寺庙和道号,也盼得到国家封赏,说明他们也是为了名利,所以说人世间除去傻子之外,没人不知道名利,但是为利要取之有道,争名须为天下人着想,才是人人敬仰的典范。


我的名字白兴长明白吗


一辈子不懂争名夺利的人,他们不争不夺的面会越来越多,以致心胸愈加开阔,走上减法人生,虽然两袖清风一身轻松,最后也许真能达到佛界随了神仙去。

都说名利是烟云,也对也不对,对现世来说还是有用的,名利彰显的也是一种等级,有等级就会形成竞争力,以致能推动时代发展;就个体而言,名利带来实惠、荣耀,体验感很好,然而,正是这些东西在让人印象深刻,以致不好剔除。

都说世事难能一帆风顺,再坚固的名利都有可能崩塌的时候,更别说衰落了,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只怕那颗早已习惯过去生活模式和圈子的心再难甘于平静了,不甘折磨自己也罢,不甘折磨身边的人就更苦难了。

记得有次在一家饭店散厅吃饭,里面已有不少顾客,有个女的刚拿起筷子,嘴还没沾酒就忽然一下大哭起来,他的朋友忙替她解释道:“不好意思,她这次股票翻船了,”无论朋友们怎么安慰,女子就是泣不成声,一看也是真伤到心了,旁边的食客对此可有些不解,几个暗自嘟囔道:“有什么好哭的,我们不翻不也在解放前?天天不照样在过日子。”

是的,当全民温饱基本被解决后,人们生活的幸福感却没提升多少,为什么?多数人归集于当下生活压力大,但是,再大能大过以前饿死人的时代么?那时候,一顿饺子就会给他们过年过节的感受,现在,大鱼大肉吃起来也没有味道,为什么?原因还不是身边那些众多的生活模板,是毫不相干的它们在逼着大家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越是体验感好的东西,越是争夺者云集,纷纷扰扰的世间法则莫不如此!那些不争不夺的,行的自然是另一条道,他们把名利变换看得分明,以致心里有数,当灾难来临时,他们反而更有能力承受。

因为他们觉得:苦难已经很多了,再多一件又何妨!这种潇洒、豁达不也很爽很迷人吗?不是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