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國家用一流的人才去當教師,中國教育將會是怎樣的一個局面?

是您讓我心動


我覺得這不應該是假如,而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我今天重點想談一談,為什麼教育必須是一流的人才去當老師的問題:縱觀目前整個教育的發展,雖然整體上是相當不錯的,但是我們不得不說在教育繁榮的背後其實還是存在著諸多的隱憂,我們就從基礎教育談起吧,我們且不提托育,因為托育基本上屬於空白!


第一我們先說幼兒園:

  • 幼兒園階段的教育是整個基礎教育的重中之重,我相信沒有人再會質疑3-6歲幼兒教育的重要性了,這個階段孩子是否能夠得到有效的教育,將對後續整個一生產生持續的影響,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重要的教育環節,要師資沒師資,要標準沒標準,除了價格越來越高,似乎我們沒有看到學前教育有什麼根本性的變化,當然從去年開始普惠性幼兒園的改革已經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但是僅僅解決了入園難和入園貴的問題,只是隔靴搔癢,對於幼兒教育的質量來說,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因為要說教育難度,幼兒園的教育是最有難度的,最需要這方面的專家能有效的引領孩子的成長,而不是簡單的做遊戲教功課,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幼兒園能夠有真正的專家型教師的出現;

第二我們來說說小學:

  • 小學階段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開始,也是孩子真正開啟正規教育之門,但是我們看看目前的學校,除了強調學習,有哪個學校真正認認真真的做過孩子入學以後的心理調適,有哪些學校又專門設立了心理輔導門診,把孩子身上出現的一些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呢?統統沒有,有的只是入學就開始強調成績,入學就開始測驗提升所謂的基礎,很多的學校甚至做不到零起點教學,因為感覺很多孩子在幼兒園早已經超前學習了,所以即使有個別孩子沒有學過,那是家長的事,我們只管教學進度,我們只管提升成績,看起來冠冕堂皇,但是想想這些年發生的少年案件,比如18年湖南沅江的12歲男孩弒母案,18年的湖南衡陽的13歲男孩殺死父母雙親案件,包括今年3月份江蘇鹽城的13歲男孩弒母案,都是小學生,都是天真爛漫的年齡,我們怎麼也無法想到這樣年齡的孩子會跟殺人扯上關係,這到底是為什麼?原生家庭的教育當然脫不了干係,但是學校教育呢?我們有沒有起到彌補的作用呢?這樣的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那就說明他們平時也不可能是“省油的燈”,當孩子身上出席了一些不端行為時,我們除了發展,訓斥,乏味的思想工作,還做過什麼呢?不是不做,實則是我們不懂!

第三就是初中階段了:

  • 初中是一個兩極分化的時期,因為初中是身兼雙重任務:一是為各行各業輸送合格的人員;一是為高一級學校儲備合格的生源!按理說既然是雙重任務,我們的教育教學就應該是一種教育兩種思路,對於不同的學生也應該進行不同的導向和引導,而我們的初中做到了嗎?我覺得沒有,因為目前的初中大部分依然是採取的自然淘汰法,也就是我們依然是注重知識的灌輸,依然是填鴨式的猛灌,那些灌了也嚥下去了的就有機會進入高中,而那些咽不下去或者即使嚥下去了卻消化不了的,沒辦法只能進入技校,典型的簡單粗暴!其實想想我們自己,當我們步入社會去求職的時候,遇到自己不喜歡的行業是不是也會望而卻步,任何的事情都講究一個興趣原則,學習是一種興趣,職業技能也是一種選擇,而目前初中階段的勞動技能課明顯課時不足,且很多學校都成為了擺設,甚至成了英語數學爭搶的備用課堂,這樣的結果就是讓孩子本能認為進入技校就是那些不入流的學生,最笨的學生才會去選擇的,奔著這樣的心態,孩子還怎麼可能心安理得的進入技校學好技術呢?老師們為什麼做不到分類引導,雙向灌輸呢?不是不做,實則是我們不專業!

第四再說說高中:

  • 我們先要誇一誇,畢竟這麼多年,高中為各大高校輸送了大量的優秀的畢業生,這一點不容置疑,但是我想強調的是優秀背後的代價,即使2018年全國高考的平均錄取率甚至超過了80%,但是我們依然要看到裡面水分的成分,對於多數學生來講,在高考指揮棒的導向之下,在學校一直以來的唯高考論,唯名校論的灌輸下,考上一般的院校都會讓很多人感覺很丟人,真的想象不到當所有人都是奔著清華北大去的時候,這種教育的畸形程度該是多麼的無以復加,我們當然希望所有人都能進入最頂尖的學府,但是這可能嗎?當然是百分之百的不可能,我們在看到那些優秀的學子登頂人生輝煌的時候,有沒有顧及過那些被淘汰學生的感受呢?很多學生因為高考而變得鬱鬱寡歡,不樂意與人交往,生性孤僻等等,甚至對於極個別的人來說,這一生就因為高考而戛然止步,這真的值得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沒有錯誤,但是為什麼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就這麼難呢?高中學生壓力大、自殘、群毆、早戀等等現象的出現其實就是在給我們敲響警鐘,重視學生成績的同時,孩子的心理疏導更加的重要!

第五關於大學

  • 我們就不需要過多的贅述,伴隨著大學擴招大門的洞開,這些年,上大學已經變得越來越輕鬆,只要你想上,就能上!因為這樣的一個變化而引起的另外一種現象也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那就是大學生畢不了業的越來越多,近期深圳大學宣佈,將有317名研究生被退學,也就是說從此跟研究生無緣,我們不禁要反思,我們的教育怎麼了?單純是學生的問題嗎?恐怕沒有那麼簡單!大學裡面博導以前都是一個人帶一個或幾個研究生,而現在呢一個人可以帶十幾個甚至更多,質量呢?以前的大學老師跟學生可以是打成一片,一起交流暢談學術,而現在的老師呢,輕易看不到身影,跟學生甚至不熟悉!


專業的人做專業事,我們都說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那這個本要保住,要實現,教師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可見一斑,而現階段我們在求穩、求量的前提下,必須要扭轉思路,把提升教育工作者待遇水平和素質能力兩個問題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只有老師一流,教出來的學生才可能一流,而一流的老師必定不只是講課講得好,這必須成為今後教育選聘過程中的共識!


葛老師教育新智匯


如果我們用最優秀的人才去當老師,我們的教育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能不能有一個飛躍式的提升,這是一個相當嚴肅的話題。

第一,所謂的優秀人才,不同行業有不同的行業標準,再優秀的廚師也不一定適合做老師。特別是我們農村中小學,儘管非常缺少優秀的人才,但是,我們還是非常希望適合我們當地教育發展的老師來任教,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去年我們學校就來了一個碩士研究生學歷的支教老師小李老師,可以說在我們學校這種高學歷的人才還是第一位,這位老師的知識框架和學識才能絕對一流,我們校長和其他老師對他也都抱有很大希望,就給他安排了兩個班的英語教學任務,小李老師也很積極,上課激情非常高昂非常投入,甚至用全英教學,孩子們以前沒見過這種陣勢,感覺相對新穎,聽課情緒也非常積極,但是,隨著對學生的深入瞭解和課堂提問,小李老師發現教學效果很不理想,本應該掌握的重點句型句式和相應的語法知識,在做練習時很多同學都不會做,當然,在接下來的月考中,小李老師班級的成績也很不理想,後來經過調查學生髮現,孩子們根本不適應突然到來的全英教學模式,聽起來新穎好奇,但是,大部分學生沒有聽懂更沒有理解。所以,我認為不符合實際情況的盲目使用高學歷人才,不一定有利於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第二,各個行業都有自己行業領域內的拔尖人才,我們教育行業當然更是人才輩出的領域,各種名師眾多,我們只要人盡其才地發揮各自的工作本領,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樣指日可待。同樣,各種不同的工作都需要高水平的人才,我們不可能顧此失彼,把那些所謂的“高分值”人才,都集中到教育行業。現在我們農村學校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缺人才,而缺真正的沉下心來樂學樂教的老師,大家知道,每一個學校都有經驗豐富的高級教師,也有年富力強的年輕老師,他們都是我們農村學校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們更適合農村教育的發展。



總之,我們重視人才,尊重人才,也更需要適合我們自己的人才。


豫東身邊事兒


如果國家用一流的人才當老師,教育會更爛學生會更爛。

把獅子關在豬圈裡,獅子會發瘋。把家豬放到大森林,會被老虎吃掉。

什麼是人才,人才的標準在哪裡?只有對應確定的領域,才能確定對應的人才標準。我種地是一把好手,全國有名,是人才吧。你讓我當老師,那對不起,我幹不了。

什麼是最好的?最合適就是最好的。只有那些熱愛教育事業、懂教學會管理的人對於教育來說,才是人才。

我們教育事業需要的不是空泛的國家一流人才,而是一流的教育人才。注意,是教育人才!只有教育人才比如蔡元培、陶行知這樣的人才才能挽救中國教育,而不是像那些當官的經商的等方面的人才。

有的幼兒園老師,20歲左右,幼師畢業,有愛心有耐心,肯上心肯付出,孩子家長喜歡,這也應該是人才。

多大的事業就容納多大的人才方陣,多大的人才方陣就能做多大的事業。

擁有人才是一方面,留住人才、使用人才更重要。與其想方設法招攬人才,不如多種梧桐樹,鳳凰才能不招即來。



一句話文章


作為一名教師,看到這個提問我很吃驚,你認為每天辛苦勞動在自己崗位上的教師是幾流人才?不錯,不可否認,教師崗位上確有能力高低之分,但各個行業皆有可能呀!一流的智商,就一定教出一流的學生?我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要有一顆負責任的心,沒有愛生之心的老師,是教不出合格的學生的。


愛小豬的媽媽


誰認為現在的教師不是過去優秀人才嗎?告訴你吧,以前招生是這樣的順序 ,初中中考後,按分數高低,高分先錄取走中專,由於流行”跳龍門"部分優秀生進了中師,這個是事實吧,中等生進重點高中,其次進一般高中,這不就已是你說的狀態了嗎?還搞什麼假設呢?


醇成鋒哲


無論國家用什麼髙等人才去當教師,家長超位,學生錯位的社會風氣不改變,教師依然讓位的風氣依然會存在,就是神仙下凡也難以把中國的教育事業推向合曆史潮流的局面,教育事業仍是令人擔憂的事,依然是唱國歌的時期。


譚文祿


再一流的教師也改變不了汙七八糟的的教育生態,除非你一身兼數職:一邊當教師一邊當教育部長,一邊當省、地、縣的教育局長,這樣一來你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管理政策就能不折不扣的貫徹落實,同時還要克服來自行政官僚形式主義的干擾。


用戶3497856940268


你這問題真蠢。

國家只有讓一流人才從政,國家和社會的各個業務行業才能起飛。

無論農業、工業、商業,教育、醫療、養老、法律、科研等等,都會起飛。

現在都成什麼了。

中國各個行業的人才和技術水平,都可以在國際舞臺上叱吒風雲了。但是行政水平卻落後業務和技術水平30年。往死裡拖各個行業後腿、把大環境搞得惡劣不堪的恰恰就是這幫行政。

一出問題,總是說體制問題體制問題的。體制只不過是一種管理和運行方式,是誰在頂上管理和運行體制?行政啊。體制不行得根源就是行政不行,尤其是領導。

你讓一群沒當過老師、沒教過課、不懂教學的外行當管教育的領導,這些外行天天對長年在一線從事教學工作的有豐富教學經驗懂教學的職業老師們指手畫腳。這外行領導內行,怎麼行?如果外行領導們素質高點也行,不干涉具體業務、好好提供管理和服務也行。問題是管教育的行政領導們沒有自知之明不知天高地厚,天天都插手到學校和老師具體教學業務裡去了。這不越弄越亂嘛。

中國的教育,必須去行政化。而且這個去行政化不僅僅是要弱化和精簡學校裡的那些行政。必須同時去除教育部教育廳教育局這些行政對學校具體業務的行政干涉,讓學校真正的發揮出原本的教學力量,讓老師發揮出原本的教學水平。

教育部就定全國教育總體方針就行,教育廳局負責傳達教育部精神。把行政權力關起來。不要插手具體教學業務,禁止行政干涉具體教學業務。


小貓遊俠


不會有太大的進步。教育體制、理念、方式是一個複雜的系統混合體,不是靠所謂精英、專家、一流人才來提高的。因為,首先要先界定什麼是教育精英、教育專家、一流教育人才;然後要明白引導教育方向,就是教育導向,政治屬性問題;還有教育理念的歸屬性問題,即面向群體還是個別,普通與精英,多樣性與單一性問題;最後要搞清教育原則性問題,教育方式多樣性,規律性問題。如果教育方式有排他性,如只批評、懲罰、體罰不表揚、獎勵,或只表揚、獎勵不準批評、懲罰、體罰,則絕不可能取得教育的進步,無論是神還是仙。


2050古


如果用導彈打蚊子會怎麼樣?首先你要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是培養人才,那培養人才的目的是什麼?肯定是讓他們才盡所用,去各行各業發展創造!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運動員是講天賦的。萬里挑一選出一個有天賦的運動員,最後培訓好了,不讓他參加比賽,讓他去當教練會怎麼樣?這不是搞笑嗎?正常的流程肯定是讓他去比賽,等榮譽滿身,功成身退,再去當教練,這就很符合邏輯了。一流人才也一樣,學校裡教的都是前人總結出來的知識,給我們做鋪墊的。有了這些積累,不讓他們去一線發展,再讓他們回來教學,是不是大才小用?反過來讓他們去搞科研,去創新創造,等做出名堂再到大學裡任教,不是更好?應試教育,考試大綱,中小學教育是有侷限性的。比如乘法口訣表,讓一個清華生和一個專科生來教,區別大嗎?你就是讓牛頓、愛因斯坦來教小學,他們會的多,但是小學生能學嗎?隨便講幾句可能就超綱了。所以一流人才應該學以致用,之後再返教大學,而中小學用一流人才沒什麼意義。因為學的知識有限,能否學會取決於自己的天賦,不取決於老師。學校裡一個老師同時帶尖子班和普通班的情況很多,但是兩個班的成績差的不是一星半點,足以證明,老師是次要的,學生的天賦才是主要的。就像國足請再好的教練,也踢不進世界盃。科教興國,科在前,教在後,有科才能有教,教是為科服務的,科是目的,教是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