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果敢一所中学用中文发招聘启事,用人民币发工资,你怎么看这件事呢?

女子无才


那是中国果敢特别行政区



17610135938


挺不容易的一桩事!

自果敢2009年8.8事件之后,这片中华文化占据主流的地区正在迅速有计划地缅化,比如说现在许多当地中小学已经派驻了缅文教师,不允许学校在主要上学时间教授中文,果敢自治区现在的领导层几乎都用缅语开会,果敢境内几乎所有的商店和场所都得出现缅文,与中镇康接界的口岸已经全部换成了缅文,以及果敢中学生有前途就会被缅甸政府免费送到内地去接受教育,这说明,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力正在迅速被削弱,缅甸主流文化正在迅速抢占果敢当地的各方面。如果缅甸政府非常有效地推行该措施,相信不出两代,果敢以中华文化为主体的情况将发生质变。

现在果敢中学发中文教学招聘也不奇怪,因为果敢一直是说汉语,用中文,甚至连通讯都是用中国境内的移动和固话(但同样缅甸国家电讯正在迅速进入缅北,正大规模有计划地替换中国的通讯,而且背后有日本财团和越南电讯的强大支持)。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些中小学所聘请的中文教师不过是“课余学习”的指导老师,毕竟果敢青年未来的生活与工作还是要在缅甸境内,因此,只靠招中文老师想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对该地区的影响几乎没有什么作用的。


邱永峥


其实果敢一所中学用中文发招聘启事,用人民币发工资这种事情。从现实现在的角度来看,只能够和新加坡马来西亚这样的情况来进行比较。已经不能把果敢当做是中国的一部分了。果敢的汉族也只能称为华人。

本来果敢也有机会回归大陆,但是当时的公投决定留在缅区,当时的果敢领导人,估计想的是背靠中国大陆,自立为王。

奈何几十年过去以后,果敢经济被围困。人口没有发展,缺少年轻的劳动力,所以打了二三十年战下来,兵还是那些兵,但是那些兵都老了。经济也一直靠着云南来支援。所以到了2000年以后基本上就打不过了。“果敢王国”也土崩瓦解。

这是果敢当年自己选择的后果,也是中国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一个副作用。

一个国家对于自己国内的民族基本上都是采取同化的措施的,比如说新加坡,马来西亚,让华人也说英语。果敢要保留自己的中国血统,还是要靠自己的。毕竟大多数的华人即使在国外生活了几代,也会保留自己国家的方言。

如果,果敢人民能够保护好自己的中华文化。既能融入缅甸社会,又能发扬中华传统,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即使他们对于复兴“果敢王国”有想法,也必须建立有足够经济实力的基础上。否则一切都还是妄想。

中缅关系也不算是敌对关系,相对来讲,中缅关系还是属于比较好的国际关系。从大局出发,我们也不可能去挑拨果敢和缅甸的问题。


外语那点事


由于清朝的腐败无能,本属于中国的果敢地区后来被划入缅甸。然而,尽管土地易主,可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依然保持一颗中国心,这就非常难得了。

无怪乎近日缅甸一所学校在招聘中小学教师时,简章上全是中文,并且以人民币作为工资报酬的结算方式。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并且随着中国的再度崛起,影响力与日俱增。目前,世界很多地方都将汉语列为必修或选修课程,可见中文、中华文化、中国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的重要性。

缅甸与中国山水相连,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还曾入缅参战,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解放缅甸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放宽边境地区使用汉语教学,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两国友好往来的应有之义。

相信缅甸政府一定会顺应民意,着眼于大局,立足长远,一以贯之地鼓励使用双语教学,而不是一刀切取消汉语,改用缅甸语言,因为这不符合实际,也有悖于时代发展大势。


点赞太容易,评论显真情,欢迎关注、留言,等你评论,等你『一鸣惊人』!

江淮圣手


来回答一下今天的这个问题。

缅甸果敢一所中学用中文发招聘启事,用人民币发工资,你怎么看这件事呢?

首先,这是好事情啊。你想,如果除了中国的世界上其他的地方,还有用人民币发工资,用中文招聘,那就是证明我们的货币和影响力的流通性还是比较大的。

第二,缅甸果敢由于历史原因,一直是亲中的,所以对于这种事情。我们要默默的支持。

第三,除了缅甸,其实,泰北的一些村子,有的招聘信息,也都是用中文写成的,但工资依然是用泰铢发的。

第四,在除中国以外的地方,用人民币发工资,还是几乎非常少的。即使是美元,也做不到在全世界都以工资的形式流通。

大家还是要佛系看淡一些。做好自己最重要。

欢迎大家探讨。


本来世界观


先来正面回答“缅甸果敢一所中学用中文发招聘启事,用人民币发工资”的个人看法。

果敢这所学校之所以这样做,首先是因为这里差不多90%流落海外的华人,汉语、中文以及人民币就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司空见惯”。第二,他们不愿意中国元素在这里退化、消失。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果敢和果敢族人的来龙去脉。

在电视机《滇西1944》中,经常会出现老街、芒市这些地名,不错!老街市就是今天“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果敢)的首府,北面就是中国云南省龙陵县、芒市,东面与中国云南省临沧市管辖下的镇康县、耿马县、沧源县接壤。

1897年,英国通过一纸《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地区收入囊中,强行划归英属缅甸,从此这片禅邦高原就成了“异国他乡”。

1644年,李自成帮清军干掉了大明王朝,自己随即也被多尔衮赶出了北京城,屈死湖北九宫山。收拾完李自成,他的战友张献忠也成了牺牲品,但张献忠部下李定国迅速转型,从反明变为反清,并和南明政权合兵一处。

1658年,李定国兵败后从腾越(腾冲)一路出逃,退入缅甸。1661年,吴三桂率十万清兵开进缅甸,逼迫缅甸王莽白将南明永历帝。虽然领头人没了,但这些倔强的“南明人”大部分人继续归集在朱由榔的干将杨高学麾下,遁入中缅边界线附近科干山(也就是今天的果敢地区),与清军展开了持久战。

他们从此就成了这里的原著民(高原加之战争,果敢基本没有原著民。)


古今说史


缅甸果敢族就是汉族。汉文化几百年一直在果敢传承。果敢和国内其他地区一样,讲汉语方言(云南西南临沧口音),果敢的学校用云南省教材,市场上通用人民币。 自从八八事变后,缅甸中央在果敢地区加大了缅文化的入侵。果敢缅控区中小学生每周必须要上几节缅文课;特别2015年后开展双语教育。更有甚者,去年初,政府要求每家店面广告牌上必须缅文在上,汉字在下,汉字不得大于缅文,违者罚款1000元人民币并改正。在经济上,果敢依赖中国,农业种植甘蔗给镇康地区榨糖,发展旅游博彩业吸引中国游客消费。货币流通上缅甸中央想在果敢推广缅币;但缅币不保值,老百姓不收,加之佤帮和小孟拉等地区也通用人民币;人民币在果敢地区是第一流通货币。 综上所述,果敢的文化正在遭到缅文化入侵(果敢同盟军红岩等地区除外),经济上依赖中国,通用人民币。 这次果敢有中学发中文招聘,只能说明果敢的学校中文教育还是在延续着,只是随着缅文的入侵,中文的影响和地位会越来越小。



L子弹飞


果敢是目前位于中缅边境的一个特殊区域,当地的主要居民是缅甸的少数民族果敢族。缅甸的果敢族其实就是历史上留在缅甸的汉人后裔所形成的民族。因此,果敢招聘汉语教师是非常常见的事。

在历史上,果敢地区也曾是中国领土,后被英国殖民者强行划入了缅甸。

关于果敢人的具体起源,有人认为他们起源于明末将领李定国率领的一支南明残余部队(《李定国传》曾记载:宁死荒郊,毋降清也)。不过也有人认为,果敢吸收了一部分逃入缅甸的国民党残兵。

多年来,果敢地区一直是缅北最大的华人聚集区。当地不仅与我国云南省接壤,而且就连街道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是由我国的云南电网所提供的。当地的许多学校直接使用汉语教学,并且使用中文和人民币,因此号称缅甸的“小中国”。由此可见,果敢地区在许多方面与云南省息息相关。

在行政上,果敢名义上属于缅甸的掸邦(缅甸的七大自治邦之一),但实际上却是缅北众多的少数民族割据势力之一。在1989年,彭家声发动兵变,建立了这支果敢同盟军,所以这支部队的建立基础全是缅共的部队。多年来,果敢同盟军一直采取割据政策,与缅甸中央政府对抗,令缅甸政府十分头疼。



同时果敢同盟军以老街为中心,控制着果敢自治区内(1个县、2个区、2个镇和28个乡和社区)80多万人口以及6000余人的兵力。由于果敢地区多山地、多密林,再加上缅北其他的民族武装与果敢遥相呼应,所以缅甸政府在多年来均未消灭果敢。


直到2009年,缅甸政府趁果敢同盟军内乱的机会发动了“果缅战争”,并打败了彭家声。2015年,缅甸宣布控制了果敢全境。此后为了同化当地人,缅甸政府大力引入缅语教师,在当地采用缅语教学。但由于汉语影响深远,所以果敢的许多地区仍然在采用汉语教学,招聘汉语教师。


历史的荒野


果敢与佤邦,是缅甸的两个不同的地区,是缅甸的两个级别相同的特区,就跟中国的自治区那样。果敢人基本上都是汉族人,佤邦人基本上都是佤族人。他们都是中国人,同属中华民族。

果敢与佤邦,都通用中国普通话,都使用中国人民币作为流通货币,都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两地区都使用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的通讯业务,都使用中国义务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中小学教科书。

果敢、佤邦,属于缅甸。中国政府早就向全世界承诺过,中国政府不会向缅甸提出非分的领土要求。我们不会以强欺弱,不会大国欺压小国,更不会支持或资助果敢、佤邦独立。(但,真正属于我们中国的领土,我们坚决寸土不让,比如钓鱼岛……)

果敢人是中国人。果敢人的来历,在历史上,一般可以分成四种:

一,是中国民间自由陆续移民产生的一部分果敢民族。千百年来,有一些中国人,因为谋生或者通婚,留在了果敢。

二,明朝时期,皇室权利之争,皇帝朱由榔战败,带人马家眷逃到果敢。吴三桂率兵前去追杀,也留下了一些士兵,就在果敢生活了下来。

三,二战时期,日本鬼子占领缅甸。中国为了抗战的需要,组织了远征军,在缅甸对日作战。战争结束后,一些抗战老兵,被当成了逃兵,无处可去,后来,就留在了果敢。

四,中国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残余部队,一些官兵不愿随蒋介石去台湾,或者,他们的路线被我们解放军堵截了,去不了台湾,就拖家带口的逃到了果敢。


吴家波喜鹊


缅甸果敢地区在古代一直属于中国,直到1897年,英国强迫中国签订了《续议滇缅界务条约附款》,将果敢地区从中国划了出去,那时候的缅甸还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果敢人从根上讲就是我们中国人。

果敢地区紧邻我国云南省,民族以果敢族(华人)为主,占总人口的90%,当地基本上是说普通话和云南当地方言为主,通用货币为人民币和缅甸币,但以人民币为主。手机信号都是中国移动提供的,座机的区号是我国云南临沧的区号。

果敢地区之前是由彭家声领导的自治政府实行高度自治。但2009年,当地武装被政府军强行收编,2011年3月25日,果敢地区正式更名为“缅甸掸邦北部果敢自治区”,缅甸中央政府正式掌管果敢地区。

目前,缅甸政府对果敢推行大规模缅化政策,意在去中国化,将当地果敢民族缅化。其中大力推行缅甸的教育文字是其采取的重要措施。以前,果敢地区采用的是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讲授的也是中国汉语。但从2015年开始,缅甸对果敢地区部分小学开始实行缅汗双语同步教学试行,实行缅语教育,教育模式属于民办公助性质。

因此,上述招聘启事,并不代表着果敢地区教育政策的变化,只能说明,缅甸还在用汉语教学,但随着缅甸政府对果敢地区推行的缅化政策,以后果敢地区还会不会用汉语教学,我们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