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出现了大量原题,一个不学的人通过记住题目答案考的成绩超过了一个努力学习的人,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至艺


我和我两个室友本校考研,语言专业。考试第二天考两个专业课,下午最后一科考语法、文学和国情。结果卷子发下来,文学大部分对我来说没啥难度,令我们惊讶的是国情题(包括最后一个论述题)大多是去年原题,我们之前猜到了可能会出以前的题谁都没想到去年的题今年直接出现在今年考卷上。我文学最后论述题没写几句话,因为论述题不是原题,而且问的那个作品我之前没怎么看过复习资料,满分15分的题我当时能拿两三分就不错了。交卷以后我有点儿失落,心想自己语法那块就有些不稳,文学大题狂丢分,这下悬了。回寝路上我一个室友(平时说话就有点儿狂)说:这套题很简单,考试之前我就猜会出那道(文学)大题 太简单了(他大学四年总说考试题很简单很容易做,但最终结果经常打脸,平时也没看他多努力,立了flag往往第二天就倒),我好像还提醒你那个文学作品有可能出,你看看你不听我话。” 话语里满是得意,还暗含几分对我的不屑。

一个多月后成绩出来,我最后那科确实不太高,但政治和二外英语没问题,第三科也没咋拖后腿,就像是篮球比赛中拼死投进绝杀球晋级一样,我稀里糊涂进了复试。最后我报的研究方向人满了,而我总分不够没能进,但学院另一个研究方向的学硕还有名额,我最后选择校内调剂,又稀里糊涂地留下来了,虽然调剂了,但对我来说不亏,因为另一个研究方向同样是搞语言研究,导师就俩人,一个院长,一个学科带头人(资历最老的老副院长,校研究员),选谁当导师都不亏。

而我的那俩同学呢,一个和国家线A区差8分,调剂B区也困难,但他后来参加省考(报某政法系统)两轮笔试都没问题,面试政审心理测试啥的啥情况就不清楚了,我也没问他,不过以他的能力,不管以后做啥都应该差不了。而另一个(就是嘲笑我的室友)呢,他比国家线低了近40分!后来大四下星期回学校他才说,答政治的时候两道大题在答题卡上答反了,20分直接没了。后面几科他说他还算正常发挥,但后来我发现他两个专业课每科都比我低,英语也不咋地,而政治即使是加上20分也比我低5分(更何况考研政治每个大题很难拿10分满分)。

后来我才明白他为什么会差这么多,事情不仅仅是政治大题答反了那么简单。我俩专业课学的其实半斤八两,我学的不是很好主要是因为大三出国一学期,国内课程搁置,好多东西没学,而他则是“认认真真”学了三年。不过他看着挺认真,但实际上不行,不上进而且根本做事不用心,还爱吹嘘自己厉害。大四因为我之前没有选择学校指定的实习点,又没办法找一个能开实习证明的单位,所以我和几个同学选了新成立的校内实习队,白天实习晚上复习考研。他老早就买了政治网课,但基本上不看,白天实习晚上回来就是玩游戏,直到实习结束离考研还有一个多月他才临时戒掉游戏,在寝室里看网课一坐就是一整天,还十分严肃地拿着政治辅导书划重点(其实每句话他都画线,一通乱画,所以画来画去基本看不出他画的啥是重点),有时我学累了临时起身走走,走到他身边,他警惕性十分高,我一站他旁边他就要急眼。从那时起我就明白他其实没有全神贯注学习。考研差那么多完全就是他作死的结果。


嘉哥无敌666


考试出现大量原题,一个不学的人通过记住题目答案考的成绩超过了一个努力学习的人,可能很多人会说是不学的人运气好而已,其实真实的差距就在这里。

1,首先一个努力学习的人,出现大量原题,还考不过一个不学的人,说明这个努力学习的人也是伪学习,也就是看上去很努力,实际上并没有多努力,可能是没掌握好的方法,可能是心不在焉,考试复习的时候一般都会看一点原题,如果说自己真的努力学习了,一个原题都记不住,也不能说自己努力了。

2,能够把原题记住,在考试拿到好分数,这也是学习了,也是本事,而且说明记忆力和学习方法都不错,只是不像很多人天天看着在学习,实际心不在焉,我倒是比较欣赏这种会学习,会玩的人,而不是天天坐在那里,实际什么都不知道的伪学习者。

在学生时代,这种天天看着很努力,实际考试从来不及格的同学很多,这种同学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自己的思考,也就是不会举一反三。

平常会认真学习,看着上课也特别认真,做题也做很多,但是你会发现,他做题什么都不会有自己的思考,只要题目换一下下形式就不会了。

为什么平常会出现这么多伪学习同学,我觉得跟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大部分也是怕家长骂不认真学习,所以会在学校认真做样子学习,老师看着也认真学习,一般也不会说这样子的同学,而且也是从小养成的,只要不被骂就行。

有些老师还会特别喜欢这样子的同学,起码不会捣乱课堂纪律,然后会死死的学。

与之对应的就是,看着天天玩,实际会有自己思考,记忆力和判断力也很好的同学,这部分同学实际是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在那些死死学习的人看来就是运气好而已。

这也是教育中出现的一个很大问题,也希望能少一点看着很努力学生,多一点会玩会学习的学生。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40190170971689556"} --}

遇见晓C


不学的人都记得住原题。你的努力去干嘛去了,看到原题都不会还好意思说自己努力????怎么努力的,努力嘲笑别人?努力找借口?


loger2


所有死记题纲答案的肯定状元!!!改革考试制度誓在必行!!!考试题目,考试复习,考试题纲,要不按规则!!!随考,这样才有真才实学者!!!死背硬套就是赵括,伯乐的儿子一类有用吗???改革教材,变通考试试题,不指明复习提纲!!!这样考,能者必定基本是人才!!!


江水绿更蓝


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本人当年高考前做了60套英语模拟题,考试时发现有一个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是做过的,总共30分,当时的感慨是:功夫不负有心人!


闲潭落花110063461


这种事情出现的可能性估计除非事故,否则比你买彩票中500万的概率还低。

如果真的遇到了。只能说是运气。

你苦练屠龙之术。考试突然发现,人家考的是杀鸡。你还正好不会杀鸡!怪谁?只能说你运气不好。倒霉蛋!


实现一个晓目标


这是正常的,也是公平的。因为规则事先确定,一个真正聪明的人会利用好这个规则。努力的人不一定有好成绩,因为不是他所有的努力都到点子上了,或者说,那个努力的人真的很蠢!聪明的人再加上平常努力,如果都是原题,不应该是满分么?!

社会不能不宣扬“努力会有成果”这个结论,但你更应该知道的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有成果。

努力了还没有成果要么是你运气差,要么是你真的很蠢!

话不好听,但要接受现实吧……


小德看世界


首先得说明,努力学习的人不等于会学习的人。有这么一部分人看着是努力学了,但是方法不对,那么学习就没有什么效率,同样会导致其成绩不理想。而看着好像不怎么认真的人,本身就有一定的基础,对知识点有过一定的理解,自然考试时成绩会高于看着努力学习的人,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当努力学习的人找到了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远远把你甩在身后,这也是正常现象!


冰夜86187275


原题那么多,能记住题目及其答案,也是很牛B的。

努力学习也记不住原题及其答案?可能么?


白日正好眠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对于考试中出现大量原题的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确存在,比如前段时间发生在山东某地的教师招聘考试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有关的委托出题机构对出题不负责违规采用其他地方的大量原题,产生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导致一些看过原题的考生能够顺利进行考试且取得了较高的成绩。这个事件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必须引以为戒,提高责任意识,保持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

其次,我们更应该看到,这种现象毕竟只是个案,整个大的环境还是好的,健康的,我们要对目前的考试制度抱有足够的信心。作为努力学习的考生,也要端正态度,正确看待这种现象,不能因此产生挫败感等不良情绪。

最后,大量的原题可能会让一部分考生获得了较高的分数,但这并不是真实水平的体现,也奉劝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考生,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真正掌握相关知识,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