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龍蝦價格好,但蝦剛出洞還抱著仔,切忌“連兒帶母一鍋端”

新挖的蝦稻田和有存蝦的蝦稻田分別怎麼處理?初春的蝦稻田管理有很多的細節需要我們去仔細的推敲、總結,但更為重要是對小龍蝦的生活需求和生活習性的瞭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希望我們的養殖戶們能做到“養得肥”也能“嫁得好”小龍蝦。

1、深剖析、思微觀、儘量全面——解毒、改水、除雜魚

小龍蝦是底棲生物,良好的底部環境是小龍蝦健康生長的基礎,小龍蝦對底質和水質的要求比魚高很多,池塘底部會積累大量的有害物質,會直接影響小龍蝦的健康和成長。比如:池塘的爛草、死藻、死苔、動物的屍體等,有機質沉於塘底,會滋生病原體和細菌,有害細菌大量繁殖極易引起小龍蝦的疾病發生,所以改善底質顯得尤為重要。

新挖的稻田養蝦塘,一定要進行水體解毒。細心的養殖戶在蝦稻田開挖後,池塘自身從塘底滲透出來的水或者從外塘引進的水在新塘存留10天左右之後,可以發現水色呈藍綠色或藍色,這種水色在我們養殖塘中屬於一種不良水色,這是因為稻田長期使用的農藥,在塘中存有很大殘留的緣故。

早春龍蝦價格好,但蝦剛出洞還抱著仔,切忌“連兒帶母一鍋端”

  • 養殖事例

有一個養殖戶,開挖蝦稻田的面積是15畝,蝦稻田挖好後,上水、栽草、放苗。每天按照一定的比例投餵餌料,可塘口水色總是一片渾濁,加大投餌量,渾濁的現象稍有好轉,在餵養了50天左右的時候,在塘口的幾個地方放入了10個地籠,想了解一下小龍蝦的生長情況,第二天起地籠的情況是每個地籠至少都有兩三斤鯽魚,甚至還有鯉魚,可自己放養的小龍蝦寥寥無幾,連續回捕,每天都是鯽魚、鯉魚很多,最後決定放水捕蝦,收穫了一千多斤二兩左右的小鯽魚,一百多斤鯉魚,基本上沒有什麼小龍蝦。平時投料被這些雜魚一搶而空,而“行動遲緩”的小龍蝦不但沒吃到食物還反成了這些雜魚的口中之食。

由於稻田裡本來就有一些雜魚或動雜魚的卵塊潛伏在魚塘的泥中,待條件適宜了就會孵化出來,一些養殖戶由於沒看到雜魚的蹤影,因此並未採取藥物清塘,致使蝦稻塘內留下了雜魚隱患。

2、施足底肥

有些養殖戶蝦稻田在土建時,費時費力地請人將稻田的谷兜、秸稈、穀草花錢移除,然後將田面重新整平、開溝,進水、栽草。

但往往會發現,和別人同時栽的草,別人塘裡的草已經有一個球那麼大了,可自己的塘裡的草好像還沒長動,難道栽草有什麼“竅門”?

“水草一窩抓,全靠肥當家”!

為了使水草生長良好,塘底的土質要肥沃,水泥漿要合理管理。這兩個方面做好了,便可以保證塘底底肥充足,以保證水草生長充足的營養供給。

早春龍蝦價格好,但蝦剛出洞還抱著仔,切忌“連兒帶母一鍋端”

有存塘蝦的蝦稻田

有戰術、知需求、精準佈局——改底、調水、補鈣、投料、除雜、消毒、靈活捕撈。

小龍蝦是變溫動物,它的體溫隨著外界溫度變化而變化,冬季的小龍蝦都蜇伏在洞裡,依靠肝臟和脂肪體中儲藏的養分,進行緩慢的新陳代謝,一個冬季會消耗小龍蝦大量的體能,因此在春季小龍蝦出洞時,大多體質很差,免疫力低下。

為了讓虛弱的小龍蝦有一個健康的生長環境,在二月尾三月初,就要對蝦稻田進行合理補栽水草和底部的有機質分解,讓池塘底部的“致病殺手”減少,而且在此過程中,蝦的體質維護也很重要,需要補充大量的鈣和各種微量元素,讓小龍蝦的體質增強,免疫力增強,蛻殼功能快速恢復,從而更加“健壯活潑”。

關於淹水出蝦,一定要根據池塘的自身條件,水位循序漸進慢慢加,以免小龍蝦密度難以把控,引發不必要的“戰鬥”,甚至連帶影響水草的生長。

早春龍蝦價格好,但蝦剛出洞還抱著仔,切忌“連兒帶母一鍋端”

春季是小龍蝦攝食生長期,營養積累迅速,增重很快,尤其是小蝦,餌料充足、環境適宜的條件下,增長、增重的速度很快,要保證小蝦的成活率,除雜魚的工作一定要做好。有些養殖戶急功近利,看到早春龍蝦價格好,只想到撈蝦變現,沒考慮到蝦剛出洞還抱著仔,蝦仔離開母體需要過程,仔蝦離開母體後完全沒有獨立生活能力,往往只有死路一條的,更何況剛出洞的蝦體很瘦,含肉率很低,只是一個“空殼”,此時回捕真是“連兒帶母一鍋端”!

所以,聰明的養殖戶初春都有一套自己的“投料經和捕撈經”。待到蝦肥草壯時,蝦稻田就可以展開除雜魚和水體殺菌消毒的“革命”工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