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备后期走向军事巅峰,精明的曹操则接连大败?

南渡唐后人


笔者认为,刘备和曹操的此消彼长,发生在赤壁大战之后。

公元208年,孙权和刘备联手打败了南下的曹操,战后曹操选择退回北方,休养生息。

关于曹操发动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裴松之有过表述,

而孙权和刘备则开始划分战争的胜利果实,孙权出兵,出钱,出粮最多,得到的利益也最大。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刘备趁机带兵入川,援助刘璋对抗汉中张鲁。

实际上是寻找机会代替刘璋,成为益州之主。

双方因为张松的死,公开撕破脸皮,大打出手。

益州刘璋虽然是本土作战,但士兵长期没有打仗,哪里是刘备的对手。

可是,刘璋也不会束手就擒,他派大将张任、刘璝、冷苞、邓贤等率兵在涪县一带与刘备交战。

并且庞统在这个期间被张任部下射杀,刘备失去一个顶级智囊。

经过3年的时间,刘备先后调集诸葛亮,张飞和赵云,率领军队入蜀作战,刘备军一路高歌猛进刘璋无奈之下开城投降。

刘备得到了梦寐以求的益州,他善待刘璋等降臣,得到了李严,黄权,法正等人的支持,成功完成权力的交接。

益州被刘备打下来后,摆在刘备面前的就是汉中张鲁,因为张鲁的存在,刘备的出兵关中北伐的战略方针不能实行,所以他必须要拿下汉中。

汉中之战发生在公元217年,也就是刘备入川的3年以后。

汉中张鲁闻风丧胆,向曹操阵营献城投降,他有一句名言。

宁愿做曹操的奴隶,也不做刘备的坐上宾。

曹操占领汉中后,派夏侯渊和张郃驻守,人数大概有5万人。

向东还有曹操的后备军队,关中军团大概6-8万人。

而刘备为了这次战争,几乎调动了所有的力量。

刘备方参战将领主要有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法正、黄权等。

而曹操方参战将领有夏侯渊、曹休、曹真、曹洪、张郃、徐晃、郭淮等。

表面看上去,曹操一方也不弱,曹氏亲贵和五子良将也有出战。

但是,这些人是在战争将要结束后,才加入战争的。

一直是夏侯渊和张郃在前线和刘备军对峙,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后,曹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可惜这个时候的汉中局势已经无力回天,刘备占尽了优势,曹操匆匆出兵,迁走了汉中的老百姓后撤兵。

可以说,汉中之战曹操虽然败了,但损失不算太大,汉中的人口都被他掠夺走,导致汉中成为荒芜之地。

而刘备取得了胜利,汉中成为刘备地盘,他成为真正的一方诸侯,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来生存。

刘备从一个借居荆州的流浪汉,一越成为汉中王,确实非常风光。

这时的刘备文有诸葛亮,法正,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和马超。

可以说声势浩大,就连一向霸道的曹操也有些黯然失色。

这种情况下,三国的局势已经正式形成,后来孙权和曹操联手,让刘备吃了大亏,荆州和上庸被夺,关羽和张飞被杀,糜芳和孟达投敌,刘封被问罪。

刘备经过几十年打造的刘氏江山,被强行肢解,实在是让刘备心中苦闷,无处发泄。

—End—



冷月钩沉


都别抢,我来答。

刘备走向巅峰,曹操接连失利,这段时间指的是曹操北征乌桓回来以后针对南方荆州以及汉中发起的一系列战争,在这段时间里,曹操确实在军事上接连遭受挫败,而刘备则顺利从一个游走集团晋升为汉中王。

为什么刘备会接连获得成功,而曹操会接连获得失败呢?

  • 刘备进入荆州,曹操失去铲除刘备的最佳时机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为吕布击败以后依附于曹操,这个时期是曹操铲除刘备的最佳机会,当时曹操的谋士程昱和郭嘉都劝说他杀掉刘备,以免后患,犹豫的曹操最初没有同意,后来等到后悔时已经错失良机。

昱与郭嘉说太祖曰:“公前日不图备,昱等诚不及也。今借之以兵,必有异心。”太祖悔,追之不及——《三国志·程昱传》

离开曹操以后的刘备后来依附于刘表,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最重要的谋士诸葛亮,通过诸葛亮的出谋划策,刘备在荆州拥有了一定的势力。但并不大,还不足以和曹操对抗,但通过在荆州这个地方,刘备完成了自己的翻身。

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三国志·先主传》
  • 天下形势发生变化,导致刘备和孙权结盟

曹操北征乌桓回来以后,天下的局势基本上已经大体出现雏形:曹操占据了北方,孙权占据东南,荆州在刘综名下,益州是刘璋,汉中是张鲁。曹操南征荆州时,刘综不战而降,孙权也陷入险境之中。

当时在吴国内部爆发了该“战”还是“降”的争论。

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三国志·吴主传》

此时刘备方面的诸葛亮有意促成孙刘结盟,而孙权内部的周瑜、鲁肃也主张开战。出于自保得目的,孙权选择了和曹操对抗,这就促成了孙刘联盟一起对抗曹操,实际上不难从吴国内部爆发的这种争论就可以看出。

当时曹操势头正盛,颇有统一中国的希望,孙权自然不希望父兄开创的基业就这样拱手让人,这种形势的转变最终导致刘备和孙权走到了一起。倘若当时北方还有其它可以威胁曹操的政权存在,那么刘备必然无法通过赤壁之战这个契机在荆州站稳脚跟。

刘表要把荆州送给他,但是他自己放弃了。最终被刘综接管,倘若当时曹操不打荆州的话,刘备很难有机会从刘综手里把荆州拿回来,况且他自己也不愿意这样做。而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失败也是多方面的原因。

  1. 一来是北方士兵不擅长水战;

  2. 二来又因为水土不服染上了瘟疫,导致战斗力下降;

最终导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而刘备借助这个契机趁机占领了荆州南部四郡,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从此站稳了脚跟。而后刘备通过荆州作为跳板,入蜀夺取了刘璋的政权,成功占领益州,势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这个时候曹操再想要消灭刘备,显然已经是很困难的事情,而赤壁之战作为东汉末年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战后基本形成了刘备、曹操、孙权三足鼎立的雏形,尤其是刘备夺取益州以后,三足鼎立已成定局,再加上在形势上主要是以曹操为主要敌人。刘备和孙权那种虽不牢靠的盟友关系也给曹操造成不小的军事压力。

而这种压力在汉中之战中就体现了出来。

  • 刘备羽翼丰满,孙权在后虎视眈眈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见刘备已经夺取了益州,考虑到汉中是益州的门户,如果曹操能够夺取汉中,那么就能对刘备施加军事压力。因此在这一年出于战略需求的考虑,曹操亲自率兵征讨汉中张鲁。

另一方面,已经据有一半的荆州和全部益州的刘备也知道汉中的重要性,因此出兵和曹操争夺汉中。当时占领汉中的张鲁不愿意投降刘备,说“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于是投降了曹操。汉中于是被曹操占领。

但刘备对汉中志在必得,而且此时的刘备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游走集团,他羽翼丰满,俨然是一个大军阀,这让他拥有足够的底气和曹操争夺汉中。曹操带着主力退出汉中以后,刘备便趁机攻打汉中,这一仗持续了两年。

由于夏侯渊在汉中战场出现严重失误,导致战局出现扭转,汉中岌岌可危。在这种形势下,曹操再次带兵前往汉中,但曹操抵达汉中战争仅仅两个月就退出了汉中,将这个地方拱手让给了刘备,实际上如果当时曹操铁了心要争夺汉中的话。

刘备恐怕并不一定能够得到汉中,因为当时刘备方面打的也很辛苦,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但为何曹操匆忙退出了汉中呢?

  1. 一来是因为荆州方面关羽施加的军事压力,如果关羽在这个时候突然出兵响应刘备,那么曹操的处境是非常危险的,最坏情况是关羽突破襄樊,进而直指洛阳,如此一来就会被关羽来一个大抄家。(关羽发动北伐是在汉中之战以后)

  2. 二来就是蠢蠢欲动的孙权一直对合肥虎视眈眈,一心想要攻破合肥,进而染指北方;果不其然,曹操刚刚从汉中退回来,孙权就发动了攻打合肥的战争,随即又是关羽发动北伐。(建安二十四年,孙权攻合肥,是时诸州皆屯戍。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此间虽有贼,不足忧,而畏征南方有变。今水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锐,乘利而进,必将为患。"於是有樊城之事(三国志))

正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又促成了曹操在汉中战场的失败。而以上就是刘备脱离曹操以后接连取得的胜利,曹操不断遭受的挫败,应该说孙权方面在促成刘备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倘若赤壁之战前孙权决定投降曹操,那基本上就没有刘备什么事了。

但孙权毕竟不是一个甘于现状的人,他在自保的同时,也促成了刘备通过在荆州这个地方的崛起。综上所述,可见并不是因为人家曹操年老不厉害了,而是形势发生了变化,而刘备又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终于迎来命运的转机,几乎是一气呵成的事情。


围炉谈史


刘备和曹操力量的变化,和两个谋士有很大的关系。在赤壁之战爆发前,曹操堪称是刘备的天然克星,无论是刘备在哪个地方,无论是刘备有多少兵力,只要刘备遇到曹操亲自带兵进攻,刘备肯定会被打的丢盔卸甲。然而在赤壁之战结束后,常败将军刘备却完成了咸鱼翻身,不仅击败了宿敌曹操,还完成了跨有荆州和益州的战略目标。反观赤壁之战后的曹操,无论是对阵马超还是刘备,都表现的非常差劲,几乎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最少击败过5次刘备,第一次是刘备偷袭徐州之后,曹操急行军击败了刘备,刘备带着少量残兵败将投奔袁绍,关羽被曹操俘虏。第二次是在官渡之战期间,刘备和文丑带领数千骑兵攻击曹操,曹操用数百骑兵击败刘备,杀死了和刘备一起统兵的文丑。

第三次是刘备带领军队袭击许昌,曹操回军击败了刘备。第四次是刘备带领军队劫掠汝南,曹操派遣偏将进攻刘备,刘备击败了曹操的偏将,曹操亲自带兵进攻,刘备带领军队主动逃跑。第五次是长坂坡之战,刘备的陆军损失殆尽,两个女儿都被曹操俘虏。

从刘备和曹操交手的记录来看,刘备之所以打不过曹操,一方面是刘备没有稳固的地盘,另一方面是刘备军事才能有限。陆逊就曾经评价刘备说:刘备这个老兵,打了一辈子仗,大部分都是败仗。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刘备想要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就必须要找一个好的谋士帮助自己。

在赤壁之战爆发前,刘备找到了谋士诸葛亮,从此之后刘备的事业开始辉煌腾达,一直到最后成为蜀国的皇帝。一个顶尖的谋士,对于一个集团的影响非常重要,从诸葛亮投奔刘备前后,刘备集团的表现来看,诸葛亮的出现确实对刘备集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赤壁之战爆发前,曹操遭到了一次重大的打击,这次打击就是曹操的顶尖谋士郭嘉去世。郭嘉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在郭嘉投奔曹操的时候,曹操还不是天下最强大的诸侯。从郭嘉投奔曹操开始,曹操的事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

从郭嘉投奔曹操,一直到郭嘉去世,曹操从一个实力中等的诸侯,变成了占据北方八个州的大诸侯。然而在公元207年的时候,郭嘉却意外的去世,郭嘉的去世给曹操集团带来了重大的打击,后来曹操每一次战败,都常常会怀念郭嘉。

一个公司失去一位核心人物,这家公司很快就会垮台。无论是在现代商业斗争中,还是在三国诸侯争霸中,顶尖人才选择哪个集团,都会影响到天下的局势。假如郭嘉没有英年早逝,诸葛亮没有出山帮助刘备,也许曹操就能够在有生之年统一天下。毕竟曹操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二的人力物力,他晚年没能统一天下实在是可惜。


史海泛舟摆渡人


说起三国时代,大范围讲就是从黄巾起义开始,到晋武帝司马炎攻灭东吴,天下再次统一为限的100年时间。汉家天下逐渐被曹魏、东吴、蜀汉三个政权各据一方,本来常说的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一下子来了三个皇帝,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塑造的大一统的国家理论基础被现实摧毁。

奠定这个基础的是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的赤壁之战。这场相一开始是征讨刘表的战火最终烧向或许有隔岸观火可能的孙权。因为曹操征讨的对象刘表逝世,其子投降,志得意满的曹操低估孙权,高估了刘备,导致决定天下走向的赤壁之战爆发。

这场战争不仅决定了日后三分的基础,也是三家势力强弱易位的分界线。事前,曹操以天子命征伐四方,短短十年间基本上统一北方。孙权在江东的势力更加稳固,刘备也结束了东奔西跑的状态,事后夺取荆州,并且荆州士人大部分都归降刘备,这成为他的发家起点。

换句话说本来曹操目的是征讨刘表,夺取荆州的,但是因为画蛇添足,节外生枝导致不仅荆州除了襄阳樊城之外全部便宜了刘备,本来的士人大部分都归附刘备,成为此后蜀汉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曹操面对孙刘的战争都是几乎没有赢过,在汉中甚至大输,赔上了夏侯渊。

造成曹操势力此后没有办法以绝对优势碾压孙刘的原因就是,刘备乘赤壁之战的机会崛起,气势如虹一路攻占益州和汉中。孙权则在江东证明自己的实力,稳固并整合了孙策死之后各种不稳定因素。这个时候的曹操则需要处理除了军事之外的其他问题,比如北方的游牧民族、凉州势力、忠于汉朝的势力、继承人的问题。这一切都需要来时间和智慧来平衡。

刘备正是钻了这个空子,奠定蜀汉的基础。十二年的时间从无到有,一步步的打下益州和汉中。而这个时候的曹操,做了那一些事情,处理了匈奴的问题,要回了蔡文姬。选定曹丕作为继承人,避免走上袁绍刘表的老路。处死伏完、伏皇后、以及一批忠于汉朝的人,将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西征攻灭马超、韩遂,消除了西方的大患。

南下消灭张鲁,涉足汉中,这时候,已经和刚刚取得益州的刘备短兵相接,拒绝了司马懿乘势攻灭刘备的建议,恰巧在这里,或许曹操吸取了荆州的教训,没有得陇望蜀,大军返回洛阳。留下夏侯渊留守,刘备得以在诈取益州以后有喘息的机会,随后倾巢而出前来争取汉中,曹操也亲自率兵救援,但是,晚了一步,刘备部将黄忠斩杀夏侯渊之后完全占领汉中,刘备第一次从曹操手中夺取地盘。

丢失汉中的曹操很豁达的放弃汉中,没有前来较真,因为孙权在合肥一心想渡过长江,关羽在荆州随时能在后方差一刀子。年老的曹操不愿意在冒险。将眼光放在南方,果然,关羽没多久就发动威震华夏,一度迫使曹操想迁都的襄樊战争。


歪史


所谓刘备走向军事“巅峰”之说,恐怕就是指的汉中之战。对于汉中之战的起始时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我们姑且把史学家们大致的意见作为参考。来解释到底是不是”接连大败”?

简单点: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派遣张飞、马超、雷铜、吴兰等人攻打下辩,曹操派遣曹洪、曹休、曹真抵挡。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张飞屯兵固山,做出要截断曹洪后方的样子,但被曹休识破。曹洪在曹休的建议下,趁蜀军兵力尚未集结之时袭击吴兰,雷铜、吴兰等战死,马超、张飞于是退走。(曹休)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进攻汉中。四月,蜀军进至阳平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阻击。刘备派部将陈式等十余营袭击马鸣阁,企图切断曹军后方通道,被徐晃击败,蜀军自投山谷,死者甚多。曹操听说后,非常高兴,给了徐晃指挥军队的符节,并下令说:“这一条阁道是汉中的咽喉险要之地,刘备想断绝内外联系,夺取汉中。将军这一举粉碎了刘备的计划,真是妙计中的妙计啊!(徐晃)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从阳平关,南渡沔水,于定军山扎营,夏侯渊率军来抢定军山。

刘备派军趁夜火烧夏侯渊军队的外围鹿角。夏侯渊派张郃守东围鹿角,自己率兵守南围鹿角。刘备调一万多兵马分为十部,猛攻张郃,张郃亲身搏战,刘备一时难以攻克。夏侯渊分兵去救援张郃。刘备派黄忠攻打南围鹿角。此时的南围鹿角,夏侯渊正在率领400曹军精兵修复鹿角,黄忠乘着地势高,鼓噪大喊,一战就将夏侯渊斩杀在南围鹿角。黄忠又趁机攻向十五里之外的夏侯渊军营,夏侯渊军队因为丧失了主帅而迅速溃败。益州刺史赵颙等,也被黄忠军斩杀。

夏侯渊战死后,汉中曹军惶恐不安,郭淮、杜袭等推举张郃暂时统领汉中诸军,以安众心。张郃率军驻守阳平关。(张郃)

至此,汉中之战的下辨之战、马鸣阁道之战、定军山之战介绍完了。曹操两胜一平。没问题吧?从哪来的接连大失败!我怎么看倒是刘备接连失败、损失惨重啊。

汉中之战中发生的汉水之战被认为是曹操速败的原因,后世史家治史时对汉中之战的记载多为曹操被赵云所击败。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说。接下来:(汉水之战)

襄樊之战,关羽败、徐晃胜;又是曹操获胜!刘备失败。如此的战绩却被说成了接连大败?既然曹操精明,总是要有他的精明之处,如果真是接连大败,又怎么能说他精明呢。

“接连大败”之说,纯粹是哗众取宠!


公明淏


先说刘备,为什么刘备后期崛起呢?这里有刘备招募一批肱股之臣的原因,但不是全部。

曹操曾经说:“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意思是刘备是和我差不多的人,只是起步比较晚,没有明确的规划、计划还有计策,简单来说就是不成体系。曹操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曹操刚开始也是和刘备早期一样经常吃败仗的,打不过董卓甚至董卓的手下,直到得到荀彧这个规划和内政型人才之后才慢慢改观并慢慢变得强大。早期的曹操和刘备一样,都很喜欢打仗不太注重内政,,甚至散兵游勇,只有一群能打仗的武将,然而打来打去发现并没有什么发展,直到荀彧建议曹操说:明公你应该深根固本然后再去争夺天下,这样才能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自保,以兖州为根据地,发展生产,善待百姓,使百姓臣服,然后带能征善战之将进取天下,无往不利。曹操听从了荀彧的规划,于是曹操有了稳定的后方,后来又相继有了荀攸、郭嘉、贾诩等组成恐怖的参谋团来出谋划策,这才组成一个相对成熟的曹操集团体系,之后曹操的扫平北方,可谓战绩斐然,曹操之所以会这样评价刘备,是因为自己早期有过切身体会。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刘备早期的经历几乎是和曹操一样的,只是刘备经历的时间更长,只有关张这样强有力的武将,缺乏战略型和内政型人才,也没自己的参谋团,不成体系,直到赤壁之战之后才开始有起色。赤壁之战之后刘备这边最大的变化是什么,首先是诸葛亮的加入,诸葛亮的加入作用的最大的作用是战略规划和内政,相当于曹操的荀彧,甚至诸葛亮比荀彧的作用还大,因为诸葛亮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几乎全能,战略规划就是《隆中对》,和鲁肃这个三国最厉害的战略家不谋而合,至于内政能力诸葛亮说三国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估计只有荀彧能和他相提并论;而之后又相继得到庞统、法正等,组成参谋团,庞统和法正的出谋划策能力是没有人怀疑的,自此,刘备集团体系成型。

故而刘备在三国后期崛起。

现在说曹操。曹操在前期已经统一北方,在统治方面远远强于孙刘两家,在后期只是进攻受挫,防守依然强悍。

原因一:士族阶级不配合。起初曹操采纳谋士毛玠建议“奉天子以令不臣”,把天子牢牢的攥在手里的同时也笼络住了一大批支持汉室的士族。在这些人的支持和帮助下,再加上曹操自身的能力和宗亲的拼命,所以曹操在数年间平定了北方。

然后在曹操进入管理阶段的时候,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依法治国、唯才是举、抑制兼并、提倡节俭......这些都严重的破环了士族阶级的利益获取。所以士族阶级逐渐的对曹操不支持、不配合。自此之后,曹操便需要以解决内部问题为主,通过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所以,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便逐渐把重心转向内部政治为主。

原因二:时局稳定。在三国后期,南北三方的经济实力,社会局势都达到了平稳。这样使得,孙刘曹三家的,对抗实力达到了均衡。南北对峙达到均衡后就很难进行压倒性的打击,这也是后期三国鼎立局面长期存在的原因。

原因三:地形不适。从赤壁之战即可看出,北方士兵不善水战。这样进攻东吴,为水,不利。进攻蜀汉,为山川,在北方平原经验不适用,不利。






历史收纳馆


刘备后期走上军事巅峰,关羽取到最重要的作用,还有张飞、黄忠、魏延丶赵云这几位将领都功不可没。

精明的曹操接连大败,其主要原因也是败在关羽手里。

当时关羽坐守荆州,由于名气太重,曹操便把武力最强的将领都用来对付关羽,如张辽、曹仁丶庞德、徐晃、这几位都是曹操手下最厉害的战将,然而关羽从小熟读经史,胸怀雄才大略,懂得用计谋,在襄樊之战中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吓得曹操差点迁都以避其锋锐,荆州城池固若金汤。

有关羽坐镇荆州,暂时已无后顾之忧,于是诸葛亮便开始岀兵北伐,其它将领如黄忠、张飞、赵云等都用来担任主将,黄忠在定军山战役中按照法正的计谋,斩杀夏侯渊,取得首战胜利。后来张飞击退张郃,赵云汉水假击战鼓吓退曹操,其它我就不细说了,大家怎么看呢?


用户638883浪鸡添鸭


刘备前期颠簸流离,刘备后期有了谋士徐庶才有了第一次真正的军事胜利,徐庶走推荐了诸葛,开启了刘备集团军事上的开挂时期!!!这其间庞统和法正两大军事奇才的加盟使得刘备集团的军事实力更加如虎添翼!等到了刘备晚期,一次次开挂的经历让刘备这个不怎么懂兵的君主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才有了夷陵之战的惨败,简直把蜀汉的家底败光,才有的白帝城托孤诸葛!而曹操那边,前期因为曹操对几大谋士的话言听计从,所以才有的统一北方,从赤壁之战前期,曹操也是被次次的胜利冲昏头脑,不再听谋士之言了,才有的赤壁大败!包括前面的袁绍失败的原因,也是不听谋士之言!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来主公懂兵有几人啊?


三叶草31415926


引言:刘备走向的军事巅峰还不及接连大败的曹操。

刘备入川以后益州军、荆州军加起来也不过十二三万的兵力,这样的兵力对刘备来说是巅峰了可对曹操而言还是上不得台面。

曹操的接连打败是三足鼎立的形成,蜀吴联合让曹操的发展止步。接连的大败曹操也是三足鼎立最强的一角。

刘备所谓的军事巅峰

刘备自发展以来一直是出于依附其他诸侯的状态,在赤壁之战前手上的兵马最多的时候也决不会超过五万人马,而且刘备一直没有自己的根据地。

刘备势力处于上升期是在赤壁之战之后,得了荆州五郡之地,手里有四五玩的荆州军;入主蜀地后又得五六万益州军及一整套的内政系统。有了自己的大本营,手上又有十万余的大军但这些还不是刘备的巅峰。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刘备的军事巅峰就是汉中之战打败了曹操,但是汉中之战曹操一直在北方平叛并没有全程参与,曹操回来的时候汉中之战已经没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所以刘备惨胜。刘备一直被曹操追着打,汉中一站打败曹操这才让刘备觉得自己到达了军事巅峰,但是刘备的实力在曹操眼里依然不入流。


曹操的接连大败

曹操自赤壁之战后接连失利,不仅让刘备趁势占据巴蜀之地还让天下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后蜀吴达成联盟扰乱自己一统三国的步伐。

曹操管辖的地域和蜀吴两家合起来差不多,而曹操的辖区大多在平原利于人口居住。曹操辖区内的百姓大概有四百万之众,那么按照四百万的人口来估算曹操至少要有三十万以上的军队。那么赤壁之战曹操只损失了七八万的直属部队,汉中损失了五六万人加起来有十五万人,那么两次大战中间还有间隔多年那么曹操再连败的情况下至少还有二十万人。那么在曹操眼里刘备依然不是对手。


总结:刘备的军事巅峰是他自己认为的,比对一下曹操刘备什么时候都不是巅峰。而曹操接连的失败也没有让曹魏进入低谷,依然是三国中最强的一角。


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历史。


青梅煮酒品三国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攻取汉中,并自任汉中王,事业达到巅峰。刘备在成都,魏延在汉中,关羽在荆州,当初横跨荆益的蓝图已经成为现实。

而此时的曹操,汉中失手、扬州受攻、襄阳一线也不断受到挤压,在东、中、西三大战场曹操屡屡受挫。有人说曹操老了,这或许是一个原因但还有更重要的原因。



对于自己的老对手曹操,刘备进攻益州前,与庞统交谈时说:“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

这是作为当局者——刘备深入思考的表白。刘备之所以事业步步高升,与此有这很大的关系。赵翼言:“亮第一流人,二国俱不能得,备独能得之,亦可见以诚待人之效矣。”

刘备还在于他对待东吴的诚恳,这使他较好的处理了与孙权的关系。赤壁之战后,刘备就单骑跑到京口,向孙权提出借江陵一事。而周瑜对刘备的寄寓一直感到头痛,认为有似养虎,有除之而后快的想法。

后来刘备也是从庞统的嘴里得到了证实。刘备慨然叹道:“孤时危急,当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由此可见刘备灵活的处理与孙权的联盟。刘备以诚待人,连横东吴,是他后期事业达到巅峰的重要保障。

无数的史家无不表露出,刘备所以能从屡遭挫败中脱颖而出,与强魏劲吴鼎峙而立,不能不说是他善于访才用人的结果。他重用与东吴关系密切的庞统、诸葛亮,就有利于巩固与孙权的联盟。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刘备用“益州通”法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陈寿在《三国志》中,把庞统比作荀彧,法正比作程昱、郭嘉,就充分说明了刘备善于用人的优点。

至此,刘备借得荆州,得地、得兵、得人,使自己走出了漫长的低估,进入了人生道路的上升、得志阶段。

而自己的老对手曹操此时屡屡受挫。对此刘备的谋主法正,在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时也谈及。他说:“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有忧逼故耳。”也就是说,精明的曹操在他人生的这个阶段,遇到了他政治上许多事情,他的“急”、“暴”、“谲”,在很大程度上托拖了他的军事后腿。



首先是发生在他的曹氏阵营内部。曹操杀掉了荀彧、崔琰、杨修等人。这是他向群臣暗示自己不得不代汉的信号。政治上曹操不再有优势。致使曹操内部出现许多叛乱,如魏讽谋反、太医吉利本谋反等。

其次,曹操的许多将士失去了早期锐意进取的斗志,贪图享受。曹洪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曹洪于下辨大破马超、吴兰,便大摆盛宴,让歌女舞姬露装跳舞,与将士们饮酒作乐。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作战能力。

其次,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这一年曹操南征孙权。这场瘟疫,来势凶猛,涉及范围包括整个北方及长江流域,重创曹军。“建安七子”里除徐干、陈琳、王璨、应瑒、刘桢以及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都在这场瘟疫中去世。曹操的南征也因此折回。

闲将西话:刘备一如既往地用人风格,保持了勇猛的发展势头。而曹操篡汉的政治立场,内部斗争的内耗,再加上北方的大瘟疫,使曹操不得不少了发展的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