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

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

走街串巷、排查外來人口、地毯式排查……從1月23日開始,武侯區簇橋街道新城社區網格員何芋杉和他的“戰友們”,始終活躍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一線。

從早上8時到晚上10時,何芋杉走街串巷,奔波在轄區各個小區之間。開展防疫宣傳、掌握人員動向、做好排查登記、避免人群聚集、上門測量體溫……疫情排查防控,重點在基層社區。

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

何芋杉說,他所負責的網格,7個院落,516戶,還包括1610間出租房,常住人口近4000人,排查工作量較大。為了抓好排查工作,確保排查工作“不漏一戶、不少一人”,今年大年二十九開始,他每天和社區工作人員、其他網格員一起,挨家挨戶“爬格子”排查有無發熱人員;走街串戶上門登記轄區內近期從武漢返鄉人員信息;同時還抓好轄區內的茶館、飯店、副食店、農貿市場等人流密集場所宣傳動員工作。

“一天下來至少要爬20棟樓,上門走訪排查300餘戶……”回憶起這一週多的地毯式“走訪”,何芋杉說,“小腿現在還是酸的,但是掌握了第一手疫情防控信息,感覺非常值得!”

除了走街串巷,手機微信也成了何芋杉工作的“主戰場”。

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

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

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

“今天要買什麼菜和水果?發給我!”

“今天開始,請大家把體溫記錄發到群裡。”

“你們的生活垃圾請裝袋好,到時會有人給你們帶走。”


……

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

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

針對轄區排查出的需要自行在家隔離人員,何芋杉專門建立了一個”社區關愛群“,大家有什麼生活上的需求,就發到群裡。何芋杉看到後,都會為他們一一解決。

“你好!我弟弟這幾天有些乾咳,全身無力,想去疾控中心檢查下,可以嗎?”1月24日,何芋杉收到轄區隔離人員苟某姐姐的微信。今年34歲的苟某1月21日從武漢回來以後,就一直自行在家隔離,收到微信後,何芋杉馬上聯繫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當天下午,工作人員就把苟某帶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醫院進行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試劑的檢測。

“檢查結果出來沒有?”因為工作,雖沒有一同前往,何芋杉心裡卻一直惦記著著苟某的情況,當了解到苟某的檢測結果為陰性後,何芋杉懸著的一顆心終於放下。

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90後網格員:一天爬20棟樓 排查居民300餘戶

何芋杉告訴記者,從1月23日至今,他每天都會回覆幾十上百條微信,幾乎天天忙到深夜,“手機基本上是24小時開機,睡覺時都要放在枕頭邊。”

最開始很多居民不重視疫情防控工作,上門排查也會受到阻攔,有的湖北籍遊客去了外地也沒有告知一聲等,都加大了工作難度。何芋杉就只有不厭其煩的講解,發放各種各樣的宣傳資料,提醒大家要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等。對重點關注的對象,每天至少上門走訪2次,協助醫務人員每天2次為他們測量體溫,關心他們的生活需求。

正是在這樣的努力下,大夥兒從最開始的牴觸變為理解和支持,開始主動幫助宣傳、排查、提供信息。經過何芋杉和社區工作人員的全面摸索排查,簇橋街道新城社區共查出11名從湖北迴蓉人員,目前這些人員都自行在家隔離中,未發現有身體異常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