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什麼要“遠交近攻”,為什麼不聯合韓魏先攻齊楚?

北虢先生


感謝提問。

春秋末年,韓趙魏三家分晉,中國正式進入戰國時代。戰國七雄中,最早稱霸的是魏國,中間又有齊國、趙國等通過變法強大起來,但最後還是由秦國拿下了天下。秦國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有個著名的國際戰略,這就是“遠交近攻”。而且最先實施遠交近攻戰略的是秦孝公而不是秦始皇。

遠交近攻的提出

戰國時期魏國堪稱是士人的樂土,西河學派在當時聲名遠播,有著大批的人才,只是魏國王室及貴族傲慢,對士人缺乏信任,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有才華的士人紛紛逃離魏國,如吳起和商鞅。

商鞅之後,秦國又從魏國這個大學堂中抽到了一張絕世之牌。這個人叫范雎范雎,平民出身,原是魏國中大夫須賈的門客。在一場宴會中,范雎因為被陷害通齊而被魏國相邦魏齊鞭打,險些性命不保。范雎因此對魏國失望透頂,在秦國使者的幫助下,范雎來到了秦國,開始了復仇的生涯。

當時的秦國貴族正在謀劃跨越魏韓,遠攻齊國,范雎面見秦孝公,指出攻打齊國對秦孝公乃至整個秦國毫無利益,但是卻能滿足秦國的四大貴族。因此范雎提出交好齊國,先攻韓魏。

交好齊國,首先進攻韓國和魏國這些近在咫尺的國家,逐步蠶食兼併,進而增加自己的實力,交好齊國使齊國不會援助其餘五國,直到秦國可以在位置上直面齊國,一舉多得。

遠交近攻的對象

在戰國七雄中,齊國的地理位置相對秦國來說是最遠的,從地緣關係來講,齊國是最不容易起衝突的。因為對於秦國來說,進攻平定趙魏韓三國之前,進攻齊國百害而無一利。

  1. 齊國地處東方,與秦國一東一西,若是貿然進攻齊國,補給線勢必會很長,這時候齊國只要傾力切斷補給線,秦國必敗無疑。

  2. 齊國也是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即便實力有所削弱也不是韓國這樣的弱國所能相比的。因此攻打齊國,派兵少了,很難取勝,還可能損兵折將;多派軍隊即便勝了也無法有效的佔領齊地。

  3. 秦與齊之間還有韓國和魏國的存在,山東六國面對秦國還是比較團結的,即便韓國和魏國因為某些原因同意秦國借道,但是這樣的行為明顯的靠不住,利益足夠的情況下,韓國和魏國依舊會對秦國開戰,截斷糧道,這對秦國是致命的打擊。

秦國的目標是統一天下,山東六國都是被消滅的對象。遠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敵方聯盟,各個擊破,結交遠離自己的國家而先攻打鄰國的戰略性謀略。

當實現軍事目標的企圖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難以達到時,應先攻取就近的敵人,而不能越過近敵去打遠離自己的敵人。為了防止敵方結盟,要千方百計去分化敵人,各個擊破。消滅了近敵之後,“遠交”的國家又成為新的攻擊對象了。“遠交”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避免樹敵過多而採用的外交誘騙。

“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戰國策.秦策》

先攻韓魏對秦國也有好處,並且秦國強大之後也有進攻魏國的理由。

  1. 秦國和魏國是世仇。韓趙魏三家分晉後,魏國就將發展的目標放到了西面的秦國。魏文侯與魏武侯經過多次戰爭,盡奪秦國河西之地。公元前389年陰晉之戰,魏國吳起更是以五萬魏武卒擊敗了五十萬秦軍,自此秦國不敢向東發展。進攻魏國更能激起秦人的士氣,鼓舞秦軍。

  2. 在戰國中後期,韓國和魏國的實力相對於其他幾個國家來講是比較弱的,秦國進攻韓魏不但可以獲得土地,更可以壯大自己的實力,一舉多得。

楚國擁有最廣闊的戰略空間,輕易動不得

得益於歷代楚王的銳意進取,楚國擁有最廣袤的土地,也就是擁有最廣袤的戰略空間。對於此時的秦國而言,楚國無異於是一隻猛虎,以秦國的實力還不足以吃下整個楚國,甚至有可能陷入戰爭的泥潭,被其他國家摘了桃子。


對於秦國而言,攻打楚國不利原因有三:

  1. 楚國實力強大,與齊國比肩,秦國即便勝了也是慘勝,很容易讓人摘桃子。

  2. 楚國地處南方,多沼澤湖泊,不利於大規模的騎兵作戰,秦軍還不適應南方的作戰方式。

  3. 楚國縱深遼闊,秦軍深入之後容易被斷糧道。

楚國適合最後去征討。

結語

綜而述之,商鞅變法後的秦國日漸強大,它的戰略目標是吞併六國、統一華夏。山東六國都是秦國想要消滅的對象。在力量對比上,秦強於六國中的每一個國家,而弱於六國的聯合。秦國只能“飯要一口口吃、敵人要一個個消滅。”

隱藏自己的戰略目標,對遠方國家佯裝友好,而首先攻佔相鄰國家。“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如果捨近求遠,其它代價不說,即使得到土地也不易防守;如果同時樹敵,會迫使各懷心計的六國聯合起來,秦國將失去軍事優勢。

再者柿子要挑軟的捏,顯然韓國和魏國是最軟的,也符合秦國的戰略訴求。


盛夏一抹清涼


秦國強大之後先後任命了好幾任相國,這些相國都各有所長。商鞅為秦國強大奠定了基礎,張儀依靠外交打破各國合縱抗秦,範睢則為秦國攻伐天下制定了整體方略。範睢見到秦昭襄王之後,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史載:“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範睢的這句話,深深打動了秦昭襄王。此後“遠交近攻”成為秦國對外的基本方略,秦始皇即位之後,也依然採取遠交近攻的基本方略。

“遠交”中要交的國家主要是齊國,“近攻”的主要國家便是韓國和魏國。此後秦昭襄王便遵循這一基本策略,加緊進攻韓國和魏國,而專心結交齊國。秦始皇登基之後,也基本上遵循這一策略,結交齊國,攻打自己臨近的國家。秦始皇更是將這一策略發揮到了極致,秦始皇統一六國期間,齊國始終沒有給其他五國任何援助,齊王建在位幾十年也幾乎沒有和秦國發生衝突。秦始皇最終依靠這一策略,成功地統一了六國,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

那麼為什麼秦始皇不反其道而行之,結交韓魏兩國,然後攻滅較遠的齊國和楚國呢?其實範睢在獻上“遠交近攻”策略的時候,已經給了我們部分答案!

首先看出兵成本問題。

齊國和楚國距離秦國相對較遠,尤其是齊國和秦國並不接壤。如果秦國想要攻打齊國,勢必會勞師遠征,而勞師遠征是兵家的大忌。一方面勞師遠征的時間成本更大,攻打齊國所需要的時間可能是攻打韓魏兩國的好幾倍。勞師遠征所消耗的物質成本也更高,遠征意味著戰線更長,也意味著後勤補給線更長。到時候每運送一名士兵的物資,最終消耗的成本可能會成倍增加。遠征的風險成本可能會大大增加。戰線過長,遠離大後方遠征的話,給敵人留下的可趁之機就會更多。遠征失敗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失敗之後的損失可能會更大。

韓魏兩國就相當於秦國的後院,什麼想進就可以進,秦國攻打韓國和魏國這兩個接壤的國家,各方面的成本會低很多。即使戰爭不利也可以最大限度減少自己的損失。相比較於“遠攻”,“近攻”的成本大大降低,秦國可以達到“事半”的結果。其次近攻齊國的成果轉化率較低。

秦國和齊國不接壤。如果貿然進攻齊國,即使最終打敗齊國,最終秦國獲得的利益可能也會相對較少。所佔領的齊國的領土,大部分無法併入到秦國的領土之中。即使佔領的一部分領土可以併入到自己的領土之中,這塊土地也會是秦國的飛地,遠離秦國的本土。秦國飛地的防守壓力、管理壓力將會更大。當時沒有空軍,如果韓魏兩國不讓秦軍經過本土,這塊地方將會被徹底孤立。齊國想奪回這塊土地也更加方便。

秦國進攻韓魏兩國則不一樣,秦國每佔領一寸土地,都可以劃入到秦國的領土。這些土地和秦國接壤,韓魏兩國也不敢奪回,秦國可以放心消化既得利益。秦國可以達到“功倍”的結果。近代這樣例子也很多,俄羅斯搶佔的土地都是和自己接壤,結果這些土地大部分變成了俄羅斯的領土。英國搶佔的土地基本都遠離本土,結果這些殖民地紛紛獨立,英國能夠控制的也就是當年搶佔的和英格蘭接壤的蘇格蘭。第三“遠交近攻”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認為是“先弱後強”策略。

韓國和魏國兩國的國家實力相對較弱,而齊國和楚國國家實力相對較強。先蠶食實力較弱的國家,可以逐漸壯大自己的力量,然後拉大自己和齊國、楚國兩國的實力差距,壯大自己之後然後再進一步蠶食或吞併大國。如果秦國一上來就挑硬骨頭啃的話,有可能嚼碎了骨頭,也硌碎了門牙。秦國極有可能和當年的魏國一樣和大國交鋒中落敗,直接導致霸業崩盤。秦國和趙國在長平激戰中,取得了慘勝。如果秦國戰敗的話,秦國近百年的積累有可能毀於一旦。秦國欺負弱小的韓國和魏國的壓力則小很多。這兩個國家即使被秦國欺負也只會打碎了牙咽肚子裡。第四戰國紛爭的時代,所謂的國家同盟並不可靠。

如果國家同盟可靠的話,秦國將很難打出函谷關。戰國期間最為緊密的聯盟當屬三晉同盟,三晉一家聯盟內部尚且出現極大分歧,更不用說其他聯盟。韓國和魏國對秦國的仇恨遠遠大於齊楚兩國。韓魏兩國即使和秦國一起進攻齊楚,也是無奈之舉。這樣的聯盟非常不穩定,秦國也不敢將自己的後方交給這兩個國家。秦國和齊國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也沒有多少利益衝突,結交的可能性更大。實際情況也為“遠郊近攻”提供了可行性環境。

最後戰國期間有過不少遠攻無果或者失敗的先例。

齊愍王曾經遠征楚國,拓地千里,取得了非凡的成績。但是齊國並沒有因此獲利,所佔領的土地也隨即被楚國收回,白白消耗了齊國的國力。此後更是出現了五國聯合攻齊的壯舉,齊國險些被滅國。秦惠文王時期,秦軍曾經越過韓魏兩國進攻齊國。秦軍和齊軍在桑丘一帶相遇,秦軍是想進攻卻乏力,又擔心韓魏兩國在後方圖謀不軌,結果秦軍是進退兩難。齊國將軍匡章抓住戰機,趁機發動反擊,一舉擊敗了秦軍。秦軍被打敗之後,不得不和齊國連橫,秦國的實力也大大削弱。前車之鑑時刻為秦國君臣敲響著警鐘,範睢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之後,讓秦國曆代君主豁然開朗,此後一直遵循這一策略。

公元前230年,秦始皇發動了統一六國之戰。公元前239年,滅掉了韓國。公元前228年,秦國打殘了趙國。公元前226年,秦國打殘了燕國。公元前225年,秦國滅掉了魏國。公元前223年,秦國滅掉了楚國。公元前222年,秦國滅掉了趙國和燕國的尾巴。當時間來到公元前221年的時候,天下六國只剩下齊國一國。此時的齊國才如大夢初醒,一切已經為時已晚。我想秦始皇最引以為傲不是“近攻”,而是通過“遠交”讓齊國不管天下大事。


依稀說史


遠交近攻不是從秦始皇時代開始的,從秦孝公時期就開始了遠交近攻的國際“外交戰略”。提出 這一戰略的是秦國相國范雎。遠交近攻的成功有一個前提,就是這項策略必須建立在強大國力基礎上,如果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這項策略根本不會成功。也就是說遠交近攻只適合於強國,弱國不適用於此項策略,用藥不當死的更快。

遠交近攻相近一個詞是合縱連橫。六國要想破解遠交近攻只能合縱,而對於秦國而言只有連橫才能勝利。秦孝公到秦始皇曆時四十多年的長期而堅定地執行遠交近攻使得秦國在“國際戰略”取得了勝利。在秦孝公時期第一次實施遠交近攻策略是聯合齊國、楚國攻魏、與齊國建立穩固的“戰略同盟”關係是秦國的“外交原則”。秦國與齊國的遠交近攻政策做的時間最長最久,體現的最為明顯,以至於齊國成為秦國最後的消滅的國家。

至於說為什麼秦始皇不聯合韓魏先攻齊楚。首要在於韓魏最弱而與秦國距離最近,齊國相對比較遠,楚國雖然和秦國接壤,但楚國國力雄厚。秦國平定六國先打強國不現實,所謂雷公打豆腐——找軟的欺。由弱到強漸進式滅國是秦國軍事行動。再就是如果跨越韓魏進攻齊國不現實。一旦韓魏齊三國聯合東西夾擊後果可想而知。如此巨大的風險秦國是不會幹的。攻打齊國,必須向韓魏借道,韓魏大概也怕秦國來個假途滅虢之計,這個險韓魏也不敢冒。

這裡必須再次強調一遍,遠交近攻是一種謀國戰略手段,必須建立在強大的國力基礎之上,否則便寸步難行。在公元前270年,秦昭王預備興兵伐齊。范雎提出遠交近攻策略,反對秦昭王攻齊。他說:齊國實力強壯,離秦國又很遠,攻擊齊國,部隊要通過韓、魏兩國。軍隊派少了,難以制勝;多派軍隊,打勝了也無法佔有齊國土地。不如先攻擊鄰國韓、魏,逐步推進。為了避免齊國與韓、魏結盟,秦昭王派使者自動與齊國結盟。


那麼,遠交近攻為什麼成功?除了秦國自身強大的之外,還有就是秦國看清了各國的底牌。留2國大都是自掃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心態,只要自己不受侵害,打誰都行,這一想法在齊國的身上體現的最為明顯。畏懼秦國強大,還是少惹為妙。都行想犧牲別人保全自己,這和二戰時期英法的《慕尼黑協議》有異曲同工之妙。《過秦論》裡說的很好,滅六國者就是六國而非秦國。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遠交近攻”意思是聯絡距離遠的國家,進攻鄰近的國家。這是戰國時秦國採取的一種外交策略。這個策略是秦國之所以能統一六國的重要策略,它的提出並不是開始於秦始皇,早在秦昭襄王的時候范雎就提出了“遠交近攻”這一策略:

“夫穰侯越韓、魏而攻齊綱、壽,非計也。少出師則不足以傷齊,多出師則害於秦。臣意王之計,欲少出師而悉韓、魏之兵也,則不義矣。今見與國之不親也,越人之國而攻,可乎?其於計疏矣。且昔齊湣王南攻楚,破軍殺將,再闢地千里,而齊尺寸之地無得焉者,豈不欲得地哉,形勢不能有也。諸侯見齊之罷弊,君臣之不和也,興兵而伐齊,大破之。士辱兵頓,皆咎其王,曰:‘誰為此計者乎?’王曰:‘文子為之。’大臣作亂,文子出走。故齊所以大破者,以其伐楚而肥韓、魏也。此所謂借賊兵而齎盜糧者也。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釋此而遠攻,不亦繆乎!且昔者中山之國地方五百里,趙獨吞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害也。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其欲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楚彊則附趙,趙彊則附楚,楚、趙皆附,齊必懼矣。齊懼,必卑辭重幣以事秦。齊附而韓、魏因可虜也。”這是記載於《史記》中,范雎提出遠交近攻這一策略的理論依據。當然如果僅僅是因為這一個原因的話,秦昭襄王也不一定會聽,范雎提出遠交近攻後秦昭襄王之所以會聽取是因為秦國在之前的策略上出現了失誤,吃虧了。

“當是時,齊湣王彊,南敗楚相唐眛於重丘,西摧三晉於觀津,遂與三晉擊秦,助趙滅中山,破宋,廣地千餘裡。與秦昭王爭重為帝,已而復歸之。諸侯皆欲背秦而服於齊。湣王自矜,百姓弗堪。於是燕昭王問伐齊之事。樂毅對曰:“齊,霸國之餘業也,地大人眾,未易獨攻也。王必欲伐之,莫如與趙及楚、魏。”於是使樂毅約趙惠文王,別使連楚、魏,令趙嚪說秦以伐齊之利。諸侯害齊湣王之驕暴,皆爭合從與燕伐齊。樂毅還報,燕昭王悉起兵,使樂毅為上將軍,趙惠文王以相國印授樂毅。樂毅於是並護趙、楚、韓、魏、燕之兵以伐齊,破之濟西。諸侯兵罷歸,而燕軍樂毅獨追,至於臨淄。”這是《史記》中所記載的樂毅伐齊,當時秦國也參與了伐齊,但因為土地之間沒有接壤,所以秦國在這件事上沒有得到任何的好處,反而付出了兵力和財力。之所以“遠交近攻”的提出能很快得到秦昭襄王的認可跟這件事是無法分開的。

秦始皇作為最終統一六國的秦國國君,他只是很好的執行了這一策略。那他究竟是如何執行這一策略的呢?我們來簡單的看一下秦始皇滅六國的具體時間線。

十七年,內史騰攻韓,得韓王安,盡納其地,以其地為郡,命曰潁川。十九年,王翦、羌瘣盡定取趙地東陽,得趙王。二十二年,王賁攻魏,引河溝灌大梁,大梁城壞,其王請降,盡取其地。二十三年,秦王復召王翦,彊起之,使將擊荊。取陳以南至平輿,虜荊王。秦王遊至郢陳。荊將項燕立昌平君為荊王,反秦於淮南。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荊,破荊軍,昌平君死,項燕遂自殺。王翦遂定荊江南地;降越君,置會稽郡。五月,天下大酺。二十五年,大興兵,使王賁將,攻燕遼東,得燕王喜。還攻代,虜代王嘉。二十六年,齊王建與其相後勝發兵守其西界,不通秦。秦使將軍王賁從燕南攻齊,得齊王建。從秦始皇十七年滅韓開始,到二十六年滅齊,歷時八年,最終統一六國。

這是一張秦始皇滅六國的時間順序與地理分佈圖,我們可以從這張圖上很明顯的看到秦始皇是嚴格的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逐步統一的六國。

那麼除了上述的范雎所提出的“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這一個土地擴張的原因還有其他的原因麼?小編認為還有以下的幾個因素也是秦始皇之所以選擇遠交近攻的原因。

第一、從當時的軍事實力、領土面積上來看,齊、楚兩個國家都要在一定程度上強於韓魏趙三國,韓魏趙三國因為與秦國接壤的土地較多,所以在秦始皇繼位之前就被秦國佔領了很多的城池,因此消滅這三個國家相對來說會輕鬆很多,本著先易後難這麼一個原則來講,秦國選擇較為弱的國家下手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第二、這三個國家雖然當時已經國力疲弱,但如果秦國跨過這三個國家對齊、楚進行攻擊,甚至是滅國級別的戰役的話,他們都可以出兵對秦國本土造成威脅,這樣一來秦國就不得不面臨多線作戰,即便他們的能力不足以對秦國造成實質性打擊,但他們可以輕易的切斷糧草補給、堵截秦軍的退路。從這一點上看,秦國也應該選擇逐步的消滅這三個國家,採取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的策略。

第三、從經濟成本上來看,如果先消滅了這三個國家,可以在繼續攻打齊國、楚國的時候建立一條穩妥、可靠的糧草運輸線路,不僅如此還可以從這三個國家徵糧,來配合對齊楚的作戰。而不會總面臨勞師遠征的困惑。

秦始皇之所以選擇“遠交近攻”既是依照著秦昭襄王時候就已經確定了的國家政策,同時也符合他所處時代的國際形勢。

秦國以六代國君的勵精圖治,最終在秦始皇時代,秦國的鐵騎如風捲殘雲一般,在這個不世出的帝王領導之下,歷時8年,逐步消滅山東六國,隨著齊國這個山東六國最後一個國家於公元前221年的滅亡,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建立了。


再言春秋


小弟終究是小弟,未必靠得住

齊之遠,遠在三晉之外

其地方二千里,帶甲數十萬,粟如丘山……《戰國策.齊策一》

齊國是個人口大國、經濟強國,而且齊國並沒有與秦國直接接壤的土地。韓國跟魏國可就不一樣了,他們離秦國最近,而且魏國在經歷了馬陵之戰後一蹶不振。挑柿子得挑軟的捏,韓、魏是最優的目標。

就算秦國先滅掉了齊國又能怎樣?首先其他五國絕對不會坐視一個國家滅亡。其二,你出兵攻打齊國,一定越過韓、魏的領土。你派少了打不過,派多了秦國本土會有危險。

有一個叫樂毅的男人曾經到過齊國,他走後齊國整天葛優躺,啥也不摻和了。這時候,秦國仍然沒有選擇優先攻打齊國,因為你打下來你也守不住。不如像溫水煮青蛙一樣,齊國慢慢的放棄掙扎。

楚之大,一鍋燉不下

楚地西有黔中、巫郡,東有夏州、海陽,南有洞庭、蒼梧,北有汾、陘之塞。《戰國策.楚策一》

楚國鼎盛時期的疆域西到四川中部、貴州,東到大海,南抵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的分界線南嶺。秦國如果想一鍋把楚國煮了,不太現實。因此,秦國對楚國一直以來的政策是不斷蠶食。即便到了秦始皇時期,秦國已經滅掉三晉,把燕國驅逐到了遼東。秦始皇問他手下的將領們,滅出需要多少人馬。李信認為20萬足矣,老將王翦認為非60萬不可。嬴政贊同了李信的方案,李信進攻楚國前期一直勢如破竹,但項燕所率領的楚軍一直尾隨秦軍,在秦軍麻痺大意的時候,突然發起攻擊,秦軍大敗。

秦始皇沒辦法,再次請出老將王翦負責滅楚。王翦採取了很多麻痺對手的辦法,楚軍果然以為秦軍只是來駐防的。秦軍趁楚軍麻痺大意之時,突然發起攻擊,楚軍大敗,王翦長驅直入,滅掉楚國。

遠交近攻

遠交近攻是《三十六計》當中的一計,也是範睢向秦昭襄王提出的國策。他的核心就是優先打擊離秦國近的國家,韓魏自然是最優之選。


文史辯論談


題主的這個問題,範睢剛入秦見秦昭王時就提出了聯盟韓魏以控制趙楚齊的策略:

“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其欲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楚彊則附趙,趙彊則附楚,楚、趙皆附,齊必懼矣。齊懼,必卑辭重幣以事秦。齊附而韓、魏因可虜也。”

秦王你想要稱霸天下,就必須要親近作為中心之國的韓國和魏國,以威壓楚國和趙國;楚國和趙國臣服秦國,齊國就會害怕,也必然歸附秦國;齊國歸附了,韓國和魏國也必然歸附。

不要以為我們比古人聰明——其實有些我們想到的東西,古人早就想到了。

秦昭王繼續問:我也想聯盟魏國,但魏國善變,一點都不靠譜,怎麼辦?

範睢的答案很簡單——先禮後兵,打到服為止:

“王卑詞重幣以事之;不可,則割地而賂之;不可,因舉兵而伐之。”

秦始皇滅六國並不是用遠交近攻的謀略而是用尉繚的阻斷六國合縱策略

遠交近攻,是範睢針對魏冉越過韓國、魏國而攻打定陶一事而做出的改正。但遠交近攻並非範睢開始,秦國從秦武王時期就開始採取這個策略,只是沒有範睢說得如此直白而已。

魏國大梁人尉繚在秦王政親政後入秦,向秦王政提供阻擋六國合縱的策略:

“原大王毋愛財物,賂其豪臣,以亂其謀,不過亡三十萬金,則諸侯可盡。”

秦王政採納了尉繚的建議,讓李斯具體負責實施:

1、趙國的郭開:

“秦多與趙王寵臣郭開金,為反間,言李牧、司馬尚欲反。”

2、齊國的後勝:

“君王后死,後勝相齊,多受秦間金,多使賓客入秦,秦又多予金,客皆為反間,勸王去從朝秦,不脩攻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秦以故得滅五國。”

除了採納尉繚的阻斷合縱策略,秦始皇還採納李斯的建議——先滅韓:

“李斯因說秦王,請先取韓以恐他國”

每天原創,給你有價值的觀點!隨手關注,你的支持才是動力!

歷史哨聲


遠交近攻不是從秦始皇開始的,是從他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嬴稷就明確了。道理容易理解,近處的東西容易拿,遠的不易,在力量並不足夠時,聯合遠處拿近處。別說是冷兵器時代國與國的爭衡,就算放在現在,也不能說這種理論過時了。核心就是有的放矢,少做於國無益的無用功。明白了這一點,就可以理解秦始皇為什麼不聯合韓魏攻齊楚。齊楚雖是大國強國,離秦國遠與韓魏接壤,攻打這兩國,得到國土變成飛地,難以管轄,沒多大好處,倒有可能讓韓魏佔了便宜,喂大兩國。

這個道理,從魏國入秦的范雎就說得透徹了,其時秦宣太后干政,大權大握,朝堂又有昭襄王四位親人稱為四貴的操控,尤其是穰侯魏冉,是嬴稷上位的大功臣,又是孃舅,關係特殊,在朝野威望素著,當時,四貴各有封地在外,他們也為自己的利益著想,借重秦兵擴大自己的地盤。前271年,穰侯要攻打齊國奪取剛、壽兩城,藉以擴大自己在陶邑的封地。這一套在秦國行之以久,沒有人覺得不對,這時范雎就遊說秦王,勸他不要這麼做。

范雎說,秦、韓兩國的地形,犬牙交錯直刺入秦國的腹心,現在秦國勢大,他們不敢有異心,如果有一天,秦國疲弱,就會被他們所乘,所以,繞過近在身邊的三晉,去攻打遠處,是很愚蠢的做法。勸說秦王採取遠交近攻的國策對付六國,說奪取近處的土地,無論大小都是秦王所在,而奪取遠處的土地,只會有益於臣下,又難以守住。秦昭襄王也想重奪大權,不想再讓宣太后和四貴控制,就採納了這個建議,因勢利導,既制定了長遠國策,又順勢化解了權臣坐大威脅秦王的可能。為了防止齊國與韓、魏聯合,秦昭王派使者主動與齊國結盟,與趙國東北的鄰居燕國,也採取拉攏手段。其後四十餘年,秦始皇繼續堅持“遠交近攻”之策,終於一統天下。

秦王嬴政掌權後,任用尉繚和李斯等人,大行武事,對外重兵進攻,又以重金分化各國權貴,奮六世之餘烈,逐步蠶食與強攻並舉,先滅韓國,最後滅齊國,經過十年時間的攻伐,一統宇內,首稱皇帝。其時的疆域,東起遼東、西抵高原、南據嶺南、北達陰山。


南方鵬


其實在秦國統一六國之前的一系列戰爭中,既有過遠交近攻,又有過聯合韓魏先攻齊楚。


公元前286年,齊國吞併宋國,此時齊國的君主是齊湣王,他窮兵黷武,欲與秦國爭鋒。

他在位時期,接連打敗了秦國、楚國,差點吞併了燕國,徹底吞併了宋國,並割走了楚國東北部大片疆土。

此時齊國的勢力,已經達到巔峰狀態,它曾與秦國並尊為“東帝”、“西帝”,齊湣王還自稱天子,有橫掃六合之心。

其他國家感受到了齊國的威脅,在秦國的組織下,組成了一個反齊聯盟。

齊國吞併宋國的第二年,與其有血海深仇的燕國,派出大將樂毅率領燕、秦、韓、魏、趙5國聯軍進攻齊國。

齊國主力與聯軍交戰,很快就潰散了,樂毅遣回其他國家的軍隊,帶領燕軍四處佔地,除即墨、莒兩座城外,齊國全境被燕國佔領。

雖然到後來,齊國人趕走了燕軍,收復了全境,但這場戰爭對於齊國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

齊國在戰亂中被嚴重地削弱了,失去了抗衡秦國的力量,這也是六國迅速滅亡的原因之一。

我們可以看到,秦國雖然也參與進了聯軍打敗了齊國,但除了達到削弱削弱齊國的目的之外,秦國沒撈到別的好處,反而差點讓燕國成為了超級大國。若燕國吞併了齊國,勢必成為第二個能與秦國爭雄的大國,甚至可能會有超越秦國的國力。所以秦國若進攻不接壤的齊、燕,可能會產生養虎為患的危險。


秦國是一隻都在謀求削弱楚國的,因為楚國太龐大,它只能採取步步蠶食的做法,無法達到一舉吞併。

例如楚國有名的昏君楚懷王在位時期,就被秦國嚴重地削弱了,秦國從巴蜀、武關兩面出兵攻打楚國,佔領其西部大片領土,甚至打得楚國將都城東遷到陳。

到後期,秦國再想進攻楚國,就要從韓國、周國繞道,需要擔心韓國、魏國、周國三國切斷兵道,這種做法十分危險,所以秦國又盯上了三晉(韓趙魏)。


遠交近攻是李斯提出來的策略。

秦國的遠交,只能保證遠的國家不出兵干預秦國的侵略戰爭,不能保證遠的國家派兵幫助秦國。

因為秦國的虎狼之心天下皆知。

李斯提出了策略:用重金收買六國重臣,讓他們站在秦國那一邊,給他們自己的君主洗腦,保證他們奉行“不合縱攻秦”的構想。那些節行高的,不能被收買的,全都被刺客殺死。

秦國還採取恐嚇的辦法,阻止第三國干預秦國的侵略戰爭。

例如秦攻趙時,魏國派兵救趙,嬴政威脅魏王說:“趙國已無抵抗之力,你若敢救,我滅了趙後第一個滅你。”

魏王於是令軍隊作壁上觀,魏公子無忌偷魏王虎符,才讓魏軍參與進了救趙的戰爭中。

而秦國滅趙時,趙國幾乎是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滅亡的。

當時齊國已經徹底奉行了“順從秦國”的策略,楚國已無還手之力,燕國不敢惹怒秦國。


遠交近攻其實是最科學的吞併六國的方法,所以嬴政才採用。


清心論史


秦國之所以能夠統一六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數代人的努力才最終統一了天下。而其中秦國的執政方針由幾大思想所指導著,從商鞅變法開始,以法為準則,富國強兵,調動秦人的積極性;到張儀的連橫破合縱的外交政策,從外交的手段解決秦國外在的危機;再到范雎的遠交近攻,由近及遠逐步擴張版圖範圍;最後是李斯的離間六國君臣,從六國內部瓦解敵人。

今天要說的“遠交近攻”其實是從秦昭襄王時期由相國范雎所推行的一種擴張版圖計劃。而范雎最早推出這個計劃的時候其最大的目的或許僅僅是為了報仇。

在《史記》中有這樣的記載,“範睢者,魏人也,字叔。遊說諸侯,欲事魏王,家貧無以自資,乃先事魏中大夫須賈。 須賈為魏昭王使於齊,範睢從。留數月,未得報。齊襄王聞睢辯口,乃使人賜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辭謝不敢受。須賈知之,大怒,以為睢持魏國陰事告齊,故得此饋,令睢受其牛酒,還其金。既歸,心怒睢,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諸公子,曰魏齊。魏齊大怒,使舍人笞擊睢,折脅摺齒。睢詳死,即卷以簀,置廁中。賓客飲者醉,更溺睢,故僇辱以懲後,令無妄言者。睢從簀中謂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謝公。”守者乃請出棄簀中死人。魏齊醉,曰:“可矣。”範睢得出。後魏齊悔,復召求之。魏人鄭安平聞之,乃遂操範睢亡,伏匿,更名姓曰張祿。”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得出來范雎雖然是魏國人,但魏國的上層確實是對不住范雎的,而范雎這個人也是出了名的小心眼,有一個成語“睚眥必報”就是從范雎身上出來的。離開了魏國的范雎,來到了秦國,這個時候的秦國是最有利於六國人才所施展抱負的地方。到了秦國之後,他逐步受到了秦昭襄王的賞識,在這之後他做的第一件是就是報復。《史記》中記載的是“昭王曰:“吾欲親魏久矣,而魏多變之國也,寡人不能親。請問親魏柰何?”對曰:“王卑詞重幣以事之;不可,則割地而賂之;不可,因舉兵而伐之。”王曰:“寡人敬聞命矣。”乃拜範睢為客卿,謀兵事。卒聽範睢謀,使五大夫綰伐魏,拔懷。後二歲,拔邢丘。”這個是范雎第一次在對外政策上給秦昭襄王出注意,而這第一次就是把矛頭指向了曾經辜負過他,但也是他的“祖國”的魏國。在這個之後“範睢相秦二年,秦昭王之四十二年,東伐韓少曲、高平,拔之。”這是第二次對魏國出兵,而這一次的目的其實很簡單,只為了達成一個結果就是“魏齊聞信陵君之初難見之,怒而自剄。趙王聞之,卒取其頭予秦。”自己,范雎的私仇已經報了,而“遠交近攻”的計劃他既然已經推了出來,就不可能在把這個計劃終止了。當然了遠交近攻的計劃也的確是最適合秦國,甚至是適合任何一個國家擴張自己版圖的一種計劃。

介紹完了“遠交近攻”計劃的推出,和它背後所隱藏的個人恩怨,咱們把目光挪回今天的問題上,就是秦始皇時代的遠交近攻。

秦始皇繼位時,秦國已吞併了巴、蜀、漢中,西南越過宛城到達郢都,設置了南郡;北面收上郡以東,有河東、太原、上黨郡;東至滎陽。並且吞滅了二週,在其故地設置三川郡。

給大家放一張秦始皇滅六國的形式圖。從上面的年份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秦始皇第一個下手的是韓國。為什麼進攻韓國,第一個,韓國是當時六國中最弱的國家,而且韓國距離秦國最近,如果不打通韓國,不滅掉韓國,秦國想組織大戰略的遠征就會有所牽制,所以從地理方位和國力強弱來看,韓國都是秦國要滅掉的第一個國家,於是公元前230年韓國滅亡。接下來的事情,大家都可以清楚的從這張圖中看清楚各個國家的滅亡順序,咱們就不一一的詳細說明來。咱們就說為什麼要執行這種策略。

一、由近及遠的進攻,可以保證國土本身政治的穩定性,不用擔心距離近的國家在遠征的時候對國土本身進行突然襲擊,同時可以更好的控制已經攻取的領土。而且韓魏趙三國在秦始皇繼位之前就已經佔領了他們大量的領土,在管理方面比那些距離較遠的區域好管理,推行制度的時候也更順暢一些。而如果一上來就把目標定到與自己的國土無接壤的位置上,那攻打下來的地方歸屬給誰,歸屬於秦管理難度無疑會增加,那麼如果歸屬其他國家自己又一點好處沒有。

二、韓魏趙三國在秦國多年的進攻之下,軍事能力已經非常的薄弱,對這三個國家進攻受到的軍事阻力會比其他的國家要小。回憶一下秦國在對楚國發動戰爭的時候,所受到的阻力要比這三個國家的綜合都要打。用現在經常說到的難度係數一詞來講,就是攻取這三個國家的難度係數要小。

三、早早的攻取下這三個國家,對將來攻打其餘三個國家來說都會提供很大的便利。打仗就會用到糧草。拿下這三個國家,在未來的戰爭中不會受到阻礙,糧草運輸方面要更便捷,部隊調動的方面也更迅速,這是一種節約成本的方法。

四、這三個國家距離的秦國太近了,秦國多年的進攻幾乎把他們蠶食的已經是名存實亡了,給他們所造成的心裡壓力使得他們很多城池根本沒有發動進攻就主動的投降了秦國,造成了一種秦國想不打都對不起這些國家的態勢。

五、這三個國家在山東六國抵禦秦國的時候是最積極的,而其他的國家態度要消極很多。如果秦國打這三個國家其他國家或許會坐視不理,而跨過他們去打別打國家,這三個國家一定會搗亂。

所以說,無論是從軍事的難以程度,還是領土的穩固前景,或者是經濟使用成本來說,遠交近攻都是最佳的一種方案。


隨意言之


都別搶,我來答。

“遠交近攻”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地緣政治手段,十分符合秦國的發展戰略佈局,可以說是秦國破解合縱盟約中的重要一環。另外糾正一下,“遠交近攻”是秦昭襄王時代開始的戰略,不是秦始皇。

  • 什麼是地緣政治?

學術上對地緣政治的定義為:一個國家依據地理因素對於安全政策的統籌規劃。

所以地緣政治學最初的名字叫做地理政治學,簡單來說就是根據不同國家的地理位置以及政治環境制定相應的政治對策,因此衍生出如“海權論”、“空權論”以及“陸權論”這些不同的學說(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如今的西方國家是玩地緣政治的高手,你看他們在不同的地區實施不同的政治策略,以適應不同地理位置上的政治環境,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基於這一理論,所以我們可以把“遠交近攻”策略看做是秦國根據地理位置制定的政治策略。

  • 從地理上來看“遠交近攻”的必要性

秦國在地理位置上位於西垂之地,也就是今天的關中地區,這是遠離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原的。所以秦國的主要發展方向就是向東,但是在東面擋著三晉,秦國想要稱霸中原,就必須先把這三個國家征服,才能圖謀中原,進而征服齊楚燕三國。

秦穆公時代,晉國還沒有被瓦解。秦穆公是一位擁有雄心壯志的君王,他繼位以後就試圖稱霸中原。但是無奈中間擋著一個老牌強國晉國,為此秦國和晉國打了兩場仗,分別是崤之戰和彭衙之戰,結果秦軍被晉國擊敗,由此東進之路完全被晉國堵死。

迫不得已之下,秦穆公只好調整戰略發展方向,掉頭向西邊去攻打犬戎,為秦國開闢了大片的土地。值得一提的是在秦穆公時代發生的一件事,那就是《燭之武退秦師》,頗能說明春秋戰國時代地緣政治的繁盛。

晉文公邀請秦穆公一起去攻打鄭國,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鄭國和秦國是不接壤的,秦國幫助晉國攻打鄭國自己是沒有好處的,最終受益的必然只有晉國。因此當時鄭國的君主鄭文公就派燭之武出使秦國,去跟秦穆公談這其中的厲害。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燭之武退秦師》

什麼意思呢?這段話有一句可以說明問題,“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的實力呢?鄰國實力增強,就等於您的力量削弱了)”。通過結合地圖我們可以驗證燭之武的觀點,我們可以看到秦國在東面被晉國和周國、楚國阻絕,如果秦國幫助晉國滅亡了鄭國,秦國因為地理位置和鄭國不接壤,顯然無法派出軍隊駐守在鄭國,而且也不利於自己控制。

周國秦國暫時不敢去打,那是周天子在的地方,單挑楚國秦國暫時還辦不到。所以秦穆公最終同意了燭之武的建議,放棄和晉國一起攻打鄭國,所以這就是地緣政治,就是充分利用每個地區不同的地理位置以及政治環境,然後制定相應的且有利於自己的政策策略。

所以秦國不聯合三晉一起攻打齊楚,就和上面不攻打鄭國是一樣的道理,因為打下來對自己沒有好處,因為最大的受益者是三晉,他們可以藉機向東擴張自己的地盤,但是秦國卻不能,最終還是會被三晉擋在西邊,齊楚假如被擊敗了,三晉的實力必然會得到壯大。

這對秦國來說肯定是百害無一利。

  • 遠交近攻對秦國的好處分析

三家分晉以後,歷史進入戰國時代,曾經的老牌強國晉國在被瓜分,分裂成為三個國家韓趙魏。對於秦國來說,這是好事,也是壞事,好的地方表現在至少曾經強大的晉國不存在了,秦國面對的壓力相對要小了許多。壞處是一下子出現三個國家擋在自己的國境線上,而且這三個國家還經常聯合在一起,所以讓秦國頗為頭疼。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秦國東進的形勢是十分不樂觀的,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大概就是魯國所在的那一帶。秦國想要佔有中原,就必須得越過韓趙魏三個國家,那麼在范雎沒有向秦昭襄王提出“遠交近攻”戰略時,秦國面臨的是什麼形式呢?

那就是整個東方六國對自己施加的政治壓力,在合縱之約沒有瓦解的時候,秦國就是共同的敵人,大傢伙都團結起來對抗秦國。那麼在范雎向秦昭襄王獻上“遠交近攻”策略時,秦國是用什麼態度對待東方六國的呢?

簡單來說就是打亂拳,完全沒有章法,三晉他也打,齊楚他也打。到處給自己樹立敵人,我們可以從《資治通鑑》中記載的當時秦國攻打的對象來看秦國當時頗有一種有力無處使的困境。

秦庶長奐會韓、魏、齊兵伐楚,敗其師於重丘,殺其將唐昧;遂取重丘。秦尉錯伐魏襄城,秦敗魏師於解。韓公孫喜、魏人伐秦。秦攻趙,拔杜陽。秦王會楚王於宛,會趙王於中陽。秦蒙武擊齊,拔九城。

從這些零星的記載來看,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秦國陷入了和東方六國無盡的糾纏當中,一會兒去打這個國家,一會兒去當另一個國家,近處的三晉他打,遠在濱海的齊國他也打。譬如樂毅伐齊中,秦國就出兵幫助燕國,結果人家燕國佔領了齊國全境,秦國自己啥好處也沒有撈著。

雖然說這從戰略上遏止了齊國的崛起,但是足以看出當時秦國面臨的尷尬處境。因為他如果打三晉的話,三晉就會尋求其它諸侯的支持,如果他要攻打齊國或楚國,又得尋求其它諸侯的幫助,所以這是非常糾纏的。

結果秦國一直被擋在西邊,一邊進展都沒有。

所以當時范雎向秦昭襄王提出遠交近攻的策略時就一針見血的說:

大王之國,四塞以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帶涇、渭,右隴、蜀,左關、阪,奮擊百萬,戰車千乘,利則出攻,不利則入守,此王者之地也……今見與國之不親也,越人之國而攻,可乎?其於計疏矣。且昔齊湣王南攻楚,破軍殺將,再闢地千里,而齊尺寸之地無得焉者,豈不欲得地哉,形勢不能有也……此所謂借賊兵而齎盜糧者也。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釋此而遠攻,不亦繆乎!且昔者中山之國地方五百里,趙獨吞之,功成名立而利附焉,天下莫之能害也。今夫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王其欲霸,必親中國以為天下樞,以威楚、趙。楚彊則附趙,趙彊則附楚,楚、趙皆附,齊必懼矣。齊懼,必卑辭重幣以事秦。齊附而韓、魏因可虜——《史記·範睢蔡澤列傳》

通過分析范雎的策略,其實遠交近攻絕不僅僅只是如同字面意思那樣攻打近處,結交遠處,實際上遠交近攻的重點在於破壞東方六國的合縱之約,何以見得,上面談到“楚彊則附趙,趙彊則附楚”,意思楚國強大就親近趙國,趙國強大就親近楚國,以此孤立對方,從而達到破解對方可能結盟的趨勢。

另一方面針對齊國所要做的就是拉攏齊國,讓它臣服秦國,因為齊國位於三晉的大後方,如果齊國臣服了秦國,那麼三晉必然非常恐慌,通過這種破壞合縱之約的方式,從而使得秦國能夠騰出精力專心對付三晉,蠶食中原。

從大方向來看,遠交近攻是讓秦國把注意力專心放在擋在東面的三晉之上,對於楚國和齊國隔的相對較遠的國家採取籠絡離間的方式,防止它們和三晉聯盟。所以我們再去看《資治通鑑》的時候,就會發現後期秦國的進攻方向主要就是韓趙魏三國,范雎到來不久,秦國就發動了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可見這是秦國調整戰略進攻方向後的表現。

因此司馬遷在《史記》中發表議論說“自繆公以來,稍蠶食諸侯,竟成始皇”,可見“遠交近攻”才是符合秦國的發展利益,倘若秦國繼續執行之前的戰略,四處招風的話,最終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戰爭泥潭裡,無法打破僵局。

因為當時的政治環境就是東方六國採取合縱之約共同對抗秦國,所以秦國必須打破這個僵局,那麼它無疑就需要在樹立敵人的同時,也給自己拉攏頗有,以便瓦解這種政治環境,創造符合自己的政治利益。

親,如果對這篇回答滿意的話,點贊關注鼓勵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