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後修改的斗酒神僧,有沒有可能是虛竹?

回顧經典168


蟹腰。金庸在世紀新修版中引入了斗酒神僧這個人物,主要原因就是把《九陽神功》的作者變成中國人。

在最古老的連載版本中,《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都是達摩祖師所創,在三聯版中才把《九陰真經》的作者改為黃裳,《九陽真經》則一直到世紀新修版才改為斗酒神僧。

劇情大概是王重陽華山論劍得勝歸來,在嵩山腳下偶遇無名老僧,老僧與王重陽斗酒,勝了便要求借《九陰真經》一觀,誰知斗酒僧看了之後覺得《九陰真經》只重以柔克剛,缺乏陰陽調和之道,於是投身少林在《楞伽經》書縫中寫下了曠世武學《九陽真經》。

金庸這麼做的原因主要是把這兩門最頂級神功的創始人都變成中國人,不是說達摩祖師不好,達摩祖師畢竟是外族人,中原最頂級的武功《九陰》《九陽》不應該是外族人所創。不然就跟金庸一直標榜的中原正宗武功練至最高境界比番邦武功最高境界更高明相違背。

那麼斗酒神僧有沒有可能是虛竹呢?我認為很有可能,原因有四:

1、首先虛竹非常有可能一直活到《射鵰》世界。

別看虛竹生活的《天龍》世界離《射鵰》世界有差不多一百年的時間,但是虛竹修煉的是逍遙派神功,逍遙派的人個頂個的長壽,活個一百幾十年是一點問題都沒有的。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既能永葆青春,又能延長壽命,虛竹完全有可能活到《射鵰》時期。況且斗酒僧出現的時期在第一次華山論劍之後不久,王重陽剛剛得到《九陰真經》的時候,又提前了二十多年。所以從年齡上來說虛竹很有可能就是斗酒神僧。

2、其次以虛竹的武學造詣完全有能力創造出《九陽真經》這樣的神功。有的胖友可能會說逍遙派可不止虛竹一個傳人,還有一個段譽呢。沒錯段譽跟神仙姐姐學習北冥神功,也吸收了將近兩百年的功力。不過也僅此而已了,不如虛竹不但身兼無崖子、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三人正宗逍遙派功力,還跟隨天山童姥系統地學習過逍遙派的武功,還學會了靈鷲宮後山石壁上的高深武學。所以虛竹的武學修為比段譽要高很多,這是毋庸置疑的,虛竹想要創立一門武功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3、再次斗酒神僧是逍遙派傳人,酒量之高連王重陽都不是對手。王重陽是什麼人?王者宗師級別的人物,武功登峰造極,這樣的人喝起酒來簡直比喝水還要容易。虛竹明知故犯居然不比武功,硬要拿雞蛋碰石頭拿別人的強項生懟。是虛竹腦袋秀逗了嗎,當然不是,虛竹這樣做是因為他有必勝的把握。胖友們還記得段譽和喬峰第一次見面在酒樓喝酒的時候,段譽曾經作弊運轉北冥神功將酒水逼出了手指,差點把喬峰都比了下去。同樣作為逍遙派傳人,段譽會的虛竹一定也會,所以虛竹說不定也是運轉了這“化酒大法”勝了王重陽,才得以觀看《九陰真經》的。

4、最後由於虛竹出身少林,對少林派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感,所以才又投身少林寫下了《九陽真經》。虛竹在繼承逍遙派功力之前是一個又醜又笨的小和尚,就算當了逍遙派掌門後還經常以僧人的身份遊歷江湖,而且與王重陽斗酒之時又碰巧就在嵩山腳下,所以他在看了《九陰真經》有感之後順便投身少林在《楞伽經》書縫中寫下了《九陽真經》。此其一,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如果《九陽真經》不是出自少林寺的話,那麼之後覺遠大師,甚至張三丰的故事都要推到重寫,這個代價未免太大了,所以金庸只改動了《九陽真經》的作者,並沒有改動出處,還是少林寺《楞伽經》書縫之中。

綜上所述,由於《天龍八部》世界和《射鵰英雄傳》只隔了百年左右,裡面人物基本上都有聯繫,而且不論是從年齡、武功修為、還是酒量來看,斗酒神僧都很有可能就是虛竹哦!


流浪歌手黃老邪


在嶽老三看來,斗酒僧不可能是虛竹,而有可能是另外的一位宗師。

斗酒僧的出現是在新修版《倚天屠龍記》中,他是《九陽真經》的創作者。在三聯版中,《九陽真經》的創作者疑似為達摩,但是含糊不清,在新修版中,金庸乾脆設定為一個與王重陽斗酒的無名老僧。

對於斗酒僧的描述,只是提及他“為儒為道為僧”,很多人就硬是強加給虛竹頭上,畢竟虛竹剛開始是和尚,又加入道家逍遙派,也算是一個懂得儒學之人,所以就認定斗酒僧是虛竹,這樣的確有牽強附會之嫌!

斗酒僧本是少林寺的僧人,毋庸置疑,他肯定是半路出家,之前也曾接觸過道家學派,只是為何他會棄道從佛,不得而知,但是他肯定經過人生鉅變,思想發生劇烈的衝擊,這才選擇進入佛門,當然這也有可能是他對於武學有更深刻的理解,認為“天下武學出少林”,這才專門轉投少林,修煉少林武功。

斗酒僧是一位老僧,他的武學功底相當深厚,正是因為他對於武學有獨到的理解,這才藉助參閱王重陽的《九陰真經》之機,創作出別開生面的《九陽真經》,這門經書主要強調內功修煉的法門,像後世的覺遠大師和張無忌,將《九陽真經》修煉成功,功力之強當世少見。

雖然對於斗酒僧的描述不多,但是完全可以看出這個老僧是一個極具武學天賦之人,只是他不願在江湖上拋頭露面,這才與王重陽不識,不然王重陽第一次華山論劍肯定會邀請他參加。

當然,這位老僧也不一直在少林寺清修,他也會低調遊覽名山,正是在嵩山上遇到王重陽,這才有機會參閱《九陰真經》。



斗酒僧之所以不是虛竹可以從三個方面看出:

第一,虛竹的武學天賦一般。

論際遇,虛竹堪稱開掛,可是他的武學天賦真的一般,遠不及喬峰。若非他無意解開珍瓏棋局,得到無崖子七十年的功力,後來又得到頂級高手天山童姥的親手栽培,武功才突飛猛進。虛竹正是有了強大功力作為基礎,這才水到渠成修煉逍遙派高深武學,進展極快,若是沒有三老二百年的功力作為基礎,而是腳踏實地一步步修煉,可以說虛竹一輩子也無法達到天山童姥的高度。由此可見,虛竹個人的領悟能力只能說一般,想看了一部秘籍就立馬創作出一部新的秘籍,這對於虛竹而言是相當困難的,即便是他後來武功絕頂,他的悟性有所增強,但是要想達到這種自我創新的境界,那也是相當困難。

第二,虛竹不屑於《九陰真經》。

相比靈鷲宮的各種高深絕學,一部《九陰真經》真的算不了天下最強秘籍。靈鷲宮石壁上絕學甚為豐富,無論是“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甚至“凌虛御風”,隨便抽出一門都是不弱於《九陰真經》,藉助靈鷲宮這些武功,虛竹修修改改也有可能創出一門絕技,完全沒有必要對《九陰真經》打主意。

斗酒僧對《九陰真經》都極為推崇,可見他並不是一個見識諸多高深秘籍之人,他對於武學秘籍的見識可能是不多的,但是他的悟性卻是很強的,這一點都完全與虛竹不符。

第三,虛竹沒有斗酒僧這般心計。

可以說,斗酒僧遇到王重陽然後得以參閱九陰完全都是有預謀的,而非巧合。如果真的是巧合,那就有幾點說不通:首先,他並不知道王重陽來嵩山,卻能夠“恰好”遇到;其次,他並不認識王重陽,不知他的來路,為何會打賭;最後,他的賭注怎麼會是王重陽新得的《九陰真經》。

這一切都說明斗酒僧完全是有備而來,他絕對知道此人是王重陽,可能王重陽來到嵩山,並與之打賭都是他有意安排,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套出《九陰真經》。可見,斗酒僧心計之深,而虛竹只是一個單純之人,可能在結婚後受到銀川公主的影響,頭腦更加靈光一些,但是他決計沒有這般心計。

從這些方面足以看出,虛竹絕對不可能是斗酒僧。



那麼斗酒僧可能是誰呢?嶽老三大膽開個腦洞,此人有可能就是黃裳本尊。

首先,黃裳本是文官,後來在編纂《萬壽道藏》時閱盡道家著作,領悟到武學真諦,隨後自學成才成為一代高手,這期間與明教為敵,一家老小全部被明教給殺了,他隱居四十年以後自創一部絕世秘籍《九陰真經》。

可以說,黃裳這段經歷算是非比尋常的,他也算是為儒為道,只是在《九陰真經》創作出來以後,他就消失了,這種消失有可能是自盡身亡,也有可能是出家為僧,畢竟此時的黃裳沒有任何的慾念,早已看透人世。如果說黃裳來到少林出家為僧,他也極有可能是隱姓埋名的高僧。

另外,《九陰真經》流入世上以後,引發江湖紛爭,這也不是黃裳所能預料的,但是他既然入了佛門也只相信善惡在於人心,《九陰真經》引發紛爭可能是惡,但也有可能成就一代大俠,這就是善。黃裳全身心在佛門,只想著參悟佛法,放下以往的仇恨戾氣。

再者,當得知王重陽華山論劍奪魁獨得《九陰真經》以後,他想再看這部讓世人都趨之若鶩的秘籍。就特意邀請王重陽來嵩山,二人共同探討道家武學,隨後就故意與王重陽斗酒,贏得參閱《九陰真經》的機會。

再看自己曾經的著作,別有一番滋味,可是他此時已經投身佛門,再次翻閱自己作品,卻發現有諸多不足,當然武功招式都沒有太大的問題,而內功心法卻顯得過於推崇‘老子之學’,只重以柔克剛,以陰勝陽,畢竟當時還沒有領悟到陰陽互濟之妙。在看完《九陰真經》以後,黃裳把經書交給王重陽,此時他內心又有一個新的想法,就是重新修正《九陰真經》的內功心法,根據此時對於佛門武學的領悟再加以完善,於是他就思考數日,將佛門內功心法與《九陰真經》內功心法相完善,在四部《楞伽經》中寫下一部《九陽真經》,隨後他將經書存放在藏經閣,只待有緣人。

黃裳算得上一代奇才,他與獨孤求敗一個時代,同為頂級高手卻從未相遇,可以說他比虛竹更有宗師風範,說斗酒僧是虛竹的確有太多牽強附會,反而是黃裳倒還有一定的可能性。可以說,黃裳算得上一代奇才,他比虛竹更有宗師風範,說斗酒僧是虛竹的確有太多牽強附會,反而是黃裳倒還有一定的可能性。




忠肝義膽嶽老三


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世紀之交,金庸先生最後一次修訂自己的小說。在這一版的《倚天屠龍記》中,金庸給《九陽真經》找了一個作者,他就是一位神秘的僧人。

此人在華山論劍後遇到了王重陽,斗酒勝了王重陽,得借《九陰真經》一觀,因此此人被稱為“斗酒神僧”。斗酒僧看了《九陰真經》後,認為經上武學固然高深莫測,但是一味宣揚“柔弱勝剛強”的老子之學。於是斗酒僧在梵文《楞伽經》的行縫中,寫下了陰陽相濟的武學秘要,命名為《九陽真經》。

那麼斗酒僧是不是《天龍八部》中的虛竹呢?居士我認為從兩方面看,不可能是虛竹。

第一是虛竹的年紀。

《射鵰英雄傳》故事的開篇,也就是郭靖出生前一年,是宋寧宗趙括登基第五年——公元1199年。

公元1200年,郭靖出生。他18歲時闖蕩江湖,20歲時參加第二次華山論劍。所以第二次華山論劍發生於公元1220年。

華山論劍25年一次,可以算出第一次華山論劍發生於公元1195年,所以斗酒一事發生於1195-1196年(1196年王重陽逝世)。

《天龍八部》的結尾,宋哲宗親政,是公元1093年。而《天龍八部》中虛竹出場時是二十五六歲:

這僧人二十五六歲年紀,濃眉大眼,一個大大的鼻子扁平下塌,容貌頗為醜陋,僧袍上打了許多補釘,卻甚是乾淨。(《天龍八部》三聯版第二十九章)

也就是說,虛竹最遲也生於公元1067年,到斗酒僧寫《九陽真經》時,虛竹如果還活著,已經一百三十多歲了。估計這時候虛竹早已化為了白骨。

第二是斗酒僧的經歷。

新修版《倚天屠龍記》中斗酒僧的經歷是這樣的:

他不說自己姓名出身,只說一生為儒為道為僧,無所適從。(《倚天屠龍記》新修版第十六章)

也就是說斗酒僧先是儒生,後做道士,最後出家為僧。

而虛竹自幼出家,之後還俗做了靈鷲宮主,雖然有個道號“虛竹子”,但並非道士。而且虛竹也沒做過儒生,和斗酒僧的經歷不符。

一切有為法,如夢亦如露。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夢露居士,為你解讀金庸武俠。


夢露居士


《九陽真經》是續《九陰真經》後最神奇的武功之一。一部《九陰真經》引起了武林的紛爭,從而演變出華山論劍,五絕中的諸多高手都受到了《九陰真經》的影響。而《九陽真經》神奇之處不遜色於《九陰真經》,練成之後,天下武功附拾皆可用,因為這本秘籍造就了武當和峨眉兩大門派。

《九陰真經》是出自北宋時期的黃裳,大內文官,因為大道藏,無師自通,內外兼修成為武林高手。黃裳出生於1044年,蕭峰自盡之時,黃裳五十歲,在福州當官。67歲刻書時才成就武學,76歲帶兵打明教,因為殺死多名明教重要成員,被圍攻,黃裳逃離後家裡的妻兒老小被殺。黃裳躲在深山之中參透敵人的武學想要復仇,但是當他出來的時候,只找到一個敵人,當年十六七歲的小姑娘,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婆婆,原來已經過了四十多年。於是他釋然了,想到自己也沒幾年好活了,就留下了《九陰真經》給世人,大概活了一百二十多歲(大概在1164年後幾年)。

《九陽真經》則是出自南宋時期的斗酒僧,王重陽在奪得《九陰真經》後,某日在嵩山之上與人斗酒輸了,於是將《九陰真經》給這位斗酒僧一閱。斗酒僧看完後感覺這本秘籍太過偏頗了,陰氣過重,不如陰陽並濟能夠達到更高境界。於是在少林寺閉關寫出了《九陽真經》夾在了四卷《楞枷經》的行縫中。

大致在1069年,虛竹出生,第一次華山論劍大概是在1200年,也就是說虛竹130歲左右。從理論上去說的話,虛竹活個130歲左右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這個斗酒僧會是虛竹嗎?我們從細節去看的話,斗酒僧“自己一生為儒為道為僧,無所適從。”虛竹可以說原來是僧,後來逍遙派算是道士,但是這個時間順序不對,斗酒僧是先為道後為僧的。而且虛竹是一心向佛的,並不會無所適從,還有就是虛竹為僧為道,但是從未做過儒,因為從小就出家了,所以從條件來看是不符合的。

還有不少人認為斗酒僧是黃裳,因為他曾經為儒(讀書人)後為道(讀道藏),最後雖然沒說為僧,但是可能寫完《九陰真經》後就出家了。所以他才能在看了幾眼《九陰真經》後就說這個有缺陷,從而再寫出《九陽真經》。但是這個說法也有不少的漏洞。到一論之後,黃裳都一百五十多了,比預料的還多活了三十多年?而且黃裳雖然讀道藏,但是那是為了完成皇帝的命令,並沒有為道,他都自認為是官府中人而不是武林中人,所以說他為道的說法也不太對。最後就是《九陰真經》在梵文總綱當中提到了陰極陽生,陰陽並濟的境界,只不過斗酒僧沒有看到梵文總綱才認為《九陰真經》太過偏向黃老。如果他是黃裳,怎麼會不知道梵文總綱的存在呢?所以個人認為也不是黃裳。

那麼斗酒僧是何方神聖呢?個人感覺這個答案還得從王重陽的身上去找。在華山論劍後的某一天,王重陽莫名其妙跑到嵩山去了,還隨身著《九陰真經》,還和別人鬥起了酒。在少林寺,一個寺廟,居然還有那麼多的存酒,給他們這兩個內力深厚的人鬥。而且更巧的是他們兩個人的經歷還差不多,王重陽先是為儒,後是為道。而斗酒僧也是先為儒,後為道,然後再為僧的。

所以個人感覺這個斗酒僧或許曾經是王重陽志同道合抗金讀書人或者熟識的人。後面兩個人也有一些聯繫,而王重陽是特地上嵩山之上去找這位老友喝酒,並把《九陰真經》借閱給他的。至於斗酒之說,是真的也好,是玩笑話也好,關係不大,畢竟兩個老朋友見面:來喝酒吧,喝贏了,我這邊有一個好東西要給你看看哦。也是蠻正常的吧。當然了,這個也只是個人觀點,畢竟書中沒有任何文字可以佐證這個結果。


悠然布衣




我認為,虛竹是最符合斗酒神僧這個設定的。

斗酒神僧和王重陽斗酒勝利後得到觀看九陰真經的機會,並且因此創出九陽真經這門功法。

那麼,當時的江湖上,誰能有這份能耐能夠創立一門不弱於九陰真經的武功?

射鵰和天龍之間的空白期,出現過兩個有這份能耐的人。

黃裳和獨孤求敗。

九陰真經是黃裳平生所學的概括,況且王重陽與之年齡相差太大,兩人之間不可能有交集,而且集畢生所學才寫出的九陰真經的原作者,有豈能輕易的就否定自己?

所以,黃裳是完全沒有可能的。



獨孤求敗當然有這份能耐,但也不可能是他。

劍魔雖然當世無敵,但行走江湖憑藉的是在劍法上的成就,畢生最大的成就也是在劍道上,除了劍,不追求其他。

楊過後來在機緣巧合之下進入獨孤求敗的劍冢,得到其武功傳承,包括後世風清揚和令狐沖都可以算作劍魔的傳人,明顯武功路數不拘泥於招式,靈動飄逸,無招勝有招。

所以,獨孤求敗也不能是斗酒僧。



為什麼說虛竹是斗酒神僧的可能性最大呢?

一,喬峰在身亡之前曾經找到虛竹替他傳授丐幫後人降龍十八掌,所以即使虛竹隱居靈鷲宮,但是會了達成大哥喬峰的遺願,一定會時不時的在江湖上走動,傳功這件事可不是短時間能一蹴而就的。

二,虛竹是名義上的逍遙派的掌門人,但是最後逍遙派幾乎銷聲匿跡,不管怎麼說,逍遙派是斷送在他手上,於情於理他都不至於讓逍遙派的武功在他這一代斷了傳承,一定會留下一點武學。

三,虛竹自身的逍遙派是走的陰柔的路子,但是替喬峰傳功也間接的掌握了降龍十八掌,陰陽結合。



依照虛竹後期的武功成就,也才可以只看一遍九陰真經就能創出九陽真經這樣的功法。

加上虛竹雖然被逐出少林,但是始終以僧人自居,所以從形象還是武功境界上,都最有可能是斗酒神僧。


浪子與俠客


虛竹是不可能的,年齡對不上,不過有可能是虛竹的兒子!

天龍結束時為北宋哲宗元佑九年,約1094年,此時虛竹已經有二十八九歲了,而射鵰開始時為南宋寧宗慶元五年,為1199年中間相隔近百年,虛竹此時已130多歲了!或許虛竹武功造化非凡能夠活那麼長,但書中斗酒僧的兩次介紹否定了這個可能性!


斗酒僧出家前是道士,精通道藏,而且還是一個讀書人。虛竹本就是一個和尚,入了逍遙派做個道士還可能,可是說他是讀書人,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撰寫《九陽真經》的這位高僧在皈依佛法之前乃是道士,精通道藏,所撰武經剛柔並重,陰陽互濟,隨機而施,後發制人,與少林派傳統武學的著重陽剛頗不相同,與純粹道家的《九陰真經》之著重陰柔亦復有異。《倚天屠龍記 第二章》
張無忌將四卷經書從頭至尾翻閱一遍,揭過最後一頁,見到真經作者自述寫真經的經過。他不說自己姓名出身,只說一生為儒為道為僧,無所適從。《倚天屠龍記 第十六章》

那這斗酒僧究竟是何方神聖呢?浮萍認為,八成是虛竹的兒子!


斗酒僧說,為儒為道為僧,無不適從,可見學識淵博,而逍遙派弟子本就無所不學,無所不包,這三重身份可以輕易的駕馭!《九陽神經》明顯出自於道家一脈,卻又與《九陰真經》不同,反而與逍遙派的武功有頗多相似之處!九陽神功極具包容性,可以運使天下武學,這和逍遙派的小無相功有很多相通之處。九陽神功陰陽並濟,卻偏陽剛,和天山六陽掌可剛可柔的勁力也比較相似。

所以,浮萍認為,《九陽真經》其實就是逍遙派武學的部分延續,而斗酒僧就是逍遙派最後的傳人——虛竹的兒子!

我是隨波逐流卻又獨具風格的浮萍,為您解讀金庸小說背後的故事!不對請直言,期待你的關注!


浮萍談文史


我認完全有可能斗酒僧就是虛竹。

首先,虛竹從小就在少林長大,從內心而言,並不想離開少林出任逍遙派掌門,所以內心對少林有些許愧疚感,但是有不能直接將逍遙派的武學直接送給少林,所以用自己創的九陽還少林對自己的養育之恩。

再者,虛竹生性淳樸善良,而九陰真經則是黃裳家破人亡之後寫的,所以陰狠,所以寫出剛柔並濟的九陽真經,裡面的:“他強由他強”理念甚至也符合虛竹的一貫處世哲學。

最後就是逍遙派武學可以說是包羅萬象,為虛竹創立九陽提供了強大的理論基礎。

還要補充一點就是逍遙派武學屬於道家一脈,看天龍里面的就應該明白逍遙派的武學延年益壽效果很好(無崖子被丁春秋偷襲致殘還撐了二十年,巫行雲和李秋水如果不是為情作死,也是高壽之人),所以虛竹能活到王重陽時代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