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賈寶玉初見林黛玉,摔玉是什麼心態,作者這麼寫有什麼意義?

黑白文章澤淵詩


寶玉覺得林妹妹這樣神仙一樣的人物都沒有玉,由此可見這玉也沒什麼了不起的,於是寶玉就把玉給摔了。

寶玉對黛玉有好感

寶玉和黛玉初次見面兩人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似乎以前見過。寶玉見了黛玉就問她,有沒有玉。黛玉客氣的說,那玉是稀罕物,豈是人人都有的?寶玉並未察覺黛玉在誇他,他反而生氣。(不是生黛玉的氣)他說了這麼兩段話:

寶玉聽了,登時發作起痴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罵道:“什麼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寶玉滿面淚痕泣道:“家裡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如今來了這麼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



在寶玉看來,林妹妹是配得上一個“玉”的,可她沒有,那就是說這個玉不是什麼好東西,既然不是好東西,那砸了它也是可以的。他和黛玉一見如故,對黛玉好感倍增。他有塊通靈寶玉,既然叫“通靈”,那它應該能和黛玉身上的玉“通靈”呀!可惜黛玉沒有玉,於是寶玉就很生氣,他覺得是這塊玉使得他和林妹妹不那麼有緣了。



寶玉摔玉的情節看起來似乎很奇怪,那曹雪芹為什麼這麼寫呢?

1.暗示寶玉和黛玉的愛情

我們看到寶玉和黛玉見面時內心的想法,就知道這兩人一定會戀愛的,《紅樓夢》後面的情節也證實了我們的猜想。從第三回裡,我們猜到了寶玉和黛玉會談戀愛,細心的讀者一定會產生新的疑問,那就是寶玉和黛玉最終能走到一起嗎?“寶玉摔玉”這一情節剛好給了我們答案。

寶玉和黛玉內心都有見過對方的感覺,這就在告訴我們寶玉和黛玉有緣分、情投意合、心意相通,可他們任然走不到一起。他們的感情敗給了現實,現實就是寶玉有“玉”,而黛玉卻沒有。事實也確實如此,寶玉沒有娶黛玉,而娶了寶釵。



第三回跟九十七回《黛玉焚稿斷痴情》有相同的地方。寶玉為什麼摔玉?那是因為,他覺得黛玉既然沒有,那就是說這“玉”不是什麼好東西。可黛玉卻沒有懂寶玉的心思,她覺得是自己惹得寶玉發狂摔玉。第三回裡,黛玉誤解了寶玉,黛玉去世時也誤解了寶玉,這究竟是巧合還是高鶚猜到了曹雪芹的意圖呢?儘管有人說高鶚續作的《紅樓夢》不好,可沒人說《黛玉焚稿斷痴情》這一節寫得不好。

2.暗合寶玉對女性的評判

寶玉有句經典名言:“女兒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見了女兒,我便覺得清爽;見了男子,便覺濁臭逼人”。有人估計要問了,這跟“寶玉摔玉”有什麼關係呢?

寶玉說:“家裡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如今來了這麼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寶玉為什麼不說家裡兄弟都沒有呢?寶玉的話我們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呢?你們說玉是個好東西,它還“通靈”,可家裡姐妹沒有,連神仙似的林妹妹也沒有,那它怎麼能算好東西呢?這“玉”,它配得上姐妹們嗎?



3.表現寶玉的性格

《紅樓夢》第二回是這麼說寶玉的:

其暴虐浮躁,頑劣憨痴,種種異常。

寶玉一聽黛玉說她沒有玉,他立即就發起狂病來,這是寶玉的“暴虐浮躁”;賈母騙寶玉說黛玉也有,只是她母親死了帶走了而已,寶玉一聽就信了,這是寶玉的“憨”。在我們看來,寶玉摔玉實在是“異常”。



《紅樓夢》真是常讀常新,我每次讀都能讀出新的感覺出來。另外,我也總結了一個道理,讀《紅樓夢》一定要細心加動腦,否則便是白讀。曹雪芹筆下那些越是奇怪的情節越是需要我們好好思考,等你想明白了,那便是一大收穫。


睡前讀書


(一)玉佩等玉飾品,是世俗裡尊貴的象徵

在紅樓裡,玉首先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寶玉含玉而誕,由此被堅信“有來歷”;和尚說寶釵的金,須用玉來配。金是富,玉是貴,金玉是門當戶對的,是被世俗欽羨的良緣,用現代話說,那叫強強聯合!

黛玉前世是草。今生又是薄命人——“上無爹孃教導,下無兄弟姊妹扶持”。這樣的命運,在世俗眼裡,是跟玉沾不上邊兒的。

所以一見面,黛玉便說了:“想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意思就是一種“不配”,世俗眼光裡的玉,黛玉坦言自己不配有!

寶玉登時痴了,第一反應便是狠命摔玉。

這其實就是曹公在借寶玉直抒胸臆:心中以情為本,蔑視階級富貴!畢竟,此書的意旨,乃是大紙談情!

這一思想,在初遇秦鍾時,表達的最為直白。

“可恨我為什麼生在這候門公府之家,若也生在寒儒薄宦之家,早得與他交結”!他與秦鍾之間,差在門第。所以他恨自己門第富貴!

寶黛初會摔玉,亦同此理。

此時兩人都年幼。孩童的心思是澄淨透明的。愛極了這個“神仙妹妹”,便要求自己有的好東西,她也有。黛玉自言不配有玉,他便恨極了那玉,摔了了事!

那玉,是世俗眼裡尊貴的代表!摔玉,便是對世俗階級的厭棄吧!

(二)摔玉,是寶玉對愛情本能的選擇

寶黛初相會,寶玉便因為黛玉無玉,狠命摔了去,此時,還可以認為年齡尚小。

但是十幾歲以後,又因為黛玉一句氣話,再次摔玉,不僅摔,還狠命去砸,打定了主意要砸爛了了事。這,便是對愛情的選擇和心志了!

背景便是“金玉良緣”的傳播。本來寶黛兩小無猜,凡事略無參商!卻因為來了個金鎖,引出多少煩惱眼淚愁緒來。

偏是那個年代,多少事心裡明白,卻是一句也不能說出口來!

日日沉心,黛玉便在賭氣時,不自覺的說出“哪裡像人家,有什麼配得上呢?”

黛玉真認為自己配不上嗎?非也,黛玉這姑娘,不是那妄自菲薄的!但面對富貴逼人的金鎖,患得患失、自卑敏感,卻也是愛情的常態!恰是這狀態,讓寶玉心疼又無力——“你就是因為不放心……”。

寶玉心裡明白,根源就在這塊玉上。一塊頑石,卻因為有了玉的幻象,生生令自己,與心上人隔開了一道塹溝。

只怕平日裡,寶玉早恨了這玉。這次又聽黛玉說了“不配”,心疼惱怒無力之下,唯有借摔玉砸玉來表明心跡:不是說“金配玉”麼,我砸了它,你總該懂了吧!

(三)品格之玉

這玉佩,在曹公筆下是假玉。那“罕物”在世俗眼裡是尊貴。但在書裡,卻被設定為幻像。

它的本質,是無才補天的頑石一塊!但是,世人不知,只當寶物護著,多諷刺啊!

書裡,也寫了真玉。真正的無價美玉,是品格。卻都被隱在了名字裡:黛玉,妙玉,紅玉……這些真“玉”,世人卻都是不識的——“得了玉的益兒似的,你也玉,我也玉……”

假作真時真亦假啊!

無怪乎作者泣血哀歌: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悠然廬


我認為賈寶玉摔玉在文中當時以賈寶玉的心情來看,確實有發洩的成分,認為自己是與別人不同,因此而生氣,但是我個人的理解來看,曹雪芹在描寫這一段是不僅僅是想表達賈寶玉當時的心情,也是為後文中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緣段及林黛玉的早逝做了鋪墊,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賈寶玉最後的命運。

在《紅樓夢》第一回中就說明了林黛玉和賈寶玉二人之間勢必會有一段情感糾葛,林黛玉原本是天上的絳珠仙草修煉而成,而賈寶玉的前身是天上的神瑛侍者,在神瑛侍者的灌溉下,絳珠仙草得以修煉成仙,為償還神瑛侍者灌溉之恩,絳珠仙子願下凡將一世的眼淚償還於神瑛侍者。因此,二人的結局在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也就跟文中賈寶玉摔玉的行為相呼應,玉落而碎。林黛玉流盡一生眼淚,在寶玉大婚之夜,淚盡而亡,魂歸蓬萊,寶玉,黛玉之間緣斷。

而第二重,則是賈寶玉最後的命運,賈寶玉在賈府從小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但賈寶玉不愛讀書,只喜歡與姊妹一道玩耍,但到了後期,盛極一時的賈府敗落,賈府被抄,眼見著王熙鳳慘死,賈寶玉瘋癲後出家,從此世間再無賈寶玉。

因此我個人覺得,賈寶玉的玉不僅僅是一個實物,更像是一切事物的起源,而在賈寶玉摔玉的那一刻,實玉雖未摔碎,但命運的玉石已在那一刻逐漸開始有了裂縫,知道最後徹底消亡。


一屜湯包


個人覺得,在《紅樓夢》中描寫的賈寶玉摔玉行為,只是一個富貴窩裡長大的熊孩子真性情的表現。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這本書……賈寶玉初見林黛玉時,兩個人都還只是幾歲的孩子。

賈寶玉直到賈府被抄家止,貫徹始終的,都是一個被寵壞了、不知天高地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富貴閒人”、“無事忙”-曹雪芹是想通過賈寶玉這個男主角的視角,帶領讀者看著一個家族、一個人的命運,怎樣的從盛到衰:從花紅柳綠、鮮花著錦的頂峰急轉直下、直接把一個美麗的世界摔爛、直到白茫茫一片真乾淨的狀態。因此在寶黛初見時,寶玉心態很正常-賈府還正在富貴的巔峰徘徊:賈二少爺還是那個視錢財為糞土、以為世界上所有人、所有家庭都應該跟他所處的環境一樣的熊孩子:連他自己這樣的“廢物”都有寶玉,那麼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就只能、也應該配有比他的寶玉更好的寶貝……

在《紅樓夢》一書中,我們作為讀者,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女主角林黛玉的成長軌跡……越長越大,越明白自己寄人籬下的身不由己的無奈和尷尬。於是在“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風刀霜劍嚴霜逼”之中走出來的林黛玉代替了那個年少輕狂的林妹妹。但賈二少爺並不知道他自己的明天已經不是自己的明天了。他還是有著不輕的少爺病、而且病得不輕……依然任性妄為、依然不管不顧。

因為林黛玉沒有跟他一樣的寶玉就賭氣-想摔玉時就摔玉、想博晴雯一笑就不惜撕爛那一把把珍貴的扇子,絲毫沒有考慮自己行為帶來的後果……賈寶玉摔玉之前,周圍都是一片迎接林黛玉這個遠來貴客的祥和、歡樂氣氛;他一摔玉後,所有人都去呵護、善後,都忘記了那個無辜躺槍的林妹妹的尷尬。他不知道他一時任性討好的晴雯,會因為被其它人妒忌而受到中傷,最後病中被趕出大觀園,悲慘的死去。

賈寶玉一直活在他自己的夢中,如果可以選擇,他當然寧可活在這樣的夢中,永遠不要醒來。在書中賈妃省親的環節中,林黛玉代賈寶玉所作《杏簾在望》其中兩句:“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就非常形象的說明賈寶玉這樣的“真性情”。





聖鬥士曉楓


1、賈寶玉摔玉的原因: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就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冥冥中說自己曾見過這個林妹妹。然後走近林黛玉挨著她坐下來聊天,具體聊些上學讀書識字的事情。

之後問到林黛玉出生的時候是否有玉。當時林黛玉出到賈府,人生地不熟,和賈寶玉也不曾相熟,為了以後相處的容易,便暗自揣測是因為賈寶玉有玉,所以問她有沒有。

之後回答賈寶玉:“我沒有那個,想來不是一件俗物,哪能每個人都有?”。賈寶玉聽後頓時癲狂起來,摘下了玉,狠命的摔了出去。口中怒罵道:“什麼了不起的物件,也不擇人而棲,還說什麼通靈不通靈的”嚇得眾人急忙去搶拾。

2、賈寶玉摔玉的意義:正是因為作者寫了摔玉這一回,才更加深刻的體現出,賈寶玉 ‘混世魔王’這一形象,但歸根結底是曹雪芹為了表現賈寶玉,對世俗的不滿。


賈寶玉是神瑛侍者轉世為人,生在京城榮國府賈府中。一落胎胞,嘴裡便銜下一塊五彩晶瑩的通靈寶玉來,就取名叫作賈寶玉。

萬人皆以為奇異,說他來歷不小,他的祖母賈母更是愛如珍寶。那年週歲時,他父親賈政要試他的志向,便將那世上所有之物擺了無數,與他抓取。誰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抓來。賈政便大不喜悅。獨有賈母還是命根一樣。

賈寶玉家世顯赫,天下推為望族。京城“八公”,賈府寧國公、榮國公佔二席,且系金陵省四大家族之一。太祖皇帝南巡,賈府只預備接駕一次,把銀子都花得像淌海水似的。

賈寶玉的長姊元春晉封貴妃,元宵省親被秦可卿稱為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賈寶玉從小養尊處優,所以薛寶釵給他取了個綽號叫“富貴閒人”。

賈寶玉自幼深受賈母疼愛,遊於溫柔富貴鄉,專愛作養脂粉,親近家裡姐妹和丫鬟;他與林黛玉青梅竹馬,互為知己,發展成一段世間少有的純潔愛情。

他重情不重禮,結交了秦鍾、柳湘蓮、北靜王等有情男子;他喜歡詩詞曲賦之類性情文學,厭惡四書和八股文,批判程朱理學,把那些追逐科舉考試、仕途經濟的封建文人叫做“祿蠹”。

可是到頭來“瞬息間則又樂極悲生,人非物換” 。他所愛的清淨女兒們死的死,散的散;自身又在家族安排下糊里糊塗與薛寶釵結婚,致使林黛玉淚盡而逝;再經抄家之痛,越發唬得他瘋瘋傻傻。

為了報答天恩祖德,也為了儘快了卻塵緣,他以高魁貴子重振家業。最後情極而毒,懸崖撒手,跟隨一僧一道出走,回到青埂峰,“究竟是到頭一夢,萬境歸空”。


綜合娛樂視劇


如何看待“寶玉摔玉”這個情節

在87版電視劇《紅樓夢》,第二集 寶黛釵初會榮慶堂 寶玉初見林黛玉,問妹妹有玉沒有,林黛玉說,哥哥的玉是件稀罕物,怎會人人都有呢。寶玉於是就發起呆來,說:什麼稀罕物,我不要這勞什子。接著,將通靈寶玉摔到地上。

如何看待這一情節呢?

一、 這反映了寶玉的叛逆。寶玉是銜玉而生,賈府裡的人都認為玉很重要,但寶玉不這麼看。只因“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寶玉就不想獨自擁有。寶玉看重的,從來不是這些身外之物,而是天地之間最寶貴的 -人。

二、 對木石前盟的肯定,同時也是對金玉良緣的否定,

他們在轉世之前,一個是神英侍者,一個是絳珠仙草,二人存在灌溉之情。二人一見面,寶玉就說,這個妹妹,我見過。此時黛玉默不作聲。

“摔玉”的確襯托了黛玉的驚世美貌,因為黛玉是仙女轉世。

三、 賈寶玉認為自己並不特殊,姐妹及黛玉都應當有玉。“摔玉”反映了他男女平等的思想。最突出的表現是他和當時地位極低的戲子芳官,蔣玉函成為知己



老王拉呱


賈寶玉初見林黛玉,得知這個神仙一樣美麗的妹妹脖子上也沒有玉佩,變突然取出自己脖子上的長命玉佩,猛地摔在地上,嚇壞了賈母一幫人等。賈老太君更是被寶玉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氣哭了,口中連聲罵道:“哎喲我的小祖宗,你摔這個命根子是何苦?!”

作者開篇描述這一幕,我理解為以下兩點:一、交代賈寶玉尊貴的出身,與眾不同。同時也點題,石頭記,主角寶玉即是一塊頑石。二、交代了黛玉的身份,她就是一個父母雙亡投奔舅父家的小姑娘。因此她與寶玉的地位差距,在這裡就已經作了暗示。


Ju茉筣lia


在說賈寶玉摔玉之前,先看看發生的事情。《紅樓夢》賈寶玉第一次見到林黛玉,便說兩人似曾相識,寶玉還問黛玉是否讀過書,還贈送林黛玉字,顰顰,當問到林黛玉有沒有玉時,得到林黛玉回答是沒有的時候,他一生氣便摔了自己身上帶的那個被稱為通靈寶玉。而賈寶玉則說自己摔玉的原因則是,別的姐妹都沒有玉,就他自己有。

所以單從賈寶玉的話裡來說,表面上他摔玉僅僅是因為自己的不滿。第一眼見到林黛玉,可謂是喜歡得不行,又是送字,又是直誇長得好看。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身上帶的玉,在別人看來是命根子,特別珍貴,但正是因為這樣,自己擁有的東西,那麼在他看來,林黛玉和別的姐妹都應該有,當得知就只有他一個人有的時候就認為此玉是沒有意義了,自己不想要,故此摔了。


從整部小說去看,有更深的含義。讀過完整的故事得知,賈寶玉摔玉不是偶然,也不是隻有這一次,都知道《紅樓夢》是以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悲劇婚姻愛情故事為主線的。我認為,這一次的摔玉,也為兩人後來的愛而不得終究分離埋下了伏筆。在古代姻緣講究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還要講究門當戶對,就僅僅通過一個異世珍寶,你有我無,就揭示了這注定的悲劇,事實結局也證明了這一點。

除此以外,《紅樓夢》也揭示封建社會的黑暗,通過展示了賈府的日常生活揭露當時社會等級、男女關係等等不合習俗。在賈府的人看來,通靈寶玉是命根子,寶貴無比,但是對於賈寶玉來說,卻是附加在他身上的枷鎖。通過寶玉摔玉,體現了對當時社會生活的反抗,反抗封建社會不合理的陋習禮教


所以,賈寶玉摔玉,表面上僅僅是發洩自己不滿情緒,體現了賈寶玉的真性情;深層次也揭示了賈寶玉和林黛玉兩人愛情悲劇的結局,以及賈寶玉對封建禮教的反抗。

<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

漫漫三思


書上有這樣三個語句,我先引用如下。

1 . "只嫡妻賈氏(賈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夫妻愛之如掌上明珠。″ 此時林黛玉5歲,家長給她請了家庭教師即賈雨村。

2 .″ 這女學生(林黛玉)年紀幼小,身體又弱,工課不限多寡,其餘不過兩個伴讀丫鬟,故雨村十分省力,正好養病。看看又是一載有餘,不料女學生之母賈氏夫人一病而亡。 ″ 從這裡可以看出賈雨村為林黛玉做了一年多的家庭教師。接下林黛玉來到了賈府,此時林黛玉應6歲多。

3 . ″可是銜玉而生的,在家時記得母親(賈敏)常說,這位哥哥比我大一歲,小名就叫寶玉,性雖憨頑,說待姊妹們卻是極好的。″ 在此由林黛玉的年齡推斷,賈寶玉的年齡應7歲多。

由這三句話,我們推斷賈寶玉摔玉時的年齡為7歲多。

我們立足於賈寶玉的年齡,分析他摔玉時的心理,應該說感性大於理性。用賈寶玉自已的話說 : ″家裡的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兒,而如今來了這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 這裡他自己把為什麼摔玉的原因呈現給了大家。我是相信這個理由的。

試想一個7歲多的孩子,他生活在富貴溫柔之家,每天無憂無慮,又有金字塔尖的賈母寵愛。摔玉,他還會有其他心理活動嗎?

但從作者寫這一筆來說,他應該是有其用意的。賈寶玉面對林黛玉和眾人,表面上是摔玉,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應該說,摔的是"金玉良姻″。


文學與教育


在賈寶玉看來,林黛玉也應該有玉,通靈寶玉是寶玉的精神象徵,而這時的賈寶玉已認定林黛玉和他是一樣的,所以他熱切盼望林黛玉也有玉,但是林黛玉的回答卻讓他傷心了,這一次摔玉是對玉的憎恨,賈寶玉想消除自己有玉的與眾不同。這時的寶玉只是一個孩子,別人有的東西他一定要有,別人沒有的東西他也不稀罕。賈寶玉第一次見林黛玉就好像故人,他覺得這塊寶玉是他們之間的隔閡。通靈寶玉對於別人來說是珍寶,對於賈寶玉來說這只是隨身而來的異物,不過是個玩物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