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自己的母亲三观不合,怎么办?

没有追求的人


要以平常心对待,尊重和理解她,毕竟两个时代的人,人生观,价值观有分歧难免,我母亲是非常识大理的一个人,如果在问题上是她错了,她会改正的,她也经常指出我的缺点,我也虚心接受,至于生活上的问题,那是个人生活习惯,很难改变的,随她去,只要她开心就行。


熏衣草mry


关于“跟自己的母亲三观不合,怎么办?”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如下

首先,分析你和父母在哪些方面的三观不合。以下我先说一下我的家庭情况。

我的父亲读过初中,但因为成绩差而没有拿到初中文凭;我的母亲只上过几年学,认识一些字,会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

我从小就和父母三观不合。我勤奋好学,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但是我爸妈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还认为我是书呆子。当我成绩好时,他们不会夸奖我;当我成绩差时,他们会以此为理由责骂我粗心大意,却不会想办法提高我的成绩。我们家在18线偏远小城市,学校里学风很差,80%以上的学生都调皮捣蛋、贪玩厌学。我父母欣赏这些学生,认为他们机灵。当我被班上的同学或者表兄弟欺负时,他们从来不会为我说话,反而指责我老实巴交的。

所以,我从小就讨厌我的父母,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不愿意请求他们的帮忙。

我和父母三观上的不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学业方面的,前面已经提到这方面的问题了。我爸妈眼中的教育就是打骂、惩罚,他们不重视学校教育,舍不得在教育上投资,不知道我在学校里学了什么。当我考上重点大学时,他们以为这是他们的功劳,四处炫耀他们多么教子有方。

第二是恋爱观方面的。我爸妈之间是没有爱情的,他们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有时还会打架。但是他们从来没有闹分手,我认为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精神追求,他们认为跟谁过一辈子都是一样的。当我进入青春期的时候,班上有一些学生开始谈恋爱,我爸妈认为这些人长大了,还劝我“搞对象”和“耍女朋友”。我对“搞对象”和“耍女朋友”这样的词很反感,在我爸妈看来,谈恋爱不过是生理冲动。他们从来不会教我要对恋人负责,毕竟他们自己都不会承担责任。当我工作之后,他们劝我耍女朋友,说过一句令我特别恶心的话:“两个人赚钱总比一个人赚钱来得快些。”

第三是工作方面的。我爸妈是做生意的,“无奸不商”很适合描述他们。他们能坑就坑,不讲原则,在18线小城市卖冒牌货。他们不以为耻,反而认为大家都这样,而且小城市的人根本不识货,冒牌货和品牌货没什么区别。我很厌恶他们的工作,他们甚至曾经劝我不要考研,回家跟他们做生意。我来到大城市工作之后,我爸妈从亲戚那里听说找工作就要找500强企业,于是他们就问我是不是在500强企业,我说不是,我们就觉得我给他们丢脸了。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问我有没有涨工资,然后向亲戚、邻居炫耀。他们从来不会考虑我喜不喜欢我的工作,不会为我的未来着想。

第四是亲情方面的。我爸妈会拿亲情对我进行道德绑架,要求我听他们的话。我攒了一些钱,他们就以各种理由向我要钱。我工作一年之后攒了一万多元,他们听说之后就说,“我们最近买了一辆新车,没钱进货了。你给我们打一万元过来“。逢年过节,他们会说:”今天是节假日哦,你不给我们发个红包让我们高兴一下啊?“

我一直想对他们说:”我对你们是没有感情的。你们没有爱过我,我也不会爱你们。“

与父母三观不合其实不是问题的根本,最可怕的是一些父母愚昧无知,自以为是,根本不会为孩子着想,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观里。如果父母不为孩子着想,作为子女的我们就很难与父母进行有效沟通。

如果实在无法沟通,我认为孩子应远离家庭,走向新的更广阔的世界。有些家庭就像一个臭水沟,父母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臭水沟里已经忘了世界上还有诗和远方,而孩子拥有追求更好的生活的权力(当然也要对父母承担最基本的责任)。


会打篮球的汽车


我说句大实话,前天还和母亲冷战,我们吵了一辈子,只要住几天就有可能发生炒架了,我厌倦了这种亲情!因为我讨厌她身上那种不会感恩,自以为是,非常自私的品格,她任何错只要我说一句,她就会反脸!她生了几个孩子,无论生老病死他们都不岀一分钱,还要把我给她的钱掏空,她不敢顶他们半句,但是她衣食住行,生病全部都是我这个嫁出去的包了,偏偏她一句话都不受我说,我常常气的想与她断绝关系,但是吵了一辈子,她还是跟着我,她只有我可依靠,但是她却不懂尊重我的感受!非常任性自私!我让她养尊处优,因为她是我母亲,她生了我,但是我心底是非常讨厌她的,因为她性格古恨,自私!


开僻鸿蒙


我就有个这样的妈, 她一开始就处处真对我媳妇,我只好护着,我越护,她越真对,我进入了两头不讨好的怪圈,我就慢慢的阻断她们的关系,除了逢年过节以外不会让她们见面,杠上了,慢慢关系也淡化了,相安无事,谁让我是姥姥带大的。


wxg力悟


所谓地三观不同,就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不同,我作为一个母亲地角度来说说与孩子地不同吧

我自认为我有正确的人生观,积极向上,努力工作,爱家庭,爱孩子,确实做到了基本的范畴,你给孩子灌输的观念,他是接受的,但是很多细节就出现了问题,当他逆反的时候觉得你什么都是错误的,和你对着干,我说的他认为不对,他说的我理解不了,其实说来说去就是性格,受教育,经历,习惯造成的,虽然孩子是你教育的,因为年代不同,他去接受新时代的教育远远大于家庭教育,眼界早已超越了你想象的范围,我是井底之蛙,他是翱翔的雄鹰,你让一个鹰理解蛙的感受,永远不可能,让一个蛙懂得鹰的雄心壮志,其实蛙担心的是鹰是否安全,完全起不了太大的作用。生活中很多矛盾,就是这样造成的,蛙暴跳如雷,也跳不出井,跳出去蛙也不会生活了,固定的模式已经改变不了人生,就让蛙继续它的固定模式吧。那么鹰有翅膀,他去灿烂的天空展翅飞翔吧,当然天空也不是永远是灿烂的,有风有雨,它也会受伤,等鹰受伤时回到井里,让亲情抚慰它的伤痛,等它好了之后继续跳出井去飞翔。

简单地说,不管任何时候蛙和鹰都不可能和谐统一,只有亲情让两个不同的物体接受包容理解,双方互相尊重,适当的时候在一起体验亲情,我作为老一代的蛙,请新时代的鹰理解一下蛙的短见,她是非常爱鹰的,鹰是否可以跪养一下蛙呢。我说的跪,是让鹰收起翅膀,让蛙抱抱。传统文化还是美德!!!


琦雨绵绵


如果仅仅是跟自己与母亲三观不合,在不涉及伤害和干挠任何人的情况下,应顺应母亲多年信奉的观点,虽为母子但必竟是两个个体,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观点的权利,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素有“孝子”不如“顺子”的说法,况且按家庭结构母亲“大人”永远处于领导地位,不仅生你,更教育你成长的人生第一老师,即使与母亲有不同看法,也必须耐心的去沟通,就算确实无法沟通,你也只能尊听母亲之命,就算赴汤蹈火,葬送你的前程,因为,你的生命是母亲给的………。


高山聊事


人生经历就是一个人对人生每一个阶段的体验。这些体验包括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感受到的。对这些体验的思考与感悟就形成了属于个体自己的经验。

对这些人生连续性的体验和感悟,慢慢地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俗称“三观”。

“三观”有差异,人生的格局就有差异。

一位妈妈很爱女孩,很希望将自己好的经验传授给女孩,让女孩少走弯路,一切都是为了女孩好。希望女儿考上公务员,事业就会安定,有前途。期待女儿能找到事业成功的,条件好的伴侣,人生就会幸福。

这是妈妈的想法,也是她人生格局的部分呈现。

妈妈的性格、爱好跟女孩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妈妈认为好的体验,对女孩来说却是苦难。

妈妈的格局来源于妈妈的体验。反过来这种体验会让妈妈选择她认为最好的人生道路,这条人生前路适合妈妈对人生的期待。

你认识到父母与你的人生格局不同,也就说明父母的期待你已经很清楚了,你所讨厌的或许与父母的期待有关。

而你讨厌的部分,或许就是不被父母和自己认可的部分。你讨厌的是什么?前后都相互存在着矛盾。“怎样让大家舒服地理解彼此的想法?”里面有坚持自己想法的意思。而后面问句:“怎样从讨厌自己的想法中解脱出来,并想尝试做些改变?

那么,到底是想坚持自己的想法呢?还是想摆脱自己的想法去做改变了呢?可以慢慢地梳理下自己的想法,不去讨厌它,反而去聆听它,观照它。或许当真正确立了属于自己的思想,也就不再需要摆脱什么了。

如何做到“理解彼此的想法”?这句话里有个很重要的词就是“彼此”。

彼此就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个体,不是统一体。

人成熟的标准之一就是拥有独立的人格。独立人格的特征是人拥有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不依赖精神权威,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实践,独立判断的能力。

假如女孩有独立的思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个问题好像就落在了“如何让妈妈理解自己,好让大家能愉快相处”这个点上。“妈妈所做的都是为我好,所有的筹谋都是出于爱我”。这个信念女孩是认可的。

如果母女在讨论双方观点时,女孩能耐心地倾听妈妈的想法,当感觉妈妈的观点与自己有差异时,尽可能地保持平静的情绪,专注地听,不打断,不争辩。

因为想法本身没有对错,这些只是妈妈对事情的理解和她的人生期望。等妈妈完整讲述后,女孩可以充分地表达感受到妈妈的爱,并且耐心地解释自己的想法。

如果妈妈出现情绪或打断,更需要有耐心,平静以对,让妈妈认识到,她跟你是不同的个体,你有自己的想法。

说完了小女孩与母亲的各自想法。

首先,我想你要确认的是你自己的想法,你尝试去聆听内心,在这个梳理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自己的独立思想。等到你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我想你也就不再需要摆脱什么了。

其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说话有人听,都希望被理解,被看到,被尊重,但这些并不是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到的,这需要我们的努力。

如果你们愿意尝试以不带对抗与攻击的情绪,来坚定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彼此间用心的聆听、尊重的态度就会被对方直接感受到。我想,你离“尊重且理解彼此”的愿望就不远了。

你要知道,你与父母之间的三观不合,很大程度上是由不同人生体验所导致的。

不过这并不影响你们彼此的爱。








谜云影视


“儿不嫌母丑”,你连自己的母亲都看不惯了,让我说你什么好呢?!即使全部不对都是你母亲的,你也应该尊敬她、孝敬她!


济南虎子哥


这很正常,由于成长的环境、时代背景、教育程度等等因素的不同,我们和母亲之间存在着观念上的差异(代沟),我们做的很多事不被母亲理解甚至遭遇难以承受的管控。

不要试图“改变”母亲的三观,因为那上她一辈子的信仰,越想改变反而矛盾越大。

我们能做的是“理解”母亲的三观,“尊重”并“认同”她,毕竟跟女人是没法讲道理的!有些事情自己认同就行,没必要让每个人都认同。



我是树小姐啊


人活着最高境界就是难得糊涂 装糊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