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大神-盘古

盘古是中国上古神话大神,生长于混沌之中,一觉就是一万八千年。睡醒之后,眼前什么也看不见,不知从哪里抓来一把大斧,随手一劈,便有了天和地。那么盘古为什么会有用斧子这个设定中,本文将带你一探究竟。

在明末有两本书都提到了盘古用斧子,一本是明·周游《开辟衍绎》:天地合闭……就像个大西瓜,合得团团圆圆的,包罗万物在内,计一万零八百年,凡一切诸物,皆溶化其中矣。止有金木水火土五者混于其内,硬者如瓜子,软者如瓜瓤,内有青黄赤白黑五色,亦溶化其中。合闭已久,若不得开,却得一个盘古氏,左手执凿,右手执斧,犹如剖瓜相似,辟为两半。上半渐高为天,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祥云;下半渐低为地.亦含青黄赤白黑,为五色石泥。硬者带去上天,人观之为星,地下为石,星石总是一物,若不信,今有星落地下,若人掘而观之,皆同地下之石。然天下亦有泉水,泉水无积处,流来人间,而注大海。

另一本就是徐道的《历代神仙通鉴》卷一:盘古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混沌开矣。

周游和徐道都是明末人,那么哪一个更早呢?周游字仰止,号五岳山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明毅宗崇祯初前后(公元1628)在世。善为通俗小说,著有《开关衍绎通俗志传》(简称开辟演义)》六卷八十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所演盘古氏开天起,至周武王吊民伐罪止。徐道为明末清初时人,“生而颠连”。晚年“悬壶于葑关之十里泉”,从顺治乙酉岁(1645)起,开始“籍龟鉴为本”,写作此书,至康熙庚辰(1700)方由人捐资剞劂,历时五十余年。据上海江东书局印行本末云,徐道系明初滇池侯徐英之子徐人瑞六世孙,程毓奇则为明代理学家程翔之子程瑶的五世孙,未知何据。

两人都是生卒年未详,不过从上述文字推断来看,周游似乎要比徐道要早一些,所以当今史学家一直认为盘古用斧子的最早设定就是出自周游的《开辟演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