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怎麼劃分的?為什麼這樣劃分?

龍在天411


1、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在我國曆法中,有獨特的二十四節氣,這是其他民族的歷法中所沒有的。二十四節氣萌生於三千多年前,它的產生與太陽有關。古人經過日積月累的觀察,發現每年臘月的某一天日影最長,六月的某一天日影最短。日影最長的那一天被稱為日長至,也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最短的那一天被稱為日短至,就是夏至。後來,在此基礎上,人們又發現了春分和秋分。這樣,人們就最先確定了四個節氣。隨後人們根據月初、月中的日月運行位置和天氣及動植物生長等自然現利用之間的關係,把一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且給每等份取了個專有名稱,這就是二十四節氣。到了西漢時期,二十四節氣完全形成,名稱與今天也完全一樣。

2、二十四節氣的劃分

二十四節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氣候、天氣、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反映四季變化的節氣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個節氣,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叫做“四立”,表示四季開始的意思;反映溫度變化的節氣有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反映天氣現象的節氣有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個節氣;反映物候現象的節氣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這二十四個節氣,每一個都有其不同的意義。

3、二十四節氣的精確時間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運動,每個節氣的時間是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來計算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約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週360度又回到春分點。現在發佈的每個節氣的精確時間,是經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歷算部門計算的結果。而且每年二十四節氣的準確時間,都會提前一兩年計算出來,登載在天文臺出版的《中國天文年曆》上。


遊通天下


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時令)的特定節令。它最初是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轉指向確定,北斗七星循環旋轉,斗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攝提),每一旋轉週期始於立春、終於大寒。現行的“二十四節氣”採用“定氣法”劃分,即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確定節氣;“定氣法”把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1等份,每1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中華文明的歷史文化精華。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農耕生產與大自然的節律息息相關,它是上古先民順應農時,通過觀察天體運行,認知一歲(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二十四節氣”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

經歷史發展,農曆吸收了干支歷的節氣成分作為曆法補充,並通過“置閏法”調整使其符合迴歸年,形成陰陽合曆,“二十四節氣”也就成為了農曆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十四節氣的淵源由來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表達了人與自然宇宙之間獨特的時間觀念,蘊含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二十四節氣”與“十二月建”是干支歷(歲起攝提紀元)的基本內容,它在上古時代(或遠古)已訂立。古籍載,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歲之所在。“二十四節氣”是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節令。北斗七星循環旋轉,這斗轉星移與節氣變化有密切關係。北斗七星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等七顆星星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鬥,故而得名。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時間,北斗七星會指向不同的方位,也因此成為上古時代人們判斷節氣的依據。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為確定季節、月份的標準,稱為鬥建(亦稱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頂端的指向。干支歷將一歲劃分為十二辰(“十二月建”),斗柄旋轉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稱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時間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聯繫在一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如《易·說卦傳》:“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即,斗柄從正東偏北(寅位,後天八卦艮位)為起點,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攝提)。寅月為“春正”,立春為歲首,從立春到下一個立春為一歲。北斗星斗柄指向確立的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循環往復。

西漢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歷法補充。採用“平均時間法”(又稱平氣法)劃分節氣。用立杆測影(土圭)在黃河流域測定日影最長、白晝最短(日短至)這天作為冬至日,以冬至日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將冬至與下一個冬至之間均分24等份,每“節氣”之間的時間相等,每個節氣間隔時間15天,計算不考慮太陽在黃道上運動快慢不勻。“平均時間法”劃分的節氣,把冬至列為“二十四節氣”首位,始於冬至,終於大雪。現行的“二十四節氣”來自於三百多年前訂立的“定氣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定氣法”是根據太陽在迴歸黃道上的位置來確定節氣的方法,即在一個為360度圓周的“黃道”(一年當中太陽在天球上的視路徑)上,劃分為24等份,每15°為1等份,以春分點為0度起點(排序上仍把立春列為首位),按黃經度數編排。也就是視太陽從黃經0度出發(此刻太陽垂直照射在赤道上),每當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黃道圓周36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為一個“節氣”,每“節氣”的“度數”均等、“時間”不均等。廿四個節氣是24個時間點,“點”具體落在哪天,是天體運動的自然結果。“定氣法”劃分的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

二十四節氣的規律

現行的“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週年視運動,所以“二十四節氣”在公曆的日期是相對固定的,二者前後不差1-2日。地球每365天6時9分10秒〔精確〕,圍繞太陽公轉一週,每天24小時還要自轉一次。由於地球旋轉的軌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陽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來講,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天文上就稱為夏至;太陽直射南迴歸線時稱為冬至。一年中太陽兩次直射在赤道上時,就分別為春分和秋分;太陽直射在北迴歸線或南迴歸線時,分別為夏至和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移動。太陽直射點的活動規律為:春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0°,此後北移。夏至,太陽直射點在北迴歸線上(即古人所謂“日北至,日長之至),此後南移。秋分,太陽直射點在赤道0°,此後繼續南移。冬至,太陽直射點在南迴歸線上(即古人所謂“日南至,日短之至),在此之後向北移動,循環往復。我國位於北半球,北迴歸線穿越我國境內。北迴歸線代表了很多事物的分界線,是溫度帶(熱帶和北溫帶)的一條劃分界線,是太陽能夠直射的最北緯度線,太陽直射點到達北迴歸線的時候,也意味著北半球到了夏至日(此時斗柄指向午位,太陽黃經達90°)。北斗、太陽等天體運行所標示的節氣與這條線有著密切的關係,季節交替時很多物候現象、氣候類型在這條北迴歸線附近漸變。

廿四節氣的交節時間,是天體運動的自然結果,它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準確時間以及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一年四季由“四立”開始,所謂“立”即開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季在一年中交替出現,“四立”標示著四季輪換,反映了物候、氣候等多方面變化規律,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氣溫等的變化規律。我國地域廣闊,主要位於低、中緯度。低緯度一般是指地球表面南北緯度30度間的空間範圍,即30°N至30°S以內,包括熱帶、副熱帶(亞熱帶)兩個熱量帶,是全球太陽輻射和熱量比較集中的地帶;中緯度是指南北緯30度-60度之間的緯度帶,高、低緯度的盛行氣團在這一帶相互交迭,氣旋活動頻繁。不同的緯度地帶,其氣候有很大差異。我國低緯地區(南方地區),多雨、多風暴、光照足、溼度大,季節轉換時光照、降雨量、風暴等變化明顯;中緯地區(北方地區)少雨、少風暴,季節轉換時這些變化不明顯,變化明顯的是氣溫,中緯地區四季溫差大,氣溫變化分明。

二十四節氣,是老少皆知的傳統民俗概念。

它是民間用以指導農事活動的規律,凝聚著古代人民的智慧。

那麼就讓我們來學習,二十四節氣分類的依據。

第一類是反映季節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來反映季節的,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

由於中國地域遼闊,具有非常明顯的季風性和大陸性氣候,各地氣候懸殊,因此各地四季開始日期和其持續時間並不相同,有些地區四季分明,有些地區不甚明顯,甚至某一整個季節都不出現。例如黑龍江省璦琿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帶便沒有夏季;而在青藏高原上流傳著“六月暑天猶著棉,終年多半是寒天”。

華南福州以南沒有冬季,有些地區幾乎全年都是夏季,真是“草經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秋”;雲貴等高原又是一番景象,冬短而無夏,昆明就有“四季如春”之稱。所以“四立”雖是從天文上劃分得來,卻有很強的地區性,它不能適應於全國。

第二類是反映氣候特徵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等五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四個節氣反映了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現凝露現象;氣溫繼續下降,不僅凝露增多,而且越來越涼;當溫度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水汽凝華為霜。從農業生產上看,這三個節氣的熱量意義大於它們的水分意義,具體而生動。

第三類是反映物候現象的。小滿、芒種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向天地萬物通報春回大地的信息。

從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可以看出,節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同時,它還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在現行的公曆中,節氣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相差不超過1—2天。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00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 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

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

從二十四節氣的字面含義來看一年四季交節時間

春季

立春:斗柄指向法:鬥指寅;定氣法:太陽黃經為315度。公曆2月3-5日交節。

雨水:鬥指壬;太陽黃經為330°。公曆2月18-20日交節。

驚蟄:鬥指丁;太陽黃經為345°。公曆3月05-07日交節。

春分:鬥指壬;太陽黃經為0°。公曆3月20-22日交節。

清明:斗柄指向法:鬥指乙;時間平均法:冬至後105天;定氣法:太陽黃經為15°。公曆4月04-06日交節。

穀雨:鬥指辰;太陽黃經為30°。公曆4月19-21日交節。

夏季

立夏:鬥指東南;太陽黃經為45°。公曆5月05-07日交節。

小滿:鬥指甲;太陽黃經為60°。公曆5月20-22日交節。

芒種:鬥指己;太陽黃經為75°。公曆6月05-07日交節。

夏至:鬥指午;太陽黃經為90°。公曆6月21-22日交節。

小暑:鬥指辛;太陽黃經為105°。公曆7月06-08日交節。

大暑:鬥指丙;太陽黃經為120°。公曆7月22-24日交節。

秋季

立秋:鬥指西南;太陽黃經為135°。公曆8月07-09日交節。

處暑:鬥指戊;太陽黃經為150°。公曆8月22-24日交節。

白露:鬥指癸;太陽黃經為165°。公曆9月07-09日交節。

秋分:鬥指已;太陽黃經為180°。公曆9月22-24日交節。

寒露:鬥指甲;太陽黃經為195°。公曆10月08-09日交節。

霜降:鬥指戌;太陽黃經為210°。公曆10月23-24日交節。

冬季

立冬:鬥指西北;太陽黃經為225°。公曆11月7-8日交節。

小雪:鬥指己;太陽黃經為240°。公曆11月22-23日交節。

大雪:鬥指癸;太陽黃經為255°。公曆12月6-8日交節。

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為270°。公曆12月21-23日交節。

小寒:鬥指子;太陽黃經為285°。公曆1月5-7日交節。

大寒:鬥指醜;太陽黃經為300°。公曆1月20-21日交節。

二十四節氣具體交接時間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公曆每年的2月18日前後為雨水。

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曆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公曆每年大約4月5 日為清明。

穀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穀類作物的生長。公曆每年4月20日前後為穀雨。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大約每年公曆5月21日這天為小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

小暑、大暑、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它們分別處在每年公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曆的9月7日前後是白露。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開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曆11月22日,大雪則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氣進一步變冷,小寒還未達最冷,大寒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公曆1月5 日和該月的20日左右為小、大寒。

為什麼是24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

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運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4節氣是我國民間傳統節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土圭"測日影辦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節氣是把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這就是24節氣由來。

名稱和順序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裡面。

在月首的叫做節氣,在月中的叫做“中氣”,所謂“氣”就是氣象、氣候的意思。二十四節氣與季節、溫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聯繫,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春分、秋分 、夏至、冬至是季節的轉折點。

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五個節氣是表示最熱、最冷的出現時期;白露、寒露、霜降表示低層大氣中水汽凝結現象;也反映氣溫下降程度。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況和程度;驚蟄、清明、小滿、芒種是反應物侯特徵和農作物生長情況。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長期對天文、氣象、物侯進行觀測、探索、總結的結果,是我國勞動人民獨有的偉大科技成果,在我國廣大農村開展農事活動有廣泛的應用價值,一般更適用黃河流域一帶的農事活動。

二十四節氣名稱的含義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蠢動,天氣逐漸回暖,廣闊大地將呈現一片萬掏復甦的景象,這一天春季開始。

雨水:表示氣候逐漸回暖,冰雪融化,雨水逐漸增多。

驚蟄:春雷響動,驚動萬物,蟄伏地下冬眠的動物開始出土活動。

春分:分就是半,這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叫春分,這一天晝夜相等。

清明:清潔明淨的意思。

氣候溫暖,草木開始萌發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的意思。這一天起雨量增多,對穀物生長有利。

立夏:夏天開始,農作物漸將借溫暖的氣候而生長。 小滿:滿指飽滿,麥類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漸飽滿。

芒種:芒種也為忙種,麥類等有芒的作物開始成熟收割,同時也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最繁忙時節。

夏至:至者權也,這一夭日影短至。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長,黑夜最短,表示盛夏就要來臨,氣溫將繼續升高。

小暑:暑是炎熱,小暑就是氣候炎熱而還沒有熱到極點。 大暑:炎熱到極點,為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

立秋:暑去涼來,秋天開始。秋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此後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白露:此時因夜間較涼,近地面水汽在草木等物體上凝結為白色露珠,是天氣轉涼開始的意思。

秋分:這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這一天晝夜再次相等,從這一天後,北半球日短夜長。

寒露:氣溫繼續下降,入夜已寒氣襲人,露滴凝冷,是氣候將逐漸由涼變冷的意思。

立冬:冬是終了,是作物收割後要收藏起來的意思,這一天起冬天開始。

小雪:北方開始降雪,但雪量還小,次數也不多。

大雪:雪將由小到大,降雪天數和降雪量比小雪節氣增多,地面漸有積雪。

冬至:日影最長,這一天北半球半天最短,黑夜最長,並開始進入數九寒天。 小寒:冷氣積久而為寒,天氣寒冷,但還沒有到達極點。

大寒:天氣冷到極點,到了天寒低凍的時期,是一年中最冷的時節。

二十四節氣與民俗

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古人漸漸形成了許多基於某個節氣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約定俗成的行為習慣,這些方式、習慣慢慢就演變成了屬於二十四節氣特有的民俗,有的甚至還逐漸演變為了複合型的傳統節日,這些習俗和節日無不寄託著古人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熱愛。但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思想觀念的轉變,有些節氣民俗已經逐步被簡化,甚至消失殆盡,變成了一種淡淡的歷史印記。如今,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這些有著高度社會性價值的節氣民俗也應被重視起來,現將部分節氣傳統習俗略述如下。

其一,立春。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古人在此日要舉行迎春活動。據《史記》記載,周天子在立春這一天親率三公九卿以及諸侯大夫,到東郊迎春,祈求豐收。清朝時,各州縣也要舉行隆重的迎春活動,其中以“鞭打春牛”最為盛行。據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打春》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至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所謂“春牛”,就是用泥土塑成的土牛。立春正午,由官員執鞭抽打三下,其用意在於鼓勵農耕,發展生產。將春牛打碎後,人們爭搶春牛的土塊,將其帶回家中,或置於牲圈,或撒于田中,無非是要討個吉利,企盼來年牧畜興旺,糧食豐收。立春之日還有一種名為“咬春”的習俗,《明宮史》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名曰‘咬春’。相互請宴,吃春餅和菜。以綿塞耳,取其聰也。”《燕京歲時記·打春》載:“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

其二,立夏。作為夏季的開始,“立夏日”自古受到人們的重視。圍繞著這一節氣形成了許多禮儀習俗,“稱人”便是其中之一。《清嘉錄·四月》載:“(立夏日)家戶以大秤權人輕重,至立秋日又秤之,以驗夏中之肥瘠。蔡雲《吳歈》雲:‘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清人秦榮光的詩句中也有“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之說,即以體重增減來判斷健康與否,如今這一習俗在某些地區仍習見之。在立夏時家中還要準備櫻桃、青梅、麥這三種節物用以祭祖,稱為“立夏見三新”(《清嘉錄·四月》)。同時,適逢鮮蛋上市,孩子們在立夏這一天還要進行一種有趣的民俗活動——鬥蛋。鬥蛋時,尖者為頭,圓者為尾。蛋頭對蛋頭,蛋尾擊蛋尾,兩人相互使力,以蛋殼不碎者為贏。

其三,立秋。立秋日,周天子在此時要到西郊舉行迎秋儀式。漢代則要舉行田獵,以示秋來揚武之意。《夢粱錄·七月》記載:“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內,以梧桐樹植於殿下,俟交秋時,太史官穿秉奏曰:‘秋來。’其時梧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寓報秋意。”又言:“都城內外,侵晨滿街叫賣楸葉,婦人女子及兒童輩爭買之,剪如花樣,插於鬢邊,以應時序。”《武林舊事·乞巧》雲:“立秋日,都人戴楸葉,飲秋水、赤小豆。”除戴楸葉、飲豆湯外,立秋日還有“咬秋”的習俗,似與立春日“咬春”相對。《津門雜記·歲時風俗》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反映了古人在立秋日防病的風俗。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還生動地描寫了在芒種這天,大觀園裡女孩子們一起為花神踐行的歡樂場景:“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每一顆(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搖,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柳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

以上就是我對二十四節氣的如何劃分和來由的理解,希望能幫助到你。


經商哲學88


二十四節氣的名稱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24節氣必須按照太陽在天空中運行的真實位置而定,它其實是一個「時刻」,而非「一日」。傳統中國曆法為陰陽合曆,制訂的準則有利用太陽的運動(日、年與節氣),也有月亮的運動(月)。在地球上觀察,太陽每日會向東移動約1度,環繞一圈的時間稱為「迴歸年」或「太陽年」,其運行軌跡稱為「黃道」。由於地球自轉軸相對於公轉軸有23.5度的傾角,使得夏季正午時太陽仰角高度較高,冬季時較低,影響一年四季氣溫與季候。為了讓先民們能得知寒暑氣候變化而決定農事進展或作為生活起居的參考,古代曆法學家於是規定:將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歸年時間平分為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將二箇中氣等分稱為節氣,此為24節氣的來源,而這種節氣的制訂法稱為「平氣法」。 然而由於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軌道為橢圓形。離太陽較近時,地球公轉速度較快,較遠時則較慢,對當時制訂此曆法的中原地區而言,某些節氣無法反映出真實的氣候狀況。故自清代開始,另定以春分點為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訂為一個節氣或中氣,24節氣因而為24個特定的時刻,而非特定的24天。此種節氣制訂法稱為「定氣法」。


鄉村故事瘋一把


一:首先來說說二十四節氣有哪些: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然後來看看二十四氣節的涵義和代表什麼:

01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02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03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04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05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06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07立夏:夏季的開始。

08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09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11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12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13立秋:秋季的開始。

14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15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16秋分:晝夜平分。

17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18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19立冬:冬季的開始。

20小雪:開始下雪。

21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22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23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24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三:最後來說說二十四氣節到底是怎麼劃分的

二十四節氣表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由於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運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運行週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瞭解太陽運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運行週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二十四節氣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

四:總結

二十四節氣,是指干支歷中表示季節、物候、氣候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它最初是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確定,斗柄繞東、南、西、北旋轉一圈,為一週期,謂之一“歲”(攝提);每一旋轉週期,始於立春,終於大寒。





西路壩七杯茶


二十四節氣,是老少皆知的傳統民俗概念。

  它是民間用以指導農事活動的規律,凝聚著古代人民的智慧。

  那麼就讓我們來學習,二十四節氣分類的依據。

二十四節氣分類如何劃分,劃分的依據

  第一類是反映季節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來反映季節的,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

  由於中國地域遼闊,具有非常明顯的季風性和大陸性氣候,各地氣候懸殊,因此各地四季開始日期和其持續時間並不相同,有些地區四季分明,有些地區不甚明顯,甚至某一整個季節都不出現。例如黑龍江省璦琿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帶便沒有夏季;而在青藏高原上流傳著“六月暑天猶著棉,終年多半是寒天”。

  華南福州以南沒有冬季,有些地區幾乎全年都是夏季,真是“草經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秋”;雲貴等高原又是一番景象,冬短而無夏,昆明就有“四季如春”之稱。所以“四立”雖是從天文上劃分得來,卻有很強的地區性,它不能適應於全國。

  第二類是反映氣候特徵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等五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四個節氣反映了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

  白露、寒露、霜降三個節氣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結、凝華現象,但實質上反映出了氣溫逐漸下降的過程和程度:氣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現凝露現象;氣溫繼續下降,不僅凝露增多,而且越來越涼;當溫度降至攝氏零度以下,水汽凝華為霜。從農業生產上看,這三個節氣的熱量意義大於它們的水分意義,具體而生動。

  第三類是反映物候現象的。小滿、芒種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向天地萬物通報春回大地的信息。

  從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可以看出,節氣的劃分,充分考慮了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同時,它還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在現行的公曆中,節氣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相差不超過1—2天。


信陽毛尖vlog


我國使用二十四節氣,是一種獨有的歷法。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如何劃分,說來話長了。據說,古人先以土圭測日景法,先定出了“二分”“二至”,再定出“四立”後,又一步步完善,才有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的。說夏朝就有了夏曆,到秦漢時完全確定,劃定下來了,一直沿用至今。

我國使用的二十四節氣,稱為節氣歷,是陽曆之一種,是以太陽運行規律特點而制定劃分出來,如果以圓表示,一個圓分36O度,那二十四節氣就平分這圓,各得15度,每個節氣的距離就是15度。節氣時刻表示地球繞太陽運行時在軌道上的不同位置,在地球上看,太陽在黃經上運動,一回歸年運行一週。太陽在黃道上的位回去用黃經度量,是從春分點(黃道與赤道的交點)算起,從0度到36O度。從0度開始,太陽在黃道上向東移動,每15度為一節或一氣。其中十二個叫節,十二個叫中氣,每一月一節一氣,一年十二個月組成二十四個節氣,節前氣後。春分是中氣,太陽黃經是0度,到清明是節,太陽黃經在15度。其他依此類推,至驚蟄是345度。反映寒冷暑熱的節氣,是以地球繞太陽運行規律來確定而劃定的。我國古人先是土圭測日影來劃分。從節氣時間上看每個節氣時間長短並不是完全相同一樣的,這是因為地球不是按正圓而是按照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運行的速度有快有慢。冬至前後的節月節氣時間相對短一些,不足十五天,夏至前後的節月節氣時間相對長一些,超於十五天。

從二十四節氣豐富內涵看,表示四季變化的有四立,二分二至;表示天氣變化的有雨水、穀雨、小大暑、小大寒、小大雪、及處暑、白露、寒露、霜降;表示農事物候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最初人們是從觀察物候入手的,然後再觀察天象等。


樹德漢碩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具體表現,在高速現代化的今天,早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與作用,成為日期上的附註。但“二十四節氣”是值得傳承發揚的傳統文化。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被正式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一、什麼是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補充曆法,在我國傳統農耕文化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天文、氣象進行長期觀察、研究的產物,其背後蘊含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二十四節氣中既有表現寒暑往來物候變化的,也有反應氣溫高低降雨狀況的,古人通過它能夠直觀、清楚地瞭解一年中季節氣候的變化規律,以此掌握農時,合理安排農事活動。它不僅在農業生產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同時還影響著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觀念。

二十四節氣始於上古,產生於黃河流域。在《尚書·堯典》中就提出了“日中、日永、宵中、日短”的概念,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隨著農業生產和天文觀測的發展,到了戰國末期,《呂氏春秋》中又引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四個節氣。由此,傳統意義上的四時八節已經被初步確立。至漢朝,二十四節氣逐漸完善,史書中也多有提及,如:《淮南子·天文訓》中對二十四節氣有較為詳細的記述:“十五日為一節,以生二十四時之變。鬥指子,則冬至,音比黃鐘。加十五日指癸,則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內容與今人熟知的二十四節氣完全一致。《史記·太史公自序》雲:“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 西漢鄧平等人所著的《太初曆》中,正式將二十四節氣編入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在古代曆法中,每月有兩個節氣,月首者稱之為“節氣”,包括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月中者稱之為“中氣”,包括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二十四節氣中“節氣”和“中氣”各佔一半,二者交替運行,週而復始,但今人已不再細分,將之並稱為節氣。每個節氣在農曆中的時間也是相對固定的,“節氣歌”的後四句就反映了這一特點。“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二天。”即:上半年節氣多集中於六日及二十一日前後,而下半年則多集中於八日及二十三日前後,最多不過相差一兩天。

二、二十四節氣的含義

立春:表示嚴冬已逝,春季到來,氣溫回升,萬物復甦。

雨水:由於氣溫轉暖,冰消雪化,雨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驚蟄:蟄的本意為藏,動物冬眠稱“入蟄”。古人認為冬眠的昆蟲被春雷驚醒,故稱驚蟄。

春分:這一天正當春季九十日之半,故曰“春分”。晝夜長度各半,冷熱均衡,一些越冬作物開始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草木萌發之意。此時氣溫漸暖,草木發芽,大地返青,也是春耕春種的好時節。

穀雨:由於雨水增多,滋潤田野,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故有“雨生百穀”之說。

立夏:標誌著夏季的開始,視為氣溫升高的開端。此時萬物生長旺盛,欣欣向榮。

小滿:“小滿者,物至於此小得盈滿。”(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籽料已經開始灌漿飽滿,但尚未成熟,故稱“小滿”。

芒種:芒,指某些禾本植物籽實的外殼上長的針狀物。芒種指小麥等有芒作物即將成熟,可以採收留種了,也預示著農民開始了忙碌的田間生活。

夏至:是全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也說明即將進入炎熱的夏季。

小暑:屬於“三伏”中的初伏,天氣炎熱、蒸悶。氣溫雖高,但還不是最熱的時候,故稱小暑。

大暑:正值“中伏”前後,也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

立秋:預示著秋季即將開始,天氣逐漸轉涼。不過暑氣並未盡散,還有氣溫較熱的“秋老虎”之說。

處暑:“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代表暑天即將結束,天氣由炎熱向涼爽過渡。

白露:由於晝夜溫差加大,水汽在草木上凝結成白色露珠,故稱白露。

秋分:與春分相同,晝夜幾乎等長,處於整個秋天的中間。

寒露:冷空氣漸強,雨季結束,氣溫由涼轉冷,開始出現露水,早晨和夜間會有地冷露凝的現象。

霜降:“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為霜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由秋季過渡到冬季的節氣,開始有霜凍的現象出現。

立冬:標誌著冬季的開始。田間的操作也隨之結束,作物在收割後進行貯藏。

小雪:“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地呈現初冬的景象,但還沒到大雪紛飛的時節。

大雪:“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此時天氣較冷,不僅降雪量增大,降雪範圍也更廣。

冬至:與夏至相反,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數九”。過了冬至,白晝就一天天地增長了。

小寒:此時正值“三九”前後,大部分地區開始天寒地凍,但還沒有到達寒冷的極點。

大寒:是一年當中最冷的一段時間,相對於小寒來說,標誌著嚴寒的加劇。

三、文學中的二十四節氣

面對一年當中往復更替的二十四節氣,敏感的古人對這一感受顯得尤為深刻。他們將節氣作為創作元素,融入到詩文當中,使作品生動鮮活,更富有生活氣息,易與觀者產生共鳴。不同情景、不同地點、不同境遇結合不同節氣,表達出文人內心不同的感受,裝載了不同的情感,或是物是人非之愁,或是豪情壯志之悲,或是回憶昔日舊情之喜,或是抒發相思離別之苦,將個人心底細膩的情感全部寄託於節氣當中,創造出另一種韻味。從這些作品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古代節氣之點滴,亦可體會古人對於節氣意識之感受。

詩聖杜甫在其《月夜憶舍弟》一詩中,便借用節氣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此詩描寫了兄弟因戰亂而離散,居無定處,杳無音訊,於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正值白露節氣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頓生寒意,在戍樓上的鼓聲和失群孤雁的哀鳴聲襯托之下,這種思念之情越發濃烈、深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既是對景色的描寫,也點明瞭時令,因景生情,景中寓情,將深切的思念化為動人的形象,一虛一實,相得益彰。詩中以“白露”與“明月”為一聯,語雖平質,但是利用語序的變化,產生出不同的韻味。

在杜甫的另一首《立春》詩中,還提到了有關立春的節氣民俗:

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盤出高門行白玉,菜傳纖手送青絲。

巫峽寒江那對眼,杜陵遠客不勝悲。

此身未知歸定處,呼兒覓紙一題詩。

首聯中“春日”指代的便是立春節氣。“春盤”是一種古代風俗,即立春日以韭黃、果品、餅餌等簇盤為食。唐朝立春日時興食春餅、生菜,號“春盤”。杜甫由眼前的春盤,回憶起往年太平盛世,兩京立春日的美好情景,與當下漂泊異鄉、萍蹤難定的現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面對巫峽大江,愁緒如東去的春水一般,滾滾而來。

再如,《紅樓夢》第七回中寫到,寶釵因病常吃一種名叫“冷香丸”的藥物,其配置方法與節氣聯繫緊密,可謂玄妙刁鑽:“東西藥料一概都有限,只難得‘可巧’二字:要春天開的白牡丹花蕊十二兩,夏天開的白荷花蕊十二兩,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兩,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兩。將這四樣花蕊,於次年春分這日曬幹,和在藥末子一處,一齊研好。又要雨水這日的雨水十二錢……白露這日的露水十二錢,霜降這日的霜十二錢,小雪這日的雪十二錢。把這四樣水調勻,和了藥……”曹雪芹將冷香丸的製作方法與“春分”“雨水”“白露”“霜降”“小雪”這五種節氣相聯,利用近乎誇張的寫法凸顯該丸藥製作之繁複。這一手法不僅詮釋了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更能夠看出古人順應天時、注重節氣的一貫傳統。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還生動地描寫了在芒種這天,大觀園裡女孩子們一起為花神踐行的歡樂場景:“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每一顆(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搖,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柳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

四、二十四節氣與民俗

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古人漸漸形成了許多基於某個節氣獨特的生活方式和約定俗成的行為習慣,這些方式、習慣慢慢就演變成了屬於二十四節氣特有的民俗,有的甚至還逐漸演變為了複合型的傳統節日,這些習俗和節日無不寄託著古人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熱愛。但是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思想觀念的轉變,有些節氣民俗已經逐步被簡化,甚至消失殆盡,變成了一種淡淡的歷史印記。如今,隨著傳統文化的復興,這些有著高度社會性價值的節氣民俗也應被重視起來,現將部分節氣傳統習俗略述如下。

其一,立春。立春作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古人在此日要舉行迎春活動。據《史記》記載,周天子在立春這一天親率三公九卿以及諸侯大夫,到東郊迎春,祈求豐收。清朝時,各州縣也要舉行隆重的迎春活動,其中以“鞭打春牛”最為盛行。據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打春》載:“立春先一日,順天府官員至東直門外一里春場迎春。立春日,禮部呈進春山寶座,順天府呈進春牛圖。禮畢回署,引春牛而擊之,曰打春。”所謂“春牛”,就是用泥土塑成的土牛。立春正午,由官員執鞭抽打三下,其用意在於鼓勵農耕,發展生產。將春牛打碎後,人們爭搶春牛的土塊,將其帶回家中,或置於牲圈,或撒于田中,無非是要討個吉利,企盼來年牧畜興旺,糧食豐收。立春之日還有一種名為“咬春”的習俗,《明宮史》載:“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嚼蘿蔔,名曰‘咬春’。相互請宴,吃春餅和菜。以綿塞耳,取其聰也。”《燕京歲時記·打春》載:“是日富家多食春餅,婦女等多買蘿蔔而食之,曰咬春。”

其二,立夏。作為夏季的開始,“立夏日”自古受到人們的重視。圍繞著這一節氣形成了許多禮儀習俗,“稱人”便是其中之一。《清嘉錄·四月》載:“(立夏日)家戶以大秤權人輕重,至立秋日又秤之,以驗夏中之肥瘠。蔡雲《吳歈》雲:‘風開繡閣揚羅衣,認是鞦韆戲卻非。為掛量才上官秤,評量燕瘦與環肥。’”清人秦榮光的詩句中也有“立夏秤人輕重數,秤懸樑上笑喧閨”之說,即以體重增減來判斷健康與否,如今這一習俗在某些地區仍習見之。在立夏時家中還要準備櫻桃、青梅、麥這三種節物用以祭祖,稱為“立夏見三新”(《清嘉錄·四月》)。同時,適逢鮮蛋上市,孩子們在立夏這一天還要進行一種有趣的民俗活動——鬥蛋。鬥蛋時,尖者為頭,圓者為尾。蛋頭對蛋頭,蛋尾擊蛋尾,兩人相互使力,以蛋殼不碎者為贏。

其三,立秋。立秋日,周天子在此時要到西郊舉行迎秋儀式。漢代則要舉行田獵,以示秋來揚武之意。《夢粱錄·七月》記載:“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內,以梧桐樹植於殿下,俟交秋時,太史官穿秉奏曰:‘秋來。’其時梧葉應聲飛落一二片,以寓報秋意。”又言:“都城內外,侵晨滿街叫賣楸葉,婦人女子及兒童輩爭買之,剪如花樣,插於鬢邊,以應時序。”《武林舊事·乞巧》雲:“立秋日,都人戴楸葉,飲秋水、赤小豆。”除戴楸葉、飲豆湯外,立秋日還有“咬秋”的習俗,似與立春日“咬春”相對。《津門雜記·歲時風俗》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反映了古人在立秋日防病的風俗。

曹雪芹在《紅樓夢》第二十七回中還生動地描寫了在芒種這天,大觀園裡女孩子們一起為花神踐行的歡樂場景:“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來這日未時交芒種節。尚古風俗:凡交芒種節的這日,都要設擺各色禮物,祭餞花神,言芒種一過,便是夏日了,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然閨中更興這件風俗,所以大觀園中之人都早起來了。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幹旄旌幢的,都用綵線繫了。每一顆(棵)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繫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搖,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柳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


萬法歸一78750411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是按陰陽合曆,利用太陽的運動(日、年與節氣)和月亮的運動(月)來劃分的,將每年冬至到次年冬至的一回歸年平分為十二等分,稱為中氣;再將二箇中氣等分為節氣,由此就有二十四個節氣(每個季節分為六個節氣,每個節氣由時令、氣候、萬物生長的變化來決定)。

立春:春季的開始,立是開始的意思,春是蠢動,表示萬物開始有生氣。

雨水:春雨綿綿,降雨開始增多。

驚蟄:蟄是冬眠的蟲類隱藏起來不動的意思,春雷的響起驚醒了蟄伏地下冬眠的蟲類,將開始出土活動。

春分:春季過了一半,此時陽光直射赤道上,這一天太陽從正東方升起,落於正西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晝夜長短相等。

清明:天氣逐漸轉暖,春暖花開,草木萌發茂盛,大地一片氣清景明的現象。

穀雨:雨生百穀的意思,此時農民已完成春耕,秧苗需雨水滋潤才使穀物茁壯成長,但此時的氣候時晴時雨,時冷時熱,讓人不易捉摸。

立夏:夏季開始,氣候溫暖,萬物生長迅速。

小滿:穀物、麥類等農作物將長結實,待飽滿成熟。

芒種:有農作物已結實成穗開始成熟,也是秋季作物播種的時節。

夏至:炎熱的夏天真正到來了,這天是陽光直射北迴歸線上,北半球受光最多,也是白天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夭,中午是太陽的仰角是一年裡最高的,因此日影是一年中最短的,過了夏至白天漸漸變短,夜晚慢慢變長。

小署:暑是炎熱的意思,此時天氣開始逐漸炎熱。

大署:氣候酷熱到達高峰。

立秋:秋季開始,氣溫由熱轉涼,將轉入涼爽舒適的秋天。

處暑:處是止之意,表示夏夭的暑氣到此終止,但有時晴天的下午炎熱下亞於暑夏。

白露:天氣已經轉涼,因日晚氣溫相差較大,空氣中的水氣接觸地面迅速冷卻就凝結成透明晶瑩的水珠,就稱為白露。

秋分:秋季過了一半,同春分一樣,陽光直射赤道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晝夜長短相等。

寒露:此時已入深秋,天氣轉冷,早晚接觸的霧氣和露水寒意沁心,草木也將枯萎。

霜降:夭氣漸寒,當氣溫降止攝氏零度或以下時,空氣中的水汽會凝結成霜附於地面。

立冬:冬季開始,冬是終了,農作物已收割貯藏完成。

小雪:氣候寒冷,此時節空氣中的水汽在溫度降止攝氏零度以下時,會凝結成結晶狀固體空中降下稱為降雪,但降雪量不大。

大雪:天氣更寒冷,大雪紛飛,地面積雪。

冬至:嚴冬來臨,此時陽光直射南迴歸線上,北半球受光少,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中午時太陽仰角是一年裡最低的,日影是一年中最長的。

小寒:天氣相當寒冷,已進入嚴冬但未到最冷的時候。

大寒:天氣酷冷,寒風刺骨,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古人為什麼要這樣分呢?主要是為了讓農民們能得知寒暑氣候變化而決定農事進展或作為生活起居的參考。


詩中夢幻


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什麼是節氣,再來看二十四節氣的命名。

1:什麼是節氣?

中國古代用農曆(陰曆,也稱太陰曆、月亮歷)記時,用陽曆(太陽曆)劃分春夏秋冬的二十四個節氣。我們祖先把5天叫1候,3候為一氣,稱節氣,全年分為72候24節氣。24節氣又分為12節和12氣,每月有一節與一氣區分,節為月之始,氣的最後一日為月之終。

2:二十四節氣的命名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相差不過一兩天。

“立”表示一年四季中每一個季節的開始,春夏秋冬四個“立”,就表示了四個節氣的開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稱為“四立”,公曆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如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但是從氣候上說,一般還處於上一季節的狀態,如立春時黃河流域仍處於隆冬。

“至”是極、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稱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到來。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夏至時,太陽直射北緯23.5度,黃經90度,北半球白晝最長。冬至時,太陽直射南緯23.5度,黃經270度,北半球白晝最短。

“分”是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稱為“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這兩個節氣-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春分、秋分時,黃道和赤道平面相交,此時黃經分別為0度、180度,太陽直射赤道上,晝夜相等。

二十四節氣的命名反映了季節、氣候現象、 氣候變化等,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

表示寒來暑往變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個節氣。

象徵溫度變化: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5個節氣。

反映降水量: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個節氣。

反映物候現象或農事活動:驚蟄、清明、小滿、芒種4個節氣。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還編出了《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對於農業生產與人們的生活都有密切的關係,但是由於中國地域遼闊,具有非常明顯的季風性和大陸性氣候,各地天氣氣候差異巨大,因此不同地區的四季變化也有很大差異,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農業文明的具體表現,具有很高的農業歷史文化的研究價值。這個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覺智師兄


二十四節氣的劃分,是按照季節、氣候、物候等自然現象的變化,詳情如下:

第一類是反映季節的。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來反映季節的,將一年劃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從天文角度來劃分的,反映了太陽高度變化的轉折點。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則反映了四季的開始。

第二類是反映氣候特徵的。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等五個節氣反映氣溫的變化,用來表示一年中不同時期寒熱程度;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四個節氣反映了降水現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時間和強度。

第三類是反映物候現象的。小滿、芒種反映有關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況;驚蟄、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現象,尤其是驚蟄,它用天上的初雷和地下蟄蟲的復甦,向天地萬物通報春回大地的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