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后过一阵子胃里总是往上涌,类似于打嗝但又不是打嗝,是咋回事?

老铁观言


你所说的是嗳气,嗳气(belching)是胃中气体自咽喉排出所发出的声响,声音长而缓,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比如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多伴有嗳气症状。

从胃部上升的气体或者酸性液体导致嗳气(呃逆)的发生,伴有典型的声响。嗳气可因不同病因在持续时间和响度上,发生改变。在罗马标准中,将功能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症状分为三大类:功能性消化不良,嗳气,恶心呕吐。嗳气又可以分为:吞气症和非特异性过度嗳气。

胃食管反流病,精神压力(情绪低落,影响交感神经,抑制了胃的蠕动),饮食习惯(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如萝卜,黄豆,土豆,红薯,板栗等食物),生活习惯(长期卧床或伏案工作,缺少体育运动,影响胃的排空),食管裂孔疝,胃排出口受阻,消化性溃疡等,这些均有可能导致嗳气的发生。

如果是因为胃肠道疾病所致,首先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果是生活习惯所致,应改善生活饮食习惯,戒烟酒,多吃水果蔬菜,参加体育锻炼,减少嗳气复发。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MiniMillie521


这种症状称之为“呕逆”,它可能与多种情况有关。题目上所说的就是“逆”。

医书里早就说,劳伤脏腑,或寒邪乘于肠胃,则气逆呕吐而不下食也。又有瘀血未净而逆者,亦有痰气入胃,胃口不清而逆者,当随症调之。

一般来讲,能诱发呕逆症状的情况,如消化系溃疡、肝胆病、肿瘤等,严重呕逆者可导致饮食难进,甚至导致病情危重。

呕逆多与肝阴不足,气滞犯胃有关。临床上,多以酸甘化阴以养肝,肝柔气急则平,故能治和胃以止呕逆。此种情况,平时可以喝一些白芍泡水,当花茶也好,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有些情况,则是横膈膜痉挛造成的。医学上,隔膜痉挛的具体原因不明,多与植物神经不调有关,只要抑制末梢神经作用,使其弛缓,消除挛急,呕逆自解。这种情况,可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一些谷维素。谷维素有调理植物神经的作用,也可以消除呕逆。

还有一种情况,是食管底部括约肌无力造成的。人体的食管末端有一个瓣膜,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胃后它就关闭起来。而当瓣膜软弱无力关闭不全时,胃酸返流,即使不严重,但也足以导致呕逆感了。

这种情况多与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有关,如吸烟喝酒、嗜食肥甘、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情绪不佳、熬夜等,都能造成大脑皮质功能紊乱,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形成呕逆。

这也包括某些经期女性,女性分泌的激素可松弛平滑肌,造成瓣膜软弱无力,也有呕逆感。

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常揉腹,促进胃肠蠕动,可以大幅度缓解呕逆的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