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王爷是如何消遣时间的?

刘军


现如今手机和电脑成了现代人的标配,无聊闲散的时候玩玩游戏,看看小说和视频,听听音乐,都是一种生活常态了。

可在古代,清朝王爷们可没有这些东西,那他们怎么消遣时间呢?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清朝皇帝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削弱宗室力量,把那些王爷们都集中在了京城里面圈养,非特殊情况,不打招呼不能离城60公里外。

这些王爷们也都是人呀,这么憋着迟早得憋坏,所以就想出了各种各样乐子去消遣时间。


单从饮食方面来看,就可以看出王爷们在找乐子上面达到了极高的地步,他们吃的与常人也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在食材和装饰上,那可谓是下了不少心思呢,百姓家吃的白菜,他们也吃,只不过只吃菜心,客栈里面的一道小鸡炖蘑菇,在他们那里,就要用名贵的乌鸡和名贵的松茸去炖制,而且还会加上人参冬虫夏草之类的名贵补物。

平常人家吃饭用竹筷子,而他们用的却是象牙筷,盛饭的盘子也都用玉制或水晶的。


单从喝的角度来说,清朝王爷们也真的是把这种事情做到了极致,在夏天他们可以喝到冰饮,在那个没有冰箱的年代,怎么实现喝冰饮的?

很简单,大把大把的花银子建造冰室,储存冬天的冰,夏天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畅享冰爽了。而且他们早晨起床的时候还会用名贵的茶来漱口。

暂且不说别人,单说说和亲王弘昼,他是乾隆皇帝的弟弟,在乾隆登基后,就把自己王府里面的财物都送给了他,可谓是最富有的王爷了。

有钱有权(仗着乾隆和太后的宠爱得来的权势,并无多大实权),自然是什么事都想干,他可谓是把这个玩发挥到了极致,像那些去赏赏花,钓钓鱼,听听戏,下下棋的那都是常态。

清朝王爷府邸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光占地就达数万平方米,里面的各种奇珍异景应有尽有,但逛自己的宅子多没意思呀,就出去逛了,去皇家园林打打猎,去八大胡同找乐子,去鉴赏鉴赏古董等等,人生那么长,一直这么逛来逛去也逛腻了呀,怎么办?

又回到宅子里面了,接着造作,为了追求刺激,弘昼给自己办丧礼,给许多大臣发请柬让他们都来参加他的葬礼,顺便带上礼金,他在葬礼上面吃贡品,看着亲属们哭的稀里哗啦的不说,还要求丧礼应有的礼节一个也不能少,要从头看到尾。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他不是一次两次就收敛的主儿啊,隔三差五的给自己办葬礼,只要无聊了,就办一场。

等到这个也不刺激了,怎么办?

那就想新点子呗,抢劫朝廷的运银车这个很刺激,来一次,他也不差钱,就是刺激,好玩儿。

这样的事要搁在别人身上九个头都不够砍的,可他是皇上的亲弟弟呀,尽管皇帝知道了也挺生气的,不过后来还是让他去守皇陵了事。不过后来太后知道了这件事,便也要跟着弘昼一块去守皇陵,乾隆怎么可能会让自己的母亲去守皇陵呢?最后只好赦免弘昼,这件事也不了了之。

可以想象一下,清朝的王爷们到底是有多厉害,竟然想出那么多花招来消遣时间。不过到了晚清,王爷们又多了一项事情做,那就是抽鸦片,反正他们又不缺钱,天天也没啥事,只能吃喝玩乐了。

他们的确是享受,可是那些跟随他们入关打江山的八旗破落户老百姓却苦着呢。


历来现实


不是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是无知限制了你的想象力。远的不说,十几二十年前,没网没智能设备,爷们照样有一千种消遣的办法。废话不多说,给您唠唠听来的落魄王爷的故事。

故事来自朋友舅姥爷的爷爷,此人姓金,本名金十一,外号“金王爷”,住在太原后铁匠巷。据说是以为晚清一位落魄王爷的第十一个儿子。庚子年间,老佛爷被八国联军打跑,从京城一直逃到陕西。而这位爷就是那时候随着大部队逃难出来的,逃难的时候,金十一还小,遭了大罪,就落了病根,从小就是驼子。

想想啊,老佛爷逃难的时候,还得吃糠咽菜,何况这些个王子王孙们呢。后来局势稳定后,金十一的老子却在庚子国难中挂了。这一家子觉着京城生活太过提心吊胆,在铁匠巷住着倒是安静祥和。

干脆金十一家就把京城的家当全卖掉,改了姓,定居在铁匠巷了。虽然是落魄王爷家的,不过打小这金十一就吃喝无忧,逢人便自称王爷,一股子京城闲散气息,满嘴却是天津大碴子味口音。街坊领居也给面儿,渐渐地都叫他金王爷了。

“早起遛弯呐,金王爷您,早儿好!”金王爷出手阔绰,卖油条老豆腐的老汉问个早,金王爷就会坐下照顾他买卖。

“呦,金王爷您吉祥,可有日子没见着您啦!”金王爷遛弯到了花鸟鱼市。

“金王爷呐,您上次想瞅瞅的金丝雀儿,给您捯饬回来啦。让伙计给您送府上去?”金王爷,乐呵呵点点头扔下几个银元:“就一只多孤单呐,起码给也整一窝三五只才爽利呐。”

“金王爷吉祥呐,小店新到了翠玉鼻烟壶,您赏个脸,来看看呗。”琉璃厂的古玩铺子,也是金王爷经常逛的地方。金王爷拿了鼻烟壶,悠哉悠哉出来。一看已经日头老高,快到中午了,该下馆子去喽。去哪家好呢?好几天没去吃六味斋的酱猪蹄啦。

“王爷,您是准备喝点去?我拉您去哪家?”街上的黄包车伙计很有眼力劲。

城北一酒馆里,金王爷吃着六味斋的酱猪蹄、喝着二十年的老白汾,顺便还点了一个唱曲的。金王爷满脸红光嚷嚷着:“就是这曲儿姐长的太寒碜了点,可比不了爷当年在京城常见着的。”

“王爷您接下来去哪呀?”

“去小翠儿那里,抽两口去。”

金王爷酒足饭饱出了馆子,已经过了晌午,拉车伙计把他送到了天香楼,天香楼有烟抽,也有小翠儿姑娘。金大爷去干嘛了,当然是做神仙去了。烟缭绕雾之后,也乏了。小憩一会醒来,神清气爽,抬眼望天,日头西落。

金大爷砸吧砸吧嘴:“嗨,这么快就天黑了,回家喽!”

... ...

这位金王爷,街坊邻居没见过他干什么营生,反正就是有钱花。一辈子潇潇洒洒、无忧无虑,直到建国前老死。据说他的几房姨太太和儿孙们,后来遭了大难。闹革命抄家的时候,在他家弄出来半箱子地契和十三箱子银元,古董字画、金石玉器都被打砸烧掉。


尔朱少帅


清朝王爷真的很会玩!当时的王府大约有后妃9~15人,每天轮一个大约要两个星期;王府里的编制一般是丫鬟20~30名,王爷们经常把她们组织起来跳舞,在王府里吃饭都是一边喝酒一边看跳舞的,有很多人的时候甚至在院子里玩多p;王府还会有下人30~40人左右,打麻将斗棋牌也够角了。

除了在家里玩,王爷还可以上街去。在京城里只要有钱,根本没有玩不了的事!在京城里可以玩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怡红院,对于这些纨绔的王爷来说,酒色依然是首选的娱乐方式,他们把青楼当成KTV,唱跳玩女人。比如有王爷在怡红院里打麻将,让女人脱光衣服,在背上画上麻将的牌,然后一群人在那边边打牌边看,当然,这种玩法价格也不便宜,打一场下来就是几百两银子。

王爷们可以做的第二件事,赌。清朝的王爷是最纨绔的(清朝王爷不许出京,又被架空),像各种斗鸡斗犬遛蛐蛐什么的都玩得非常溜。当然,赌也是非常花钱的事,甚至王爷也可能输成穷光蛋。

清朝王爷有多能花钱?我们以康熙时期来举例,按着康熙的规定,亲王一年年奉有1.8万两白银,贝勒也有1.3万两白银。在当时,10两银子是一户家庭(两三个劳动力)才有的平均年收入,折算下来大约是每两白银4000多元,1.8万两白银就是7000多万,1.3万两白银则是5000多万。这么一大笔钱让他们自己花,还经常花不够,当时是除了胤禛之外每个皇子都有在国库借款补亏空。


优己


首先严格意义上说,清朝的王爷很穷,地位很低,这是因为还有更高价的存在,例如最高的亲王,他们是皇上的兄弟和叔伯;其次是郡王,皇上的堂兄弟或者堂叔伯,他们都是属于宗亲,但王爷不是。


1、王爷不记宗录,地位尴尬:

笼统称王爷,其实就是一个爵位,分两等:宗亲的这些亲王为王爵的第一等,郡王是第二等,位次于亲王,这些都是皇帝的表叔二大爷之类的,!

除了有十二位铁帽子王,他们的子孙在继承时无需降级外,其它都是一代降一级,一直到没有爵位。

而王爷这个称号,到了清代后,一般是皇上个人喜好赐给某人的,属于恩封,并不记入皇家宗录,只是身份上的一种认可,没有实质意义!

所以,别把这些爵位和王爷混淆了。


2、王爷很穷,兼职才是出路:

1、 宗室爵位分为十二等,1748年,将宗室封爵定为十二等级:和硕亲王、多罗郡王、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恩将军。

十二等大致可分为超品、品级: 超品: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公、将军。

2、蒙古爵位同样分十二等,按照宗室爵位例,同时保留原来的蒙古尊号;

3、异姓功臣爵位是封给异姓功臣的。异姓功臣爵位分为九等,公、侯、伯、子、男等等。

并且,清代和明代不一样,清代把这些王爷都圈养在京城了。结果这些生活在王府里的人,父母、福晋、侧福晋、子女,以及管家、护卫、下人等,都得靠王爷一人薪水养着。

他们靠什么生活了?和硕亲王的年薪是1万两白银,禄米1万斛;世子岁俸银6千两,禄米6千斛;而最低的奉恩将军年薪只有110两白银,禄米110斛,不用我说了吧!这点工资连吃饭估计都吃不起,怎么办?

这些王爷们有大量的“庄地”,每年可以向耕种这些土地的佃户收取地租以及各种农副产品。这是一条大家都有的出路。加上朝廷有时发双薪,但更多的是兼朝廷的官职,这样可以多一份收入!


3、花天酒地是不可能的:

宗人府对这些王爷以及八旗子弟管理非常严格,出入、平时言行等等都有严格规定,不准随便外出、不得交结部院大臣、封疆大员,不准没事串亲戚,不准无故离京等等。

所以在清代,其实这些王爷们等于圈养在自己的豪宅里,是没有自由的,花天酒地的消遣也是有限的!

4、大清亡了:

不过大清亡了,这下没人管了,没人管的这些王爷们就开始可劲造了!有钱的讲究,没钱的穷讲究。

正红旗满族人老舍,他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正红旗下》下有句话说的好

,姐夫跟还不怎么懂事的他说:“咱们旗人,别的不行,要讲吃喝玩乐,你记住吧,天下第一!”听听这口气,感情人家还骄傲着哩!

但是,由于没有朝廷的特权和工资,这些人最后都是走上了变卖家产的道路!

例如,和硕睿亲王魁斌的二个儿子,中铨和中铭就是典型代表,看看他们登峰造极的消遣吧!

哥俩儿为了显摆,投巨资修建新房、花园,安上电话,又添了西餐厨房;

坐轿那是不可能的,要坐马车、汽车,没有就买,有钱!于是睿王府买了两辆汽车、八辆马车,这家伙老贵了!

这两位少爷,从中午醒了就出去胡吃海喝,能玩的都玩一遍,到了下午、晚上就和一群王爷们的子弟在前门外聚赌。

1919年,兄弟二人西郊别墅卖了,到手两万块钱后,马上带妓女到天津去玩了两天。两天的工夫钱就花完了。

不到10年睿王府中值钱的东西基本卖完了,把房子抵钱。睿王府中的500多间房屋典出去后借了10万元,过了没多久又花完了,只得把王府附近家人居住的20多间小房卖掉,最后,连祖坟墓园中的建筑和树林全都卖掉了。

到了1931年,中铨实在没钱了,就把祖宗棺材里的陪葬珠宝取出来卖钱,因为分赃不均,被人告发,法院判了中铨7年徒刑。他坐了5年监狱,于1939年去世。

不到30年,睿王府就被败完了!


当然这不是个例,到了民国时期,这些清代的王爷和他们的后代们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结局。没有生活技能的他们,只有卖卖卖,最后卖光了,要不因饥寒交迫而死,要不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


从小爱历史


多得很!

皇家子弟,玩得是讲究!跟根据记载,南粤八旗是这样过他一天:

中国分12时辰,有实力的皇家子弟,大概如下

8点起床,洗龙根泡龙身半个时辰,即是用茶漱口和洗早澡,然后来一炮福寿膏(鸦片),期间来个小米粥或馒头两个,约中午11时出巡,身体好骑马,身体不好马车,巡视祖上产业,基本12点到封地的产业喝茶吃点心,基本都去自己产业,中午开启娱乐模式,歌酒搞女人吃鸦片赌钱


众众_


来看看皇帝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紫禁城北门神武门的鼓声响了,天亮了。

5点钟,皇上起床了。皇帝的一天就这样开启了。

康熙皇帝吃了一盏银耳羹作为早点餐,就走出乾清宫,走进慈宁门给太后请安。


给太后请安后,散完步,6点了,该吃饭了。

那皇上都吃点啥呢?

首先摆进来三张桌子,陈放20品左右的御膳。还有两张跟桌,上面拜访几十品饽饽。饽饽就是面点。萨其马是我们都知道的满洲勃勃。水煮饽饽是什么呢?就是饺子。这是供一个人吃的50多个品种的自助餐。

吃完早饭,该“上班”了。

7:15,康熙皇帝准时驾临乾清门,开始御门听政。这是康熙皇上每天的例行公务。一般称为早朝。

皇帝这么勤奋地办公,大臣们当然得要更勤奋了。

早上7:15的会,6点就要集合,所以三更半夜就要起床,洗漱动身。武官必须骑马,文官坐轿或者马车骡车。一路上,官员念念叨叨背诵报告,以免开会时挨骂。

大臣们首先要在午门前集合,等午门的鼓声响了,集体走进午门,穿过太和门,穿过太和殿广场,6点一刻走到太和殿东边的中左门,7点一刻前走到保和殿东边的后左门。排队等候,听候传唤。

排队期间,他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是,继续背诵报告。开会的时候,可没有机会照本宣科读报告。可见那时候有好的记忆力多重要。

9点钟,早朝结束。皇帝下朝了。但下朝不是下班了。康熙皇帝要继续上班。

9:45,康熙皇帝返回乾清宫,脱下朝服,换了常服,开始看报告。皇上亲自动手,用红笔批改报告。

上了两个小时的早朝,批了两个小时的奏折,康熙皇帝下班了。

可以出去玩了吗?当然不行,到了11:00,皇帝要上课了。

作为学霸级的人物,皇帝有十几位老师,每天轮流为皇帝上课。

早膳之后两小时御门听政、两小时批改奏折、两小时小班上课,下午2:00,皇上是该吃饭了。

吃完饭后,皇上还没有下班,他要召见和接见一些人,召见引见之后,满满当当的工作之余,皇帝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

下班后,皇上会去听戏、去看他收藏的书画,可以说是非常有情调了。

夜幕降临,皇帝在干嘛呢?他将学霸精神坚持到了最后一刻,睡前在疯狂看书学习!

这就是皇帝一天的时间表:

1.寅时·给太后请安

2.卯时·早膳早课

3.辰时·御门听政

4.巳时·朱批奏折

5.午时·经筵日讲

6.未时·晚膳和下午茶

7.申时·召见引见

8.酉时·击鼓听戏

9.戌时·三希堂四美具

10.亥时·朕本书生


Ahaschool第二课堂


要说清朝王爷消遣时间的方式,最有创意的就是乾隆皇帝的弟弟——和亲王弘昼。他老人家是乾隆皇帝的亲兄弟,乾隆在登基以后就把自己王府的财物都送给了这位亲弟弟,让他成了最富有的亲王,可以这么说,乾隆朝的和亲王弘昼是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

和亲王弘昼最大的爱好就是在闲暇时间给自己举办葬礼,每次举办葬礼还要给朝中的大臣们发请柬,让他们来赴宴,顺便带上礼金。


在葬礼中,弘昼会坐在供桌上,看自己府里的家人和奴仆披着孝服嚎啕大哭,弘昼要求各种丧礼的环节要一丝不苟完成,毕竟他还看着呢。


弘昼习惯一边吃供桌上的祭品,一边看着这些人大哭给自己祭拜,享尽富贵以后的变态此刻尽显。而且弘昼给自己办葬礼不是一次,而是隔三差五的搞,只要觉得无聊就会给自己办葬礼玩。

弘昼还有一个爱好是抢劫,就是抢劫朝廷的运银子的车,他也不是缺钱,就是喜欢刺激。就像现在的个别有钱人喜欢偷东西一样,也不是差那点钱,就是喜欢找刺激。


抢劫朝廷的运银车这在清朝算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如果是普通人早就诛九族了,但是作为乾隆弟弟的和亲王弘昼显然不怕什么王法。


虽然乾隆知道弘昼抢劫银车非常生气,但是自己亲弟弟干什么坏事,都只能选择原谅他,最后只能让自己的弟弟去沈阳守皇陵了事。

弘昼要被遣送到沈阳守皇陵的事,被乾隆的妈也就是当朝太后知道了,太后表示要收拾东西和自己的小儿子一块去沈阳。作为孝子的乾隆当然不能让自己的妈去沈阳和弟弟一块守皇陵,所以只好赦免弘昼。


有乾隆和太后双方的娇宠,和亲王弘昼在乾隆年间可以说是无法无天,他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多变态的事情都干的出来。


讲究吃喝,摆排场,看戏遛狗,玩文玩这些都属于王爷消遣的常规项目,是个八旗子弟都会沾染。


西山讲历史


清朝的皇帝、王爷大都不务正业,甚至沦为了跟八旗子弟一样的“废物点心”,当然基数大了还是有几个比较“成器”的,但只是极少数。

其实不要说王爷,就连“八旗子弟”也十分会玩。

打茶围:“入伎馆闲游者曰打茶围”,意思很明显了,就是去妓院打发时间,有美女相伴,不管是品茗饮酒,还是抽大烟,都是销魂的好去处。当然,八旗子弟就是这样成为了软脚虾。

蓄画眉:画眉鸟一直是我国古代的观赏鸟类,因为歌声动听成为了八旗子弟追捧的“鹛类之王”,甚至拥有了享誉中外的名声。驯熟画眉鸟需要大量的精力和充足的耐心,即便是有有人将画眉驯熟,也需要主人带着画眉熟悉环境,“玩物丧志”就是这样来的。

玩票:一开始只是八旗子弟不但喜欢听戏,而且更喜欢自己唱戏,因为是免费唱的,所以叫“玩票”,后来引申为“不认真”的态度。八旗子弟在唱戏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谁让皇帝、太后都喜欢听戏呢?

其他的像赌博、斗蟋蟀、放风筝,这些应该不用我解释了吧?总之八旗子弟是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啊。

清朝的王爷们当然是玩的更高级、更嗨,但是花费也更大。

海东青:原本是游牧民族捕猎时的好帮手,但是随着清兵入关,这种传说中的“鹰神”,也成为了清朝权贵最好的玩物。就连康熙都不能免俗,曾专门写诗称赞海东青“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属海东青”,上行下效之下,可想而知。

清朝时期一只最普通的海东青就价值30两白银,要知道清朝的妃子一年的俸禄也只有30两白银,可见这些为了海东青疯狂的清朝权贵们,有多么的奢侈了。

贫穷真的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历史公元,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样的“皇帝”,想了解“皇帝”真实的一面可以关注我,感谢大家支持。

历史公元


很多人一提到清朝王爷,就是花鸟鱼虫、吃喝玩儿乐、声色犬马,只能说太幼稚,或者政治智商为零,一个个就跟懂完了似的,感觉要是自己的话,起码得有个什么什么作为,当个侠王什么的,无稽之谈,电视剧看多了,在那个封建社会,帝王几乎都是踏着万千尸骨才好不容易登上了大极地位的年代,要是你是个王爷,真做出了你们想做的那种事,皇帝都让你活不过两集!家天下家天下,谁当了皇帝,天下就是谁家的,你什么兄弟姐妹都靠边儿,为了当上皇帝,父母子女都可以舍弃,何况你什么兄弟不兄弟的,这种事儿还少吗,所以那些亲王一级的,必须得做出与世无争,只知玩乐的表象,才能保证自己这一支能够长治久安或是荣华富贵,你来不来就跑到哪儿彰显你的正义,你的才干,你看皇帝收不收拾你,只有你表现得越没能力,表现得越只知道除了吃喝玩乐啥也不懂,皇帝才越放心,所以,现在只知道批判那些王爷不务正业的人,才是真正在那个时代政治智商为零的人,先拿你开刀的人,因为,皇帝不允许比他牛逼的人存在,也绝不允许好人、威信全你做了的人!皇帝换作是你,你又如何?


朕看你到底要怎么装b


满清的王爷,听起来高大上,其实还是蛮悲催的。贵为王爷,其实就是被囚禁在京城范围内的活“囚徒”。按照清王朝的规定,王爷没有皇帝的许可,是不可以远离京城的,即使是去拜祭皇陵和生母都是要经皇帝或宗人府同意才行的。

这些王爷们,领着丰厚的国家俸禄,一般又无所事事,自然要找很多消遣的方式。当然,从古到今,消遣的方式无非“吃喝玩乐”。

这“吃喝”自不必说了,这些养尊处优的王爷,吃的自然是最好的,比如,吃白菜只吃中间的那点嫩心,小鸡饨磨菇一定要是非常名贵的小乌鸡和长白山名贵的松茸,用的餐具那当然要是银器等等,反正是极尽奢侈。

玩乐的方式就更多了,像什么钓鱼、玩鸟、斗蛐蛐各种花样百出的玩法,高雅点的喝酒写诗、下棋打牌,这些普通人也会的玩法王爷们自然是熟手了。

这些玩法天长日久会有厌烦之时,所以,大清王朝的王爷们很多时候都会有一些古怪的玩法。我这里就来举两例。

喜欢给自己办丧事的和亲王弘昼

弘昼是雍正皇帝的第五个儿子,是乾隆皇帝的弟弟。乾隆继位后,将雍正原来的雍亲王府全都赐给了弘昼,并且平时也极其袒护这个弟弟。由于乾隆的袒护,弘昼为人行事乖张妄为。

据记载,在一次上朝时弘昼和军机大臣讷亲起了争执,弘昼一言不合当朝就殴打讷亲,乾隆看着也不制止,也不怪罪,这样一来,朝廷中再无人敢惹他了。

弘昼有个怪异的癖好,喜欢给自己办丧事。他经常给自己举办丧事,还要邀请文武百官来参加。

在举办过程中,他坐在那里看着家人和府里的人给自己准备祭奠用品,然后像正式办丧事一样哭泣祭奠。他将那些冥器等放在自己的床前,看着人们忙碌,他则在那里饮酒作乐,乐不可支。

(弘昼)

这样的事,别人惟恐避之不及,他却乐在其中,理由是,人没有一百年还不死的,还有什么好避讳的?当然,这种说辞听起来不错,实际上可能是他想借此敛财吧。

好抢旗下臣子才婆的满洲镶白旗旗主多铎

多铎是大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十五个儿子,曾为大清王朝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一大休闲方式就是抢旗下臣子的女人。

按照清王朝的规定,旗主抢夺旗下臣子的女人是不犯法的(这真的是没有王法啊),所以,多铎做了很多荒唐的夺人妻子的事,旗下臣子都敢怒不敢言。、

当时清王朝有一个叫范文程的臣子,刚好是多铎旗下臣子。这范文程有一个非常漂亮而又贤淑的老婆,多铎知道后,就打起了范文程老婆的主意,将她抢到了自己的府中。

范文程不干了,这样的戴绿帽子的事,当然不能忍了,于是就告到了皇太极那里。前面说了,多铎抢旗下臣子的老婆并不犯法,但关健是,这范文程清初的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期的很多规章制度都是出自他之手。

这样的重臣,蒙受了羞辱,皇太极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了,再加上,皇太极本身就有点看多铎不顺眼,为了拉拢范文程同时打击多铎的嚣张气焰,决定罚多铎银一千两,夺了他十五个牛录(牛录是清朝基层组织单位)。

(多铎)

暂时就说这两个例子吧,您还知道那些清朝王爷的荒唐事,欢迎在下面留言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