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每天堅持上班的動力是什麼,我是為了攢夠15年的社保,你們呢?

happyxiu的生活日記


不請自來,俺是千山雪。本人一輩子工作了三十九年,早就不存在繳費滿15年的問題。繼續工作的理由是為了維持正常的生活開銷,除了省吃簡用之外,父親也幫了我一把,不然,基本上是存不了錢的。就是每月最低拿一千元的話,你可以用這一千元來買買菜買買米,絕對是不會餓死滴。而當你沒有工作的時候,每天不但沒有進賬,而且要挖老本了。坐吃山都空,老本終有被挖盡的那一天。如果你一直不工作,存款支持不到退休的那一天,你不就把自己給餓死了嗎,更不用說是生病住院,一旦發生這種情況,你的生命已經進入了倒計時,你把你自己給窮死了,因此,只要人活著,就要去工作,要知道靠工作發大財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而大多數人是拿得最低的工資,本人做鉗工,工資也才二千九百元,三十年工齡的老員工工資也才三千七百元。而更多的製造業工人,每天工作十至十二小時,工資也才四千至六千元,人家是拿命在換錢,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活著太難了,但又不得不活著.....




千山雪資深金魚玩家


你好,我每天堅持上班的動力首先絕對是為了生活,我也相信大多數人都和我一樣;後面的想法跟你一樣,為了那15年的養老保險,最低的標準,最少交夠15年才可以有退休金可領,當然能多交年限那是最好的事情。

我以前單位倒閉後,自己開始不太重視養老保險,等過了6年人慢慢成熟了,自己準備補交養老保險統籌,一看嚇一跳,原單位每年給我交的養老保險一直到倒閉,一起清算完,累計繳納才夠1年!每年職工出的一部分可是都按時工資上扣的,這算什麼?職工信賴公司辛辛苦苦掙的微薄工資,在這麼大的事情上坑員工,後來原單位的留守人員都撤光了,諮詢了一下,已過了最佳追繳年限,只能自認倒黴,開始沒有重視,所以藉此告訴大家,對待養老保險一定要重視,每年查看一下。

前車之鑑,我開始自己繳納養老統籌,當然能力有限最低檔,交夠15以上最好,未來誰都無法預料,也不知道國家到時的政策如何,老百姓只能隨大流行動,不求多姿多彩添花之舉,只求安安穩穩的平淡。

見笑了,幸福的生活就是平淡。




遊戲人超超


為了實現自我價值唄!我在家裡做了二十年的全職媽媽,可以說早就和社會脫節了……父女倆在感激我的同時,話裡話外還是有點揶揄的意思,好像我除了會做飯洗衣服之外,其他的就是弱智一枚了😭於是我各種的不服呀?18年九月我女兒讀大學了以後,我就開始在這家餐廳做鐘點工了,每天中午三個小時掙三十元,一個月就是九百元或者九百三十元(為什麼只選擇做鐘點工呢?因為我老公不愛做飯,我要是不給他做,他就得餓肚子,我又捨不得😀)……說是隻做三個小時,其實是卯足了一天的勁,我這個“機動部隊”除了不會炒菜之外,其他的啥都要做,撿碗、洗碗、淘菜以及送外賣!今年暑假兩個月,是把我熱夠了的(特別是八月份),當我端著餐盤推開店裡的玻璃大門時,只感覺外面的一股熱浪朝我滾滾襲來,真像身處鍋爐房裡,熱得人暈頭轉向😭正因為熱,所以喊外賣的就更多了,一個個懶得下樓唄!我頂著熱浪快速地穿梭在大街小巷,認真地送著每一份餐,為的就是不讓父女倆看不起我,因為他們曾經嘲笑我“最多做三天”😡我偏要一直做下去!


鳳146983974


我有個朋友,曾在工廠上班,交夠15年社保就直接辭職了。不過他辭職的原因是,孩子上大學,消費高了,工廠工資太低,想出去闖蕩。


題主上班的動力是為了攢夠15年社保,從側面反映出,題主大概是還沒成家,單純從自己考慮吧。要問大家堅持上班的動力,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類說明:


一、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更多是為了學習業務技能


剛畢業的大學生,初入職場,對未來充滿希望,也有旺盛的鬥志。對於他們來說,職場是一個新的環境,需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比如說人際交往能力、業務處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


這個時候,他們保持較強的學習力。要問他們每天上班的動力是什麼,他們自然會回答,為了有一個好的發展前途,未來能夠升職加薪,需要好好努力。


二、對於工作多年的中年人來說,工作的動力,則是來自家庭和工作


1、養家餬口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作為中年人,是家裡的頂樑柱,特別是對於男人來說,是壓力最大的時候。每天來上班的動力,很重要的來源是養家餬口。


2、為了保住工作飯碗而工作


前段時間,網上熱議,關於中年男人家庭與職場的話題,有網友發出感慨:人到中年不如狗。職場上,我們也會看到一個現象:犯同樣的錯誤,領導可以對中年人大聲批評,甚至謾罵,但不敢對年輕人苛責,今天你說年輕人一句,很有可能他明天就不來了。


但是對於中年人,既有家庭的包袱,又有年齡的包袱。一旦過了35歲,辭職很難再找到合適的工作。這個時候,中年人為了保住飯碗,只得默默忍受。


三、對於有一定作為的人來說,上班是為了謀求更好的發展


這類人經過多年打拼,已經在各自行業取得一定的成就。對於他們來說,早已經解決了最基本的物質需求,他們每天上班的動力在於,對工作本能地喜愛,想取得更大成就,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以上。


阿伽陀藥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人,他們都是單位的臨時工,而且女同事居多,因為工資太低,他們唯一堅持下去的動力就是混上15年的社保,畢竟社保單位會給承擔一部分,這部分人一般家庭環境都不錯,有房有車有老公,雖然工資低,但工作輕鬆,他們掙的工資也僅僅夠自己花,有的甚至還需要自己家裡人補貼一部分,日子過得也算滋潤。



尤其是女員工,節假日多,有產假和哺乳假,請假也容易,可以一邊照顧家庭一邊掙錢,儘管工資很低,但是畢竟有社保,這樣幹上15年之後,退休後還有一份穩定的工資保障,到那時要麼繼續幹,要麼辭職,都是很好的選擇,但這有個前提條件,就是這個家庭富裕,不以自己現在的工資過日子,上班兒圖個開心和熱鬧。

但作為一般人上班只是為了攢夠15年的社保,這個真不行,15年,人生能有幾個15年,誰又能耗得起,再說了掙不到錢靠什麼養家餬口,不能僅僅是為了混上一份社保吧,這肯定不能成為堅持的目標。




每天堅持上班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為了掙錢,為了能夠得到一份兒穩定理想的收入,沒事誰願意到公司上班,每天按時上班按時下班還要被領導使喚,渾身不自在,一句話,掙錢不容易啊。

其實這也很公平,我們付出自己的勤勞和努力,老闆給我們一份薪水,每個人都一樣,每個人卻都不一樣,每個年齡段對工作的看法也不一樣,比如剛從學校畢業出來打工時,我那會兒還真不只是為了掙錢,是為了長見識,為了學本事,為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此那會兒所有的精力都撲在了工作上,而現在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就是為了養家餬口,自己可以少吃些,但不能苦了孩子,上班的動力自然就是讓家裡人的日子過得好一些。


鄉村小二哥


我在某合資車企上班,月工資到手七千多,六險一金加個商業醫療保險就算七險一金吧。公積金1千多,扣個人的,社保就交得少,才幾百塊,去年共發了21.5個月工資。能讓家人過得更好。每年都有個幾萬年終獎金拿回家過年。一年能給父母七萬元,自己有車,還沒買房,在攢首付了。加油💪!


幸福27171


八成人是每天上班兒的動力,實際上是為了那點工資。我就屬於這樣的人,每月3400多元的工資雖然不高,但是好歹自己日常的衣食住行都沒有問題。養活一個家庭,這一部分錢也差不多夠了。當然我們沒有車貸和房貸。妻子的那部分工資都用來儲蓄了。

一成人每天上班的動力,是為了人際交往和排解寂寞。我們單位一個大姐生了二胎,堅決不在家裡看孩子。她家非常有錢,為了看孩子專門請了保姆,但是她每月的工資都不夠保姆費的。另外,我們單位還有幾個年輕人開著路虎、寶馬上班,每月兩千四五百元的工資,連汽油費和保險費都不夠。他們是屬於被逼著來上班的。

一成人每天上班的動力,是為了更好的發展空間。年輕人很多人為了未來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前途,對於好的崗位不僅能夠忍耐工資低,甚至可以往裡搭錢。像金融職業的大學畢業生,為了有一份漂亮的簡歷,寧願花幾萬元購買投行實習生的資格。

如果說上班為了湊夠15年社保,這一點理由站不住腳。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個人可以通過自己繳納社保的方式,如果有必要真的還不如自己掏錢。一月1000多元,對於有錢人就是一天的花費。如果沒有這樣的能力,那麼還是承認你是為了錢上班吧。


暖心人社


沒有安全感,結婚後即便婆家經濟實力雄厚 老公收入不菲,家裡花銷不需要用我的,用婆婆話說 我的工資自己做零花錢用就行…這些都沒能讓我安心,反而更沒有安全感,工作比結婚前更拼命, 現在懷孕六個月 正常上班正常出差 該加的班沒少加,該做的工作一樣沒落下,目前打算的是孩子出生後坐50天月子養好身體就出來工作。工作離開我可以馬上有別人接替,我沒了工作 心慌 沒安全感 缺乏自信 等等一系列負面情緒,必須工作 還要拼命工作



夢玉的賬號


說說我最近的生活,在一個培訓機構,每次開會都說我個子低,說我穿衣風格不好,要化妝,眼鏡不行,頭髮不行,總之就是盡挑毛病,好吧!你說我眼鏡不行,我換,頭髮黃我染黑,穿衣風格不行,我改,全部重新買。好吧!買了又說個子低,穿衣服還是不如他意。從我到這個單位,從來沒有交員工幹什麼,臨到事情了,說要學習,打印機以前沒用過,不會,又說,總之,一遇到事情就讓你學習。還說我只能教到三年級,唉,今天真想罵人,遇到一個家長繳費,遇到用pos機,不會,直接當著家長面罵,說我不學習了,我頂了兩句,說我得遇到這種情況才能去學啊!領導來氣了,直接說下星期把人全部叫來學習。我現在才搞明白上班有錢不上班沒錢,什麼帶薪休假啊!每個星期休息一天,全部扣掉,你們說他說我個子低是屬於人身攻擊嗎?真他媽不想幹了,沒辦法,


朱朱1581275



對於我來說,工作的動力可不止是為了社保,更多的是因為一個字“窮”!


01 只有努力工作,才能擺脫“窮”,不僅如此,還要去大城市工作


我的老家是什麼?是貧窮,困苦,是一無所有,可能因此我的子女也會陷入這幾千年的貧瘠輪迴之中。很多人回家有父母熱情的接待,是舒適的房子,是熟悉的家鄉味道,即使這些也都沒有,即使再不濟,也有離大城市僅幾小時的時空距離。


而我回家,不僅是要花費好久買上一張火車票,跋山涉水回到深山的老家,更多的是到家後要先要為父母分擔一些農活的負擔,誰能想象兩天前還坐在上海的辦公樓裡,今天晚上剛到家就要脫下西裝革履去喂牛羊的生活呢?土地的貧瘠,交通的不便,鄉親們的質樸,或者說木訥,讓家鄉幾十年如一日毫無生機可言。


對我這樣的成千上萬的真正貧家子弟來說,要在大城市裡努力奮鬥才能實現一種大的跨越。不像身邊一些江浙一帶發達地區的孩子,他們不願意回家只是覺得在北上廣深等地方“更有前途”,回家也可以享受不盡的優越生活,真的,哪怕你家是沿海一帶的農村,也享有著地區發達帶來的普遍紅利:教育,就醫,出行,消費這些人生基本需求都一應俱全。


但對我而言,回家則意味著我們幾代人的一個失敗輪迴。我不想談什麼因為一些大城市是個秩序社會,不用靠人情上升,對於我來講這些都不重要,因為我們只是在繁華都市的底層打拼,人情是用來打通上層的工具。


我為什麼要留在北上廣大城市。除了努力生存,我更多的是想改變我和我之後的子女的人生,也許我們會2代人,甚至3代人都還買不起房,但至少我們逃出了一個幾千年的貧瘠輪迴。我們的家,只能放在心裡,因為那裡真的太貧窮了。



02 努力工作的動力,是為了有一天可以為自己打工


雷軍說過,夢想和野心本身就是一個人工作的最原始動力,也是一種競爭力,而且是最核心的競爭力。一個被巨大野心驅動的人,會極度自律、晝度夜思、殫精竭慮、不知疲倦,因為他不是想贏,而是必須贏。


所以,一個沒願景的人,很難贏得了一個有願景的人。有強大願力的人,知道自己生而為誰,這樣的人是帶著某種使命在活。


中國什麼最多?人最多。所以你甭管進入哪個行業,你都會發現密密麻麻全是人,就感覺競爭非常激烈。其實沒有想象中那麼可怕,如果一個行業有100萬人,可能水平在6分以下的就佔了80萬,你突破了6分,可能就甩開了80萬人,努力往上一點,人就少一大片。


進入一個行業,或者學習一項技能,你會發現前三五個月可能是蜜月期,你剛入行,一切都是新鮮的,你有興趣,有好奇心,願意投入時間,然後因為你剛進入時可能是3分甚至是0分的水平,所以你每天只要努力,就能感受到進步,越往後你就會發現,努力/回報的比值越小,注意,這就是很多人開始懈怠的時候,因為越往後越難了,這時候你挺住了,你每進步一點,就真的會甩開一大批人。


因此,你只有在自己的領域不放棄,堅持工作,給自己多一點自信和耐心,多一點延遲滿足感,讓那些不是真心投入的人,自己淘汰自己。我們大多人都沒有超群的智商,永遠的好運氣,關鍵時刻的貴人相助,所以我們必須要有一顆平常心,培養積極的耐心以及所有能支撐我們走得更遠的性格特質。



0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大佬們的創業經歷給了我無窮的動力


1998年到2018年,劉強東創業20年了,從一個小櫃檯到16萬大軍。我相信上面那段話是他的真心話。所有牛逼背後,是你不想經歷的苦逼,劉強東希望用更多的苦逼,換更大的牛逼。


如果再問那個問題,當年劉強東可以選擇不努力嗎?不可以,他也沒得選。


吳曉波問過劉強東當年的創業動機。

劉強東說:98年那時候創業很簡單,就是要賺錢,家庭的動力。外婆生病,沒錢治病,沒錢買藥,舅舅們家裡面能賣掉的東西全都賣掉了,搞得家裡面窮得一塌糊塗,所以那時候創業很簡單,趕緊賺錢給外婆治病,其它沒有什麼目的。本來打算畢業後至少在企業工作個五年,攢個十萬八萬,積累些經驗再出來,但外婆生病,沒辦法,我在企業只幹了兩年,攢了一萬兩千塊錢就匆匆忙忙出來了,實在等不了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是你不想努力,就可以選擇安逸。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就一番大事業,這個我當然知道。但我更相信,只要我多努力一點,就會更強一點,更牛逼一點。


我當然希望自己未來奮鬥幾十年,能有力量去改變這個社會上一些不好的東西,但如果我一輩子都沒有這樣的機會,我至少可以做到照顧好保護好自己的家人。


人平均智商是100,高於130的是天才,低於70的是弱智,這兩種都是極端情況,很少很少。絕大多數人智商都在85到115之間,也就是普通人。既然大家都是普通人,那你想獲得超越常人的成績,就得付出超越常人的努力,平常的努力,只能帶來平常的進步。


歡迎關注@彪悍貓先生,資深媒體人、設計師,從思維到技能,只寫最接地氣的逆襲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