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2020年的春节,肺炎疫情忽然来袭,人们都过着“宅”在家里的生活,平日里还有些来往的邻里也不再那么频繁走动,似乎过着“与世隔离”的日子。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那么,此时此刻,小区里的那些高龄独居老人,他们的生活现在怎么样呢?

老伙伴 不孤单

2月1日上午9点,宜川路街道交西小区的82岁独居老人张娟娥又接到了“老伙伴”结对姊妹张红珠的电话。61岁的张红珠仔细询问了老人近日的生活状况,叮嘱张娟娥近期尽量少出门,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征询老人是否需要代扔生活垃圾……一番家常聊天后,张红珠提醒老人,如果家里近期有外省市来人,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居委会。

老伙伴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一线牵

据交西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陶瑾介绍,目前交西小区现有老伙伴成员96人,其中90岁以上13人,80-89岁的44人,春节期间有37人被子女接去过年,其余59人身体状况良好,并且多数在节前囤足日常所需的食品,过年期间很少外出。尽管生活需求得到了满足,但在疫情防控期间,为进一步关心老人日常生活情况,交西居民区的党员志愿者加强了对老伙伴的关怀。在联系频次上,从原本的两天一次的电话或走访沟通提升为一天两次电话沟通;从关系内容上,不仅要确认老人身体情况是否良好,还会提示老人防病要点,关心老人家里是不是经常开窗通风,确认老人当天是否出过门,出门是否戴口罩等防控细节,主动询问老人是否有需要代扔垃圾……同时,党员志愿者还具有提醒的责任,需要询问老人家庭成员是否有近期从重点地区或其它省市来(返)沪的情况。

日常用品 送上门

2月1日下午4点,宜川社区服务中心小陈接到了宜川五村彭阿姨的来电,老人需要一袋大米,一桶油,同时还询问是否有汤圆,并约定当天傍晚送货上门,货款现金到付。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不一会儿,宜川路街道慈善超市的工作人员小潘就根据老人的预约,备好了一袋10kg的五常大米,一桶1.8升装的多力葵花籽油,以及一袋“龙凤”红豆沙汤圆,步行10分钟,为老人送货上门。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多年来,宜川路街道慈善超市一直有春节期间为社区里接受长护险服务的老人提供春节期间的送货上门的服务。宜川社区服务中心长护险节前原有服务老人近800位,疫情发生后,除100多位卧床老人继续提供上门服务外,其余均已暂停服务。对于暂停上门服务的老人,慈善超市采取电话预约服务,接单送货上门,内容涵盖日常生活必需用品、米、油、蛋等(蔬菜禽肉无提供),送货范围为宜川社区全境。

3.6万社区老人不发愁

宜川是个典型的老龄化社区,目前有老年人口3.6万人,占户籍人口的41%,其中80岁以上老人达到6131人。为打好本次疫情阻击战,宜川路街道为社区的老人安排了多方位的服务。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防护提醒送达到人

不少高龄老人不看报,也不怎么看电视,平时老年人可以唠唠家常、互通信息的老年活动室也暂时关闭了,为提高老人对本次疾病的认识,提高防范意识,街道老龄办通过“老伙伴”电话连线、为老服务志愿上门等多种方式,将疫情防控的知识直接送到老人面前。提醒老人尽量减少外出,如果确需外出,务必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服务对象底数清晰

当高龄老年人遇到“禁足期”,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可想而知。街道迅速再次梳理辖区内独居、空巢、留守、失能及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信息,并重点关注老人健康状况。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困难老人服务上门

辖区里有不少老人行动不便,一些老人家里的家政人员离沪后暂时不能复工,日常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街道不仅落实好现有的长护险家政服务安全到位外,还积极动员为老服务志愿者与社区高龄老人对接,做好关爱沟通。针对春节期间老年食堂的关闭,组织志愿者帮助腿脚不便的老人代购食材、药物等,关心社区老人的生活。

特别提醒

【爱申活暖心春】好奇!普陀这里的3.6万老人如何平稳度过“禁足期”?

揭秘!带你走近普陀“抗疫”第一线的24小时

上海新增1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我们的社区“安危”,有这群普陀人守护!

普陀这个居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口罩购买不容易?普陀城管来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