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书更高效?这四个策略要知道(附海淀老师独家定制书单)

怎样读书更高效?这四个策略要知道(附海淀老师独家定制书单)

在这个让人们倍感压抑的假期里,读书该是一副很好的精神解药了。


作为一名一线老师,我经常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读得走马观花怎么办?怎样用阅读指导写作?


这样的问题,其实有些尬。在大家的印象中,读书好像成了一个任务,一项作业。其实,陪娃读一本书,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有很多轻松、有趣的方法和策略,激发起孩子读书的兴趣。如果平时苦于缺少陪伴孩子的时间,那就趁这个难得的超长假期,放下手机,放下焦虑,和孩子一同走进书的世界吧。


怎样读书更高效?这四个策略要知道(附海淀老师独家定制书单)

01激趣导读


1 听歌曲音频、看影视作品

不少家长说孩子不爱读书,特别是不爱读名著。想想也是,这么厚一本大部头,有多少成人能坚持读完呢?为了打消孩子阅读经典名著的畏难情绪,可以先带孩子听一听相关作品的主题曲、音频朗读,看一看影视作品、动画片。当孩子被生动曲折的情节吸引时,趁热打铁鼓励孩子拿出书本读一读,其中的内容会更精彩。


2 亲子共读

利用假期时间,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可以陪孩子一起读书。可以全家共同读一本书,也可以轮流朗读,或者赛读。有了家长的榜样示范,相信孩子也会乐于阅读。


3 陪孩子读封面、序言、目录

低年段的孩子可能在独立阅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此时家长可以辅助孩子阅读。如读《爷爷一定有办法》、《猜猜我有多爱你》、《你看起来很好吃》等绘本故事时,可以引导孩子先观察封面,猜一猜这本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验证自己最初的设想。


又如读《安徒生童话》、《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等篇幅较多、较长的书时,可以先鼓励孩子读序言,了解作者、成书背景等基本信息,接下来翻看目录,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小故事开启阅读。


02 读主要人物


1 给喜欢的人物制作简历

读一本书,孩子总能被其中个性鲜明的人物所吸引。可以让孩子选定一本书中最喜欢的一个人物,如“孙悟空”“猪八戒”“哪吒”“关云长”“丁丁”等,从书中找出人物的主要信息,

为这个人物制作一份人物简历,具体内容可以包括姓名、外号、照片、任职、特长、爱好、主要经历、使用兵器等。


怎样读书更高效?这四个策略要知道(附海淀老师独家定制书单)


2 制作人物成长档案

一本书故事情节的展开,通常伴随着主人公不断的成长变化。提醒孩子关注书中某个主要人物的成长经历,用列表格、图画等方式记录下来。如读《西游记》,可以发现孙悟空名字的变化、本领的不断增强、活动范围的逐步扩大等,由此体会孙悟空这一形象的精神成长。此外,还可以关注人物情感的变化,绘制情感变化曲线图,从整体上感受人物。


3 抓人物特点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最独特之处,很多时候,理解了书中主人公的独特品质,故事的主要内容也就不难把握了。一边读,可以一边把描写主要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的词句记录积累下来,形成帮助孩子梳理主要人物特征的“素材包”。


读完后,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一些趣味题目帮助孩子聚焦故事中人物的主要特征

,如“如果让你把这个人物比作一种动物你会选什么?并说明理由。” “如果让你为主人公画一幅画,你会怎么画?”等。


03 读故事情节


1 亲子分角色朗读、表演

当孩子读到最感兴趣之处时,千万别错过,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角色朗读或表演,反复多读,将经典的篇章牢牢地留存在孩子的记忆之中。分角色朗读之前,家长和孩子还可以一起选择合适的配乐,音乐曲调要和故事情节的氛围契合,这也是潜移默化引导孩子理解故事的方法。


亲子朗读作品还可以分享至朋友圈或上传喜马拉雅等app,有了听众的鼓励,孩子朗读的兴趣会更浓厚。


怎样读书更高效?这四个策略要知道(附海淀老师独家定制书单)


2 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不要小看讲故事这种看似每个人都熟悉的阅读和表达方式,它为孩子完成中年段(三四年级)“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高年段(五六年级)“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的课标要求做好了准备。


当孩子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从六要素方面进行提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故事讲完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从内容完整、语言流畅、声情并茂、发挥想象等方面进行回顾与评价,帮助孩子下次讲得更好。


3 绘制故事地图

读到《格列夫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哈利波特》等小说故事时,可以记录下主人公的所到之处,绘制一份游记图,根据地点的变换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人公的历险经历。



怎样读书更高效?这四个策略要知道(附海淀老师独家定制书单)


04 读写结合


1 给喜欢的人物写一封信

我们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的过程中适当搭配写作,让孩子把读书过程中的所思所感写下来,可以使孩子对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

例如,读完《窗边的小豆豆》,你有什么话想对小豆豆说,可以给她写一封信。又如读完《城南旧事》,作为一名同样生活在北京的小朋友,你的生活和英子相比有了怎样的变化?写一封信告诉她。


怎样读书更高效?这四个策略要知道(附海淀老师独家定制书单)


2 改写或续写故事

孩子头脑中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每个孩子其实都有成为作家的潜质,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大胆的改编和创作。

例如读完《没头脑和不高兴》,你觉得这两位好朋友之后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试着写一写。又如读过《海底两万里》是不是激发起你探险的热情?联系最新的科学技术发明,试着创作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科幻故事吧。


读书的方法千千万,只要开始阅读,相信家长和孩子就会不断发现、总结出更多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到时候欢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心动不如行动,快去书架上选一本好书,陪孩子阅读起来吧!


最后,我还要再说一句,读书这件事,读不读比读什么更重要,开卷有益!


我是暖妈,曾留学欧美,现从事儿童国际教育行业。爱钻研,爱评测,分享教育理念和资源,专注于英语、数学、科学启蒙,让咱们给娃花的银子都明明白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