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外地上大学,父母不在身边,有什么办法不让他玩手机游戏或追剧?

这几年没有退缩


孩子已经成年了,走出家门上大学,才是他独立成长的开始。

没有办法,在家里相信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搞定,大人都整天耍手机,整个社会风气如此。

孩子的成长需要吃吃苦头,才会在某一时间突然顿悟,指望整天看着,不现实不可行不可能,由他去吧,孩子的路终归要由他自己走,该走的弯路一米也不会少,再严格的监控也没有用。



金榜志愿号


我认为,家长没必要过多干预。孩子上大学已经是成年人了,在你眼里可能还是孩子,但他其实已经拥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或许以前,你可以约束孩子不要玩游戏不要追剧,但他内心还是想干这些事情的,只不过是被你约束住了。而在你约束他玩手机看电视剧的同时,他是意识不到这些事情的坏处,或者说他虽然想看电视想玩手机,但是却没有玩,基本上都是因为你的约束,而不是源于他对这件事产生后果的认识,或者他根本看不到玩手机看电视剧的后果,因为在你的约束下,这些事情的后果根本没有产生过。

但当他“自由”了以后,没有人约束了,他就可以疯狂的看手机看电视剧,没有顾虑。但是过一段时间后,这些事情的后果就产生了,他自己也会意识到后果,比如影响休息、影响学习等等,作为一个成年人,他是会权衡得失的,然后他就会自己控制自己少玩手机。大部分人能够做到这一点,当然也有少部分人意识不到后果的存在。

所以当孩子离开家长后,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疯狂看电视玩游戏,但过一段时间后,他就会自己控制,这个过程,我称之为

成长


春风下的杨柳


不让男孩子玩游戏或不让女孩子追剧,这是多么残酷的设定啊!咱们小时候不玩游戏不追剧是因为没有游戏没有剧,请问哪位家长在自己大学期间禁绝一切娱乐?我认为:

1、玩游戏追剧都是大学生活的调剂品,是不可或缺的,是这代孩子必须要经历的事情,家长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2、家长应该把关注点放在游戏追剧是否适度上。积极与孩子沟通,定下来大学的学习目标是混毕业证还是考研深造,或者是积累经验为就业或创业做准备?目标明确了,游戏追剧占用的时间是否合理就可以判断了;

3、不论在外地还是在本地上大学,父母都不能过度约束孩子,要给孩子充分的独立发展空间。

不成熟的想法,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及时雨7982


孩子长大了做父母的也可以适当的放下,不要老是管着他该怎么处理事情说多久了也没用只会让他烦躁。有很多事情父母都是无法改变他不玩游戏的,你只能让他自己一个人经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才知道社会是什么样的。


宝贝计划之奶爸


孩子成年心有主见,距离遥远沟通困难。和家里的大学生进行交流,就不能够再以对待小孩子的方式来要求和监控他,这个时候的家长,千万不要想着再去控制和监督孩子。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着想,只有让他意识到自己该如何做,才能够真正从意识上引导他。

1 和孩子一起设立学习目标

大学并不是放纵的天堂,著名的高校学习的课程都非常紧张,同学们的进取心也非常强。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一的生活简直就是翻版的高四,早自习,每天密密麻麻的课程,还有晚自习,一个学生曾经笑着和我说:"这个大学上的比高三累多了。"可见,大学的生活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

和孩子一起设立学习目标,在不同的时段设立不同的学习目标:英语四六级考试、专业考试优秀、学驾照、考取普通话证书、考取导游证等。这个过程一定要让孩子参与进来,是让孩子感觉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达成这些目标的。家长不能够代劳,不然的话,孩子会觉得是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

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让孩子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有能力来面对毕业以后的就业压力。

2 和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规划和业余生活规划

大学的自由时间相对较多,究竟该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时段,是每个学生都应该仔细思考的问题。

自己的专业课,究竟要做怎样的努力才能够达到优秀,面对这个问题,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规划是必不可少的。选课之后,每一周的学习时间安排,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早晨几点起床,该做如何有效的复习,结交怎样的学习伙伴,都需要反映在学习规划上。一旦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规划,自己就可以按照规划的行程进行每一天的大学生活。这个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一天是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沉迷在手机游戏上的。

同时大学生活又是多变的,自己的业余生活如何利用,也要认真的思考。打篮球,踢足球可以锻炼身体,外出找兼职可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扎在图书馆阅读可以提升自己的修养,无论做选择哪一项,自己都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的。学习成绩之外,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父母能够做的,就是和孩子坐下来一起制定这些学习的规划,给出相应合理的建议,而不是加以监控和强制的管理。

3 给孩子心理上的尊重与支持

与其想着监控和管理孩子,不如郑重其事的送给孩子一句话:"儿子,你已经长大了。学习路上和人生路上都要学会自己做正确的选择,无论你如何选择,都希望你一定要坚持,爸爸妈妈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爸爸妈妈在孩子心理上给予的支持,实际上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鞭策和激励。爸爸妈妈正是因为爱你,所以才希望你每次都能够做正确的人生选择,能够有一个更美好的人生。


大裴看教育


让人生有目标

2009年志愿填报的时候,很多家长向我倾述——孩子说你帮我填就行,你报什么专业我就读什么!这样的情形不是少数,这也说明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教育当中,存在了一定的问题。高中学习大学专业就业发展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具有联系性的。

在高考指挥棒下面,越来越多的孩子只会考试,缺乏了对于人生未来的思考。迷茫就失去了动力,就容易沉迷于游戏和追剧。家长们需要与孩子多多交流社会的现状,尽早的意识到未来要靠自己!有了压力自然会有动力。

早点了解就业信息

在大学生活的头两年,想让孩子完全脱离手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开始觉醒,意识到了就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在日常沟通当中,家长与考生的可以多多的聊一聊相关专业就业形势,学校的就业情况,相关领域的知名企业。这些信息从网络上面都可以收集的到,是家长很好的沟通资源。孩子意识到了,会更加意识到大学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减少手机游戏与追剧。

借力发力,孩子更愿意听别人的

在一部分高三学子大学的心中,觉得父母给吃给喝就行了,沟通是没有话题的。学习上的内容家长不懂,最新流行的歌曲家长不听,最潮流的话题家长不了解。如何来沟通?家长们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影响孩子——自媒体上的文章、在线视频、分享案例,可以发给孩子也可以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无形中让孩子看到。

大学生生活不简单,欢迎关注张老师生涯课堂,专注教育问答,分享帮助更多人!


张老师生涯课堂


去一个学风好的学校十分重要。当同室们其他同学争分夺秒见缝插针般地努力学习时,当学校每一个图书室早早地就坐满了用功的学生时,他还能还敢心安理得地玩游戏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