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最最重要的是退出吗?不会退出就根本谈不上会投资吗?

tiantinligong


是的,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我认为“恰当实际”地退出,可能会比“合适”地进入更好!

举个例子吧。

在2014-2015年的牛市行情里,我就是因为做到了“恰当时机”地退出,从而大幅度地锁定了盈利,减少了未来的损失。

在2015年的牛市行情里,我在4500点上方就开始了逢高抛售、清仓。甚至用牛市里的盈利换取了两套商铺!

当时在许多人看来这是错误的决定,因为股市一路涨到了4800点,5000点,甚至5178点。

但是如今回头来看呢?4500点上方懂得退出的人,甚至在4000点上方懂得退出的人,到今天都是胜利的。

并且,在指数触及5178点之后,我们经历的是一波又一波的股灾,例如千股跌停,千股停牌,千股熔断,等等。

试想一下,有多少人在牛市里几年的利润,凭借着几个月的熊市而扭赢为亏?

又有多少人在这几年的熊市里赚钱的?

因此,我认为懂得在“适当的时机”退出,是投资的重要课程之一。

不是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吗?

会买是徒弟,会卖才是师傅,学会空仓的,才是祖师爷!

什么时候要买?什么时候要卖?什么时候要空仓呢?

简单地从三个周期下手!

第一就是别在熊市第一波接盘;

第二就是别在牛市第一波出货;

第三就是别在震荡市追涨杀跌。


关注张大仙,投资不迷路,感谢你的点赞和支持。


琅琊榜首张大仙


不全是。


投资,指国家或企业以及个人,为了特定目的,与对方签订协议,促进社会发展,实现互惠互利,输送资金的过程。又是特定经济主体为了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获得收益或是资金增值,在一定时期内向一定领域投放足够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货币等价物的经济行为。可分为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等。


投资分为很多种:房产投资,证券投资(包括信托,股票,期货,保险等),风险投资,创业投资,技术投资,贵金属投资,艺术品投资,民间借贷等,但是每一种投资的风险和收益,稳定性都是不一样的。



投资最重要的是盈利,如果能持续的盈利,相信大部分人不愿意退出,而如果不能及时的盈利又没有前景,那么就要尽快的止损,以免损失更大。


比如:风险投资公司,会有很多个部门来研究一个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即使做出了投资决定,并且已经进行了投资,也有不少项目因为各种情况而亏损,所以这个时候就要即使止损,以免损失越来越大。而盈利的项目,视情况而定,举例:当初日本软银集团投资阿里巴巴的时候,在当时的情况下,确实冒着非常大的风险,但是这个项目成功了,过去了很多年,软银一直还是阿里巴巴的大股东,这个投资是非常非常成功的,所以除非软银非常需要现金流,否则不会轻易的退出,因为阿里巴巴对软银来说,就是一台印钞机。


另外,一些风险投资公司,在投资一个有前景的项目的时候,一般会签对赌协议,要求被投资公司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或者说营业额达到多少,也有的会签订多久上市,只要上市,股票基本是上涨,这个时候风险投资公司会及时的退出,以获得利益最大化。


资本都是趋利的,有稳定盈利的项目,为什么要退出呢?


投资讲究的利润最大化,但是如果一个项目不能及时盈利,或者说这个项目因为各种原因投资失败,继续下去损失越来越大,那么肯定要及时的止损,及时的退出。


无论什么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没有绝对风险的投资是不存在的。


当然,也有一些投资哪怕是盈利也会退出,这里面除了各种因素以外,还有一个因素是作为专门做投资的人或者机构,利滚利或者说复利是一种投资策略,资金只有动起来才会产生利润,躺在银行拿利息,还赶不上货币贬值的速度。


所以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清流聊创业


一笔成功的投资,不管是入场时机还是退场时机都相当重要,在投资中,根本就不存在,某方面重要某方面不重要,因为投资是一个系统工程。

说投资退出最重要,本质上是一个择时问题。而择时是投资中永远都无法解开的一个谜底,因为择时就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说投资中退出最重要,这里暗含着一个前提,就是股票总是涨跌相隔,对于大部分股票而言,这个说法没错,但是对于长期稳定增长的优质公司而言,这个说法就值得商榷。

其次择时还涉及到投资者的交易风格和周期问题,拉长时间看,资本市场的长期回报率始终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就优质的个股来看,比如美国市场的可口可乐,沃尔玛,以及我们A股市场的贵州茅台,恒瑞医疗,长春高新等等。

择时还涉及到市场是否成熟。在发展中国家的股市,其股市波动大起大落,暴涨暴跌,投资者如果不重视退出时间,很可能上上下下来回坐电梯。但是对于成熟的股票市场而言,长期看是一个慢牛走势,任何时间的离场都有可能是错误的。

如果投资者是一个坚定的价值投资派,那么,他压根儿就不在乎市场的涨跌,也不选择退出时机。其离场入场的时间点,只有手中持有的个股来决定。当价格显著偏离价值时,即使股票还有涨升空间,价值投资者也会毫不犹豫的卖出。例如巴菲特投资港股的中国石油。

如果投资者是交易投机者,那他就不得不考虑退出时间问题。因为投机者的获利主要就来自于价格波动,而价格是由投资者情绪和短期流动性驱动的。而投资者的情绪往往是不稳定的,短期的流动性也很大程度上受到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

在我看来,投资者首先考虑的不是退出时机,而是应该思考自己是什么风格的投资者。在对自己进行清晰的画像之后,再来考虑什么时间卖出。

我是溯源归一,极简投资践行者!


溯源归一


我认为这句话说的有道理。投资就要在合适的时间止赢。如果不能及时止赢就算不上投资。

就拿做股票投资交易来说吧。在合适的价格买入股票,然后一直持有,直到股票上涨到大幅赢利。如果不能及时的止损。那么一旦股票进入下跌通道,那么到手的利润一定会大幅缩水。

我曾经认识一位做股票的朋友,他在2007年6元买入中国国航✈️这只股票,一直持有,2007年最高股价上涨到29元。我的这位朋友还是不舍得卖出。最后中国国航这只股票,随着上证指数一同进入下跌通道。当时任何的价位卖出利润都非常可观。可当时我这位朋友根本不知道止赢。最后中国国航的股价跌至3元左右。在这只股票上不但没有赚钱还深度套牢。

从这个惨痛的投资经历证明,投资理财最重要的是及时退出。如果不能及时退出根本算不上投资。

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股票投资经验做出的结论。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股海风云


在股市有这样的一句话“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会空仓的才是祖师爷”。我认为,这样的话有道理,也没有道理。对于题主所说的问题,我认为正确,也不正确。怎么讲?

题主大致的意思,其实与股市中的那句话相似,认为能寻找到好的抛售退场位置的点位才算得上会投资,不会寻找卖点的就算不上好的投资。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这样的方式真的能做到吗?又有怎样的规律呢?

在股市中没有完美。会买的不一定是徒弟,会卖的也不一定是师傅,会空仓的也不一定是祖师爷,股市种种,不能以会与不会来论,重要的是自己的认知与执行、理性与策略、客观与实际。

如果持股的是一家具有未来趋势的上市公司,基本面、股息率以及业绩确定性十分好。如果在长久保持这般的基础上,有没有必要卖掉呢?我认为就算是股市出现了下跌,对于这样的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可能仅仅是暂时的,而不是长久的。那么,选择退出,怎么选择呢?是依据技术还是财报呢?

在业绩符合预期的基础上,就没有退出。这种情况,没有退出,岂不就是不会投资了?显然不是的。

股市中很多投资者不是没有投资过长久的股票,而是没有坚持下来,往往投资几个交易日就选择了抛售。投资最最重要的是退出,可是对于一些优质的上市公司,退出真的是正确吗?也不全是。阶段可能存在风险,在那期间选择退出可能是正确的。可是,阶段退出是正确的,而长期看呢?又不是正确的。

所以,投资最最重要的不是退出,不会退出也不能说不会投资。最最重要的是对股市的认识、认知、理解与执行,只有正确的策略,才能战胜无法预测的趋势。


厚金说


中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不值得投资的,这是股市10年原地踏步的基本面。投资股市,就要在企业好的时候卖出;暴雷,无人负责,你就惨了。法律,应该是资本市场的规则;行政罚款,应该退出:针对虚假公告和违规增持减持等。

会买是徒弟,会卖是师傅,这是确保赚钱的基本手段。

当然也有个别长期走势不错的,但找到他们不比低买高卖容易,他们好一个季度烂一个季度的的季报,好像故意要把自己混同于所谓周期股。塑化剂事件,阿胶、白酒涨价,从非洲买驴皮,企业对事件的解释感觉他们没有素质,但这就是中国好上市公司。金融业、两桶油它们的改革可能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抓手。

我对歧视印度的思想嗤之以鼻,我对鄙视韩国政治的观念感到明显处于愚昧层次,我对越南立志成为发达国家持不可小视的态度,我对这三国经济乐观看待。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改革,将在大盘走势里显现;越南是中国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回放,印度是中国人口多底子薄时代的不同解决思路,韩国成为中国的街坊家孩子让中国人可以有信心,韩国人均GDP30000美元而已,什么时候追上?

人只能赚认知能力里的钱,偶尔回报你一个意外大红包那是命运使然,当然也可能踩到水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淹死不能发生,所以要会逃。退出投资需要重点学习拜师。


云端美


1.做好进止出三点

2.进:何时进,进多少,怎么进?

3.止:是否有止损意识,止损设置在哪里,不移动止损,不撤销止损。

4.出:盈利目标空间在哪里,即阻力位在哪里?阻力位会不会突破?出局是分批出还是一次性出局?这背后是欲望和贪婪,看自己能否控制住自己,有一个合理的投资认知理念。


星火燎原dp


首先,这个问题的逻辑本身就比较怪异。

1、投资是概率事件,存在赔率的问题。投资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存在安全边际、胜算率更高的项目或者公司,然后陪伴它一起长大,疯狂的创造用户价值,你投资的钱才能随着水涨船高的增值、赚钱。

2、资金本身是有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的,高风险高收益。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你退出时的投资回报率能跑赢通过膨胀率,基本就是合格的。

3、但是,巴菲特说过一句话:他喜欢持有的期限是永远。所以,如果投资的公司是持续成长的公司,除非有更好的投资机会,就没有必要退出,因为不退出,比退出的投资收获,要更好!

所以会投资的标准是你的风险和收益能够匹配,并且自己能够驾驭、承受,并获得对应的收益!而不是退出或不退出!


兔兔投资札记


你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得看你的投资形式是什么,一般都是股权投资(项目股或者公司股),第二 看你投资标的物的目的是什么,肯定都是以盈利为目标,投资盈利不一定就是退出,如果所投资的股权能够长期每年产生一定的利润分红(投资本金+财务成本),且该利润分红能够在一定的期限内均摊投资成本,此时投资机构不一定会选择退出,退出机制得看你投资进入的阶段,而能够让投资资本退出此时这个投资机构就需要一个强大的资源团队来协助企业增值,通过一定的股权释放来回收投资本金及投资财务成本,同时又不损害投资机构的长期收益,我从事投融资行业十年总结来讲,投资最好的方式不一定是退出,但是不会退出的投资人或者投资机构绝对不是一个好的投资人,投资退出这是任何投资机构或者投资人最基本的风控环节,什么时候退出,退出多少,退出收益多少等等。



盈弘领创


作为专业的投资机构,如私募基金,主要职责就是募、投、管、退。在这里"投"与"退"同样重要。不会"退",当然谈不上会投资。

作为股权投资人,首先要想到的是投给谁?怎么退出?由于资金投出去了,才算投资,因此,投资最最重要的就是考虑退出的方式和路径了。是靠分红获取回报,慢慢退出?还是公司上市一次性转让股票,快速退出?是达到多大收益退出?都要审时度势,把握最佳时机,机智选择。

作为债权和股票投资人,更应做到"进退有据",而非"进退两难"。

曹操兵败赤壁,就没想到战争"退出",以致于自己在华容道陷入被捉丧命的危险境地。曹操最有可能统一全国的军阀,但因为经常不考虑退出,统一大业未能完成。

综上,如果连退出都不会,当然谈不上会投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