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拥有多少存款才算小康生活?

啊涛和他的幸福生活


①笔者看法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什么才是小康生活呢?笔者参考了近年来多个城市的房价,发现有一套房产且房屋贷款占每月家庭收入的一半以下,就可以算是一个小康家庭。这是因为生活有一定的保障基础,而且可以存一笔开销家庭应急等。当然不同的城市房价也是大不相同,使得这里面的情况并不简单。所以笔者认为,小康家庭可以分为这两种情况来看:

1.已经在一线城市买房,并有能力偿还负担的家庭,虽然日常开支变的紧凑,但毕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和日后子女获得好的教育环境。

2.父母本身就是三四线城市,自己也没有去大城市买房的打算。家里有一套以上的房产,且为了结婚和抚养子女手上约有50万以上的存款。

②按照二八定律估算

如果按照二八定律,也就是20%的人群拥有总财富的80%,即320万亿,实际情况比预估的比例更高一点。按照我国家庭人口数量3.17为一户计算,全国接近4.4亿家庭。

20%的小康家庭中的平均财富为410万亿*80%/4.44*20%=370万。但这个数据是一个平均值,几千亿的资产家庭也在其中。在国际上有一个简单的估算方法,就是在平均值的基础上除以3,那么进入小康水平的家庭净资产为370/3=120万净资产(约值)。

假如你的家庭净资产达到120万元,就进入了全国8800万户(人口约2.8亿)小康家庭水平行列,击败了80%的家庭。假如你的房产净值超过100万,有其它金融投资产品在20万以上,亦或者你的房产价值超过120万,都算小康家庭。

我国曾在1991年国家统计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小康水平课题组,在提出的小康社会的16条官方标准中,除了上述提及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住房,还包括受教育程度、人均寿命、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指数和卫生医疗等。因此,实现小康生活不仅仅与资产挂钩,其他条件的提升也同样重要。

在此看来,我们很多人距小康水平还有一段距离,也不必过于忧虑,踏实做好当下,即使不是小康,也在奔小康的路上。

(本次回复,仅代表邀约小编自己的看法哦,仅供沟通交流使用。想要成为小招邀约的对象吗?来关注我,私信我吧,私信必回哦。)


招商银行App


现代社会,存款其实已经不能代表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了。毕竟现在已经是信贷社会,身上没负债个几百万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有钱人,因为负债没关系,只要钱能流动起来,或者是置换成能够不断升值的资产或理财产品,这样的未来才算是有保障的。

所以,大家提出的存款可以作为一种标准,但只是相对次要的标准。它体现的是一个家庭有多少闲钱,能够存在银行里,作为日常开支、家庭急用和流动资金。每个人的量化标准不同,但如果家庭能够有30万左右的闲钱,生活相对来说是比较有质量的了。

但真正能够衡量一个家庭生活标准的,个人觉得还是资产,也就是房产、店铺、薪资,以及教育。教育这个标准在很多人看来,也许跟家庭生活水平好像没什么挂钩,谁说贫困家庭不能出几个清华北大。

但“寒门出贵子”毕竟是少数,在中国家庭的观念里面,如果说能够有什么是跟房子一样重要的话,那么一定教育。在教育上的投入从来都没有“节俭”一说,能选第一,就决不去第二。所以个人觉得,能够负担得起什么样的教育资源,其实也是衡量一个家庭生活水准,更准确的说,是衡量未来家庭的发展可能的重要标准。毕竟,教育可以说是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投资。

那么回到问题上来,到底什么样的家庭算是小康家庭呢?综合这些年来的房价状况,或许能够在工作的城市,有一套房产,而且房贷只占每月收入的50%以下,就可以算得上是小康家庭。因为这意味着在能够有生活保障的情况下,每月能够保持高质量的生活开支,并能够有一定的资金储备,作为未来小孩教育和家庭急用。

但这种毕竟是理想状态,回到现实当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家庭不多。由于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沿海城市和省会城市聚集,在这些地方首付就要花去近百万,月供也基本占月收入的50%以上。这还是没有计算教育成本、日常开支和家庭急用等情况。脆弱的收支结构,对于这些家庭来说,往往意味着任何的意外开支都会变成“负债”。

由此可见,房价对于国民经济生活水平的透支程度有多严重。所以只要解决了房子的问题,其他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大部分中国的小康家庭是这样两种结构:

第一是父母能力够强。很多小康家庭的父辈就已经实现了在大城市落脚,由于这种先发优势,家庭能够更早地拥有房产,并给于子女更好的教育。

有一个朋友,祖籍是四线城市,但父母早年就来到沿海城市当公务员,家里有套三室一厅,市值千万。用积蓄作为首付为子女买了一套二手房,虽然是房龄较老,又是一楼,但也在装修上就花了70几万。

第二是自己能力够强。其实2015年以后房价的急速上涨,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就是一个重要跳板,当时如果能够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并存下一笔积蓄,然后及早上车,其实就已经走上人生的快车道了。

在这个底线之上,只要不闹什么幺蛾子,未来实现小康生活,至少是比大多数人都更轻松的。


小白读财经


一线城市:现金存款200万、且持续月收入5万/月、有车、有房、无负债、无担保、无病患

二线城市:现金存款100万、且持续月收入3万/月、有车、有房、无负债、无担保、无病患

三线城市:现金存款 50万、且持续月收入1万/月、有车、有房、无负债、无担保、无病患


有一个扫地和尚的故事,说的是一座县城里,有一位老和尚,每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就开始扫地,从寺院扫到寺外,从大街扫到城外,一直扫出离城十几里。天天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小城里的年轻人,从小就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那些做了爷爷的,从小也看见这个老和尚在扫地。老和尚虽然很老很老了,就像一株古老的松树,不见它再抽枝发芽,可也不再见衰老。

有一天老和尚坐在蒲团上,安然圆寂了,可小城里的人谁也不知道他活了多少岁。过了若干年,一位长者走过城外的一座小桥,见桥石上镌着字,字迹大都磨损,老者仔细辨认,才知道石上镌着的正是那位老和尚的传记。根据老和尚遗留的度牒记载推算,他享年137岁。

据说军阀孙传芳部队有一位将军在这个小城扎营时,突然起意要放下屠刀,恳求老和尚收他为佛门弟子。这位将军丢下他的兵丁,拿着扫把,跟在老和尚的身后扫地。老和尚心中自是了然,向他唱了一首偈:

  • 扫地扫地扫心地,
  • 心地不扫空扫地。
  • 人人都把心地扫,
  • 世上无处不净地。
现代人也许会讥笑这位老和尚除了扫地,扫地,还是扫地,生活太平淡、太清苦、太寂寞、太没戏。其实这位老和尚就是在这平淡中,给小城扫出了一片净土,为自己扫出了心中的清净,扫出了137岁高寿,谁能说这平淡不是人生智慧的提炼?

健康、自由、快乐、幸福且都拥有,钱只要够维持生活所必需开支,此生,足够了!

没有太强大的个人能力、为国家社会做不了超群的贡献,那就让自己尽量平淡,最起码做一个遵纪守法,有素质,有道德,有修养的自律小百姓。


最后祝小编及各位看客:事事顺心,幸福安康!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恰当之处请诸位看客老师雅正交流)


情感百唠汇


小康是一个相对概念,通常指某一个社会历史时期家庭处于中等宽裕、能够安稳度日的生活水平。经常晒工资的都是几乎没有月薪上万的吧?或者说月薪上万的很少很少的吧?所以说什么月薪一万以下的都活不下去的都退了吧,现在月薪一万那就算是不得了了啊!我想说我身边有不少月薪3—5000的普通上班族(包括我自己)过得日子还算过得去,不上不下也很满足。大家觉得家庭年收入多少算小康?十万够不够,我个人是觉得够了,小康生活对比一下下面的这张图中国贫富标准线,我们离小康生活还差一大截呢!

再看看电影西虹市首富里面的是10亿现金,叫我情以何堪?

离小康还差很远很远。


清风寂梦


王二狗对于小康的标准,在于家里的非劳动收入能够覆盖所有消费需求,这样就可以自由择业,不必为了自己的满足生活、被迫从事不喜欢的工作。
个人需求不一样,按照相对舒适的生活,王二狗计算一下一家四口(含2个小孩)所需的生活费用。
假设:家里有住房、无改善需求,家用车30万元。则每年所需消费如下
食品支出:每月5000元,每年6万元;
外出旅游和娱乐支出:每人3-4万元,一家15万;
小孩教育:每年10万,两个小孩共计20万;
住房与出行:物业费、采暖费、家用车保险费、1万公里油费、水电煤气费、装修改装等,每年共计6万元;
衣服等高频易耗品:4个人共计4万元;
保姆或雇工支出:6万元
则一家消费要55万元左右,其中小孩支出占大头。
如果家庭年投资收入能够达到55万元,王二狗认为就足够了。
那么对应的可投资资产呢?
如果收益是5%,则家庭投资资产在1000万以上就可以了。
但这个并没有算上一家四口之外的家庭支出,如上一辈养老、给两个小孩买房置业。
如果上一辈需要养老呢?
假设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当前75岁,预期寿命90岁,则需要15年养老。考虑到退休金,每个老人赡养费用为6万元/年。如果父母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则共计需要24万,四个老人的养老费用。
此外两个小孩在北京置业,每人需要置业费用700万,两个小孩共计需要1400万。
综上所述:如果家庭有独立住房、且为两个小孩与老人准备1424万置业与养老费用、家庭可投资资产在1000万以上,王二狗觉得就差不多算小康家庭了。

孙建波


一个家庭这么才能算小康呢?“小康”是指处于温饱与富裕之间,即“中产”或“中等财富”之间,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中层次的较好满足,高层次的追求难以达到。 所以首先衣食住行是肯定不用担心的,没有啥经济的压力,对于稍微高质量的非必需品消费可以稍微硬硬头皮买下(比方说一个星期去好点的餐厅搓一顿),而对于高质量的追求可能难以达到!那么,农村有农村的小康,城市有城市的小康, 小城市和大城市也不一样,这些都不能一概而论。所谓“小康”现在肯定应该是有房有车吧! 比如说一线城市的小康,肯定和小城市不一样,这主要体现在房价上,并不是谁都可以在大城市定居!在大城市,首先考虑的是物价问题,月薪5000元/月,到手现金能有多少呢? 若一个家庭为单位,家庭合计人口数目,具备劳动能力人口数目,那么房屋的均价为多少呢?是否有能力购房? 幼儿园学费、小学学费等等问题接踵而至!所以“小康” 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您生活在哪里!不能单看收入!个人认为 有至少两套以上的房,有车,有存款,无贷。一个星期能外出大餐两次,一年能国内游五六次,国外一两次,这应该是“小康”生活了。


柳舞说房产说见闻


当然,钱肯定是越多越好。如果非要定一个数额的话,我们先看看什么是小康生活。

最起码小康生活是不用为吃喝发愁,家里还有一定的存款。那么,拥有多少存款才算小康?这个需要按照生活城市来定义:

如果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生活,一个家庭至少存款在500-1000万,才能勉强算是过上了小康生活。

如果是在武汉、郑州、杭州这样的二线城市生活,存款至少得达到300-500万才能称得上小康生活。

如果是在温州、南阳、洛阳这样的三线城市,存款至少达到100-300万才能算得上小康生活。

而在四五线城市,则至少拥有100万的存款,才能算过得上小康生活了。

如果是在六线城市,就是一些小县城小镇之类的,拥有50万-100万存款就已经算是小康生活了。


大叔探保


一个家庭拥有多少存款才算小康生活呢?

其实,这个问题,百度一下,会有各式各样的一个答案。

全面奔小康,这是国家的口号,也是我们所有人奋斗的一个目标。

当然,这里指的是平头百姓,那些老总,CEO人家过得是土豪生活,肯定不能算在内,就算破产了也肯定过得比我们滋润。

因为人不同,看法不同,所以,心中对于小康的定义自然就不一样。

我就说说自己的看法吧,首先小康,什么才算是小康呢?

在我看来,首先衣食住行这方面的问题,必须的解决,不会为此发愁。

也就是房子得有一套,不说多贵,30万-50万之间,不管是县城还是在镇子里。

其次是车子3万-10万之间。

这是标配吧

不需要为衣食住行担忧,其次就是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也非常稳定,不要有多少钱,一个人收入5000左右,加上老婆收入,一个有1万-1.5万。

对于这样子的一个标准,只要消费不要太高,基本上都可以过得开心轻松。

不说过得多好,至少不会愁钱,想买衣服买,两三百一套,一个月可以买一套。

一年可以出去旅游一两次,这些消费,不会让自己和家人省吃俭用,不会影响正常开支和生活。

我觉得这就是小康了,但问题就是 ,就这样的生活质量,太多太多人努力一辈子都达不到。

所以我感觉,小康就像是一个笑话。

遇我得福


小康到底是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千人千面各说一词,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但从国家战略规划的要求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水平。

笔者认为这个标准还是相对偏低了些,让接近20%的人群达到小康水平那是可以理解的,也就是中产水平。这一群体的人数将达到2.8亿,接近美国人口数量的85%,更是日本人口总数的2倍多。

按照美国最近公布居民财富报告数据显示,美国GDP经济总量2017年达到了20亿美元,而美国居民财富总额为100万亿美元,也就是GDP总量的5倍。

同理,我国2017年GDP经济总量为82万亿人民币,按照5倍计算居民财富,得出的数值为410万亿。

如果按照二八定律,实际预计还有比例高一点。也就是20%的局面拥有总财富的80%,即320万亿。按照我国家庭人口数量3.17为一户计算,全国接近4.4亿家庭。

20%的小康家庭中的平均财富为=410万亿*80%/4.44*20%=370万。但这个数据是一个平均值,几千亿的资产家庭也在其中。在国际上有一个简单的估算方法,就是在平均值的基础上除以3,那么进入小康水平的家庭净资产为370/3=120万净资产(约值)。

假如你的家庭净资产达到120万元,你的家庭就进入了全国8800万户(人口约2.8亿)小康家庭水平行列,击败了80%的家庭。

按照我国的财富主要的房地产投资领域,那么预计你的房产净值超过100万,而且其它金融投资产品在20万以上。


不用你有多少才华,也无需你有多少背景,更不需要有多少投资能力。只有你够努力、不怕辛苦,小康家庭的行列一定可以实现。


鞅论财经


一个家庭拥有多少存款,才算小康生活,那得看在哪类城市。在确保有房(车有没有不重要)的前提下:

1、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家庭存在达到30万及以上;年家庭净收入在10万元以上,才能算小康生活。

2、二线城市省会城市,副省会城市,直辖市,大概35个。家庭存款在20万元及以上;年家庭净收入在8万元以上,才能算小康生活。

3、三四线城市,大概有三百来个;家庭存款在12万及以上,年家庭净收入在6万元及以上,是小康家庭。

4、郊县和县级市,大概有三千来个;家庭存款在8万及以上,年家庭净收入在4.5万元及以上,才算小康生活。

5、广大乡镇和农村地区,全国乡镇和同级单位有不到42000个,村和同级行政单位有不到70万个。家庭存款在5万及以上,年家庭净收入在3万元及以上,才算小康家庭。

如果达不到这个水平,存款不仅不会增加,每年还会消耗。只能算温饱有余,小康不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