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你支持实行职称工资制度还是教龄工资制度?

卓督学


教师会去考公务员,而公务员去一定不会去考教师,所以作为一位十年教龄的教师,我认为应该实行教龄工资!教师虽然有寒暑两个假期,但是在上班期间,工作强度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我们必须高强度集中精力,给学生上好每一节课,改好作业,做好备课,要课前备课,课后复习等等!我们上班基本上在八点以前,不但要备好自己的课,上好自己的课,而且还得要做好社团活动,为自己充电,做好其他相关的培训学习工作,所以说职称工资应该放于做研究的教育科研啊,教研啊之类的那些专门用于教研课改的那种工作,而教龄工资应该实行于一线教师,让我们真正的服务于学生!!!


东赞干布


作为一名教师,我当然支持实行教龄工资制度。职称制度自施行以来,愈演愈腐败,成为某些人谋利的工具,彻底丧失国家实行职称工资制度本来的初衷。

我以我进入公办学校以来的亲身经历来谈谈职称工资制度的弊端:

一、前不久,我们当地教体局搞了一个综合实践活动(可用于参评职称),要求广大教师踊跃参与报名。我们中心校一共四个指标,小学两个,包括我在内小学共六人报名。结果最后选了两个人,一个是我们的学校的领导,这个就不说了,他打了招呼,除了方案是他借用别人的,其他基础性材料(学校整体规划方案、反思等)都是我给他弄的。另外一个,才来我们这个乡没几年(我本人已经第六年),竟然把她也选上了,后来听说她送礼了。说来讽刺,我给我媳妇也做了一份,我们都是一个区的教师。她学校因为报得人少,刚好加她就两个人报,所以我给她做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了。唯独我自己的这一份反而没过,都是一个标准,都是我手敲的

最后,我跟我媳妇开玩笑说,我差不多手敲了三份,竟然自己的没过。

二、职称工资制度本来初衷是好的,为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教学比赛等一些活动的积极性。但是有些人的权力过大,掌握着一切。你如果不善于巴结领导,搞人际关系,那怕你工作再认真,教学成绩再突出,轮到你评职称也是到最后了。更有甚者,“明码标价”一个“优秀教师”多少钱,一个“优质课”多少钱,暗中操作。让那些埋头苦干的一线教师,苦不堪言。可以说每个学校基本都是有关系的或者当领导的先评,最后才轮到一线教师。

三、职称工资制度破坏了同事之间的和谐关系。有些本来关系很好的同事,因为评职称反目成仇,“粥少僧多”,大家都想分一杯

这几年,国家对于职称工资制度不断进行改革,越来越完善,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实行职称工资制度的诸多弊端和问题。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政策等着广大教师,相信党!相信政府!


古诗之美


我是一个教龄三十年的教师,一级教师,九级。和我同一年师范毕业的分配到中学,现在最低高的教师,七级。小学老师是小老婆的孩子!我赞成教龄工资+绩效奖励,年轻教师精力旺盛,工资低,但多干活,多拿奖励理所当然,老教师,精力不佳,工作力不从心,少拿奖励工资很合理。


用户2198357455334


作为老教师我赞成教龄工资制度。

职称工资制度执行这么多年了,它给教育带来的负面情绪太多了!谈谈我自身的感受吧!本人做班主任工作马上就27年了,我是一级教师,职称评定副高我们最开始是不了解的,领导什么时候评上的?身边的某些老师评上优秀、骨干,我们都是不知道的,等到自己报副高的时候才知道人家有这么多硬件,而自己却这么“穷”,然后某些人就安慰我说:“你没有抬起头看路!”从那我才知道,原来评职称像我这样一门心思扑在教育上,全身心的为学生家长负责是没“抬头看路”,我真的无语!所以人家能“抬头看路”的自然评上了。

从那以后我也就懂得了,教书不那么专注了,因此得到了我想得到的硬件。

但我并不愉快,我真切的感受到了职称评定的弊病,它让我们一线教师没办法一心一意的教书育人,因为这样想提高职称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谁会看到你的努力的,这样确实伤了积极投身教育的教师,当然也影响一线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当努力得不到应有的肯定时,有些教师自然放弃,没有了工作的热情,这是自然的。而我们亲眼看到的是,那些工作不那么专心,会溜须拍马的人评上了,现实给我们这些热情教书的人,是什么感受和影响?那就是要么学着去做;要么灰心丧气,工作没了奔头。而最终受影响的是我们的孩子和国家的未来!

如果执行教龄工资制度,那就没什么了,至少教师们可以安心的从教,不用去关顾各类领导啊,而分心。当然也不会让一些有裁定职称大权的人,得到他们本不该得到的。

也许有的人会说,这样不是鱼龙混杂了吗?我觉得不会,一位教师如果学校、家长、学生都不欢迎,那就真的说明他无法胜任这份工作,那他就自然评不上,我想他也会心服口服的。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不成熟的一点想法吧!

“教育”是立国之本,它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如果我们的教育所推崇的,都是那些人情世故做得好的的教师,而那些死心眼,一心教书育人专研教学的老师被视为“傻”,那我们教育出来的学生,也一定是华而不实的家伙,这样的下一代,能干实事吗?国家的未来他们能担起来吗?


jia荷花


我支持提高教龄工资,减少职称工资。现在的职称制度弊端很多,广大一线教师苦不堪言,甚至放弃评职称了,为什么呢?

首先,没有职数是最大问题。职称每年都有职数限制,高级,一级,初级按比例分配的。没有职数了,你再优秀也评不了,你要等前面的人退休或调离,好不容易空出来一个职称指标,尤其是副高指标,可能有十几个老师抢着评,但要按各种各样的证书和细则打分,总分谁第一就谁去评,而学校领导和中层人员占有优势,其次是班主任,最后才是任课教师。

其次,一线教师只在自己学校教书拿证书还不够,必须走出校门,参加县,市,省各种赛课拿证书(要做课件,反复磨课,需要团队合作),参加各种培训评优秀学员,发表论文若干(可以走捷径[呲牙]),年终考核评优评先,评优秀党员,评副高还要参加各种省级国家级课题(可以走捷径[呲牙])等等,五花八门的材料需要提前做好准备,然后静静地等职数吧!

当然,对老师而言,教书育人第一,职称第二,平常心对待职称,安安心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最重要。


老郑随笔vlog


我支持实行教龄工资制度。

职称工资制度,反映了很多教育行业的丑恶一面。我认为它有许多的坏处,当然也有好处,但是总是弊大于利的。

一.职称评定是一个容易弄虚作假的事情。因为职称评定是学校内部定的。那么有很多的人会选择送礼,然后获得高级职称。甚至有一些教师之间会因为一个职称而勾心斗角,甚至相互谩骂,人身攻击。

二.有了高级职称的教师教学总会相对散漫。他们有相对轻松的工作和多量的工资。不管有没有好好教书,他们都会获得很多的工资,因此他们就会在教学上相对散漫一些。

三.职称代表不了能力的差异,代表不了教师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程度。没有哪个教师是不能力出众的,但名额每年就那么几个,没有得到高级职称并不意味着这些教师能力不高不够格。

其实,本身这个职称工资制度,旨在激励教师们工作后也要努力进步,获得更多的,更高的职称。本身这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但是由于一些东西把他弄得不美好了。有人说:目前职称工资制度是处于一个比较尴尬和无奈的地位,按照执行会造成很多教师一旦评上了职称就开始躺在岗位上不干活;如果取消了又可能会出现对经验丰富年资高的老师无法作经济上的肯定。所以我支持教龄工资制度,让老师们安心教学,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http://rizhao.offcn.com/html/2019/11/66893.html


大树老师


职称工资制度,在当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

如果取得教师高级职称,就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高枕无忧,哪就有违职称工资制度的初衷。教师高级职称与教师中级职称、教师高级职称与教师初级职称经济收入差距大,让广大中级职称教师、初级职称教师情何以堪?只能望洋兴叹、望梅止渴、望尘莫及!

实行教龄工资制度,无论高级职称教师还是中级职称教师、初级职称教师,大家都有盼头,都有更多的精力搞好教学工作,也能彻底杜绝有的教师为了增加收入俏俏补课的现象发生。

最好是以工龄工资为主,职称工资、绩效工资为辅,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先有伯乐,后有千里马。希望所有的教师不再为了工资和职称纠结,开心每一天!教好每一堂课,培养好每一位学生。


英子1164


职称已经严重阻碍年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我认为教师职称可以套用公务员工资实行办法,公务员现在实行如果不能正常升职,但工资待遇满10年自然晋升副科级工资待遇,满20年自然晋升正科级工资待遇,以此类推。教师工资也可以这样,职称可以不取消,但工资待遇满多少年要自然晋升,这样既不损害领导们和已经晋级高级职称人的利益,还可以提高不能正常晋职称教师的积极性,弱化职称作用,最后让职称退出历史舞台。


齐鲁新闻网


我觉得不能二选一,非此即彼都不是最好的方式。

职称是对能力的肯定

职称高低是对能力的基本认证,高职称高工资,这个激励措施本身是没错的,否则,大家谁还会去用心改进教学呢?奖励在哪里,努力就在哪里,这是有利于教学水平优化的。

教龄是贡献的时间维度

教龄长,经验就丰富,用一定的工资去鼓励大家不离开教师队伍,也是应该做的事情。但是,反过来说,教龄长不一定能说明能力强,能满足基本水平要求的可以工作很多年,但是未必是学生喜欢的老师。

不能用腐败否定评级合理性

虽然存在定职称中的腐败现象,但是不能说明这是普遍现象,我的一些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我们是心服口服。即使成为普遍现象,也不能否定职称制度的合理性。需要改进的是评级管理方法,而不是奖优罚劣的制度。

最佳的方式

职称工资和教龄工资都应该加入工资制度去,工资结构中,职称应该是一个系数,教龄是加数,举个例子:基本工资3000元,特级教师系数是3,工作1年增加100元,工作10年就是1000元,那么一位工作10年的特级教师工资方式是3000*3+100*10=10000;或者(3000+100*10)*3=12000。这里不考虑其他的工资组成,只是一个简单的说明。


最后,还要注意对不合格教师的淘汰,对应奖励制度,采取末位5-10%淘汰制度,才能对得起那些真正努力的老师。

向老师们致敬!真希望你们拿到很高的工作,交出最棒的学生!


眭安庆


我也是教师,我说说我的看法:

1.现在的教师工资结构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和地方性津贴。其中岗位工资和职称高低有关,薪级工资和教龄有关。其实现在工资已经向教龄倾斜,好多中小学一级中的专技八级的老教师比中小学高级中的专技七级工资还高,原因就是教龄长。

2.职称和教龄工资实际上是考量教师的两个方面:教龄工资是鼓励人们终身从教,从教时间越长,工资越高;职称工资是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认真教学和教研,二者并不矛盾。

3.如果工资光看教龄,容易产生论资排辈,混天度日,吃大锅饭的现象;反之,如果光看职称,容易造成不安心教学,不正当竞争,只有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4.作为一线教师,我也体会到现在老师们评职称的艰辛,但是每年的职称指标就那么多,不好评是正常的,多看职称评审条件,查漏补缺,早做准备,完善自己才是正道。

5.好多老师对职称制度吐槽,说不公平,实际上绝对的公平或者绝对的不公平都是不存在的,不能以个别代替全体,一小块阴云也遮不住阳光。

6.与其整天喋喋不休吐槽,不如踏踏实实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