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抗疫一线:三水白坭风雨夜中的值守人员

自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在年初二迅速成立了72支防疫突击队,共计299人,其中有党员203人。他们通过测量出入人员体温、出入登记、24小时值守等方式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扩散。

2月3日夜里天气突然变冷,室外10℃以下的低温,寒风迎面,时而大雨如注,白坭镇委副书记邓启涛带领宣传人员夜访各村防疫突击队。先后探访沙围村、金竹村、文山村、四组村、岗头村等防疫岗,并到广明高速出口值守岗位慰问,联合岗头新白坭人林坚青为值守人员送上热气腾腾的瘦肉粥。

大年初二成立了防疫突击队,24小时值守,昨晚夜间变冷,风雨交加,这个群体的防疫工作又是如何?

一家三口党员之家共同值守

晚上10时许,在金竹村的路口,竖着一个帐篷,帐篷中间贴着“三水区白坭镇领岗党员疫情岗”,因为下着大雨,人们都在帐篷里面。突然路口转转处打来了一束强光,只见帐篷里一个人打着伞,手里拿着体温测量仪,走向强光的来源处拦下那辆车。“你好!请问你是哪里人?”“我测量一下你的体温”“来帐篷这里登记一下。”

这是金竹村值守人员,在雨夜中的作为,一切都那么行云流水,似乎这一个又一个动作,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习惯。在值守人员中,值得注意的,有一个戴着圆框眼镜以及口罩,卷着金黄色的头发,打着一把花纹雨伞的年轻女孩子,她旁边还站着一个同样卷着头发穿着黑色大衣的中年女子以及一位与中年女子年龄相仿的男人。走前询问,原来他们是一家三口人,并且都是党员。

直击抗疫一线:三水白坭风雨夜中的值守人员

母亲杜丽妍是领岗党员,他积极主动关爱隔离群众,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协助购买蔬菜、米、油等生活必需品,对隔离群众可以说是“有求必应”,同时还主动参与村里防疫突击队的值岗值守工作,在防疫一线,总见到她的身影。她为防疫工作尽心尽力的精神更是感染了她的家人,于是父亲和女儿一起加入抗疫队伍,一家三口齐上阵,一起加入到这场防疫阻击战当中。

18岁热血青年替父值守

临近晚上11时,大雨停了一会。在文山村的村口,站着一位年纪轻轻的男孩子,戴着口罩右手有防疫突击队的标识,他的名字叫周禹佳,今年才18岁,是文山村村主任的儿子。“平时我看到爸爸工作很辛苦,自己作为儿子,又是年轻人,想主动帮忙分担,同时为了村民的身体健康,也要做好值守!”周禹佳显得有些羞涩。

直击抗疫一线:三水白坭风雨夜中的值守人员

夜微凉,孔祥满以车为床

晚上11时20分,文山村的雨停了。“我作为镇人大代表,又是村支部书记,还是村主任,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晚上在这里值守,是我应该要做的,必须要做的,而且是要做好的!”白坭镇人大代表、清塘四组的村支部书记孔祥满说。

在孔祥满旁边有一辆白色的车,这辆白色的车就停在村口防疫岗,在车的副驾驶放着一床粉红色的棉被。原来孔祥满值守夜班的时候,就在车里面睡觉。“现在天冷,我拿着棉被放在车里,到很晚没人的时候,我就在车里睡觉,如果有人来了,我就从车里下来检查!唯一不好的就是晚上蚊子多。”说完孔祥满笑了。

冬天本来就很冷,晚上更是入骨的寒,一床棉被,一辆车,没有萧剑以天为盖地为庐的潇洒,却有着护一方安好的实用和担当!

直击抗疫一线:三水白坭风雨夜中的值守人员

“只要疫情防控的岗没有撤,我就不会停止送粥”

岗头村新白坭人林坚青,一直持续为防疫防控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前几天他把用于自己生产的1000个口罩捐给了防疫突击队,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有爱心之人,他的爱心是持续的。如今,他自己也加入到了防疫突击队,为防疫防控共享自己的力量。不仅如此,他每晚都给夜班的防疫突击队送上热粥。

3日晚12时35分,雨又下了起来,给本来寒冷的夜晚,增添了一份寒意。广明高速出口值守的交警和护士,全副武装,在高速出口检查来往车辆。交警示意停车、检查身份证,护士监测体温,资料体温正常便放行。

天冷的时候,能够喝上一碗热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林坚青晚上便给广明高速出口值守的交警和护士,送上了一锅热腾腾的瘦肉粥,以及热水和茶叶。打开锅盖,一股热气冲腾而出,林坚青拿起勺子盛了几碗给在交警和护士。

直击抗疫一线:三水白坭风雨夜中的值守人员

这是一种幸福,也是爱心的传递。你们不畏严寒雨夜守护一方平安,我们送一碗热粥暖你身心。

白坭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家三口党员齐上阵,助力疫情防控攻坚战;薪火相传源源不断,热血青年退役老兵一起站岗,是一股绵绵不绝的力量;一辆车一床被,身兼多职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是一种带头示范;捐1000只口罩不断送热粥,新白坭人持续助力,是爱心的传递!

【记者】张秀蓝

【通讯员】王国行

通讯员供图

◎专题阅读:

防控疫情 佛山行动

防控疫情 三水行动

【作者】 张秀蓝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