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的学校实行的“推门听课”,你赞成吗?

司马太师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推门听课是对自己职业负责的体现,但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教育教学的陌生与对职员的不尊重等。个人觉得需要提前一段时间公布会实施推门听课制度(指多少天后开始实行,不是指会去听某地某教师的课),听课时必须在上课前几分钟进入教室……另外,听完课了要与授课教师有交流……

现在,很多学校教室里多安装有监控,若是为了督促教师必须好好上课,精明的领导们完全可以通过监控里的无声表演看出些什么,何必去推门呢?!


凡心体圣z凌峰翔鹰


对于有的学校实行的“推门听课”,我是不赞成的。我担任过多年的校长和区教研室主任,二十年来听课超千节,我进课堂听课从来都是提前向上课的老师打招呼,经老师同意后才进课堂听课的。

为什么我不赞成有的学校实行的“推门听课”呢?主要理由有:

1.课堂是老师的神圣领地,除了学生外,领导、同事、家长等不经过上课老师的同意推门进入教室听课,是对上课老师的不尊重,是对正常课程教学秩序的干扰和侵犯。

2.实行“推门听课”,给老师造成了一种随时都有被检查的心理压力,是对学校领导对教师教学工作的不信任,容易引发教师和学校领导的矛盾对立,增加学校的不和谐因素。

3.实行“推门听课”,教师在备课时,除了要备学生外,还要备领导的推门听课。一些老师为迎合学校学校领导的观点和喜好,不能心无杂念地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教特长。

4.每位老师不可能每天都处于身体和精神的最佳状态,如果某位老师某天因为一些个人家庭原因或身体、精神状态不佳,偶尔没有精力精心备课,上课时被领导或同事”推门听课”就会很尴尬。因为这节课不能代表这位老师正常状态下的教学水平。

5.也许有人说,实行“推门听课”,学校领导可以监督教师日常上课的质量,给个别有偷懒行为的教师增加压力,对这种想法和行为我是要质疑其效果的,在学校,要相信绝大多数老师都是积极进取的,对个别有偷懒嫌疑的教师完全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手段进行批评教育,学校领导不要为了监督个别人而造成大多数人的反感和反对,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我认为,学校领导在教室外的走廊进行巡视,了解掌握全校各个班级上课的总体状况是校长、主任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但未给老师打招呼,没征得老师同意的“推门听课”,对于学校发展和教师获得工作幸福感是弊多利少,吃力不讨好的事,还是不实行为好。


周南旋


我的观点是,赞成。但是要求是推门听课必须在上课前进班,不允许上课后再进班。



从督导的角度来说,教学质量的监督是必然的,是质量管理得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主战场,自然不能缺失监督。推门听课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

有的老师会说你们不信任老师,你们有辱斯文,这些话在以前我们打算给教室安装监控的时候,就有些老教师站出来指责,好像我们侮辱了他们的人格。但是信息化社会,需要信息化的手段辅助教学,不能一成不变。我们信任上好课的老师,也相信大多数教师都能上好课,但是教师中也不乏有投机取巧者,不乏有偷懒者。任何事物发展,如果想往好的方向发展都需要监测和控制。

另外,实施推门听课我觉得也不是光领导的特权,我一直想让所有教师都实施这种方式,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软件,自行随机分配当天申请听课老师的对象。一方面,作为同行多听听不同类型的老师的课,开阔视野,大有裨益;另一方面,也给老师们增加压力,经常会有同行在听课。其实,也不需要打分什么,要的就是给压力。有压力了,多数老师才能认真对待自己的课,才能认真备课。

真有不认真备课,随随便便就上讲台的么?真有!所以,从督导的角度来说来说,推门听课真的必须有。

有的同志表示,推门听课没什么用,教学需要研课,光听课有什么用。我前面说了,推门听课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形成一种同行听课的压力氛围,给老师们以压力,督促老师们认真备课。真要研课,我们的做法是,教学督导团队集体听课,然后针对听课对象,用两三天时间带着老师进行研课,分析讲课中问题,哪里改进会有更好的效果等等

所以说,看问题需要全面,不能只看一面就开始吐槽,甚至是为了吐槽而吐槽。教学质量监督包括巡课,领导听课,教学团队集体听课,同行听课,方式非常多,各有各的目的,不能一概而论。


教育我说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回馈您!


老穆有话说

老穆不赞同这样的听课方式,倘若改成“悄悄从后门进来听课”,老穆则是支持的。

合理的教学监督,能够激发老师们的上课热情,有利于教育的积极发展。

相反,滥用职权,只会激起老师们的愤怒,不利于正常教学的开展。

试想一下,你正在上课,突然进来校领导,中断课堂教学,你作何感想?学生怎么想?能不生气吗?

(一)从老师角度来看

【1】推门听课,影响老师上课心情;

【2】推门听课,学生听课状态受到影响。

【3】影响课堂教学地正常开展;

当然,也能够激发老师上课激情。

(二)从领导角度来看

领导突然推门进去听课,既然检查老师的上课状态和备课情况,又能激发学生和老师的上课激情。

(三)优秀的老师,是不怕任何形式的听课。

倘若你是一名优秀的老师,必定会严格要求自己,上课状态一定很好,不会被学校抓到把柄。

相反,对自我要求不严的老师,必定会害怕这样的检查。

(四)学校采用突然推门听课的方式,虽方式欠妥,但却能有效杜绝不做教案或做假教案的不良行为。

推门听课,能检查老师的备课情况。也不排除有的老师会采用“挂羊头卖狗肉”形式的教案。教案写的是这个,课堂却讲的那个……

因此,学校领导只有这样做,才能知道老师的教案真假与否。

朋友们,你们怎么看?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老穆说语文


对有的学校实行推门听课的做法我个人不太赞成。

当然学校推行的推门听课制度的初衷是好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若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实行一刀切的推门听课制度,同样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这是因为:

一、推门听课制度会打乱老师的正常的教学进度。

为了保证听课效果,教师就可能会打乱正常的教学时间,

原本一个课程能完成的,这样就可能需要两到三个课时才能完成。

二、

推门听课制度有可能会加剧老师的紧张心理,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超常发挥。

学校搞突然袭击的听课,可能会使

一些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感到手足无措,从而影响授课效果。

三、

推门听课制度有可能使部分老师陷入形式主义的授课模式,为听课而授课,只求课堂皆大欢喜,让听课者满意。

老师为满意课堂而枕戈待旦,学生为满意课堂而随时应战。恐一招不慎,全盘皆输。流于形式,看起来轰轰烈烈,实际上花拳绣腿。

四、推门听课制度就是搞突然袭击。如果不慎重考虑,稳步推进,就有可能挫伤教师教学积极性,不利于学校教师的新鲜血液输入,也不利于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

综上所述,推行推门听课制度,一定要因校制宜,稳妥推进,如果仅仅是临渊羡鱼照抄照搬,恐怕事与愿违,出发点再好,个人认为也不宜提倡。


落霞孤鹜79674668


推门课其实是对教学教研常规的落实和敦促,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来说,上好每节课是对自己专业素养和成长的最基本的要求。要想上好课,功夫在平常。一节常态课中反馈的信息很多:班级班风情况,课程的落实情况,教研组集体备课,教师课前复备等。一个对自己有要求的老师,肯定对推门课不会有抵触的情绪。


兔妈妈1999


对于有的学校实行的推门听课,大概就是不知流行了几十年的一个所谓的创新没有了市场,然后有些学校还把它拾起来用来整理老师,恐怕老师们不开心,背后说三道四的多的是。

首先说村民听课对于被听课的老师业务能力没有任何帮助,只是那的大家不开心背后让你不开心。

在这个世界上永远记住一个观点,那就是互相尊重才是第1位的。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都不可能先把学生提出来,让孩子站起来再给孩子们一个问题。

怎么换到领导对待老师的时候就变成了推门听课呢,这简直就是一个大笑话,这个笑话不是一般的大,而是整个教学规律中不允许出现的事情,却允许出现的领导和老师之间。

我想对于听课来讲,大多数学校还是为了满足每年两次的听课记录本的检查,虽然各个学校对于听课记录基本上都能够完成,但是教研工作还是要开展,我们这边的工作通常是选择固定的时间,以年级为单位,各个年级自行完成,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边每一个年级就高达了12个班级,基本上本年级自行听课就可以完成。

推门听课并不能提升任何一个老师的讲课技能,也不能提升村民听课的领导的讲课水平大概就是一种形式,并且这是一种恶心人的形式。

所以大多数老师应当都是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反对一方。


宜城老师


对于推门听课这一说法有好处,也有坏处。先说说它的好处吧。好的就是:这是一节没有添加一点一滴人文色彩的课例。一句话,原汁原味。这样能体现出这位教的文化水平和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其实,很多事情都是在不经意中表现出来的。比如,你突然走进教室听课,会惊扰学生课堂,他们会想,这个是谁?怎么突然间走进我的教室……,一连串疑问。但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只要平时认真地,深入地去备好每一节课,不管领导也好,局长也罢,随时推门听课,也不会失彩于他人,你把他们看成,班中增加个学生就行了。不好的地方就是:未经过打招呼,突然闯进课堂,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作为上级领导注重的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方能受人敬仰。所以,我认为,如果要听课,就提前打个招呼,哪怕是提前半个小时,这样既不惊扰学生,又不失大将风范。何乐而不为?



liangfeihong


推门听课的出发点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了解一名教师的授课水平,应该是一种常态化的教学管理方式。不过“推门”这个词用的不好,好像是随便不打招呼、不经教师同意就进教室,那当然会让人很不舒服,不过实际操作时大概都是在预备铃前后告知任课教师,并在上课铃前进入教室入座,所以我更喜欢用“随机听课”这种叫法。正常情况下,听课人员课后与任课教师一起畅谈本节课的得失,既有益也融洽;但对于有些不负责任、没有认真备课的教师这就是一种压力,当然也是一种促进。“开门听课”是一个可用的工具,效果如何,就要看一所学校的教学氛围以及操作者如何使用了。个人认为,“开门听课”要体现权威性和平等性两个特佂,权威性是指参与听课人员要是行政和业务上的权威;平等性是指对课堂的评价要“专业”、要有互动。


ldyimi


九哥先表态,对有的学校实行的“推门听课”,九哥持反对意见。

理由如下:

一,真正的听课,其目的为何?

答曰:为研。听课是教研活动之一,听课的目的是为了教研。而有些学校实行的“推门听课”,其实只是听,没有任何的研讨活动。 而要搞好教研,也需要提前做准备的。

比如说,我们今天要听某人的某节公开课,是不是提前将课题通知给大家,让听课的老师提前做好准备,对文本也做一些思考。这样,更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而有些学校的“推门听课”只听不研,不是真正的教研活动,也不符合听课的初衷,故九哥不赞同。

二,推门听课,其实何为?

上面说得还文明一些,其实,有些学校所谓的“推门听课”,表面上是在听课,其实是对老师的不放心,是对老师的变相监督。“推门听课”的大多是领导,普通同事,谁喜欢这样做呀?

大家想想,自己的上司,本就不信任自己,巧立名目来监督自己,你说,大家喜欢吗?

三,推门听课,极不客观。

一个作家,是不是能写好所有的体裁?非也。他有自己擅长的体裁和领域。同样,一个老师也不可能上好每一节课,他也有自己擅长和拿手的课型。

推门听课,易以偏概全,以偶尔的一节课来对一个老师形成一个固定的主观印象,不利于对老师的客观评价。

所以说,九哥极不赞成推门听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