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來全不費工夫?為何沙俄在西伯利亞和遠東的擴張如此順風順水?

靜夜史


沙俄東擴,無比順利,這奠定了如今的俄羅斯廣袤無垠的疆土,而且西伯利亞雖然地方苦寒,但資源豐富,對國家益處多多。

有人提出質疑,為何華夏大國不往北擴,而讓老毛子輕易佔了整個西伯利亞呢?

西伯利亞苦寒之地,沙俄人非常 適應

西伯利亞非常寒冷,非一般人所能承受,冬天最低氣溫常常達到五十多度,歷史最低氣溫曾達到了零下70度左右。這樣的苦寒之地,華夏民族是不適應的,一個寧古塔,就讓華夏民族望而卻步,叫苦連天,何況極北之地的西伯利亞呢?

華夏民族不適應,但,俄羅斯人非常適應,畢竟人家從小生活在寒冷的北方。

面對如此冷的地方,但凡有一些能力的人,大多不在西伯利亞待著,要麼南下,要麼西出,這也就造就了西伯利亞地區的地廣人稀。

沙俄來了,他們適應這個地方,因此他們不嫌棄這個地方,於是西伯利亞漸漸成為了沙俄控制的土地。

西伯利亞在俄羅斯擴張時,沒有什麼像樣的阻擊

俄羅斯公國建立後,早期自稱是蒙古金帳汗國的諸侯,用這樣的名頭一路往東走去。還別說,一些小部落、小國家就這樣被拉進了俄羅斯的陣營。

金帳汗國被滅了後,俄羅斯公國以金帳汗國的繼承人自居,如此一來,西伯利亞的大小部落又是紛紛加入沙俄帝國。

當然,還有沒加入,不投降,不斷抗爭的,這怎麼辦?兩個字:打服。

於是,俄羅斯派出了哥薩克,利用哥薩克的英勇無畏,打下了一片又一片土地。甚至都到了大清朝東邊和北邊的邊界了。

無法避免和大清朝的一戰,所以著名的“雅克薩戰役”爆發了,最後的結局是互相做了一些讓步,大清和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

沒有像樣的阻擊,又是打著金帳汗國的旗幟,所以俄國東進策略很成功。

能阻擋沙俄東進的,只有大清朝,但大清朝自己的疆域都管不過來

俗話說得好,錢多了不燙手。但,地方大了,還真的管不過來。

努爾哈赤帶領女真族崛起在中國北方,非常的驍勇善戰,銳不可當。俺理來說,像女真這樣的戰力,把整個西伯利亞收過來都不是個問題。但是,女真人少,只有區區的百八十萬,當他們崛起後做選擇時,有兩條路,一個是北上,一個是南下。北上可以增加很多土地,但氣候過於寒冷。南下,阻力很大,畢竟明朝大軍不是吃素的。

可是,努爾哈赤羨慕南方的富庶,自己的祖先金國完顏阿古打不就南下成功了嗎?

努爾哈赤南下沒有成功,皇太極也沒能入得了關,順治上位後,因為李自成的因素,導致吳三桂打開山海關關口,滿清入了關,就此建立了偉業。

此時,大清朝如果願意,還能往北邊的西伯利亞發展,但是,有兩件事影響了大清的順治和康熙,一是國內情況複雜,漢人還沒有完全歸心,國家還沒有完全理順;二是人太少,西伯利亞太遠,實在沒有人分出去到那苦寒之地。

總之一句話,大清朝沒有能力北上。

於是乎,沙俄沒有什麼阻擋地收復了整個西伯利亞。

沙俄收復西伯利亞比較順利,和文化的相近有關

沙俄和西伯利亞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更容易結合,因為,無論是烏克蘭、莫斯科,還是西伯利亞,曾經都在蒙古人四大汗國(主要是金帳汗國)的統治下,這樣的文化影響,導致沙俄更容易控制和影響西伯利亞地區。

而華夏民族文化(女真融入華夏文化當中),與蒙古文化彷彿是兩個系統。

一句話,人家西伯利亞的土著,更容易接受俄羅斯人。而俄羅斯人也被稱為“白蒙古”,這為控制西伯利亞地區減少了文化上的阻力。

文化的隔閡,會對統治一個區域增加阻力。而文化的相近,可以讓統治一個區域增加很大的順暢度。

所以,沙俄東進,能順利統治,文化幫了一定的忙。

總體來說,沙俄能夠佔領大片的西伯利亞區域,原因有這麼四個:一是沙俄主觀上有控制東邊區域的想法,適應東邊區域的氣候;二是西伯利亞沒有大規模的軍隊和組織,這減小了阻力;三是有能力控制西伯利亞的大清,沒時間北上,也看不上北邊的土地;四是沙俄和西伯利亞地區的文化,有相似和相近性。


藍風破曉


遼闊的西伯利亞面積達1200多萬平方公里,佔據了整個北亞,但西伯利亞的絕大部分都屬於俄國的版圖,而且俄國人在北亞的擴張可以說是順風順水:1582年第一批哥薩克從東歐越過低矮的烏拉爾山脈,隨即消滅了在西伯利亞中部的西伯利亞汗國和其他少量的遊牧民族,到了1600年哥薩克們已經抵達了貝加爾湖的西部與北部,1639年抵達鄂霍次克海沿岸,1643年侵入黑龍江流域,1711年俄國人征服了勘察加半島,在100多年的時間裡面俄國人擁有了遼闊的西伯利亞。那麼俄國人在北亞的擴張為何如此成功?原因有以下幾點:

1,西伯利亞盛產紫貂等動物的皮毛,動物皮毛是俄國大量需要的。俄國地處北方,冬天氣候寒冷,在近代紡織業不發達的時候對為了抵禦冬天的寒冷而對動物皮毛需求量大。17世紀中期動物皮毛交易稅收佔俄國財政稅收的1/3,

在征服西伯利亞汗國後俄國政府在一年內對該地徵收20萬件紫貂皮。在利益的驅使之下大批的哥薩克和退伍軍人組成探險隊向西伯利亞擴張。

2,俄國的農奴制驅使俄國社會上層的農奴主熱衷對外擴張領土與掠奪人口。

3,沙皇政府的擴張政策比較成功。沙皇俄國一向嗜土如命,為了向東拓展更多的土地,沙皇政府不僅組織哥薩克向東擴張,而且還利用政治犯和勞改犯人向東擴張:勞改犯向東擴張不僅可以免罪,而且還可以在西伯利亞獲得土地並定居下來。在這種情況下慣於征戰的哥薩克和不要命的勞改犯湧入向西伯利亞擴張的浪潮當中:例如帶領840個哥薩克滅了西伯利亞汗國的葉馬爾汗就是勞改犯出身。

4,西伯利亞的人口稀少,又處於未開化的狀態,自然抵制不了沙俄擴張的步伐。例如西伯利亞汗國(1460-1590年)全國人口不到20萬,處於石器時代;雖然葉馬爾汗帶領的哥薩克才840人,但是他們裝備了西伯利亞汗國從沒有見到過的火繩槍,很快葉馬爾汗帶領的哥薩克滅亡了西伯利亞汗國。在貝加爾湖一帶人數極為稀少處於遊牧狀態下的蒙古人紛紛臣服於沙俄的統治;在勘察加半島與楚科奇半島的黃種人都處於原始社會時期,人數又少,自然抵抗不了沙俄的入侵。只有當沙俄軍隊擴張到黑龍匯流域遇到了清帝國時才碰到了真正的阻力。

5,俄羅斯民族是寒冷環境下成長的民族,他們能夠適應北亞的氣候,他們利用掠奪來的動物皮毛以及歐洲冬天用的壁爐可以熬過北亞異常寒冷的冬季。而位北亞南邊的中國人大多成長於溫帶,無論是在滿族還是漢族人的眼中北亞都是寒冷的荒涼之地,沒有太多的利用價值,特別是在漢族人眼中那裡沒有耕地,溫暖的南方才是他們生存之地;滿族人更熱衷於進入富饒的中原。中國的中原王朝缺少向北亞擴張的動力,當俄國人擴張到黑龍江流域後,清政府統治者認為外興安嶺以南才有更多的利用價值,既使打敗了俄國哥薩克的擴張部隊清廷也僅滿足於保住外興安嶺以南的領土,並和俄國簽訂了《雅克薩條約》。

6,西伯利亞雖然地域遼闊,但並不意味著佔據該地區需要大量的人力與物力,西伯利亞的精華在於南沿一線:從西邊的新西伯利亞市—鄂木斯克—圖瓦-伊爾庫次克一赤塔一外興安嶺及鄂霍次克海沿岸,這條線處於北緯50度附近,還是可以適合人類生存的。此線以北絕大多數都不適合人類生存,控制了此北緯50度附近的西伯利亞沿線也就等於控制了整個北亞:此線以北基本上都是無人區,再往北走就是冰天雪地、有極晝極夜的北冰洋了。

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在北亞地區大多數都處於北緯50度附近,也是俄國控制西伯利亞的關鍵所在。而佔有了外東北也是俄國控制遠東的關鍵所在。






雄鷹展翅長空


俄國大概是當今世界上唯一以擴張為樂趣的國家。至今它仍有1707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

面積大隻是表面問題,當年的大不列顛帝國,統治面積達到約3400萬平方公里。蒙古帝國,也曾達到2400萬平方公里。遲至1820年的清帝國,也擁有1316萬平方公里國土。

然我們要說,大不列顛、蒙古與清,雖然也有漫長的擴張史,但這種擴張,其實是政治、經濟與軍事意義上的擴張,大不列顛吞併印度,可是並不會把所有印度人以某種方式清除乾淨,而將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遷徙至此。蒙古人的帝國那麼大,可是也不會把中東的阿拉伯人、波斯人,東亞的漢人清除乾淨,把這些地域的居民全部變成蒙古人。大清帝國,同樣也不會把漢人、蒙古人清除乾淨,把這些地域的居民全部變成滿人。

但是,俄國人會這麼幹!這才是實質問題。

西伯利亞和遠東,本來的居民是蒙古人和突厥人。"西伯利亞"意為"寧靜之地",名稱源自蒙古語"西波爾"(泥土、泥濘的地方),古時西伯利亞就是一片泥濘的地方,住在這裡的蒙古先民以地形為這個地方取了名字。匈奴、鮮卑、突厥、韃靼、蒙古及女真等等各種民族都是從西伯利亞崛起的。

中國歷史上對西伯利亞的直接統治,唯有元朝。元朝將此處居民稱為林中百姓,說他們"無市井城郭,逐水草為居,以射獵為業" 。元朝還曾多次探索北極地區,第一次是1241年,窩闊臺派和瑞到北海調查,往返數年,到達北冰洋岸,"得日不落山"。規模最大的一次探險則是在郭守敬為使其編的授時歷更準時,元世祖忽必烈提出的全國範圍大測量,其中便有西伯利亞的這次。當時存在一條通向西伯利亞的大路,此道已被考古所發現:"在查庫爾河谷和克木池克河之間,有一條建築得很好的古路,寬六碼,高出周圍草原的地平面之上,路兩邊都有壕溝。路面和英國的公路一樣平,也象英國用碎石築的公路一樣好。"

而俄國,事實上就是踐踏著蒙古帝國的屍體崛起的,相對於西方的瑞典、波蘭、土耳其等強國而言,東方簡直就是一個不設防的空白地帶。日本學者渡邊千春在20世紀初做了統計:從16世紀開始的4個世紀中,俄國以每日平均佔領130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外擴張,這樣的擴張領土,世界歷史上除英帝國外,沒有一國可相比。

1582年,第一批哥薩克越過烏拉爾山,屠滅了敢於阻擋他們的蒙古人,即喀山汗國和西伯利亞汗國。1600年,他們已經到達貝加爾湖西部和北部地區。1639年,哥薩克到達鄂霍次克海沿岸,並於1649年修建了城堡。1643年,哥薩克侵入黑龍江流域燒殺搶掠,遭殃的是達斡爾族等。

隨後,俄國人抵達北美,佔領了阿拉斯加,實際上還一直染指到加利福尼亞。

這個時候,沙俄與清朝開始接觸。雅克薩之戰,其實是俄國人在遠東遇到的第一個硬釘子。所以隨後,俄國人便採取支持準噶爾對付清朝的辦法。但1755年清朝消滅準噶爾汗國,1759年又徹底平定天山南北,於是清朝和俄羅斯在西伯利亞及遠東地區的爭奪告一段落。

但一百年後形勢又變了,清朝不行了,於是沙俄勢力趁機捲土重來,陸續奪取外東北和外西北超過150萬平方公里的大片土地。 19世紀80年代,俄羅斯皇帝尼古拉斯二世甚至制定了臭名昭著的“黃俄羅斯”計劃,將新疆喬戈裡峰至符拉迪沃斯託克之間的直線以北地區全部返還俄羅斯。也就是說,中國的西北、東北大部分地區,此時已經劃入了沙俄的視野。

然,這個時候日俄戰爭爆發了,沙俄一敗塗地。

不過,必須說的是,沙俄到這個時候,已經成功地把太平洋西岸那塊原本是黃色人種的土地,全部變成白色。

就是圖中這條綠色的隔離帶,成功地將北亞與東亞隔離。

那麼你也許會問,原來居住在這條隔離帶上的黃色人種哪裡去了?

看著張圖你就懂了,不要以為這是在嚇你,在很多地方很多時間,老俄都幹過這樣的事。而結果,便是人口布局的改變,正如眼下的海參崴這些地方,俄國人已經佔了人口的絕大多數,所以,除非你按著俄國人的套路,以惡制惡,否則就拉倒了吧!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西伯利亞範圍

西伯利亞,是北亞地區的一片廣闊地帶,西起烏拉爾山脈,東至傑日尼奧夫角,北臨北冰洋,西南抵哈薩克斯坦中北部山地,南至蒙古、外興安嶺,面積約1322萬平方千米,方言俄語/阿爾泰語系語言/葉尼塞語系語言。

俄羅斯為何擴張

莫斯科公國原本只是四大汗國之一,金帳汗國屬下一個附屬小國,後來趁汗國內亂脫離了蒙古人控制。立國之後,便開始四面擴張,逐步吞併了金帳汗國分裂的各種汗國。

後來俄羅斯向西發展遇到彼時強盛的波蘭立陶宛,向南有強盛的突厥,為尋求皮草與資源,只能向東發展。至明末清初,俄國的勢力已延伸至西伯利亞。那相比西方和南方,為何俄國向東方的擴展比較順利呢?

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抵抗能力較差

由於溫度低,不利於人類生存。俄羅斯人到來之前,西伯利亞與遠東的土地上並沒有真正可以稱為國家的政權。在西伯利亞中部的西伯利亞密林與沼澤中,生活著成吉思汗時代被蒙古人成為“林中百姓”的漁獵民族,南方與蒙古接壤的地帶生活著布里亞特蒙古部落,北部北冰洋沿岸生活著使用雪橇與馴鹿的愛斯基摩人,這些部落分散的生活在各自的區域內,相互之間聯繫甚少,可以說仍然是原始社會的殘餘,生產力十分低下。

在擴張過程中,遇到的較大的阻礙是西伯利亞汗國,但通過支持本地大農奴主——斯特羅甘諾夫家族,也只用了十多年就徹底消化。

清朝不重視

明末清初,明朝與後金的注意力在遼東地區,根本無暇顧及更北方的土地。而且,東北雖然是後金的龍興之地,但自然條件不利於人類居住。因此清朝建立之後,接受漢文化,逐步轉變為農耕王朝,對於北方的凍土沒有多大的興趣,也未對東北進行大規模開發。

在清朝的前幾個皇帝時期,大清的軍事戰略是以消除明在南方的殘餘為目標,以平定三藩之亂、佔領臺灣勝利告終。在俄羅斯、大清的直接交鋒中,由於康熙的注意力在南方,並未與俄羅斯多做爭奪。

隨後,為了鞏固邊疆安全、獲得發展空間,徵葛爾丹、用兵青藏高原、攻滅準噶爾和清掃葉爾羌汗國殘餘,基本確立了今天中國的版圖範圍。

在整個過程中,在當時的科技發展水平下,西伯利亞地區的石油、礦產資源還未獲知,而耕地、農牧資源相比更南的中國又很差,對清朝並沒有大的吸引力。

小結

總之,這種自身具備資源的差異以及對西伯利亞資源認知的差別,造成了各方對其重視程度的錯位,最終導致俄羅斯順利的鞏固了勢力。

當然,在今天的科技水平下,西伯利亞地區豐富的石油、礦產、林地、淡水資源無疑是豐富的寶藏,這也是一種遺憾。


地理歷史觀世界



雨軒品茗2


1.清王朝腐敗無能

2.本來對原以為的“苦寒之地”不太重視。

3.國內不太平

4.沙俄貪婪


bf8463


主要當地土著居民幾乎還處於原始社會,而中國當時政權滿清韃子正在全力對付漢人和蒙古人


郴城煙雨


1.他們不怕冷!2.鳥不拉屎的地方人太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