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亲情、战友情、医患情…… 非常时期的援鄂日记 字字都关情

爱情、亲情、战友情、医患情……  非常时期的援鄂日记 字字都关情

四川省援鄂医疗队部分队员合影

如果没有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的日记,会怎么写?

人间有假日,病魔却无休。也许,他们中的许多人,依然会坚守一线。但至少可以——

抽出时间拜见父母,看着春晚,吃着年夜饭。 与爱人共度良宵,天涯海角,不过此时温暖。

邀三五哥们闺蜜,觥筹交错,不尽地久天长。 或是回到长大的地方,方寸之间,一如初见。

都说战场也是试炼场,最能试炼人心。防护服一穿四个小时,纵然无所畏惧,只是思念,往往要持续一天。

大年初一的那次集结,一转眼,已经过去多天。一篇篇日记,在距离华南海鲜市场1.5公里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记录了他们对亲情、爱情、战友情、医患情,甚至恩情的感怀,读来让人动容。

他们说,“我们不上,谁上呢?”

致亲情

一次出征,有多少医护瞒着父母?而瞒住的,当然不是亲情。

我来武汉的消息还是传到母亲耳朵里,母亲哭了很久,但始终没给我打电话,只是让哥哥和妹妹问候我。

——张传涛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

远在河南老家的母亲盼着一个团圆的春节,然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张传涛,却不能回家。

大年初一凌晨,他接到医院集结出发的通知,目的地武汉,作为一名党员,他愿意为武汉人民贡献一名白衣天使的热血。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的微信朋友圈屏蔽了所有亲戚,免得有消息传到父母耳朵里。

张传涛在出租车上快速办理退机票、退酒店,故作镇静地给母亲打电话说:“我要带孩子们去海南玩,老家太冷了!”

母亲叮嘱他,“出去玩,也要记得吃药,把血糖控制好,多喝水,不喝又要痛了(肾绞痛)……”没等母亲说完,他就挂断了电话,因为声音已经哽咽。母亲等这次春节团圆,已经等了8年。

34岁的刘红是入党积极分子,也是来自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急诊科护士。此行,她最放心不下的,是住在乐山的父母。她知道,从父母的角度,肯定不希望她去。为此,刘红临行前都不敢提及这件事,只想等抵达后再给父母报平安。

内江市中医医院护士、党员范芸主动请缨支援湖北,因为有亲戚朋友生活在湖北,她们一家对湖北的疫情更加关注。看着疫情数据不断变化,范芸感到揪心。

9岁的大女儿听说妈妈要去武汉,写了一封信:“……我已经长大了、懂事了,知道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我特别担心您。妈妈,请注意安全,好吗?……我不仅担心您的自身安全,也因您而骄傲。”孩子都这么懂事,队员们一定也感到骄傲吧。

致爱情

离别时,我不敢看你。你身在何方我不管不管,请为我保重千万千万。

我是老党员,肯定要冲在一线。如果畏首畏尾,一点党性意识都没有,党员就白当了。

刚刚红遍网络的赵英明,其实当时在车窗里也并没有听清老公含泪的承诺——“赵英明!记住!平安回来!我包一年家务!”

因为她早把脸转过去,不敢多看一眼,怕眼泪夺眶而出,“老公一开始还是不理解,他平时就觉得我什么事情要主动、要争第一,是去逞能,加上这次这么危险,孩子还很小,他非常担心。”赵英明说。

赵英明告诉老公,如果是我们四川、我们广元发生同样的事情,我们的家人朋友面临同样的困境,你的妻子承受同样的压力,你心里不难受吗?这么一说,赵英明得到了老公的理解。到武汉不久后她说,“老公今天回话,已经开始做家务了。”

党员邱少平抵达武汉后,便与同行的医护人员立即投入了战斗。他说,武汉一些病区的医护人员工作十分繁重,而他和前来支援的同事,就是要在照顾好病人的同时,减轻这些医务工作者的压力。

这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男护士,有一个恋爱3年多的女朋友,他们本来准备过一两年再结婚,这次来武汉,女朋友在临别时哭着说,“平安回来,回来之后我们就领证。”那时的邱少平不敢看女朋友的眼睛,背过身踏上了征程。

另一位红遍网络的“青羊区吴彦祖”张冀伟,成都有一位姑娘正等待着他归来完婚。这位姑娘名叫付唯希,也是坚守在后方儿科发热门诊的护士,出征的大年初一早上,刚值完夜班的她匆匆赶去,只为能亲口告诉他,一定要平安回来。

付唯希一天一天算着日子,只是,去前线是半个月,还是一个月?四川援鄂医疗队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重逢的日子,或许会更久。

致战友情

四川人称呼好朋友为“兄弟伙”,因为无论走到哪里,兄弟都是一伙。

夜班结束,我们没有说累,钟永健的耳朵已经被防护口罩的系带勒出了压疮,也没有说一句疼,只想快点回去休息,投入下一轮战斗。

——张冀伟、钟永健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士

“青羊区吴彦祖”的身边,还站着一位“枣子巷任达华”钟永健。

张冀伟和钟永健,曾经是大学上下铺的兄弟,走上工作岗位后,兄弟俩又成为同事,因为这次疫情,兄弟俩成了“过命的兄弟”,也是名副其实的“战友”。

钟永健没有和家人商量,直接就报名参加了四川援鄂医疗队,这时候他看到张冀伟的名字也在名单上面。钟永健开玩笑说,“我们两个才是‘真爱’。”

这次出征,绵阳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李玮,用酒店借来的纸笔,与多名队员一起,席地而坐,提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

进入病房的第一天,总算来到分管的病区时,那一幕让她难以忘怀,“护士长看到我们瞬间热泪盈眶,拉着我们的手不断说‘感谢’,说他们总算看到了希望。”

这番话,让李玮眼眶湿润,“我想说,战友们,你们辛苦了!放心,我们来了,来跟你们并肩战作战了,我们一个都不会倒下,我们会一同迎来胜利的曙光。”

武汉当地医护胡麟也告诉队员们,当全科室所有同事都熬出了大大的眼袋、黑黑的眼圈时,终于盼来了他们。队员们努力向当地医护学习湖北方言,尽快融入进夜班,让武汉战友们能得到更好的休整。

预备党员向建衡和彭宇,是四川援鄂医疗队的两位跟队宣传员。此次赴武汉抗疫,这两兄弟持续不断地,将第一手线报发回后方。1月31日晚上,兄弟俩以“致兄弟北上抗疫”为题,创作了一首打油诗,“千里楚地染病毒,向宇北上抗疫情。江城鏖战无昼夜,应急前线皆兄弟……”

致医患情

总是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有时去安慰。

为了节约防护用品,不频繁出入监护室,解决上厕所的苦难,我们都穿上了尿不湿。虽然很不舒服,但我们必须要克服。我们相互鼓励,并向对方做了个加油的手势。

即将进入重症监护区的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的护士、党员曹小燕站在窗前,深深地吸了口气,感觉特别舒服,“接下来的几小时,要想这样畅快的吸口气都是一种奢侈”。

穿上三四层防护服,戴上两层口罩,再戴上护目镜,看着对面的队员张宇遥,她几乎都认不出来。

护理的4个患者都是危重病人,全部都用了无创呼吸机。曹小燕和队员们细心为他们测量生命体征、血糖、血氧饱和度,帮助他们喝水、解便,“在与他们交流时,他们都很平静,也非常地信任我们。”一天快交班时,走出病区,病人家属一句“四川医生真好!”,曹小燕感到了极大的鼓励。

党员李欣结束第一个夜班时,感觉一切还算顺利。这位来自绵阳市中心医院的主管护师注意到,10床65岁的闻阿姨,是病区内情况相对严重的一位,昨晚上一直在按呼叫器。“确诊患者需要多喝水,病房是隔离状态,没有陪护,上厕所尤为不方便,我便成了她唯一的依托。”李欣请求了会诊,为闻阿姨安置了尿管,之后呼叫器再也没有响起过。但闻阿姨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她一直拉着李欣的手,聊她的工作和家庭。或许心里的话讲了出来,闻阿姨的心情看起来好多了,最后她坚定地告诉李欣,“你们都没有放弃,大老远过来援助我们,我要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