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市一院隔離病區的“大管家”

“護長,桌子要搬到哪個房子?”

“這些東西要安到哪裡?”

“這邊需要兩個人”

“護長,在哪能喝口水!”

探訪市一院隔離病區的“大管家”

護士站旁邊站著的楊雅茹護士長拿著對講機,一邊給大家回覆,一邊安排護士忙其他工作,因為腳崴了,她已經減少走動,但是剛剛“搬家”,作為科室的“大管家”,她沒有一刻能閒下來……手上的單子寫的是今天還要領取的東西,“按照要求,今天病區流程要上牆,護士站、醫生辦公室、辦公室、庫房還缺很多東西,我們的人都在這了……”

探訪市一院隔離病區的“大管家”

改建的隔離病區已經投入使用,在小編採訪時,隔離病區外科室的佈局還未完成,“缺”可能是楊雅茹護士長最想表達也是每天面對的形勢!缺時間,從接到搬病區任務以來,她每天睡4、5個小時,但時間緊迫,許多事情還來不及安排;缺精力,有太多瑣碎的事情她每天必須拿著本子隨時紀錄,不然“有人叫,一下就忘了”;缺資源,科室設為隔離區,科室需要的物品都需要專業人員運送,另外,由於防護用品稀缺,作為科室的“大管家”,她必須精打細算。

探訪市一院隔離病區的“大管家”

為了出色完成工作,楊雅茹一直都在往前衝,爭分奪秒補上這些空缺,保證正常工作需要,完全無暇顧及已經受傷的腳,但“腳開始不是很疼,到後來腳腫到襪子都脫不下來”……過去的一年,按照醫院整合、重組要求,呼吸與危重症二病區搬上新住院大樓,每次楊雅茹護士長都需要迅速完成打包、佈局工作,既讓大家的工作不受影響,又讓就醫環境持續改進得到患者的認可,正常情況下,她需要一週去安排好治療室、生活區的事情,隨後才能利用閒暇時間整理庫房,但在隔離區,沒有這麼多時間,“隔離區的醫護除了正常診療工作之外,還要為患者護理、送飯、病區消殺、打掃衛生,大家都要做很多事情,儘快理順病區工作是我們能做的,就是各自負責吧!”楊雅茹說。

探訪市一院隔離病區的“大管家”

“工作也樂意,就是有點想孩子……我爸年齡大了,還在家替我帶娃,心裡覺得對不起他”提到剛剛70多歲的父親和1歲多的小女兒,楊雅茹情緒有些激動,掉下了眼淚....... 但16歲的哥哥長大了,他知道媽媽隔離了,便在視頻時鼓勵媽媽,“兒子安慰我說,我住校的時候也見不到你們呀,你沒事還可以看看手機,我都沒有手機呢” 這樣的安慰也讓她在忙碌之餘覺得很溫暖。

想要等護士長完全閒下來採訪是不可能的,對講機、手機隨時都會響起,“沒事,說什麼都可以,就是一說孩子,我有點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就是忙,理順就好了”掛了電話,楊雅茹跟小編這樣說完後,走進一間空房子,交代大家該怎麼擺放這些傢俱,那未來是他們的辦公室……(薛瑞卿 陳瓊 記者 韓永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