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最強外援後勤“大管家”訪我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總聯絡員張丙才

做好最強外援後勤“大管家”訪我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總聯絡員張丙才

張丙才(左)在工作中。

黑龍江日報4月15日訊 1月27日,由137名醫護人員組成的黑龍江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進駐武漢。3月31日,醫療隊圓滿完成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援助任務,順利乘飛機返回哈爾濱。4月14日,我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解除隔離。回想起在武漢度過的65天和回哈集中隔離的日子,醫療隊員們最想感謝的人中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我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總聯絡員張丙才。

“隔離期間多虧了有‘大管家’,每天通過視頻連線給大家做心理疏導,分享健身內容,幫助我們鍛鍊身體增強體質,讓我們都能安心、靜心的度過了隔離期。”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王磊告訴記者,醫療隊集中隔離期間,張丙才鼓舞大家鬥志,安撫隊員遵守防控規定,對前來探望的隊員家屬,在符合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積極與保障組、省衛健委溝通,為隊員解決實際困難,真正做到了隔離不隔心。

做這些,張丙才可以說是“輕車熟路”,因為這樣的聯絡工作,他已經做了2個多月。

我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是連續戰鬥時間最長、治療患者最多的醫療隊,在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的65天時間內,他們取得了驕人的戰績,被受援醫院譽為最強外援。在醫療隊員們衝鋒陷陣的日子裡,張丙才在做好與國家衛健委、當地衛健委、援助醫院、各社會組織及愛心人士等各部門的協調溝通等工作的同時,還負責醫療隊人員的後勤保障工作,他盡責擔當、有條不紊、事無鉅細,保證了醫療隊員吃好、睡好、心理無壓力,無後顧之憂,全身心的投入到救治患者的工作中,被醫療隊員們親切稱為“大管家”。

“大年初三深夜,當我踏上武漢這片熱土時,我深深的意識到,將要面臨的是沒有硝煙的戰場,危難之時顯身手,這就是和平年代對黨員的考驗。”想起支援武漢的歲月,張丙才仍然十分激動,他告訴記者,自己曾經是軍人,退伍不褪色,永遠是戰士、踐諾做勇士。

醫療隊的醫護人員回憶說,張丙才進入到工作狀態的速度與醫護人員同步,從積極對接受援單位、商討救治事宜、協調國家衛健委組織院感培訓,到完善接診流程、醫護心理疏導、後勤物資保障、搭建救治平臺......各項任務、緊鑼密鼓,他都能“極速”銜接。

“銜接”過程中,首先面臨的突出問題就是受援醫院醫用物資短缺,張丙才積極協調湖北省、武漢市、開發區抗疫指揮部及愛心企業,為大家協調爭取口罩、酒精等防護物資15類、生活物資15類共計5噸,協調中國郵政免費郵寄物資6噸。

這65天的工作狀態,張丙才幾乎是“不眠不休”——每天二十四小時,他隨時都在關注工作微信群,奔走協調隊員們大事小事。醫療隊員們的任何事情他都在第一時間落實,不敢有絲毫馬虎。

隔離休養雖然放鬆,但醫療隊員們總會懷念“大管家”,醫護人員紛紛回憶說:

“為保障我們的安全,他親自協調酒店經理並確認每個房間為獨立空調,消除了大家怕因通風造成互相感染的顧慮。”

“為提高我們的身體素質,他提高飯菜種類和質量,協調酒店在賓館大廳安裝保溫櫃,保證我們24小時都可以吃上熱飯。”

“‘大管家’是個‘大暖男’,他在酒店吧檯擺放小零食,讓我們夜班醫護人員感受到溫暖。”

“他及時協調,幫著我解決了家中急事,讓我沒有後顧之憂。”

“他為我們製作書寫溫語賀卡,激勵大家昂揚鬥志。”

“他會有計劃的和我們每名醫護人員電話聊天,掌握我們的心理狀態,有的放矢的做好思想疏導工作。”

……

記者問他,這65天是不是累得發“懵”。

張丙才說,“雖然任務繁多,生物鐘亂,沒有一天睡足,但我雖累猶榮。因為我多想一些、多做一些,醫護人員就能多休息一些,他們就有更充沛的精力救治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