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艙醫院“大管家” 要向世界傳遞武漢經驗


方艙醫院“大管家” 要向世界傳遞武漢經驗

第24屆“河南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朱世超

年齡:37歲

職務:河南省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科護士長,河南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聯絡員

4月下旬,距朱世超武漢歸來已有一個多月,他已逐漸迴歸正常工作節奏。每被問起一線感受,他總會說:“經歷了武漢抗疫,更加深切體會到祖國的強大、人民的團結。”

40分鐘組建起一支“護理男團”

2月8日晚上10點30 分,朱世超的電話突然響起。他接到命令要組建河南省第五批援鄂醫療隊(簡稱醫療隊),任命他為醫療隊總聯絡員和護理團隊領隊,並召集人員。

朱世超放下電話,馬上在下屬各個科室中傳達消息,組織隊員。“當時,去哪裡、去多久、當地情況怎麼樣都不知道。”儘管如此,報名者絡繹不絕,很快他就收到70多人的志願申請。

為了選派出最精幹力量支援前線,朱世超根據醫院制定的三個條件逐一篩選:第一必須是黨員,第二必須是來自重症急診的科室,第三必須是男護士。

短短40分鐘,河南省人民醫院援鄂護理隊伍組建完畢。這支20人的“護理男團”,全部來自省人民醫院急危重症等一線科室,對處置急診、重症患者遊刃有餘。考慮到一線工作需要,出發前,他們集體將頭髮剃得利索清爽。

2月9日晚上7點30分,朱世超隨隊抵達武漢。當晚10點多,入住酒店不久,他和醫療隊隊長、省人民醫院副院長陳傳亮就投入工作,一直忙到10日兩點多。

作為聯絡員,朱世超協助隊長開展各項協調管理工作,申請成立臨時黨委,劃分醫療、護理、感控、宣傳、物資管理5個行政小組,制定相應規章制度,協調外部支援物資,隨時掌握隊員身心狀況。

醫療隊員來自省內49家醫療單位,許多醫護人員防護不規範,朱世超就組織成立培訓小組,進行專場培訓。培訓場地空間有限,為避免人員密集,朱世超制定分小組培訓的方法,進行督導檢查並考核,確保每一位培訓人員合格上崗。

方艙醫院“大管家”,兼顧艙內方方面面

方艙醫院“大管家” 要向世界傳遞武漢經驗

2月11日,醫療隊整體接管武漢青山方艙醫院。醫院條件有限,醫療設備及藥品物資更是緊缺。朱世超與領隊實地查看現場以後,逐一落實,隨即調動物資,動員隊員,一天之內解決後勤供應問題,兩天之內製作出方艙醫院工作流程。

剛開始工作時,一穿就是6小時的防護服,讓有些醫護人員不適應,出現噁心、嘔吐、出汗等情況,需要緊急出艙,朱世超帶頭規範進出艙流程,感控組成員分佈在每一小組,後進後出,確保每一位隊員安全進出艙,達到醫務人員零感染的要求。

方艙醫院內都是輕症確診患者,在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朱世超與隊員常常會在艙內播放一些輕緩音樂,搭建圖書角,還有醫護人員帶患者打太極拳,幫助他們放鬆心情。

朱世超記得,當時有一名女患者入艙後情緒非常焦慮,家人同樣感染了新冠肺炎,她擔心孩子無人照料。護士得知後,主動和社區聯繫,妥善安排好孩子的生活。這名女患者得知後特別感動,從剛入艙時不配合治療,到後來成為一名志願者,積極協助醫務人員照顧其他患者。

還有一位50多歲的患者,唱了一首《為了誰》,用不太地道的河南話大聲說:“河南人,中!” 朱世超特別欣慰。

3月19日,朱世超與團隊啟程返豫。回來之後,他寫了論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方艙醫院護理隊伍建設》,準備向一本英文雜誌投稿,把一線經驗分享出去。

五四青春宣言

這一次,我們經受住了抗疫考驗,向社會證明“青年人可以獨當一面”,以後也定能更好地擔負起時代大任,為國家進步、民族復興貢獻力量。

來源 河南青年時報

記者 魏文傑 趙墨波 實習生 張雨萱/文 受訪者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